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利用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016-04-13贾小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班会课班会德育

⌾贾小波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第四中学 337000)

浅谈如何利用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贾小波

在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承担着学生绝大部分的德育教育任务。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形式中,班级教育德育活动的主阵地--主题班会,它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和实际情况的要求确立与学生相贴合的主题,进而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主题班会来教会学生辨别是非、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开展基础性的教育,从而对学生的成长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题班会;德育

班会课是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班主任开展自身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班会课的内容要系列化、内容丰富,要符合学生实际,让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产生推动的作用。陶治学生的情操,从根本上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就自己的班会课,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慎重选取主题班会活动的主题

几乎每个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主题作为主题班会活动的中心环节,它的选取必须是准确的、可实现的、有价值的。所以笔者认为,每个班主任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对主题进行适当的筛选,以实现有效主题班会活动的目的。那么班主任在选取主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细节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主题应该是一个对当前学生有帮助的主题,也就是有效主题 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的机会来之不易,班主任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弄一些没有价值、没有营养的主题班会的。比如在一个非常团结、但是在卫生方面不够重视的班级里面开展以团结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那这个主题班会活动在班级建设方面的帮助就没有以“讲卫生,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的帮助大了,前者是锦上添花,或者是重症下药,产生的影响幅度和影响性质完全不一样。

2.主题应该是一个能够开展的主题 当班主任设计一个主题的时候,她需要考虑该主题的可实施性(包括实施难度、涉及到的对学生思想水平、辨析能力、动手能力、安全问题的要求等),而不是简单的以自身为标准,心存“我不会出问题学生也绝对不会出问题”的侥幸心理。因此,设计主题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可行性。

二、主题班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传统的班会课模式都是采用教师主讲的方式,班主任站在讲台上演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和风细雨,自认为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自我感觉良好,但细一观察,学生有的无动于衷,表情冷漠,对班主任的话语不以为然,有的似乎还流露出抵触情绪。

在选择形式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知识体系、情感体验、心理特征,切入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参与其中,主动地、创造性地进入最优境界。只有让主题班会活动真正变成全班所有同学共同参与的事情,才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又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充分准备,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一堂主题班会课要起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主题班会中,不但在形式上讲究艺术性,而且还要十分讲究语言的教育艺术。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心灵上得到沟通,使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会进学生的心灵之中。准备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知行结合,实践性强 德育过程特点之一,就是认识与实践。知和行的统一,重在实践,重在行为,这也是德育目的性的要求。对于初中学生不要多讲道理,应以具体的事例、典型形象去启迪、影响他们。对其行为要严格要求反复强化。直观形象的主题班会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例:我班自编自演的心理剧《帮助不需要理由》、《诚信在我心中》等等,都鲜活的再现了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同学们通过观看,可以鲜明的体会到“帮助”以及“诚信待人”的好处,并可对照他人修正自己的言行,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使知和行达到了统一。

2.形式多样,情趣性强 组织主题班会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不拘一格。例如报告会,讨论会,走出去,请进来等。主题班会可以根据寓教于乐的特点,让学生们在唱、说、跳、讲、玩中受到教育,心灵受到启迪。如“元旦”举行的主题班会,可以抛掉往常节假日回家与作业为伴的枯燥,师生同乐,把舞台还给大家,既可以减缓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小组合作出节目,更增加了小组的凝聚力,动手制作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成果在班级内展示,更加增强了他们对班级的热爱。

四、班会总结要凝练思想,深化认识

在主题班会中,学生的认识有时并不是一致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时还有分歧,有的发言往往比较片面性或者有相当的局限性,有的仅凭个人好恶来判别事物的善恶、美丑,有的发言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要利用总结来启发、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召开班会的目的、认识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总结时,要针对学生的认识给以集中、分辨、提炼和升华,使学生的认识有提高,行动有准则,前进有方向。另外,要使主题班会真正起到教育教学作用,绝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也就是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和“跟进观察”。一节主题班会活动之后,要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继续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让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或者在一节班会课上所做出的决定,班主任要跟进观察,监督执行。

总之,搞好主题班会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动学生,做到寓教于乐。相信在我们各位班主任的辛勤播种浇灌下,一定能让主题班会在德育的百花园里开得更加绚丽夺目,艳丽芬芳!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第四中学 337000)

猜你喜欢

班会课班会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