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方面唐诗中体现的民族融合

2015-11-09郑阳

青春岁月 2015年20期
关键词:唐朝民族融合唐诗

郑阳

【摘要】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交流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繁盛时期。民族融合是指两个对等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融为一体的一个过程,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结合唐诗,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四个方面分析,正确反映唐朝的民族融合,并对今天和谐的民族关系予以启示。

【关键词】唐朝;唐诗;文化;民族融合

唐代是我国文化大繁荣时期,也是文化大交流时期。李吉和分析,“民族的交融促进其迁徙,由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往往导致文化的变迁,诸如饮食、服饰、发式、语言、丧服习俗等方面,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深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刘锡涛也谈到“隋唐时期由于周边民族不断向中原内地内迁,必然对唐代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影响,胡化风尚成为流行潮流”。也就是说随着民族融合迁徙,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碰撞、交流,造就了唐特有的绚丽文化。

一、语言文化

安史之乱后,大量吐蕃人内迁无意识被唐化,王建在凉州行中提到“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与此同时由于战争频繁,大量被掠的中原百姓沦为藩地土著居民,整个过程中又形成了吐蕃化。张籍在《陇头行》中有“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由于血缘的融合,语言文化的相互碰撞,使得后期的边境贸易发展更迅速,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二、饮食文化

“吃在中国,穿在法国”,中华饮食在世界享有盛名。而很多具有特色的饮食都是通过民族融合而来,以葡萄酒、胡饼最为著名。

唐朝葡萄酒酿制方法是从高昌学来的,后经演变酿造出了葡萄酒。唐朝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葡萄酒名句,例如王瀚在《凉州词》中就提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李白的“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刘禹锡“我本是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尽日饮不足”,更在《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葡萄》中赞扬葡萄酒“味敌五云浆”,此酒味道如此好,也难怪向达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提到“唐一代西域酒在长安甚行”。胡饼就是所说的馕,是汉代控制了西域引进芝麻、胡桃后出现的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便是诗人白居易在《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中对胡饼的赞誉。

三、服饰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服饰,“一半胡风似汉家”着胡服成为新风尚。胡服指古代西方和北方各族的衣服,唐大胆引入其元素,使“窄衣小袖”成了一种新的风尚。刘肃在《大唐新语》尹伊判谓“胡着汉帽,汉着胡帽”,说明贞观八年长安胡服盛行。岑参在《胡歌》写道“黑姓藩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表明胡服多以皮毛为主,王建的《花褐裘》有“长缝双袖窄裁身”描述胡服短且为窄袖。《旧唐书 舆服志》中也有“开元女子衣胡服”的描写。女子着胡服更显得娇媚,有刘禹锡“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 ”为证。同一时期,唐妇女深受异族文化的影响,思想较开放,妇女流行穿袒胸。方干的《赠美人四首》中明确写道“粉胸半掩疑是雪,醉眼斜回小刀样”,从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也会发现当时妇女衣着胸部开口比较低,不但更好地展现妇女的胸部美,也将体态呈现得淋漓尽致。服饰不再仅仅为了保暖,更是一种审美的体现。

四、乐舞文化

唐王朝与少数民族关系融洽,西域乐器逐渐传入内地,其中以觱篥、胡笳、琵琶和羌笛为主。杜甫在《夜闻觱篥》用“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形象地描绘了觱篥悲壮的乐曲声。刘商则是借用《胡笳十八拍》为题来描述当时民族融合。白居易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窃窃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岑参有“胡琴琵琶与羌笛”,其中的胡琴是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羌笛则是羌族、藏族吹奏的乐器。李白在《观胡人吹笛》中“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音”的描述,均反映汉乐与西域音乐的交流和融合。

自张骞出使西域,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过,尤其唐时期,西域舞蹈盛极一时。唐代乐舞主要分为软舞和健舞,后者则多是从西域传入我国。唐代乐舞既继承了前朝的精髓,又吸收了西域民族特点,形成了独特风格,其中以被誉为西域三大乐舞的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最为著名。

胡旋舞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白居易曾在《胡旋女》一诗中提到“胡旋女出康居”,“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白居易将胡旋女的动作神情跃然于纸上。元稹也在《胡旋女》问道“四座安能分背面?”胡旋女在跳舞时候在场人分不清她的脸和背,突出了胡旋舞动作轻盈、急速旋转的特点。胡腾舞是西域传进中原的一种男子独舞,舞者为胡人男子。刘言史在《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中写道“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目,横笛琵琶遍头促”描绘了胡人男子奔放、柔软又潇洒的舞蹈姿态,也概括了胡腾舞以脚上功夫见长的特点。柘枝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著名健舞,最初为独舞,后来发展为双人舞,即双柘枝。刘禹锡诗赞为“翘袖中繁鼓”“长袖入华烟”,又在《和乐天柘枝》中以“鼓摧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形象地表达了柘枝舞者优美的舞姿,以至“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论述稿[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2] 龚 荫. 中国历代民族政策概要[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

[3] 李吉和. 古代少数民族迁徙与文化变迁[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3.

[4] 刘锡涛. 隋唐时期西域人的内迁及其影响[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4.

[5] 戴钦祥, 陆 钦. 中国古代服饰[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9.

[6]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唐纪24[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56.

猜你喜欢

唐朝民族融合唐诗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唐诗写柳之妙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唐诗赏读
唐朝休闲文化对后世影响几何
唐朝三省制浅析
舌尖上的异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