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途径

2016-04-13李雯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作业

⌾李雯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塘官九年制学校 561000)

探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途径

⌾李雯

作业设计,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能进一步开发智力,激发兴趣,拓展其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要求;问题

一、对语文作业设计的要求

1.新课程初中语文作业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知道学习过程,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感情的投入,有内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新课程初中语文作业要能体现这种自主学习的特点。

2.新课程初中语文作业要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作业强调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支持、配合,互动互助。合作学习将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还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一目标。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民主价值观。

3.新课程初中语文作业要有利于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与探究性作业相对的是接受性学习的作业,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让学生独立自主发现问题,搜集处理信息,交流表达探索结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研究性学习的作业更加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更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新课程初中语文作业要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对人的创新精神的培植和创新潜能的挖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想”,敢于标新立异,不局限于教师或文本的既定论断,善于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实践,使知识和科学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二、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 在传统的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又极大了导致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

2.问题答案的绝对性 在传统作业中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这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

3.作业形式的单一性 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制品。广义地说,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

4.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 许多老师经常布置的语文作业就是让学生抄写生字新词,查查字典,抄抄解释,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不分青红皂白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

5.作业完成的封闭性 传统作业片面强调独立思考,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唯一像“合作”“探究”的东西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进一步审视传统教育就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重要共通能力的“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的培养是很少提及的,即使提及也缺乏载体。

6.作业评价的片面性 作业评价单调,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从作业本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良”、“中”“差”之类。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不仁了。作业评价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很难想象在学生毫无反省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

三、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1.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 要改变传统作业设计中的以中考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作业设计观。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在中考中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能够让学校取得较高的升学率,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仅仅将应对考试作为出发点。在中考这根指挥棒下,初中学生只是机械式地为完成教师的作业而作业。此种恶性循环会严重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中心,对于语文作业题目、难度、深度、外延度的设计和把握,要以初中学生的内心需求为导向,要符合初中学生语文素质科学培养的规律,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爱好特长与个性。当然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以学生内心需求为导向并不是意味着要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而是说学生在进行作业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科学参与,有时也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实施必要的外部加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初中语文教师的引导和加压需要以学生能够愉快接受和主动认同为前提,此时教师的引导和加压就变为了学生内心的需求,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把握好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变以往教学中的统一作业为自主性作业,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作业内容和数量。作业设计要尽量能引起学生去完成的兴趣,产生去完成的吸引力,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把握好作业设计的探究性 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而生活又是丰富多彩、奥妙无穷的,因此语文作业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不同生活经验、个体差异设计作业,让学生自觉的走进自然,走进社会,通过观察、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体验生活,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多增加探究型习题,既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深究,也可以是对课文相关知识的探索。设计探究性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能力,搜集、处理、运用材料的能力。

总之,语文作业设计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完成时间应是灵活多变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其关注生活,并形成语文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塘官九年制学校 561000)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初中语文作业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作业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我想要自由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