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对后进生心理机制及转化策略的探析

2016-04-13俞睿玮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关键词:帮助者后进生群体

俞睿玮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对后进生心理机制及转化策略的探析

俞睿玮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

关键词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后进生是与教师期望相背离的少数学生。[1]一方面,他们常常被教师和同学所排斥,从而使得后进生成了他们的特定身份。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也需要面对这些后进生,并借助其他同学的帮助来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根源在于对后进生的帮助,不能只考虑帮助者的心理特点,还应该考虑后进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以往文献虽然对后进生自身心理有所分析,但缺少一个完整的理论作为分析的基础。本文将通过社会认同理论对后进生的心理动因进行分析,以提出相应的转化对策。

一、社会认同理论对后进生心理机制的分析

泰费尔和特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以此来解释由特定群体身份形成的群体行为。[2][3]该理论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进行分类,在对他人进行分类的时候,也会自发地将他人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并将自己划分在群体中,同时会将群体的属性赋予自身,形成特定的社会身份。学校教育中,由于学校对学业成绩、学校规范的重视,在教师对学生的评定过程中,会自发地将学生分为具有较高学业动机、遵守学校规范的学生,以及学业动机较差、学习成绩不好、不遵守学校规范的学生,并把后者归类为后进生。同时,由于学生对同学好坏的鉴别也较多的来自于教师,因此,被教师冠之以“学习主动”“学习成绩好”以及“遵守班级纪律”的非后进生也会自发地不与后进生群体交往,避而远之。久而久之,“后进生”成了一个特定的群体身份,而这些学生也往往以符合后进生身份的行为进行反应。“后进生”身份会自发地将他们与“非后进生”相区别,并且产生其专属的行为。泰费尔认为:当人们认为地位关系是合法且一直保持稳定的时候,地位关系就被认为是稳定的,或者说是安全的;反之,当人们认为地位关系是不合法并且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时候,地位关系就被认为是不稳定的,也可以说是不安全的。[3]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观点,笔者通过对后进生与非后进生关系的研究发现,当前,后进生与非后进生之间的关系大致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不合理以及不稳定的群体间关系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当个体察觉群体间的地位关系是不合理或者不稳定的时候,弱势群体就会采取社会竞争的策略——即弱势地位群体的成员会在消极区分的维度上,与优势地位群体进行直接的对抗,例如,在国外社会常常出现的游行示威这类现象,都属于社会竞争策略。这种对抗,本质上是为了争取积极的群体地位。而在后进生群体中,他们所感知到的关系不稳定及不合理,即是指他们认为后进生的权力地位与非后进生群体之间相比较的不合理。笔者观察到当学生被贴以“后进生”的标签后,很多权利都将丧失,他们与其他同学的交往将被排斥,在课堂上或者课后随时都会被教师批评,有时甚至不能参与班级活动。在班级中,由于教师的自身期望,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往往排斥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其余同学也在很多方面加以排斥,如交友、娱乐等。这使得他们更加感受到在学习以外的其他生活都同样受到歧视。从而,他们形成不愿意与排斥他们的学生进行交往,转向与后进生同学为伍。这也使得后进生这个群体真正独立于其他同学之外,进而形成后进生群体和非后进生群体。

(二)后进生与非后进生群体存在的关系较为稳定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当个体察觉群体间的地位关系是合理、稳定的时候,弱势群体会采用社会创造的策略。所谓社会创造,即是他们可能转移评价的维度,在其他自身具有优势的维度上与优势群体再度进行比较;或者重新评估现有的维度,比较维度的价值;再或者不再与优势群体进行比较,转而与其他在水平上相同或者更低的群体进行比较。如果班级教师只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规范上做出比较,只在相关问题上做出惩罚,并且所做出的惩罚不带有任何偏见,惩罚内容也是事先在整个班级中所拟定的,那么,后进生就不会有被歧视的感觉,他们会认为,自己被划入后进生的行列也是合理的,因为后进生并不是一种被歧视的标签,而只是在这种规则下被划分出来的。而在这种稳定的关系下,后进生不会采取反抗、违反班级规范以及公然挑衅教师和同学的举动。他们会反思自身的问题,会认为在学习以及行为规范上,的确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因此也会坦然地接受外界的介入及帮助。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后进生会发掘他们其他方面的潜力,例如,积极主动地在其他方面去帮助同学,因为这种帮助可以让他们在其他方面找到优越感,找到群体的积极地位。

二、社会认同理论下后进生受助行为的心理动机分析

后进生群体相对于非后进生群体在学业成绩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教师期望能通过安排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予帮助,使其学业成绩能得到提升。但是,教师往往认为,只要安排学生在其身边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就行,却忽略了后进生群体自身的意愿。如果后进生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那么这种形式的帮助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考虑后进生群体接受帮助的意愿,需要考虑后进生群体和非后进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加上笔者在小学中所观察到的情况,后进生这种群体关系也应该包含合理稳定的地位关系和不合理不稳定的地位关系。

(一)地位关系不合理不稳定时较为反抗,不愿意接受帮助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国外学者纳德勒对群体间的帮助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低地位群体的成员感受到地位关系之间的不合理以及不稳定时,他们较多都拒绝来自高地位群体的帮助。[4]当低地位群体接受了帮助,也就意味着他们认可了帮助者群体地位高于自身群体,他们也将难以追求地位上的平等。

后进生由于无法达到教师的期望,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教师的批评,且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会不允许该类学生参与一些活动,而那些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能享受一定的特权。比如,一些课外活动,教师会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或者因为考试没有考好给与相应的惩罚,不允许“后进生”参与活动,而允许“非后进生”参与,且学习非常好的能够享有更好的特权。而这种由于“后进生”标签带来的超出学习以外的问题,会使得学生认为后进生和非后进生之间的关系较为不合理。而这种不合理会使得他们会采用反抗的策略,例如,他们可能表现出更多的违规行为,通过捉弄那些遵守规矩、学习较好的同学,以表达他们对于后进生与非后进生群体关系的不满。

此外,教师安排成绩较好的同学进行帮助时,只考虑到成绩好的学生应该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技巧,却未曾考虑这些学生毕竟没有如同教师一般可以浅显易懂地讲解习题,这些学生缺乏针对不理解同学的讲解技巧,因此,他们在对后进生讲解时往往会出现“怎么说都不懂”“你就照着这个方法做就好”的现象。而这种话语的出现,反而加重了后进生对于自身能力的困惑,甚至认为,我本来就学不会。此外,这些话语还会加重后进生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不满,他们会认为,这种帮助并未传授给他们解题的技巧,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还是不会。所以,后进生不愿意接受非后进生的帮助,并且教师安排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帮助,也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后进生愿意接受工具性的帮助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由于社会存在特定的规则等级,并且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因此,当人们认为高低地位是合理的时候,也会觉得这种地位间的关系是稳定的,例如,银行高管与普通职员之间的工资差异较大,但对他们工资的划分社会是认可的,所以当下高薪的银行高管与低薪的普通职员之间的地位关系是合理且稳定的。而群体间助人行为的发生,需要低地位群体认可高地位群体在受助项目上高于自身群体,即认为群体间的地位关系是合理且稳定的。这在社会认同理论中称为共同性歧视,即所在群体认可了自身在某方面能力上的不足。[5]

在群体助人行为的研究中,还会将帮助行为的方式分为两类:工具性帮助和结果性帮助。[4]所谓的工具性帮助是指给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结果性帮助则是只给予所需要解决问题的结果却不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给予工具性帮助时,受助群体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该方面的问题再次出现时就能够自发的解决,因此,工具性帮助可以提升群体的竞争力,进而提升群体地位。研究发现,当低地位群体的成员感受到了来自群体间关系的不稳定时,他们会拒绝结果性的帮助,而选择接受工具性的帮助。因为工具性的帮助可以促进他们群体地位的提升。[4]

当后进生觉得他们与非后进生关系上并没有被过多地歧视时,他们也愿意接受其他人的帮助,并且他们更愿意接受工具性的帮助。后进生自身对于能否融入到其他学生群体中也是非常在意的,他们在意教师、同学以及家长对他们的看法。因此,他们也希望自身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提升。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前期相对基础比较薄弱,他们欠缺很多相关的基础知识,所以,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常不得其法。并且由于欠缺较多的基础知识,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中即使对于非常简单的解题技巧也难以理解。所以,对后进生进行讲解,必须了解他们基础知识都欠缺在哪里,深入了解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这也是他们所需要的工具性帮助。

三、社会认同理论下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受助者感知到的地位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愿意接受成绩较好的同学的帮助。因此,需要让他们自身感受到他们与非后进生之间的差别仅仅在学习上,其他方面都与非后进生具有相同的权利。这就关系到教师、同学和家庭三者的作用,需要教师、同学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三者缺一不可。基于此,笔者将依据社会认同理论的相关原理构筑“教师——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后进生转化机制,进而优化当前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一)教师应成为后进生转化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整个教育环节中的主导,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不仅仅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负责,更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负责。教学的目的也不应该只针对学业成绩,而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对于后进生,教师做出排斥的举动,往往会使得班级中其他学生也跟着排斥他们。在班级的小群体中,这无异于将这类学生边缘化。学生群体中找不到同伴,教师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学生只能自发地寻找同样被排斥的人作为同伴,构成一个“后进生”群体。而随着教师和同学的排斥“后进生”群体越发会觉得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不热爱学习,不热爱教师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他们会出现各种违规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后进生转化中应该起到一个组织者的作用,带动整个班级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从内心中接受那些后进生,并带动整个班级接纳他们,让班级形成一个公正的环境。

要克服这些问题,首先,教师应该做到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学业成绩不理想,而给他们加盖上“不可接近”的帽子,更不应该从自身就给他们打上“朽木不可雕也”的标签。教师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向班级群体靠拢、受到他人尊重的意愿。教师在惩罚上应该只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动机,并且在学生出现学习动机不良时及时给予纠正。其次,教师应该做到细致观察,每个学生的问题最初应该都是无法消化教师上课所讲授的知识,教师应该尽早地发现学生具体在哪些知识上有缺陷,及早给予弥补,使得在后期的教学中也能顺利地跟上班级教学的进度。而对于已经存在无法跟上班级教学进度的同学,教师应该表现出足够的耐心,认真地找学生谈话,仔细地探查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补充。最后,教师在指派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进行帮助时,要对学生充分地说明所需帮助学生的问题,并且对于帮助同学要给予讲解问题的技巧,并应该教导实施帮助的同学要对被帮助者有足够的耐心和尊重。

(二)家长应成为后进生转化的心理疏导者

家庭永远是学生最能信任和依托的地方,是他们遇到问题时躲避风雨的港湾。日常学生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但家庭也是学生得到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家长需要经常与学校取得联系,一方面可以获取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向教师反映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后进生”在学校中的平时表现,家长在家中未必能够完全知晓,而往往只有在真正遇到问题时,他们才会得到教师的通知去学校处理问题。如果家长能够经常性地主动与学校保持联系,通过教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就可以尽早发现学生的问题,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此外,家长还应该注重儿童消极情绪的疏导,通过亲子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相信学校会给予他们公正的待遇。

家长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要与学校取得联系,双方之间互通学生在校和在家庭中的情况。如果学生在学校中已经表现出了对教师的不满,感受到了对班级中他们与非后进生之间的关系的不合理,他们可能在学校无法对教师倾诉,但在家中通过家长可以了解到详细的状况。家长也可以将这种情况反映到学校,请求教师在班级中给予帮助。其次,家长在家庭中的教育需要与学校保持一致。对于后进生,他们往往认为在学校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因此,他们会在家中寻求安慰。此时,家长需要理性地为他们分析问题的所在,帮助他们消除对学校及教师的敌对情绪。同时,家长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引导他们充分相信教师给予的帮助的有效性,而不应该与孩子一起产生敌对的情绪,成为孩子情绪的催化剂。最后,家长需要充分了解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有些问题在学校中由于教师的工作量较大,无法细致入微地完全掌握学生的情况,此时需要学生家长在家中多观察多了解,充分掌握孩子在哪些方面有所遗漏、欠缺,尽早反映给教师,给予补充。

(三)同伴应成为后进生转化的帮助者

教师在挑选可以进行帮助的同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帮助者的性格特征。需要挑选能有充分耐心的,在言语上不会有过分举动的学生。让后进生得到充分帮助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后进生需要感知到给予帮助的人会给与他充分的尊重,让他感知到他与他们的关系是合理的,只是单纯地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并没有在其他方面歧视他们,让他们愿意接受来自其他同学的帮助。因此,同伴应该成为耐心的帮助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者。

基于此,给予帮助的同学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帮助者应该有充分的耐心和责任心,并能给予受助者充分的尊重。在讲解问题时,由于最初学生在给予帮助时并不清楚受助者自身在哪些基础知识上有缺漏,因此,难免会造成说几遍对方可能都不懂的现象,并且由于说得过多还不懂,后进生们会表现出不耐烦等不良情绪。此时就需要帮助者能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并能细心指导让他感受到给予他们的尊重。其次,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及时向教师进行汇报。很多情况下,学生毕竟没有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没有教学教育经验,因此,在帮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尽早地联系教师,详细询问该类问题解决的办法,或者直接请求教师给予直接的指导。

[参 考 文 献]

[1]陈凤琴.正确归因与“后进生”的转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3(6)

[2]Turner JC,Oakes PJ,Haslam SA,McGarty C. Self and collective: Cognition and social context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4(20).

[3]Tajfel H.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of Psychology[J],1982(33).

[4]Nadler A,Halabi S. Intergroup helping as status relations: Effects of status stability,identification,and type of help on receptivity to high-status group's help[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6(91).

[5]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

(责任编辑:彭琳琳)

通过安排学习较好的学生给予后进生帮助,帮助后进生转化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但这种帮助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其根源在于班级教师只是从帮助者自身的角度进行考量,却缺少从后进生是否愿意接受帮助的角度进行思考。运用社会认同理论,从群体身份的角度对后进生与非后进生之间的群体关系进行探讨,剖析后进生接受帮助的内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转化对策。

后进生;群体关系;社会认同理论

作者简介:俞睿玮(1988-),男,浙江湖州人,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社会性发展及早期干预。

收稿日期2016-03-09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帮助者后进生群体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角色转换与结构多元:聚焦仪式过程中的帮助者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从“帮助者”走向“关怀者”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