APP下载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策略探讨

2016-04-13简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简华

(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童家产中小学 335400)

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策略探讨

⌾简华

随着社会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一定的劣势,在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创新下,提出了分层异步教学的新模式,对于像数学这样逻辑性比较强的科目尤其适用。以小学数学为例分析了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分层异步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是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而分别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当下社会,提倡人格的自由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孩子们各方面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全部的学生,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则有其基础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即义务阶段的教学应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因此,分层异步教学就应运而生。

一、关于异步教学的论述

1.分层异步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教学主体,由老师主动地讲、去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导致很多老师在不断丰富和提高授课内容和技巧的同时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一群接受能力不同,理解力不同的学生在一个教室内接受着同一种教学方法,时间的积累之下必然导致成绩的差距。而在分层异步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接受力、理解力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学习中共同进步,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受重视,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专讲,学生专听,二者之间缺少互动,导致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变化,学生也不知道老师的教学安排。在分层异步教学中,老师的指导形式为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单一的被动接受变为多方学习、互相探讨,实现了教师的统一教学和学生个性学习的有效结合。

2.对分层异步教学的评价 经过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摸索,很多教学过程将学生按照科学划分的标准归类为不同的类型,如独立型、合作型、探讨型,将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学生类型分别制订,使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和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使学生在班级授课的机制下,

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学习,提高了适应力,增强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使教师意识到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只会导致死气沉沉的课堂,不断地创新和修正教学模式才能更加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

分层异步的教学思想就是在相同内容的范畴里给予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个体的划分分层对这种教学模式就很重要,而这种分层不是要让每一个学生明确知道自己所处的层次,而是教师作为教学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明白哪些学生是哪个层次的前提下,做好分层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免使学生丧失学习动力。

在对小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时,也要制订一定的教学目标,在选择教学目标时,实事求是,根据学生实际接受力进行制订和选择。同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不同问题的提问,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指导。老师在不同问题的提问后,也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解答。

在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异步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给予小学生不同个体分别指导,虽然要分层教学,但层级不应分得过多、过细,同时要注意各个层级的紧密联系,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差距越拉越大。个别指导也是分层异步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给予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不至于让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挫败感。

教师在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设计不同的练习题,以便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数学科目需要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分层设计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题,并积极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一题多解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具体方法

1.对学生分层 由于小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态度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开展分层教学。其中,对学生的分层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比较重要的,对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接受加法的运算比较容易;但是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规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

2.教学目标的分层 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学目标的分层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考虑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设置教学目标,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检测,进行了解。例如,在《平行和相交》的学习中,可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让学生联系生活,认识到平行的含义;另一方面,让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用一些方法画出平行线,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3.对学生的提问分层 小学数学的分层异步教学中,进行分层提问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问题的合理设计,注重问题的难易适度,可以从简单问题进行过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测量课本的长度,计算具体的面积。另一个问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置。如一个房间的长是8m,宽是5m,每个地板砖的面积是1m2,铺满这个房间共需要多少地板砖?这样的问题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过渡。

4.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 由于学生之间差异性比较大,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教学:对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方法的指导;对于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5.对学生分层考核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而且喜欢比较,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要充分考虑多方因素。在考核评价中,要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层评价,同时,要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就感。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使用分层异步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童家产中小学 335400)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