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内涵和实施路径
2016-04-13刘雁
刘 雁
(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宁夏·固原 756000)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内涵和实施路径
刘雁
(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宁夏·固原756000)
摘要:以社会构建主义理论为主视角,从教学观、学习观、环境观和任务关四个方面切入,具体阐述社会构建主义理论在指导高校英语教学方面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探寻了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高校英语教育教学;视角;内涵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应该具有自主性、互动性,是一个极其复杂但又单纯的过程。复杂在于在建构结构内学习者与指导者的多重身份,他们的身份是可以互换的,即学生既可以是受教育者,亦可以是教育者,这表现了社会构建主义理论中所倡导的学习自主性。另外,学习者也是该理论的主动建构者,特别是在英语学习这个复杂且需要主动性的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英语文本信息之间的属性应该是具有互动性质的、双向的,它并不是单向且机械化的被动接受过程,这也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高校英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理念。
一、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心理发展理论是20世纪心理学领域中最具特色的瑰宝,它也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著名理论。它涉及到了人类彼此之间关于高级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通过中介说与内化说探讨了人类心理机能的发展。70年代后,维果茨基的这一理论被传到了世界各地,恰巧与当时兴起的建构主义思潮相融合,形成了以建构主义为范本模型、以心理发展理论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建构主义”。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活动是心理发展理论的研究核心。他觉得当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发生变化时,他的实践活动变化过程也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心理活动决定了人类意识与行为活动的统一性,所以意识并不是隐藏的、与世隔绝的,而是与人类活动无法分离的内部封闭系统,而活动才是意识的真正客观表现。由此从心理发展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可以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活动对意识进行客观研究,从而具体化意识,表明它的物化存在感,而物化后的意识即是人类的语言与行为。
二、基于大学英语教育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一)理念
社会构建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它表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应该是语言及文本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信息的主动加工构造者。即知识不应该被动的去接受,而应该是凭借学习者的主观经验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去汲取吸收,从而在自己的思维中架构新的知识模型。与此同时,社会建构主义更关注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因为它认为知识要在一定的环境下,例如在教师的合理指导、学习者之间的主动交流及各种资料信息的无阻碍流通等环境下才能进行健康传播,所以说,社会建构主义是把学习者、教师、情境和任务四大主要元素融合于一体的学习理论。它的理念就是力求将教师、环境与任务三大元素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从而帮助学习者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所以,将社会建构主义运用于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理念中是可行的。
(二)内容
让学习者通过掌握知识而能够做到主动构建知识架构,完全将所学知识为自己所用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内容。这一观点所反映的主要对象即是学习者,它同时也反映了学习者的一切心理变化。
英语实际上不应该是一门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功能性。在我国多年的英语教育中,无论是涉及高等英语的高校教育还是初涉英语的中小学英语教育,对英语的表达能力培养都有所欠缺。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强调了英语教育中的这一点——培养英语表达能力。它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体会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过程,这对于学生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该理论更深层次挖掘的是学习的价值观与人生论,它认为人存在于这个社会就需要发展,而发展的最直接途径就是学习和学会学习,而且要终生学习。
二、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的“四观”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确立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四观”——学习观、教学观、任务关、环境观。围绕这“四观”所形成的知识建构中,学生是作为主体存在于核心地位的,而教师、教学任务与教学环境则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外围环境与中介元素而存在,所以纵观整个建构,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种能够相互作用的动态学习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学生会对学习任务进行理解、对学习环境进行适应;而教学任务是连接学生与教师的纽带,教师的一切行为则反映了教学过程的价值观念。这样一来,学生、任务、教师和环境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彼此关联和互相作用的动态平衡。
(一)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中,学生就是核心主体,所以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动性。要做到主动参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学习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敢于积极主动的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具备自己的观点和自我认识能力,这些都是可以影响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LR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基本滤波器,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感串联而成,这种滤波器结构简单,但是对于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变流系统逆变器与电机之间的滤波,它不利于从稳定性、谐波分析的角度来分析系统的鲁棒性,所以需要一个相对复杂的滤波器,如图2所示,联接一个LC滤波器,由一个电感和电阻与电容并联而成,以其为基础,增加相应元件可以组成更为复杂的滤波器以适应于不同的应用场合,以图2为例,在LC的基础上并联一个电感可组成一个LC滤波器。滤波器的组成主要根据稳定性和谐波分析的要求而确定。
虽然教师已经在现代教学理论中逐渐退居到配角的角色,但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依然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课堂活动以及学生的思维。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教师应该符合“中介说理论”,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中介作用。对学生要起到鼓励、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让学生适应社会,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
(三)社会建构主义的环境观
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这其中包括了课堂的物理环境、学生与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环境、学习语言的环境及学生自身的心理环境。想要学好语言,这些环境因素都是必须要进行调节的,环境可能相同,但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因人而异,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对环境的正面理解与感受,保证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社会构建主义的任务观
如上文提到,任务是纽带,学生与教师互动需要教学任务的联接。在英语学习中,任务内容和传达方式会一定程度反映教学理念,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用心设计和选择教学任务,始终做到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从某种程度讲,教学任务是教师调节学生心理的催化剂。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四观”都要体现当今教育的“人本思想”,这也是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理念。我国教育部曾在2000年下发了《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的通知,该文件就提出了高校教育应该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也更符合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全人教育”培养目标。所以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于指导当代高校英语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社会构建主义理论视角下高校英语教育的内涵
2001年,我国教育部对高校英语课程的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所修订的理论依据就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其具体内容是要实现大学生英语教育的全面素质培养,强调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个性教育发展,注重教学模式的探究体验,要更加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善用各方资源以完善教学途径。该政策全面的改变了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赋予了它全新的内涵。
(一)发展个性,以学生为核心的英语教学
要以学生为核心开展英语教育,就必须要强化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高校英语教育应该依据学习者的个体情况来灵活选择教育方式,即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全新模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自选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独立性,也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课堂教学
大学生已经成人,所以在诸如个体、智力、兴趣、情感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高校英语教学应该抓住这些差异,按照不同学生群体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教学方案的制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不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认知主体作用,所以要避免通过硬性刻板的固定教学方案这种外部刺激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要根据他们的意愿来构建学习过程。
例如启发式英语教学模式和交流探讨式英语教学模式。启发式英语教学所强调的是“以问题为教学中心”的体验教育模式,教师会在课堂上抛出各种英语语法及句式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而问题的设计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概括性和分析性,且问题是多角度的。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摆脱了以往课堂上机械化且需要死记硬背的哑巴英语,它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教师还为学生创设了模拟化的语言交际环境,这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想象力;在问题抛出后,就要引入第二种教学体验模式,即交流探讨式。英语的学习需要大量的交流与实际运用。2013年国家教育部就以“大学生英语教育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作为主题,展开了对高校英语教学改善的讨论。教育部强调“要将原有以阅读理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听、说为主,将英语教学的社会效力全面综合的提升上来。”所以在大学生英语课堂上,积极的英语语言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据多年的实践表明,探讨式的英语课堂不但能够灵活化教材内容,还能改变教师学生之间“一言堂”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完全告别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时代。
四、实施路径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更新路径,对高校英语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要求。作为对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一种新改革,每一个要求都是具有建设性的。
(一)对教师的要求
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是高校英语教育更新路径上的第一个要求。高校英语具有一定的知识深度,教师在良好掌握英语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更深层次的主动研究,研究英语知识体系、英语文学甚至西方文化历史。只有对西方文化扎实基础的理解,才能帮助教师总结英语教学规律,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琢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心态,进而设计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案。而从人文主义思想来看,这也是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一种塑造,符合我国“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
(二)对学习策略的要求
有了良好的学习心态,也要有优秀的学习策略。英语等语言学习讲究策略,良好的学习策略决定了学习效果的优劣。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就要求知识传授者应该按照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研究学习策略,在课堂上做到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学习者实施策略学习,使学习者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三)对学习环境的要求
英语教学讲究生活,生活也是语言成长的土壤。所以高校英语教学应该注重教学环境的生活化,也就是将课堂转变成一种生活状态,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总结:
从理论上来说,社会构建主义理论颠覆了高校英语教学的传统,转变了师生之间的角色,让大学英语课堂实现了从刻板到自由的转变;从心理角度说,它让大学生逐渐转变了对英语学习的思维状态,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如此一来,大学生也真正实现了自我控制,实现了成为英语学习主人的目标。所以积极的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融入高校英语教学,对培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姜雪.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的全新内涵和更新路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王艳.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商务英语教学[J].中国外语,2006,3(5).
[3]李战杰.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出路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11).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6)03-123-02
作者简介:刘雁,助教,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