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问题情境 推进课堂探究
2016-04-13麻桂芬余利红
◎麻桂芬余利红
架构问题情境 推进课堂探究
◎麻桂芬1余利红2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模式,如何使探究落到实处,通过探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从通过创设整体呈现、时间进程、逻辑辩证、模拟体验角度问题情境,让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贯穿教学全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情境问题;探究;思维
“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提供一定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同时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其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环境,是学生产生学科学习行为的条件,是一种学习情境。它是通过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的恰当程序的冲突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思维定向的一种情境,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求知欲,以其求知热情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所以说,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气氛中,使学生在“提出——发现——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这种学习活动不仅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而且要从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问题情境创设也符合新课程“重视对问题的探究”的要求。教师巧设问题情境,并以情境为主线,推进课堂自主探究,这对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教学三维目标至关重要。对满足学生“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期待也是有益尝试。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怎样推进探究式课堂?
一、整体呈现问题情境,使认知有据可依
按照认知规律,我们对事物的感知都是先从整体开始,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是碎片化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没有遵循人们的认知规律,往往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由碎片化教学走向整体性教学,需要选用契合的载体,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认知有据可依。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水乡孕育的城镇》围绕水乡---太湖流域展开。重点说明水对城镇的“孕育”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水与城市、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教师以一首诗作为一个整体的情境贯穿全课。
课始时,教师呈现唐诗《送人游吴》全文:“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学生在朗读完全诗后,教师依次提出与该篇诗有关的四个问题。
问题一:找出诗歌中反映水乡城镇的字词?
问题二:根据罗列的地理事物,分析水乡的自然条件?
问题三:描述水乡城镇的生产,生活特色?
问题四:结合以上信息,小组合作探究水乡城镇的形成过程?
教师呈现整体素材,再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问题情境去把握学习内容。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会去阅读教材,寻找方法,讨论质疑,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形成了。可见课堂教学必须由碎片化走向整体性,让学生先见森林,再见树木。让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贯穿教学全程,从而轻松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从时间角度设置问题情境,使知识前后相承
教材编排有其内在逻辑,按部就班地讲解教材是教学常态,是名副其实的教“书”。这样做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往往难以适应自主探究课堂的需要。时间是我们认知的一个维度,以时间进程为主线,创设问题情境,犹如银线串珠,使知识前后相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汽车城蔚山》从教材内容来看,主要由蔚山的自然条件、蔚山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蔚山先进汽车产业的发展三部分组成,三个部分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师这样创设问题情境:20世纪60年代之前以水产业和种植业为重的蔚山市,如今已成为韩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人口超过百万,同时也是环境优美的汽车城,本课将一探究竟。
师:能从事水产业和种植业的蔚山自然条件如何?
生:蔚山市位于韩国东南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肥沃,自然条件较优越。所以适宜发展水产业和种植业。
师:为什么能成为韩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同时还是环境优美的汽车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既要归纳出观点还需找出支持观点的依据。)
生:便利的交通,有沿海港口的优越条件、丰富的水资源、政府大力支持、高素质劳动力、雄厚的工业基础、注重研发和环保,未来潜力大。
(学生基本能归纳出观点,并找出支持观点的依据)
从时间进程角度去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理解事物发展进程。由果探因式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构建思考逻辑,教学的推进过程不再是老师在“教教材”,而是学生在“用教材”,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情境与教材相互渗透,使教材的知识序列与学生的情绪得以互为影响,贯穿始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通过辩证式问题情境,使思维水到渠成
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教师从逻辑辩证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在辩证中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评价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沙漠绿洲》一课中,教师上课开始提出: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对此地的描述:这是一片“荒凉,贫瘠和没有希望的土地"。这个描述是否客观?是否正确?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老师引导探究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河流、气候、地形土壤)获得结论。
在探究后,学生发现从自然环境角度,马克吐温的“没有希望之地”是有依据的。然后老师进一步点播:大家都知道以色列是世界上少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农业相当发达,是怎样克服自然环境的劣势呢?
学生继续探自主探究以色列人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如采用喷灌、滴灌、污水净化处理,水资源循环使用、海水淡化等农业科技。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北水南调,实现水资源调配、收集和储存丰雨季节的降水。政府对水资源实施严格监管等。
教师最后作总结师:马克.吐温当时是看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炎热和干旱的环境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把沙漠变成绿洲,从贫穷走向了富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在这里已成为充满希望之地。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通过辩证式问题情境的创设,当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会带着辩证思维去了解教学内容,能在质疑和思考中掌握知识,培养自主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既有利于实现教学三维目标也使思维发展水到渠成。
四、模拟体验式问题情境,促进知行合一
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感受、体验、探索”。等高线知识非常抽象,传统以图导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等高线模型是连接形象与抽象的桥梁,通过实物演示,以模拟体验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带着地图定向越野》以一次学校组织的越野活动为明线贯穿,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画剖面图的能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展示等高线地形图,提问学校要组织一次越野活动,给你这张等高线地形图,要求从西侧山麓出发,越过两座山峰,作为队长需提前告知队员这条定向越野路线沿途地势起伏情况,你能行?
生:面露难色,难以作答。
师:展示与等高线地形图相吻合的海绵立体模型,让学生在立体模型上模拟越野。
生:兴趣高涨。
师:介绍模型上红线叫等高线,出示未画等高线的第二个模型,提问在模型上怎样画等高线才标准?
生:从海拔、相对高度概念去理解,并尝试在模型上画出。
师:观察立体模型找出以下山体部位?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坡、缓坡。
生:上台展示,轻松理解。
师:在投影仪下演示,用透明塑料板,把海绵立体模型,转换为平面等高线图,让学生来找出,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坡、缓坡。
生:大部分学生能说对山顶和鞍部。其他很难说全对,答案五花八门,又急切想确认自己凭感觉的判断是否正确。
师:放开塑料板,恢复立体模型。
生:议论纷纷,多数表示没猜对。
师:提问缓坡与陡坡的等高线有什么区别?山谷与山脊的等高线有什么区别?如何通过等高线平面图就快速判断出山体部位?
(模拟情境)并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立体模型与平面图的转换过程,提示学生注意观察。
生:等高线稀疏是缓坡,密集是陡坡。向上弯的是山谷,向下弯的是山脊等。
师:把立体模型按等高距用不同的颜色分层设色,向学生形象地展示分层设色地形图,再沿初设的路线剪开等高线模型,展示剖面,直观了解地势起伏。
师:再次拿出课始时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作为队长在这张等高线地形图上设计出越野路线,并告知队员这条定向越野路线沿途地势起伏情况及判断依据。
生:跃跃欲试。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开发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尽量创设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尽可能将学习者嵌入到情境中,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尝试应用,更能使学习知行合一。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绕着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创设教学情境不能偏离这个“根本”。从整体呈现、时间进程、逻辑辩证、模拟体验角度创设问题情境,力图一改对情境的片段式使用,要求问题情境贯穿课堂教学全程,导入时既是课堂教学的开始,也是激发探究的起点,课堂中起到引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课堂总结时问题的解决又是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保证。可见以情境为主线,探究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大有可为。
[1]王志民,透析问题情境中的“问题”,(J)《基础教育课程》,2006.09
[2]蔡亚萍,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1.06
[3]麻桂芬,情境创设的四个着力点,(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作者单位:1浙江省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315020 2浙江省江北外国语学校 31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