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

2016-04-13洋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洋拉

(作者单位:甘肃省玛曲县第二寄宿制藏族小学 747300)

生活化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

⌾洋拉

数学源于生活,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数学;生活化;教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育价值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而数学的特征之一就是高度的抽象性。如果不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以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难以理解。

2.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 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要从小做起。如结合主题图问学生“从这幅图中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又如“长短”一课,除了教材中的比铅笔、比手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资源”进行比较。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再通过回顾这些问题与结论的可行性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存、取,观察银行利率牌,思考“利率是什么?”“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不同?”……学生会有很多的问题,会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从而找到合适的储蓄方式。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把数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景和矛盾冲突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的学习。低年级教材注重把例题改变为一个个生活场景、一幅幅画面,就是以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对于六年级旧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我们也可以对其进行“整容”,利用实物、实例、动手操作、童话故事等创设情景,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再现生活。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教师启发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运动着的物体个数,教师先利用媒体展示生活场景:一个热闹的交通路口,小汽车、摩托车、卡车、公共汽车等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提出问题:交警叔叔想知道车流量的情况,你能告诉他吗?面对这样一个真实的情景,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他们忙碌地观察、记录,虽然第一次有点杂乱无章,第二次也没来得及记清,但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景的刺激下,学生兴致盎然,他们的学习策略由模糊到清晰,思维由浅入深,在不断地探索中找到了最好的统计方法,在亲历数据搜集的过程中体会到统计思想方法的价值。

2.提炼生活素材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整理等方式,形成数学问题,积累生活经验,体验数学的价值。如利用超市的购物小票可以研究统计表的相关知识,可以研究商品中“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电话号码可以巩固质数、合数和奇偶数等概念。这样的材料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和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还有利于学生从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客观事实出发,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分析、感悟,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思考、探讨,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3.挖掘生活未知 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的在于怎样与学生共同探讨生活中的未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知识的殿堂。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挖掘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共同探究。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围绕“能同时过桥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展现学生的不同解决方案。讨论中,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4.数学回归生活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应用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实践应用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增加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教学设计时多设计一些联系日常生活的问题。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所学长度测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长度,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理解、消化数学,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另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外活动来应用数学,如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剪纸、折纸,让他们认识平面几何图形,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解决问题是一种乐趣。

三、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教学中,我们要有一颗智慧的心,从学生需要出发,注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从身边熟知的生活背景中去感受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和创造数学,真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价值的实效性。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在实际生活中品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他们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1]刘艳霞.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诉求[J].魅力中国.2010(13).

[2]朱亚领.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课堂[J].考试周刊.2011(66).

[3]汤会,侯海文.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5).

[4]黄柱钊.生活化的数学——百分数教学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8).

[5]王秀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上).2011(04)

(作者单位:甘肃省玛曲县第二寄宿制藏族小学 74730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