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隧道废气排放技术应用
2016-04-13杨鹏
□杨鹏
(嘉兴市环保局 浙江 嘉兴 314000)
城市隧道废气排放技术应用
□杨鹏
(嘉兴市环保局浙江嘉兴314000)
城市隧道废气排放技术有几种不同的方式,也各自有特点。本文结合当前城市隧道废气排放技术的现状,重点探索了低风井排放技术以及敞口自然通风的技术,同时提出了这些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隧道废气排放的效率,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采用废气净化技术是解决隧道废气排放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方法。
城市;隧道废气;排放;净化;技术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6.091
城市隧道废气排放是一个城市环境保护的关键,也是基于城市环境、环保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等多元化的载体,合理治理城市隧道废气排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而且意义重大。
1 城市隧道废气排放技术应用的意义
为了满足隧道内行车安全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改善环境,城市隧道废气排放就要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和不同的隧道设施进行较为全面的考虑。主要的做法有全横向和半横向的通风模式。但是不论采取哪种方式,为了使废气排放大到环境保护和隧道使用的要求,为了满足废气排放的要求,在隧道内必须设置高风塔。接踵而来的问题不是高风塔的设置问题,而是高风塔的建设地址与城市景观的一致性,更主要的是和城市的规划出现了一些矛盾。严重的话可以影响到城市的环境建设。就当下而言,各个城市为了解决城市隧道的废气排放问题,在通风方式的选择方面一方面考虑到排放对城市大气的影响,另外一方面还必须要考虑区间的规划矛盾,科学的技术、合理的规划与城市持续发展相互适应的废气排放模式成了考量一个城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标准。但是合理科学的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城市环境保护、交通拥堵问题以及景观建设等元素。因此,城市隧道废气排放的技术应用是大势所趋。
2 城市隧道废气排放的几种方式
目前,全世界的城市隧道废气排放主要采用高风塔结合峒口排放的方式,根据高风塔和峒口的排量比例来进行环评分配。根据风塔的排风量和风压大小来选择排风机。风塔的高度要适合环评的标准,一般设计为21~25m之间。隧道内废气排放经过排风机进入高风塔,通过高空的气流进行稀释。采用高风塔适合周边建筑较低建筑物的情况。城市人口密集区域,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低风井排放方式。这种方式在城市隧道的废气排放中应用较多,由于高风塔的景观与城市景观不能形成一致,特别是高风塔的选址在城市的隧道建设过程中也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因此,在城市的隧道废气排放中,更多的城市倾向于思路的创新与突破。低风井的排放方式在东部城市应用较多,而且可以较多的考虑隧道周边的高层建筑,低风井群落设置在绿化带中间。由于低风井废气排放的方式不适宜考虑外窗开启,因此主要依赖于城市风的稀释;第二是局部敞口自然通风。局部自然敞口通风也是通过就近设置排风塔隧道废气随着排风塔向上空排放。为了简便隧道排风系统利用中央地段分割敞口,应采用自然通风的办法,辅助排风机进行纵向通风;第三是采用低风井排放技术。低风井排放技术有效解决了高风塔与城市建设规划的矛盾问题,但是低风井排放的效果不甚明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低风井排放对于周边居民的而影响还是比较严重的。鉴于此,建议低风井排放技术的应用应当辅助以城市的CIS信息系统的CFD仿真技术进行检测和废气改良。这种技术的应用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很难推广和应用。但是采用这种技术的一个缺陷就是要如何处理好废气可能带来的危害,因此,在加以科学利用低风井排放技术的基础上,要在废气排出隧道之前,将废气净化,达到对周边居民没有危害的标准。
3 城市隧道废气排放技术应用的思考
城市隧道废气排放技术的应用在不同的层面上解决了城市的华景问题,对城市大气做出了贡献,但是几种方法的差异化也给废气排放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不同的局限。笔者就如何有效解决城市隧道废气排放的问题做了以下几点探索:第一,在处理城市高风塔设置和城市景观以及拆迁建设的过程中的矛盾。可以采取低风井的排放方式,由于低风井的排放方式牵涉到中央绿化带的设置通风孔,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废气的低空稀释以及建筑绿化带的建设;第二,在通风口与风塔的距离内产生一定的废气。当废气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可以考虑在这个基础上采用局部敞口通风的方式,这种风是必须要考虑到敞口通风的周边环境以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分析通风效果;第三,为了根本上解决低风井排放的技术缺陷带来的问题,应当在隧道内加装相关的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工艺可以参照有关的技术标准,比如:光触媒和低浓度脱硝的办法,废气净化处理工艺结合低风井的设计将是解决城市隧道废气排放问题的发展趋势。城市隧道废气排放还可以通过一些新的技术的应用,比如照明物的吸附作用,再比如在排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自然风的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环境保护,另外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保护的生态型,对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004-7026(2016)06-0125-01中国图书分类号:X5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