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2016-04-13王素艳

教育家 2016年36期
关键词:质量观科学学校

文/王素艳

校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文/王素艳

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报告最大的亮点。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校之长的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就是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当然是针对非科学的质量观提出的。在这里,“科学”的含义,就是指教育既要符合教育本身的特点,也要符合学生作为人的特性。所以,我认为科学教育质量观从根本上说,就是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发展的质量观。

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所理解的科学教育质量观的内涵。

校长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既要为学生的升学服务,更要为学生的终生服务。

确立一种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更加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和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新的教育理念,这就是实质意义上的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蔡元培先生多次强调对学生的“终极教育”和“终极关怀”,实际上强调的就是教育的可持续性。

一个学校追求升学率没有错,老师们抓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没有错,因为完整全面的教育质量本身就包含着智育方面的目标,就以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而论,如果他缺乏起码的文化素养,失去进入高中或大学的资格,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无法享受求学的成功,连就业、生存都将面临困难,更何谈“一生的幸福”?可问题在于,如果一个学校不择手段地追求升学率,这样的所谓“质量”不但片面,而且可怕!因为这样的质量观牺牲的是孩子本来应该有的全面发展,以及他们童年少年应有的快乐。因此,一所真正对孩子负责的学校,应该着眼于孩子未来几十年的幸福!

为了我们今天的学生将来能够可持续发展以获得长久的幸福,学校教育就必须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东西:强壮的体格,善良的品质,高远的志向,宽广的胸襟,坚忍的意志,科学的思维,创新的智慧,沟通的本领等等。这一切才是我们教育的追求,也理应是教育质量的内涵。

校长要树立面向整体的教育质量观:即面向每一个孩子,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最好的发展。

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找到一个两个或更多的“天才学生”;同时,几乎每一所有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历史的学校,都可以在校友中找到一些著名的校友。我们也承认,培养杰出人才或者说拔尖人才,的确是我们的教育使命之一,从学校走出去的清华生、北大生、院士、科学家等,也是我们学校的办学业绩或教育质量的标志之一。

但是,如果仅仅把这少数精英学生当作我们的教育质量,甚至津津乐道于哪个名人是我们学校“培养”的,而忽略甚至无视绝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这样的质量观岂止是不科学,简直就是扭曲的、畸形的。我们的教育对象,绝不只是少数有可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等名人的天才少年,而更是包括了未来只能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孩子。如果我们只盯着学生是否获得了这样或那样的大奖,是否考上了名牌大学,而忽略了培养无数善良勤劳、富有智慧的普通劳动者,这才是教育的悲哀!

这样说,绝不意味着对绝大多数普通孩子成才标准的降低,而是赋予了科学教育质量观更深刻的内涵,“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做最好的自己”等等都是科学质量观应有之义。而无视学生的差异搞一刀切的“英才教育”,或者为了照顾大多数普通孩子而让未来可能成为科学家的孩子“吃不饱”的“平均教育”,都不是科学教育质量观。我们追求的教育,应该是面对每一个孩子、全面实施素质培养的教育,是造就具有合格公民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最好发展的教育。

校长要树立和谐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以人格教育为核心,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不一定是均衡发展,但一定要协调发展。

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已经确定的教育方针。但这里的“全面发展”,指的是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各方面的成长,而不是说每个学生在每个方面都必须得到同等程度的提升。作为一种理论假设,或者说作为一种理想化的追求,我们当然希望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这个目标是绝对很难达到的。原因在于,由于天资禀赋、性格气质、身体素质、家庭背景等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必然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个性。教育的科学性,正体现于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当然,无论如何强调学生的个性,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这一点上都是一致的。法国前任总统萨科奇曾说过:“教育就是试图调和两种相反的运动,一是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一是促进每个儿童走上人们所相信的真、善、美之路。”这里萨科奇谈的就是教育共性与学生个性的和谐统一。每个儿童都是“唯一”的,其个性与成长之路具有“不可重复性”;但每一个儿童又是人类的一员,他必须继承并践行人类所共有的价值观与精神美德。

那么我们的教育如何在“促进每个儿童走上人们所相信的真、善、美之路”的同时,更注重“帮助每个儿童找到自己的路”?人们经常用“和谐发展”来表述理想的教育,这也是我们把“和谐发展”视为科学质量观内涵之一的原因。但是,这里的“和谐”,除了刚才说的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也包括孩子在智慧、能力、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我们希望所有学生体格健壮并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也鼓励学生的体育特长,但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是体育尖子;我们希望所有学生都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也鼓励学生的艺术特长,但不苛求每一个学生都同时擅长某种乐器,并获得考级证书;我们希望所有学生发展德智体,弘扬真善美,也鼓励学生追求卓越,但不奢望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出类拔萃。就发展而言,协调比平均更重要;就成长而言,幸福比卓越更可贵!

校长要树立方法、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教育质量观:即方法科学,过程快乐,结果理想,让孩子现在就幸福。

现在的教育体制,因为急功近利,很多时候客观上就是引导老师们“只要目的,不择手段”“只管眼前,不管将来”。这样的教育,我们痛苦,孩子也痛苦。我们往往这样对孩子说:“现在痛苦,是为了将来的幸福!”错了!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现在就幸福。

当然,这个“幸福”显然主要不是指单纯的物质享受,甚至也不仅仅是指成才以后将来谋得一份好职业以便过上好日子,而是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的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以及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少年青春的激情被随意挥洒的快乐……

由这多方面的“快乐”所汇成的幸福,应该是充满真正人道主义的素质教育献给孩子的一份“礼物”,也是科学质量观应有的追求。

哪怕是和应试联系最紧密的课堂教学,只要方法科学,也完全可以让孩子们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充满快乐。所谓“方法科学”,就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或者说,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让“教”和“学”达到和谐的统一。就拿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实验小学正在实施改革的生本课堂来说,课堂人人是老师,人人有事做,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处于兴奋状态,都体验着自信并享受着自尊。这样的课堂,是思维的飞翔,是情感的流淌,是青春的燃烧,是生命的狂欢,怎能不快乐?这样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最后的教学成绩,必然整体理想。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抓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这些说法一点错都没有,我们还应该继续并永远这样强调质量。只是,这里所说的“质量”应该是“科学质量观”之“质量”——它是可持续的质量,是整体的质量,是和谐的质量,是方法、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质量,是“让孩子现在就幸福”的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质量观科学学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青岛啤酒“大质量观”
学校推介
医院要树立全面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省思
科学拔牙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