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训到认同——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养成的路径研究
2016-04-13陶菊良
陶菊良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
从规训到认同
——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养成的路径研究
陶菊良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226011 )
摘要:在社会转型、价值取向多元化常态下,大学生在学业、交友、信仰、奖助、择业、网络等方面不断出现失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日益负面的外部影响、传统片面的内部认同、单一乏力的纠偏力量等方面。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需从规训入手,通过更新理念、创设机制、创新管理、丰富活动、政校共育等路径,最终实现大学生对诚信的内化认同。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养成;路径研究
2014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主席到访北大,向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要求,要求广大青年学生在大学时代“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明确、直观地提出了“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要求。2015年,教育部公布了最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修订意见,首次将诚信教育列入学生管理规定,要求“高校应当开展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记录。记录学生学业诚信、学术诚信等诚信记录,进一步建立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机制,对失信学生可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高校首次将诚信教育列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内容,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上具有的主体权利、义务,定将开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全新局面。
一、大学生诚信的时代内涵
自古以来,诚信一直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荀子云:“养心莫善诚。”朱熹亦云:“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1]诚信不仅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美德,更是一种带有特定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诚信作为社会交往的重要契约基础,在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更显突出。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公德传承模式进入学校讲授阶段,高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预备阶段,对大学生诚信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何谓诚信?《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包含诚实、守信之意。诚信对于个人而言,“为事不以诚,事必败;待人不以诚,则丧其德而增人怨”;对于国家而言,“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大经,立天下大本”。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诚信应具有以下具体的时代内涵:诚实不欺,即对待同学、师长要坦诚,遇事要敢于担当,不欺骗、逃脱;信守诺言,即说出的话、做出的承诺,严格遵守;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二、当前大学生的失信现状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升级转型,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大学生道德诚信受到了巨大挑战,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问题,主要涉及学业、交友、信仰、奖助、择业、网络等方面。
(一)学业失信。学业失信在大学校园里十分普遍,大学生在学业中表现出的不诚信行为主要有课程作业抄袭、学业考试舞弊、学术论文造假等,考试作弊已然成为最突出的大学生失信行为。很多大学生把上大学作为踏入社会的准备阶段,忽视大学学习,在学习中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对待作业、考试只持过关心态,不思进取。
(二)交友失信。交友失信在大学校园里日益频发,大学生在交友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诚信行为主要有以经济基础择友、恋爱脚踏两条船等,在择友过程中忽略志同道合、理想抱负等价值信念。大学校园里的友情、爱情原本都应是纯洁高尚的,但有很大一群人缺乏正确的交友观,将交友作为获取资源的方式,以交易为交友目的。对待友情,他们缺乏道德修养,只看重金钱、地位;对待爱情,他们缺乏责任意识,只注重相貌、家庭等外在因素。
(三)信仰失信。信仰失信在大学校园里影响深远,大学生在信仰上表现出来的不诚信行为主要有入党动机不纯、入党考察失实等。部分大学生将政治追求作为追逐功利的手段,丧失个人信仰。他们在学校里表现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入党为目的,进而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以便今后的求职、进阶,在学生群体中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四)奖助失信。奖助失信在大学校园里越发严重,大学生在资助上表现出来的不诚信行为主要有伪造困难生证明、助学贷款到期违约不还、恶意拖欠学费等。随着国家对大学生资助的投入加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个别大学生为了评上国家奖助学金,不惜伪造贫困生证明、杜撰贫困经历,在评议过程中更不惜拉关系、搞群体,骗取国家助学金。个别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到期后违约不还,恶意拖欠学费。这些行为破坏了学校的评助氛围。
(五)择业失信。择业失信在大学校园里日益“时尚”,大学生在择业上表现出来的不诚信行为主要有伪造学历、编造履历、毁约跳槽等。个别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推荐、包装自己,投递虚假简历,蒙骗用人单位。这不仅影响了高校正常的就业招聘秩序和整个学校的名誉,还导致许多招聘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心存芥蒂。
(六)网络失信。网络失信在大学校园里日益被视为“正常”,大学生在网络上表现出来的不诚信行为主要有网络恶意中伤发言、随意跟帖、转发不良消息等。网络虚拟环境给缺乏自控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场所,大学生在貌似无人监管、自我隐蔽的场景中表现出随意和放纵。诈骗、中伤在大学生网络群体中层出不穷,其中很多都已经构成违法,最终害人害己。
三、大学生失信行为的时代归因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社会转型带来矛盾冲突不断,人们的价值取向不断经受功利主义的挑战,急功近利思想不断涌现,从应试教育到快餐式生活方式,无不折射出片面追求结果的社会思潮。大学作为社会的缩影,亚社会化的意识环境带来众多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就不足为奇了。
(一)外部影响日益负面。诚信作为价值体系的范畴,受外部环境的冲击影响明显。在社会层面,市场经济带来功利主义,人们不择手段追逐短期利益而忽视过程,造成只注重结果的片面价值认同环境。社会法制转型导致出现众多法律空白、道德真空地带,人们的价值取向在社会经济浪潮冲击下,支离破碎。大学生在社会现实和精神家园之间迷茫徘徊。在学校层面,校园早已不再是学术的净土,学术腐败、科研造假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校园腐败的起底进一步撕扯了校园净土的遮丑布。在家庭方面,部分家长不遵从社会伦理道德、学校公共道德,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反之,带领着孩子们跑关系、走捷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这些负面影响包裹着,使他们认为这才是真相。
(二)内部认同传统片面。在社会层面,人们从道德缺失开始重视公德宣传,从而层出不穷地涌现关于“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的报道,这些报道、宣传不断地对本该如此的价值取向吹嘘不已,让人越来越觉得不履行美德反而是正常的本能反应。在学校层面,知性德育的畸形发起,让学校把美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育,把知识碎片化地传授给学生,检验道德的获取沦为知识掌握与否的考核,道德教育被人理解为道德知识的记忆,“知而不行是我国道德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2]在家庭层面,家长们对孩子的不诚信问题听之任之。在学生价值认同的问题上,家长秉承“有过改之善莫大焉”的传统教育思想,仅从行为领域进行评判教育,无法进入学生思想认知层面。这使得当前大学生知识掌握与道德认知错位,言行不一现象越发明显。
(三)纠偏力量单一乏力。价值观的形成都是从外部感性认识向内部理性认同转化并趋于稳定的,只有内化为价值体系才能自主行为。同时,由错误价值取向折射的行为需要不断匡束,纠偏作为规范行为的重要手段也饱受争议。在社会层面,普遍用底线的法律规章来匡束上位概念道德,显然有“牛笼关猫”的无奈,致使许多不诚信问题被无奈地定性为合法而逃脱纠偏。在学校层面,教育的说教模式对学生的不端行为显得力不从心,学校的管教不力日益明显,对以人为本、保护隐私等错误理解进一步放纵了个别人的不诚信行为,也使得学校的规训力量更显单薄。在家庭方面,千万宠爱加于一身的家庭结构,使得学生优越感十足,纠偏力量甚至连说教都达不到。加之,不同家庭对于诚信等价值认识千差万别,部分家庭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四、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养成的现实路径
诚信之德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之必须。《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针对大学生的现实诚信困境,高校的诚信教育在内容选择、方式运用上要更新理念,具体开展更要结合学生年龄、生理特点,充分挖掘各方优势资源,采取有效的规训措施。高校的诚信教育要进一步注重过程,明确诚信教育的目标,构建诚信教育的考核体系,落实有针对性的养成实践训练,最终帮助大学生实现对诚信的价值认同。
(一)更新理念,把大学生诚信养成提升到立德树人的高度
高校要以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办学要旨。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深入,大学生诚信教育不单是认识和习惯上的问题,诚信问题已然上升到法律层面。当前,依法治校成为学校章程重要依据,高校对诚信的守护已不是简单的提醒,比如助学贷款的诚信还贷、助学金的公正评比等都涉及法制诚信内容。高校诚信教育是其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首先要提升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本身的认识,尽早培育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从法制高度重新审视诚信问题。其次,高校要坚定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训。他律是认同的重要保障,规训是内化的必由之路,新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行为匡束有利于大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认知。第三,坚持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创新。摒弃传统教条方式,引入隐性课程,开展德育养成实践,将诚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丰富校园文化精神生活,构建诚信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
(二)创设机制,把大学生诚信养成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要从根本上改变对诚信教育说教方式的认识,摒弃诚信教育的知性教育理论,加强隐性教育。首先,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保证理论教育,落实行为规训,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中。其次,建立诚信教育责任制度。提升教师诚信榜样力量,把诚信师德作为教师执教的基本要素。开展校园诚信建设工程,把诚信教育的实施及成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第三,搭建大学生诚信教育平台。占领理论课教育阵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灌输上的引领作用,实施德育实践课程,发挥日常管理的考核作用。
(三)创新管理,把大学生诚信养成贯穿于精细化管理
建设信息化校园,开发智慧校园,强化大学生日常管理,将学生日常考核同学生培养相结合。引入全程化模式,开展全员化教育,实施全方位育人。全程记录学生的在校表现,采用增量管理量表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把大学生诚信养成贯穿于精细化管理之中。第一,营建诚信教育软硬件环境。通过提升校园基础设施,整合教育管理力量,突出发挥后勤管理的服务育人机制,将学生生活行为纳入德育课程考核。发挥一线教职工的教书育人实效,将学生课堂表现纳入专业成绩考核。第二,引入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通过日常档案建设管理,发挥管理规训作用,匡束学生诚信行为。第三,开展大学生诚信评价。通过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提升学生对诚信行为的自我认识,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认识,最后实现认同。
(四)丰富活动,把大学生诚信养成依托于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载体作用,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应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浓郁的诚信舆论氛围,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指向。第一,营造校园诚信教育氛围。发挥文化活动的熏陶作用,在校园建设诚信文化,让学生在校园中经受文化规训。第二,落实校园诚信舆论监督。丰富学生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认知,摆脱知性德育困惑,将诚信内化为价值取向。第三,升华校园诚信价值共识。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校园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参与价值冲突,在规训中进一步认识诚信,进而达到认同吸收的效果。
(五)政校共育,把大学生诚信养成拓展为社会、家庭联动
大学生诚信问题表面来看是学校教育范畴,其根本却来自社会、家庭,加强大学生诚信养成必须整合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力量。要开展政校合作模式,加强联动共育。第一,建立诚信教育政校共育模式。学校的教育规训虽然在内容上严于社会法纪,但其纠偏力量的效力比较有限,且长期作用于学生,难免引起学生反感和抵触。学校单方面的教育难以持久维系。通过政校共育模式,学校把部分学生诚信的认同问题回归社会环境,在新颖、严肃的社会教育方式下,效果往往明显得多。第二,搭建诚信教育的政校共育平台。价值取向大多依附于现实问题,价值形态的认同往往是依托问题的处理,政校共育平台的搭建,引入政府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直接感受,加速学生的价值形成。
五、结语
大学生诚信养成不是朝夕之间实现的,高校育人理念要与时俱进,育人对策要具体务实,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大学生诚信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由此,通过规训养成,让大学生愿意接受诚信教育,主动内化诚信品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
[2]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于涌.无障碍读经典:礼记(含大学中庸)[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Credit Cultivation from the Discipline to the Recognition and the New Situation
TAO Juliang
(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Business, Nantong, Jiangsu 226011, China )
Abstract:Under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e college students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in their studies, making friends, faith, award, choosing a career, and network. The reasons include the increasingly negative external effects, the traditional unilateral internal identity, the single power of correc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start with the discipline of honesty education, through the renewal idea, the creation mechanism, the innovation management, the rich activity, the political school educ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honesty cultivation; path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385(2016)01-0087-04
作者简介:陶菊良(1980-),男,江苏苏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度苏州市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规划重点课题(Y-Ac/2014/05/01)
收稿日期: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