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尊崇道士原因探析
2016-04-13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李 哲(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南周口 466001)
唐朝皇帝尊崇道士原因探析
李哲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摘要:唐朝时期皇帝对道士的崇信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在隋末农民起义中很多道士曾经或多或少的对李渊父子提供过帮助,在其夺取天下之后,由于道家的清规戒律使得很多道士的孝行格外突出,因此常常被拿来作为典型宣传。唐朝统治者还利用道士建言打击佛教势力,并且利用道士炼丹之术求得自己的长生不老。
关键词:唐朝;道士;道教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直至唐朝以前,其间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体来看佛教的发展非常迅速,以至于在唐朝建立之后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道教的发展之前相较佛教缓慢,但是在唐朝得到了飞速发展。“唐朝是道教的鼎盛时期,其所以能这样高涨,很大的原因在于道教与唐室皇权的结合,成为了皇族宗教”[1](P109),这当然与李唐王朝的统治者自认老子为其祖宗有关,更与道士团体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正是这些日益尊隆的道士推进唐代道教,唐朝才能出现诸多象征道教发展的法令、道术与道观的出现,“道教几乎成为唐王朝的国教”[2](P29),由此可见,道士在唐代的重要作用。理解唐朝皇帝基于何种考虑尊崇道士,这有利于从源头上了解这一时期道教在唐代极大发展的原因。
一、报答隋末起义时的相助之情
在隋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很多道士都认为李渊可以夺得天下,并用谶语预言此事,这颇类似于隋朝建立之前,文帝利用谶言代周而起。由于这种预见的普遍性,很多道士为了以后的发展纷纷站到李渊父子一边,为其夺取隋朝天下制造舆论氛围,或直接从经济和军事给予李渊父子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道士王远知年少聪慧,博综群书,后来进入茅山,师事陶弘景,学其道法,后又师事宗道先生臧兢。王远知尝密传符命,高祖之龙潜也。武德中,唐太宗平王世充,与房玄龄微服拜访。王远知迎之说道:“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太宗于是以实相告。王远知劝导李世民,要作太平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太宗登极之后,将要加重其位,乃请之归山。至贞观九年,敕润州于茅山置太受观,并度道士二十七人。降玺书曰:“先生操履夷简,德业冲粹,屏弃尘杂,栖志虚玄,吐故纳新,食芝饵术,念众妙于三清之表,返华发于百龄之外,道迈前烈,声高自古。非夫得秘诀于金坛,受幽文于玉笈者,其孰能与此乎!朕昔在籓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近览来奏,请归旧山,已有别敕,不违高志,并许置观,用表宿心。未知先生早晚已届江外,所营栋宇,何当就功?伫闻委曲,副兹引领。近已令太史薛颐等往诣,令宣朕意。”[3](P5125)调露二年,追赠王远知太中大夫,谥曰升真先生。武则天临朝之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天授二年,改谥曰升玄先生。由此可知,王知远在随末农民起义之中曾经给李氏登基营造一种舆论氛围。在唐朝,道教已经广为传布,道教徒遍布天下之际,王知远利用自己在道教中的身份,给后进王朝散布代替前朝的这种说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唐初统治者,减少了李氏代隋的阻力,扩大了李唐王朝建立的群众基础。
隋大业七年辛未,炀帝亲驾征辽,楼观道士岐晖对他的弟子说,天道将改,不过数岁。当有老子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后数年,隋朝果然天下大乱。唐高祖刚开始起义兵于晋阳,女儿平阳公主是柴绍之妻,也起兵应帝,屯于宜寿宫。岐晖知道将来的皇帝必是李渊,所以把道观中的粮食全数给予李渊的军队,等到李渊到达蒲津关时,岐晖喜极而说:“此真君来也,必乎定四方矣。”于是竟然改名为平定以应之,派遣道士80余人向关应接。李渊则对岐晖的归顺表示赞许,并下诏嘉奖:“今束应义旗,西开幕府,设官分职,本在忠诚。道士岐平定,铲边求真,销名离俗,恬淡荣利,无闷幽闲,而能彻损衣资以供戎服,抽割菽粟以赡军粮,忠节不嘉,理须标授,平定宜受紫金光禄大夫、已下并节级授银青光禄大夫,以酬其义。”[4](P854)由此可知,道士岐晖对于唐朝的贡献不仅仅是停留在为其营造夺权的舆论环境,而且身体力行地从经济和军事方面直接给予唐高祖支持,粮食供给和道士接应即为明证。有鉴于此,李渊才对道士投桃报李,授受各种官职,算是不忘旧恩。
二、利用道教打击佛教势力
由于隋文帝目睹了北周武帝灭佛所引起的社会各个阶层的不满情况,于是,隋朝立国之后偏重扶植佛教发展,这对于隋朝皇帝完善其君权神授理论,以及稳定其统治秩序是非常有利的。文帝末年,隋朝京师有佛寺120个,与之相对的是道观只有10个左右。由此可见,隋朝崇佛抑道的风气之盛。唐朝建国伊始就断然摈弃了隋朝的宗教政策,改崇佛抑道为崇道抑佛,把佛寺的数目由隋朝时的120个减为3个。老子的地位在唐朝时期达到了最高峰,对老子的神化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是由于在唐王朝的建立过程之中,李渊巧妙地运用了老子在民间的社会影响,他自称为老子的后代,从而为其登基称帝打下良好的舆论基础。“一个在汉时作为异端的宗教,经过了漫长的世事沧桑终于走上了正统地位,全凭了老子神化与唐祖结合的奇功”[5](P304)。李渊在《沙汰佛道诏》中历数佛教之过:“自觉王迁谢,像法流行,末代陵迟,渐以亏滥。乃有猥贱之侣,规自尊高;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为剃度,托号出家,嗜欲无厌,营求不息。出入闾里,周旋闤阓,驱策畜产,聚积货物,耕织为生,估贩成业,事同编户,迹等齐人。进违戒律之文,退无礼典之训。至乃亲行劫掠,躬自穿窬,造作妖讹,交通豪猾,每罹宪网,自陷重刑,黩乱真如,倾毁妙法。譬兹稂莠,有秽嘉苗,类彼淤泥,混夫清水。又伽蓝之地,本曰净居,栖心之所,理尚幽寂。近代已来,多立寺舍,不求闲旷之境,唯趣喧杂之方。”[3](P16)最后规定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天下诸州各留一所,其余的寺庙、道观统统拆除。这个法令看似是打击了佛、道两教,下诏者并没有特别的偏袒谁,但是纵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就会可知,佛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要远远的超过道教,甚至隋朝对佛教的崇信也高高出道教不少,例如,《隋书·经籍志》中曾明确记载道:“高祖雅信佛法,于道士蔑如也。”[6](P1094)由此可见,隋朝统治者对于佛教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在唐朝以前佛教寺庙的数量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地广建佛寺,道观的数量与寺庙相比也处于下风。于是,李渊的这道诏令名义上是打击佛、道两教,实际上却是暗度陈仓,借打击佛、道两教的时机,实际打击佛教势力,提高道教地位。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李渊是反对佛教的,对道教只是主张加强国家管控。
道士潘诞还曾说,悉达太子不能得佛之道,六年求道方得成佛,这就是道能生佛,佛由道成。道是佛之父师,佛乃道之子弟。故佛经云:“求于无上正真之道。”又云:“体解大道发无上意。”外国语云:“阿耨菩提。”晋音翻云:“无上大道。”倘若以此而验正的话,可以说:“道大佛小。”[7](P634)“除了官僚阶层以外,最有势力的集团恐怕就是佛教僧徒,太宗不得不面对他们所加于一个强大的集权政制的威胁”[8](P196)。唐太宗为了表明自己崇道抑佛的主张,曾经颁布过道士在僧尼之前的诏令:“大道之行,肇于邃古,源出无名之始,事高有外之形,迈两仪而运行,包万物而亭育,故能经邦致治,返朴还淳。至如佛法之兴,基于西域,爱及东汉,方被中华。……泊乎近世,崇信滋深。……遂使殊俗之典,郁为众妙之先;诸华之教,翻居一乘之后。流连忘返于兹累代。朕夙夜寅畏,缅惟至道,思革前弊,纳诸轨物。况朕之本系,起自柱下,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宜有改张,阐兹玄化。自今已后,斋供行立,至于称谓,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敦本之学,尊祖之风,贻诸万叶。”[9](P588)从这个诏令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于佛教的态度。他认为佛教是一个外来宗教,凭借诡诈骗取教徒信任,而自己缅惟至道才取得了天下大治的结果,这都是道教的功劳,以此“抬高道教来与佛教相抗衡”[10](P147)。
三、用炼丹之术以求长生不老
“炼丹术是道家最为重要的一种道术”[11](P331)。道家认为利用丹砂等矿物质加以炉火炼制可成丹药,服之可使人长生不老,或可使人得道成仙。早在汉代有人就开始炼丹,《史记》当中就有过记载:“少君言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12](P1385)由于道教的极大发展,唐代皇帝无一不沉湎于道教的炼丹之术,玄宗甚至被称作是“道教皇帝”,就连极力崇佛抑道的武则天也幻想着有一天可以服食道家丹药得道成仙。
唐太宗早年实际上并不相信神仙之术:“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秦始皇非分爱好,遂为方士所诈,乃遣童男女数千人随徐福入海求仙药,方士避秦苛虐,因留不归。始皇犹海侧踟蹰以待之,还至沙丘而死。汉武帝为求仙,乃将女嫁道术人,事既无验,便行诛戮。据此二事,神仙不烦妄求也。”[3](P33)可见李世民年轻的时候不太看重死生之事,对历史上追求神仙之术的秦始皇和汉武帝也进行了一番讽刺。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唐太宗晚年之时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期望通过道士炼丹可以实现。它曾下诏说:“夫生者天地之大德,寿者修短之一期。生有七尺之形,寿以百龄为限,含灵禀气,莫不同焉,皆得之于自然,不可以分外企也。”意指世间万物的寿命皆受天地影响,受自然支配。末代已来,明辟盖寡,每个皇帝都想利用自己尊贵的地位,感慨时间过得飞快的同时,考虑能够延年益寿,所以说:“云车易乘,羲轮可驻,异轨同趣,其蔽甚矣。有隋之季,海内横流,豺狼肆暴,吞噬黔首。朕投袂发愤,情深拯溺,扶翼义师,济斯涂炭。赖苍昊降鉴,股肱宣力,提剑指麾,天下大定。”[3](P46-47)这也是他一生的夙愿,于今业已完成。他害怕死后李氏的子子孙孙习于流俗,犹循常礼,加四重之榇,伐百祀之木,劳扰百姓,崇厚园陵,所以说预为此制,务从俭约,于九嵕之山,足容棺而已。积以岁月,渐而备之。木马涂车,土桴苇龠,事合古典,不为时用。以上言论虽然是唐太宗为提倡薄葬、反对厚葬而作,但是从其言语之间不难发现他的确怀有留恋人世,追求长生不老的心态,作为皇朝最高统治者的他在晚年频频服食丹药,最终驾崩于此。但是太宗的死并没有引起后世皇帝的重视,他们反而纷纷步太宗之后尘。
道士叶法善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占卜之术。叶法善年轻的时候擅长传符箓,特别能厌劾鬼神。显庆中,高宗听说叶法善之名,征诣京师,将加爵位,固辞不受,后求为道士,因留在内道场供侍甚厚。当时唐高宗命令广征诸方道术之士,合炼黄白。叶法善上言:“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请核其真伪。”[3](P5107)帝然其言,所以令法善试之,只选中九十余人炼丹。柳泌年轻时学习医术,言语多诞妄诞之词。李道古奸回巧宦,与泌密谋求进,言之于皇甫镈,因而被征召进皇宫之中,自称能够修炼灵丹妙药,曾说:“天台山多灵草,君仙所会,臣尝知之,而力不能致。愿为天台长吏,因以求之。”所以宪宗封他为台州刺史,仍赐金紫。谏官由此上奏说,以前的皇帝也有好方士的,给予其官号,但未尝令其征收赋税。宪宗甚是不悦,认为假使倾一郡之力而能够得到皇帝的延年益寿,作臣子的也不应该多说什么。自此之后,没有再劝诫皇帝此事的臣下晋言。柳泌最后炼丹没有结果想逃亡离去,结果被抓回,后来宪宗吃了他炼出的丹药变得日益烦躁,喜怒不常。[3](P3742)唐武宗以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充崇玄馆学士,赐号广成先生,令与道士赵归真在宫城之中修法箓。左补阙刘彦谟上疏切谏,被贬为河南府户曹。后以道士赵归真为左右街道门教授先生。“帝重方士,颇服食修摄,亲受法箓。至是药躁,喜怒失常,疾既笃,旬日不能言”。武宗年纪轻轻即命丧道士炼丹之事甚是可惜,但是唐朝皇帝有好几位都是倒在丹药之下,后世的皇帝并没有接受教训。由此可见,唐朝皇帝炼丹风气之盛。[3](P610)
四、尊重孝道行迹,显示尚贤之心
与佛教一样,道教也有很多清规戒律,最早发端于《太平经》,如,“虚无无为自然图道毕成诫”、“衣履欲好诫”及“不孝不可久生诫”等。所谓“诫”是指道教用以约束人心,规范行为的劝诫。戒律亦是由“诫”发展而来,所不同的是,道教教义认为如果违反戒律,则会影响道教徒求得正果,而且还要受到天谴。
“《十三经注疏》所取的注,其中除《孝经》为唐玄宗御注外,其余十二经,魏晋人和汉人各半”[13](P344),可见唐朝皇帝对孝道的重视程度。而《太平经》是道家经典,其中关于孝悌的诫律是:“父母商家所有,不致苦其子孙。令尽家所有,殊私心孝于前。亲属比邻,见其孝善,知无所有,更往给饷,为其呼迎医工蒙荐席,相与日夜数劳,知其安危问养,视其复闻小善言,心为之喜欢,是孝之所致也。天见其孝心,令得愈,更如平素。心中乃喜欣,复身得能食谷者,斋戒市卖,进所有上于天,还谢先人,诸所得祟,辄卒香洁,不敢负言,是孝子所宜行也。……为孝心未尽,更无所有,父母年尽,无以饷送,复为不竟孝之意,行孝之人,思成其功,功著名太上,闻帝廷,州郡所举,一朝被荣,是非孝所致耶?”[14](P598-599)道家认为别人不能侵犯孝善之人,侵犯孝善之人自有天之治之,想要知道善之为善,就必须知道孝之为孝,这是出自于自然本性。心本善孝之人,人自从崇敬,亦不犯克人,流闻八远。州郡县长吏有空缺需要递补之时,先要了解善孝之家,县中荐举,长吏以人情欲闻其孝善,遣吏来请。又有用心者,以身往来候之,得知其行为,有意推荐,结果年年都能获此殊荣,高德佩带,子孙相承,名为传孝之家,而且不但自孝于家,还影响着周边的人。为吏者皆孝于君,以此显示其忠诚,所以常在高职,孝于朝廷。郡县之中有什么奇伪之物,也以自己的家财买回,取善皆不烦于民,没有劳役。郡县皆慈孝,五谷为丰熟,无中夭之民。天为其调和风雨,使时节。天上孝善之人,假使不逢灾害,人民都得到教化,皆能丰衣足食,有顺之心,天也不逆其意。如此就是所谓的“是善尤善,孝忠尤孝”,使天下不孝之人相效仿,这就是设孝之意。这样,道教教义与唐朝统治者又有了价值共同点,道士的孝行也屡屡被皇帝表彰,作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典范。
王友贞的父亲王知敬是武则天时的麟台少监,以工书知名。王友贞20岁时,母亲病笃,医生说只有用人肉才能缓解病情。王友贞认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救助母亲,于是割自己大腿肉来治疗其母,母亲的病才稍稍好些。武则天听说之后,令就其家验问,特加旌表。……长安年,历任长水令,后罢归田里。中宗在春宫,召为司议郎,不就。神龙初,又拜太子中舍,仍令所司以礼征赴。及至,固以疾辞。诏曰:“……朕方崇奖廉退,惩抑浇浮,虽思廊庙之贤,岂违山林之愿,宜加优秩,仍遂雅怀。可太子中舍人员外置,给全禄以毕其身,任其在家修道。仍令所在州县存问,四时送禄至其住所。”玄宗在东宫,又表请礼征之,以年老,竟辞疾不赴。年九十余,开元四年卒。时下制曰:“贵德尊贤,饰终念远,此圣人所以治天下、厚风俗也。王友贞禀气元精,游心大朴。孝惟不匮,独贯于神明;道则难名,高谢于人代。言念锡类,方期镇俗,遽尔凋殂,良深愍悼。生无大位,虽隔外臣之仪,殁有余荣,宜赠上卿之服。可赠银青光禄大夫,仍委本县令长特加吊祭。”[3](P5118)由皇帝所下诏书的内容可以了解到,王友贞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所依靠的就是他的孝道,作为道士的他所恪守的也只不过是道教的戒律,《太平经》中关于谨遵孝道的戒律的益处也全然在王友贞的身上得以体现。道士王希夷也是守孝得以闻名的例子。他自幼孤贫好道,父母临终之后,他在为人牧羊,为的是收佣以供葬。葬礼结束之后,他隐居在嵩山,师从道士黄颐40年,尽能传其闭气导养之术。颐卒,更居兗州徂来山中,与道士刘玄博为栖遁之友。他熟悉《易》和《老子》,尝饵松柏叶及杂花散。……及玄宗东巡,敕州县以礼征,召至驾前,年已96。上令中书令张说访以道义,宦官扶入宫中,与语甚悦。开元十四年,下制曰:“徐州处士王希夷,绝学弃智,抱一居贞,久谢嚣尘,独往林壑。朕为封峦展礼,侧席旌贤,贲然来思,克应嘉召。虽纡绮季之迹,已过伏生之年,宜命秩以尊儒,俾全高于尚齿。可朝散大夫,守国子博士,听致仕还山。州县春秋致束帛酒肉,仍赐衣一副、绢一百匹。”[3](P5121)
综上所述,无论是唐朝建立之前还是之后,处处都有道士的影子,道士在唐朝的建立发展过程中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通过神化皇帝稳定了唐朝的统治秩序。虽然皇帝对于道士的重视也是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但是这一时期的尊崇道士的风气已经早就由上至下扩展到唐朝社会的各个阶层,崇道已经成为唐朝时期的风尚。
参考文献:
[1]李养正.道教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张成权.道家与中国哲学·隋唐五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张继禹.道藏(第17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4.
[5]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6]魏征,令狐德棻.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7]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M].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
[8]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9]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0]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1]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1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3]吕思勉.中国通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14]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责任编辑王占峰]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0438(2016)05- 0089- 04
收稿日期:2016-01-09
作者简介:李哲(1985-),男,山东莱芜人,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史学史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度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文化研究院课题“老子从道家鼻祖到道教祖的转化研究”(zknuE20);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宋代文化视域下的苏轼史学思想研究”(2015-QN-23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