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2016-04-13路少荣
路少荣●
浙江省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310004)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路少荣●
浙江省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310004)
我校作为外来务工子女集中的学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基础和能力素质差异较大.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除了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对初中学生课后数学作业的安排上,要进行分层设计、分层实施,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呵护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我校作为外来务工子女集中的学校,学生在学习水平、学习基础和能力素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才,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除了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对初中学生课后数学作业的安排上,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应该进行分层设计、分层实施,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呵护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在课后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上,重点从作业难易程度、作业任务量、学生互助设计作业等几个方面考虑.
一、进行深入了解调查,学生合理分层分组
由于我校外来务工子女较多,这些学生在学习基础、个人能力素质、入学时间、学生来源地、初中前接受教育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把每个学生都能培养成才,教师要对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详细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数学学习基础、能力素质、兴趣爱好、发展潜力、学习态度等情况,然后把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分组.一般可将学生分成A、B两个层级(层组)为宜,以方便教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的课后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设计.课后作业分层设计,是让学困生能掌握课本最基本的知识,具有初步的数学技能,基本完成新课标规定的学习内容;让中等生能够较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数学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优等生能够进一步拓展视野,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能力.在作业分层设计时,当讲完某一章节内容后,依据大纲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作业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再进行数学作业设计.在数学作业题目设计时,可把题目分成:基本巩固题、综合训练题、发展思考题.要求学困生能完成全部的基本巩固题目,适当涉及一些综合训练题;中等生能迅速完成基本巩固题,正常完成综合训练题,适当涉及部分发展思考题;优等生要能迅速完成基本题、综合题,正常完成发展思考题.这样安排使各层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任务,达到教学要求,还能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保护了各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分组,是作业分层设计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作业设计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分层分组了解调查,可以采用交流谈话、查看作业完成情况、数学水平测试、进行家访等各种形式综合进行.调查了解可以多次进行或分时间段进行,以便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尊重学生能力差异,优化作业分层设计
学生要掌握教师课堂传授的数学知识,就必须进行做题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而课后做数学作业正是学生获得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后数学作业的优化与分层设计.特别是在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上,应多向学困生倾斜,在题型、题量设计上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帮助,让学困生尽快得到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在设计和布置数学作业时,为了自己方便省事,直接将教科书后的习题或练习册上的习题,不做任何“二次加工”就作为学生的课后习题,完全没有考虑作业对学生掌握的难易程度,更没有考虑给学生实施分层作业.教材上的课后作业练习题,是为所有学生的应该达到的能力和要求设计的习题,它们是以基础训练作为重点,每个习题的难易程度区别不大.它们虽然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但是对学习好的优等生却无法满足学习要求.所以,课后数学作业的设计,首先要考虑是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出具有不同难度差异的习题.这样的分层作业既要满足优等生的自主探究学习需要,又符合中等生练习和巩固所学数学知识要求,还能加强学困生打牢数学基础的需要.例如,在学习了有关知识后,教师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分层设计如下数学作业,以训练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
基础题目—用于训练中等生或学困生:
1.根据数字规律填空:3、4、6、9、13、18、( ).
2.国庆七天长假,小明全家到黄山旅游,历时5天,这5天的日期之和是20,算一下小明是几号回的家?
巩固题目—用于训练中等生和优等生:
1.按照下式规律,写出第20个式子的表达式:
5×0+1=1,5×1+2=7,5×2+3=13,5×3+4=19,…,5×18+19=109,( )
2.小王把一张纸对折了一次,他发现纸的厚度是原来2倍,再对折一次,厚度是原来的4倍,他想知道如果对折100次,纸张厚度是原来多少倍?(用数学式子表达)
探究题目—用于训练优等生:
已知张想、李净、王树三人,他们分别出生在河北、山东、重庆,并且分别是警察、学生、演员.根据下列条件:①王树不是学生和演员;②李净不是警察和演员;③学生和演员不出生在山东;④警察和演员不出生在河北;⑤李净不生在重庆.推算他们三人的职业和出生地.
三、根据作业完成时间,进行习题数量设计
要根据学生完成规定数学作业所用平均时间,进行作业数量多少的分层设计.学习好的学生知识掌握比较牢固,而且他们思维敏捷、反应快、变通能力强,作业花费时间少,并且在同样时间内能完成较多数量习题.教师可以对学习成绩较好的A层学生设计量少质高、有一定难度的作业,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B层学生的作业量可以设计难度较低、题量较大的数学作业,这样能对B层学生加强和巩固基础知识训练,使他们尽快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例如,在讲浙教版初中数学 “探索勾股定理”时,本节主要是围绕勾股定理“a2+b2=c2”展开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为了教给学生如何使用这个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答这类习题时,题目类型比较多,并且难度也不一样,但并不是说教师只有用“题海战术”才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教师要结合学生对勾股定理公式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能否灵活变通运用勾股定理来判断作业数量的多少,对于A、B两个层级(层组)的学生,教师布置的作业量也应有所不同.对于一般学生,教师应多布置侧重于基础训练的题型和较多的作业数量,以此来充分巩固训练所学知识.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量少而题型精的有代表性、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四、发挥分层小组作用,学生互助设计作业
限于教师个人的时间精力,不可能每次的分层作业设计都是完美无缺.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分层小组的作用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分层的小组中,提倡学生之间互助设计作业,互相出题,互相考查训练对方.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设计出更接近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的作业.教师只要把不同小组学生设计的数学作业进行筛选、修改、补充,就能形成完美且最能体现分层思想的作业来.通过学生互助设计课后作业,能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时,本节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有理数正确的运算顺序,以及能够进行正确运算.教师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时,所要考虑的细节内容较多.如,有理数计算过程的把握、计算能力把握、学生思维能力差异等,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进行互相出题、互相考查对方,或一人出题考查整个小组.在小组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最易犯错的知识点进行互助出题训练,教师把学生设计的习题进行收集和汇总,进行“再加工”,就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分层作业.
总之,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的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数学课后作业应当分层设计、分层实施,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的课后作业.通过让学生练习“量身定做”的课后作业,使每个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课后作业实现其价值归依.
[1]阚丽波.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3(10)
[2]柴改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05)
G632
B
1008-0333(2016)35-0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