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2016-04-13林志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古诗文新课标笔者

◎林志伟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林志伟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更新课程观念,积极开展语文活动,能拓展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语文;活动;课程

毋庸置疑当前语文教学内容闭塞,方法落后,缺少生活味儿,多为人诟病。笔者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活动课程”纳入教学,扭转课程侧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扭转教学过程强调接受学习、反复训练的状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概念界定

本文所谓语文“活动课程”是以初中生的兴趣和需要为主要依据,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主活动中获得知识的教学过程。

二、课程实践

现行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设置有少量的活动课程,体现了新课改的思想。笔者受其启发,并结合实际,大胆开设活动课程,如猜谜活动、汉字听写比赛活动、词语(成语)接龙比赛活动、辩论赛活动、美文欣赏活动、朗诵比赛活动、演讲比赛活动、课本剧编演活动和“走进古诗文”活动等,稍有心得体会,谨以猜谜活动和“走进古诗文”活动为例,论述如下。

1.依据 笔者所开设活动课程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做到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猜谜活动,从下面一道题目足以窥见一斑。

猜猜我是谁:

提示语:1、与小相对;2、(树的抽象画);3、Class。

答案:“大树班”(注:大树班,笔者所带班级的特色班名)。

以上文字和图片均由多媒体呈现,并配以背景音乐。至此可见,猜谜活动课程以语文学科为本,集外语、美术、音乐、计算机和德育等学科于一身,体现了跨学科教学和语文教学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要求,拓宽了语文学科的内涵。

2.过程 以“走进古诗文”活动为例,笔者借鉴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经验,以中考语文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古诗文为主要内容,以竞赛为主要方式呈现活动结果。具体如下:

(1)分组分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把学生分为5个小组:调查组、资料组、命题组、后勤组和展示组,每组8-10人不等,原则上由学生自愿加入某一小组,教师只做协调工作。

调查组: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班级语文成绩优、中、潜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对古诗文的认知情况。

资料组:确定活动内容,查询有关古诗文的内容、艺术特色、典故趣谈等。

命题组:做好命题工作,安排竞赛时主持人、评委人选等。

后勤组:宣传、布置活动场地、“外联”、准备奖品等。

展示组:成员分成A、B两组,每组派出优、中、潜层次学生代表各一名进行同质竞争,两两对抗,三局两胜,展示活动成果。

(2)活动过程。活动课上,教室里飘荡着悠扬的古琴古曲声,各组同学按部就班,将活动的情况做了汇报。调查组发现同学们对古诗文的了解实在太少,对古诗文的考试有畏惧心理,对古诗文的认识只停留在“博大精深,应引起重视”上。他们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当下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古诗文文化。资料组明确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展示了他们所搜集到的相关的古诗文典故趣谈等。展示组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在朗诵比拼、默写比拼中,在选择、填空、问答、抢答等多种形式的考试中,选手紧张有序应对。最后是教师的小结与班委颁奖。

整个过程,教室里掌声连连。

3.小结 “走进古诗文”活动点燃了学生的吟咏热情,学生领略到了古诗文之美,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教师只是幕后引导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比如小组的组合、活动内容的筛选、人员角色安排等,都是学生自行协调。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特质,也让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长短处。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潜质生也可以成为活动中的佼佼者,也可能在展示中大放光彩,从而找回自信。

这一活动得到了同行一致好评,他们认为,古诗文能在语文课堂上美丽绽放,是古诗文之幸,师生之幸。

三、思考

笔者的语文活动课程大致就是这样开设。它优化了课堂教学,实现了师生教学相长的目标。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组织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长足训练,有了明显的提高。

不过,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师生定位 语文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所以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也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应在活动前的策划、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活动后的评价、总结中起主导作用,避免越俎代庖与袖手旁观。

2.面向全体 教育要面向全体,语文活动课程也必然面向全体。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活动中来,避免产生“看客”现象。

3.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语文活动课程应注意与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相一致,做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杜绝片面追求趣味而忽略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初衷。

4.关注过程,注重激励 对于活动课程的评价,要坚守新课标要求,把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联系起来,着重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多肯定、多认可,多激励,避免以结果论英雄的粗犷做法。

简言之,活动课程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一道继续探究。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肖家芸.语文活动式教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雷玲.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 516300)

猜你喜欢

古诗文新课标笔者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