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顺县、龙山县对老年大学实行“老教共管”管理体制的调查报告

2016-04-13湖南湘西州老年大学调研组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永顺县共管龙山县

□湖南湘西州老年大学调研组



永顺县、龙山县对老年大学实行“老教共管”管理体制的调查报告

□湖南湘西州老年大学调研组

由湘西州政协原主席、州老年大学执行校长向后兴带队,州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州老年大学副校长张翠珍,州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周文光、副校长王海锋及州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王泽钊参加的州老年大学调研组,于2016年5月9日至12日,通过召开汇报会、现场检查、深入教学班座谈等形式,先后对龙山县、永顺县老年大学实行“老教共管”体制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老教共管”模式的产生

永顺县老年大学创办于1989年下半年,当时只有一个班,30余名学员,两位教师,在县委老干部局找了间办公室作教室。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年后就停办了,后来被几个民间文化团体所取代。直到2011年,在州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关心督促下,在几个离退休老干部的热心帮助和奔走呼号下,永顺县老年大学才得以恢复办学。到2013年下半年,报名的老年朋友达800多人。但苦于没有足够的教室和场地,缺少资金和教师,只能开办7个班,接收300多名学员,这远远满足不了老龄化社会情况下永顺县城老年人求学的需求。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指示精神,永顺县委县政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13年11月21日召开县委常委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县老年大学问题,会后下发《纪要》明确规定:“将老年教育纳入全县国民教育体系,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一并规划部署,共同发展。”在实际操作中,成立了永顺县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了县老年大学领导班子,由县委副书记任名誉校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校长,两位离退休县级领导任执行校长,教育局、老干部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校长,教育局及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任校务委员。形成了“县委领导,政府主办,老(老干部局)、教(教育局)共管,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模式,简称“老教共管”模式。

二、“老教共管”模式为永顺县老年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永顺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创造的老年教育管理新模式,为永顺县老年教育事业带来了新变化。

(一)老年大学的主管力量得到加强

在新的管理模式没有确立之前,永顺县老年大学仅由县委老干部局主管。由于县委老干部局职权范围有限,无力解决和协调办好老年大学所涉及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校舍、活动场所、教师和经费问题,因而老年大学办学艰难,发展缓慢。在新的管理体制确立后,老干部局充分发挥对老同志的组织领导职能,负责综合协调,主管组织机构成立调整,协调与各部门关系等行政事务;教育局利用资源优势,负责教学业务,主管师资配备、专业设置及课程安排等教学事务。老干部局和教育局对全县老年教育形成了优势互补、主动作为、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加强了老年大学的主管力量,改变了仅靠几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上下奔波、左右求援、苦苦支撑的被动局面。

(二)老年大学的办学场地得到解决

根据2013年11月21日县委常委办公会议《纪要》,县里已于2014年7月将原由县教育局主管的县实验学校高中部的教学大楼及相关场地,划拨县老年大学办学使用,终于结束了老年大学无独立校区的历史。新校区教学楼建筑总面积3200多平方米,其中大、小教室15间,另有校长室、校办和教务室、教师办公室、作品展示室共5间,学校会议室,校临时党总支、学委会和妇委会等三委会议室一处。学校大礼堂可容纳600余人,学校有门球场等活动场地1500多平方米。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积极向上级争资立项,拟新建老年大学活动室,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约5000平方米。这就为永顺县老年大学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老年大学的办学规模得到扩大

在新的管理模式没有确立之前,永顺县老年大学几经周折,到2013年下学期,学校才设7个班,300多名学员。新的管理体制确立后,现全校设有时事政治、养生保健、诗词、书法、电脑等专业14个,教学班21个,学员750人,参加各科学习的学员达1500人次。在学校教职工队伍中,有老、中、青教师17人。办学规模比以前翻了一番。

(四)老年大学的办学水平得到提升

实行“老教共管”管理体制后,永顺县老年大学的办学水平得到提升。县老年大学组织编撰出版了两期校刊、两本诗词集。学员参加国家、省、州比赛获得多项殊荣,其中谢根山、石远书两位学员在2014年全国16家老年报共同开展的“同心共祝中国梦”主题活动中获诗词楹联比赛一等奖,龙继富等8位学员分获二、三等奖,摄影班学员在省、州大赛中也多次获奖。

(五)老年大学的办学经费得到保障

多年来,办学经费不足是制约永顺县老年大学发展的“瓶颈”,新的管理体制确立后,县教育局将用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金挤出一部分用于老年大学,解决了老年大学的资金难题。2014年7月,县教育局除将县实验学校部分教学楼及场地划归老年大学使用外,还投资50余万元,对校舍进行了维修,增添了设施设备,采购了电脑31台。同时解决了老年大学的水电费问题。今后还计划添置一批活动设施设备,进一步改善老年大学的办学条件。

(六)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得以落实

永顺县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的问题喊了多年,一直未能实现。新的管理体制确立后,校领导班子及时对这一问题进行调研,形成统一意见后,经报请县委、县政府批准,决定在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的问题上,坚持“统筹性”、“普惠性”两个原则和“县乡联建”的方式,建立资源整合与统筹机制,开放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城乡老年教育网络体系。同时,决定利用农村中小学闲置教室,为每个乡镇老年学校安排2间教室和1间办公室,以及适当面积的户外活动场所。各级教育部门选派优秀专业课教师,分别到各级老年学校任教,并为其增添必要的教学设备。各乡镇每年给乡镇老年学校安排5000元以上工作经费,给村老年学校安排1000元以上工作经费。目前,全县已有乡镇示范老年学校5所,村级示范老年学校一所。永顺县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的工作正稳步向前推进。

(七)各级老年学校的师资问题得到解决

以往,老年大学的师资很难得到解决,全靠几位离退休老同志逐一到老师家登门求请。新的管理体制确立后,教育局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从现有的1800多名离退休教师(其中中学退休教师500多名)中选派部分教师到县老年大学及乡镇、村办老年学校任教。老年大学有的专业课教师,还从在职教师中选派兼课,从而彻底解决了该县各级老年学校任课教师的来源问题。

三、永顺县“老教共管”模式在龙山县取得新发展

“老教共管”模式为永顺县老年教育事业带来的可喜变化,引起了州委州政府有关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在2015年10月27日召开的全州老年大学工作年会暨永顺现场会上,永顺县的经验广获点赞。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长、州委统战部长曹普华在讲话中,高度赞扬永顺县探索的“老教共管”模式,并强调:“永顺县试行的‘老教共管’模式值得借鉴和推介,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推动来年老年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永顺会议结束后,永顺县“老教共管”模式在龙山县得到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了对县老年大学的领导

今年2月22日,龙山县召开县长办公会议,认真听取了县老年大学工作汇报和全州老年大学工作年会暨永顺现场会精神的专题汇报。会议认为,将老年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符合上级政策,切合下面的实际,永顺“老教共管”的模式值得龙山学习借鉴。会议决定在龙山县老年大学实行“老教共管”的管理模式。同时决定,调整充实县老年大学的领导班子,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纪委退下来的几位老领导任顾问;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县委组织部长任名誉校长;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任执行校长;县人民政府原督导员任执行副校长;县委老干部局长、县教体局局长等任副校长,加强对学校的领导。会议还决定给县老年大学10名编制,在县教体局系统内部调剂安排。同时要求县教体局、县委老干部局、县老年大学及各职能部门加强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为县老年大学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在县教育局内设立“老年大学服务中心”

县长办公会议结束后,龙山县教体局及时设立“老年大学服务中心”,委派一名各方面能力较强的股室长任中心主任,该中心作为局里的内设机构,从全县中小学抽调了10名各有特长的教师为服务中心成员。服务中心11名成员在县老年大学开学时来此上班,从事管理服务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担任县老年大学的常务副校长,除协助执行校长工作,分管教学工作外,还负责对服务中心10名在职教师的考核管理。这10名服务中心的成员,有2名充实到教务处,3名充实到学校办公室,5名教师到教学科室工作。11名同志都分别担任了一个或几个班的班主任。服务中心的全体同志充分发挥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大家怀着敬老爱老的心情,积极融入老年群体,热心服务,细心照料,寓管理于服务中。凡是有上课的班,班主任提前进教室,履行查课职责,认真听取老年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对高龄老人更是悉心照顾。他们还主动承担学校的清洁卫生工作,制定了从周一至周五的楼梯间、走廊、卫生间、办公室轮流值日表。“老年大学服务中心”的同志们,不仅很好地履行了管理服务职能,还是联系县教体局和老年大学的纽带和桥梁。他们的到来,不仅实现了教体局对县老年大学教学活动的管理,也为县老年大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他们的工作热情之所以这么高,除了这些同志的思想素质较高以外,县教体局的主要领导对他们还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我们对老年大学服务中心的同志,无论在人才使用还是职称评定方面,都厚爱一分,高看一等。”

(三)强化保障,全力推进老年教育发展

县教体局和县老干部局共同加大对县老年大学的服务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各项保障工作。一是决定待2018年县教体中心建成后,将县第一职业中学提供给县老年大学使用。二是老干部局将二楼大厅作为县老年大学的教学和活动场所。三是县教体局为县老年大学提供了教学用电脑10台,电子琴20台,多媒体设备一套,每年支持办学经费5万元。学校调整办公室后,县教体局又花6万多元为县老年大学新购电脑11台,空调5台,另购置了一批办公桌椅。此外,今年4月,还为县老年大学派出的49名参加珠海“全国社区(乡村)广场舞大赛”人员报销参赛和往返费用5万余元。

四、结论

(一)“老教共管”模式是一个创举

调研组认为,永顺县在全州率先探索并推行的“老教共管”的老年大学管理模式是一个创举。龙山县在永顺县“老教共管”模式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教体局内设立“老年大学服务中心”的这一举措更具创意。把老年大学的工作当作教体局自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教体局对全县老年教育工作的责任担当。

(二)“老教共管”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这两个县之所以能在老年教育管理模式上做出开创性的工作,一是有一个好的领导。这两个县的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对老年教育工作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措施得力。二是有一个开明的局长。永顺县和龙山县的老干部局长、教育(教体)局长思想开明,创新精神强,敢为天下先,认识一致,志向相同,对老年人和老年教育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办好老年教育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老教共管”模式值得推广

“老教共管”管理模式的诸多优越性,决定了这种管理模式具有推广价值,特别是在国家对老年教育还无顶层设计,全国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尚不规范,主管单位多,而政府又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对老年大学的管理采用“老教共管”模式,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

(执笔 王海锋)

猜你喜欢

永顺县共管龙山县
湖南省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湖南省永顺县老年大学校歌
永顺县:政企联动 安全度汛有保障
共管账户在跨境股权交易中的运用
永顺县渔业生产发展的思考
湖南龙山县土家语地名考释——以他砂乡为考察中心
湘西永顺大学生支教模式创新调研
日本否认欲与俄“共管”北方四岛
龙山县肉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华洋共管新格局的开启(1914-1930)——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华董选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