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 各得其宜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习题课课例研究
2016-04-13苏小玲
文/苏小玲
分层教学 各得其宜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习题课课例研究
文/苏小玲
教学背景
北京市昌平区下庄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寄宿学校,地处山区,条件艰苦,生源有限,很多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因此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班上两极分化极其严重,虽然有尖子生,但中等生及学困生是全班的主力军,并且学困生比例占全班比例的50%以上。
在全国进行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加入了课改大军,进行了一场崭新的革命——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改革。笔者所在班级的24个学生,被分成了6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尖子生担任组长,也就是1号同学。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学习比较浮躁,虽然有了七年级学习几何、认识简单图形的基础,但对于图形的变化以及分析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为了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笔者选择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综合应用作为一节习题课进行练习,旨在巩固基础,加深理解,适当拔高,举一反三。
课堂设计
本节课选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的模式,分成五个活动,分别如下:
活动一:自主学习。由学生提前预习完成,主要复习巩固相似三角形的4种判定方法,并且结合图形写出几何语言。熟记平时练习过程中出现的相似三角形的4种类型的基本图形。
活动二:自我练习。本环节设置了6道题,笔者利用电子白板砸金蛋的形式,由每组2号同学来完成,通过金蛋链接随机选择不同的题目进行讲解,并且利用电子白板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描画、可擦可写,直观方便地展示学生的思路。
活动三:合作探究。本环节设置了2道题。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因为每道题都有2种可能性,所以通过讨论,相互提示,然后指定两名完全正确的同学利用白板展示。展示完毕后,其他同学再整理过程。
活动四:拓展提升。本环节设置了2道题,每组的1号同学完成,与此同时,每组的2号同学负责检查本组的3号、4号同学在活动二与活动三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利用高校课堂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分层教学。
活动五:问题训练。本环节设置了3道基础题以及一道拔高题,对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检查。旨在优化尖子生,调动中等生,照顾后进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自我评析
关于选题 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在制作导学案选题的过程中需要顾全大局、照顾整体。关于本节课的选题,笔者经过了3次大的修改,特别是活动二中的6个练习题,不仅涉及了活动一的不同基本图形,而且还涉及了相似三角形的4种判定定理。通过相似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或通过题目条件证明相似,反复巩固,举一反三。
关于课堂设计 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提前独立完成,既是对旧知的回顾,也是对新知的预习。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分层讲解、互教或教师评判、点拨、补充讲解。教师的课堂辅导重点关注3号、4号同学,面向全班的课堂讲解重点关注2号同学,通过拓展提升的方式强化1号同学。通过学生全面参与学习(分层次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同的收获。
关于教学结果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难点是利用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通过课堂的表现和课下的统计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基本图形,得出比例式,这对他们在以后遇到复杂图形时能够快速地找出基本图形判断相似有很大的帮助。分层次要求,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下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