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环节』讲活一堂课
2016-04-13安徽巢湖邓一农
□安徽巢湖 邓一农
抓好『三环节』讲活一堂课
□安徽巢湖邓一农
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使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就必须抓好导入、讲授和总结三个环节。
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教师激发学员兴趣,吸引其注意力的重要步骤。总结自己多年老年教育的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以新颖、独特、巧妙的开场白激发学员对新知的渴求,以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具体可运用以下方法:
1.图片导入法对于某些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现有视频、采编相关视频或自制专题视频等方式,为学员创设生动具体的直观情境。如展示某一历史人物照片,播放某一段历史事件资料片等,使课堂气氛生动有趣,为教学重点有序展示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教师通过自制的专题视频将方志敏、焦裕禄和王进喜等英烈模范人物形象展示出来,既感染、吸引了学员的注意力,又能加深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2.诗词导入法诗词的语言精练、生动且优美,因此广受老年学员喜爱。教师利用与教学内容有密切关联的诗词导入新课,能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新学的理论知识。例如笔者在讲《毛泽东家风》中“毛泽东与杨开慧”一节时,首先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领袖对烈士的赞美、丈夫对妻子的挚爱之情,很好地吸引了学员的注意力,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这就为讲述毛主席和杨开慧并肩战斗的经历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头。
3.问题导入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受到的刺激越强,感受的变化越大,越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课前有准备地设疑提问,能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例如笔者在讲《科学发展观总结了我国发展实践》时,先让学员简略回答我提出的三个小问题:答完一问“为什么要发展”后,我在黑板上写了“发展”一词;答了二问“应该怎样发展”后,就在“发展”前后添上“科学”和“观”两个词;答了三问“我们在发展上有何经验教训”后,又在黑板上补上“总结了我国发展实践”。这样,《科学发展观总结了我国发展实践》这一课题就完整呈现出来了,学员也饶有兴致地进入求知状态。需要注意的是,问题导入法需要教师把握时机,讲究方法,切不可连珠炮似地提出很多问题,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启发学员进行理性思考。此外,因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也可将疑问改为反问句、设问句,并稍作停顿给学员留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讲出个人的观点或看法,这种自问自答的课堂导入法也能调动学员积极思考。
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但不论哪种形式,导语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其一,启发性;其二,关联性;其三,简洁性;其四,趣味性。
丰富多彩的课堂讲授
讲授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教师在课堂讲授中,要把握以下三点:
1.教学重点要突出假如一堂课内容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学员就会觉得平淡无味,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教师讲授时应抓住重点,讲老年人感兴趣且适用的知识,并且做到围绕中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例如笔者首次讲《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时,详细阐述了国际和国内因素、历史和现实依据、理论和文化渊源等内容,学员听后普遍反映内容太过繁杂,不易懂,也不好记。经同事指点,加之笔者对老年学员知识结构和学习要求的了解,于是修改了讲稿。再上讲台时,便抓住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即分四个阶段讲党在1949年到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其中发生挫折和失误的原因,有些内容则仅作简单叙述。由于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要多变教师在课堂上,要彻底丢弃“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选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曰互动启发。采用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相互交流,开展座谈讨论等形式,能调动学员积极思考,养成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惯,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达到在讨论中提高,在交流中巩固之目的。运用互动启发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学员思考,促进他们掌握教学重点。要善于发现学员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予以表扬;不对的地方,要耐心细致地与其研究探讨,尽量让不同水平的学员都能收获成功和进步的喜悦。
二曰故事启发。有些授课内容单凭教师平铺直叙,学员会觉得枯燥无趣,若能适时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短小生动的故事,诸如历史典故、名人轶事以及学员身边的生活实例等,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激发学员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某位教师在讲《天伦之乐享起来》一课中,讲到“对儿媳妇要看长处”时,说了一个故事:某村有两位老母亲,儿媳妇都不是很孝顺。一位母亲逢人就骂儿媳妇对她不孝,媳妇认为丢了脸,被人瞧不起,气得把本来还有的几分孝心也抛得干干净净。另一位母亲则相反。没钱用就找儿子要,缺什么也叫儿子买。老人拿到钱物后,就四处告诉村民,这是儿媳妇送来的,村民也因此纷纷叫好。就在这一片夸奖声中,那位被婆婆夸赞的儿媳真的一天比一天孝顺了。学员听了老师讲的故事后,齐赞那位聪明的老母亲做的好,明白了对子女进行教育,表扬比批评管用。有的学员还感慨地说,婆媳关系不好的根本原因在我们当长辈的身上,做老人的要对儿媳妇多关心、常赞扬才是啊!
三曰歌曲启发。教师在课堂上,有计划地组织个人或集体唱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陶冶其思想情操,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有两位教师在讲授《谈谈戏剧文化》《司集乡文化今昔》时,分别在课堂上演唱了庐剧、黄梅戏的精彩片断和《巢湖好》等原汁原味的当地民歌、山歌,对于学员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课堂上选唱的歌曲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正常授课。
3.课堂语言要生动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必须通俗易懂,精炼生动。为此,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语言节奏,不能平铺直叙,老和尚念经一个调。应该根据讲授内容,选择抑扬顿挫、快慢得当的方式进行表达。讲到重、难点时,教师的语言应似高空行云、平稳舒缓;似雁鸣碧空,深远悠长。讲到常识性内容时,语言则可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也可像暴雨骤停,戛然而止,给学员留下想象的空间。例如讲《毛泽东的亲情观》时,笔者一登上讲台,就感情充沛地对学员们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的亲友们纷纷向他提出各种要求,领袖是如何面对这场亲情戏剧的呢?事实证明,毛主席既没有因为当了主席就忘了亲友,也没有大搞“家天下”,为亲友谋取特权,而是坚持“做事论理论法,私交论情”的原则,走出了防止“人亡政息”新路的关键一步。这段抑扬顿挫的表述,让学员听得津津有味。其次,讲课过程中,教师可灵活穿插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幽默风趣的妙语。但要注意幽默不等于庸俗的说笑,也不能毫无目的地“跑野马”,不能单纯为活跃气氛而搞笑。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与学员进行情感交流,以适当的手势协助“说话”,增强授课的形象感。
简洁巧妙的课堂总结
一堂成功的教学,犹如一篇结构完美、内容充实的文章。不仅有“龙头”引人入胜充当开头(导入环节),有“虎背”“熊腰”般令人惊叹的躯干(讲述环节),还应有灿烂夺目的“尾巴”(总结部分),因此总结是全面优化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总结中,既要做到画龙点睛,对所学内容作简练概括;又要余音绕梁,给学员留下思考的空间,产生课讲完了思考还在继续的效果。
课堂总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对所授内容作的归纳小结,可以对当堂课的精彩片断或关键问题作精要论述,也可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启发学员进一步深入思考。例如某位教师对《养生梦想圆起来》一课的总结是这样的: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愿大家把保健当“家务”做,把疾病当“朋友”处,把日子当“喜剧”过。七十能爬山,八十能跑步,九十能散步,百岁天天笑着过。新颖别致的点睛之笔,加深了学员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恰到好处的课堂总结,不仅要使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而且要为学员继续学习拓展新思路,获得“言尽而意未尽”的体会。例如笔者在讲《中国梦浅释》时,作了如下课堂小结:有首歌曲唱得好。我们唱着《东方红》,毛主席领导我们独立自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邓小平领导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一定会屹立在世界东方。简洁生动的结束语,鼓舞了学员“老有所为”的志气,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乐、健”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