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氏孤儿”主题的转变对剧本创作的影响
——以《赵氏孤儿》元杂剧、京剧、电影剧本为例
2016-04-13文维丞
文维丞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论“赵氏孤儿”主题的转变对剧本创作的影响
——以《赵氏孤儿》元杂剧、京剧、电影剧本为例
文维丞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赵氏孤儿这一题材在中国流传甚广,被改编成很多不同的故事版本,各个版本的赵氏孤儿情节虽然大概一致,但是在具体的改编创作中又势必受到作者主观思想,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观众接受等方面的影响。元杂剧形成以前,程婴救孤的故事就广为流传,而封建统治者尤其看重这个故事所体现的封建伦理道德,即忠义精神。
赵氏孤儿;主题;人物塑造;故事情节
赵氏孤儿这一题材在中国流传甚广,被改编成很多不同的故事版本,各个版本的赵氏孤儿情节虽然大概一致,但是在具体的改编创作中又势必受到作者主观思想,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观众接受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改编而成的作品所体现的人物形象,价值取向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
本文选取了不同时代的三个版本的《赵氏孤儿》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时代背景赵氏孤儿主题思想的流变对创作的影响,三个版本分别是元杂剧《赵氏孤儿》纪君祥著,京剧版《赵氏孤儿》王雁改编,电影版《赵氏孤儿》陈凯歌导演。
一、主题的转变
纪君祥《赵氏孤儿》是对遗孤故事改编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对于赵氏孤儿故事的广泛流传功不可没。这部戏产生于元代社会,因此所体现的封建伦理观的痕迹十分明显,就连1754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伏尔泰将其改编成歌剧《中国孤儿》时,也注明“五幕孔子伦理”。
元杂剧形成以前,程婴救孤的故事就广为流传,而封建统治者尤其看重这个故事所体现的封建伦理道德,即忠义精神。郭汉成和张庚两位先生编写的《中国戏曲通史》中提到“在宋代,封建统治者大力提倡封建伦理道德,把程婴和公孙杵臼等人物,奉为忠臣义士的典范人物,不断追封加号,并立庙祭祀。”纪君祥在创作元杂剧《赵氏孤儿》时,显然也是继承了其中的忠义精神,虽然元杂剧《赵氏孤儿》大部分篇幅是表现复仇,但是封建伦理所提倡的忠义精神正是在与奸佞的斗争复仇中表现出来的,程婴为报答赵家知遇之恩,不惜牺牲亲子,而保存赵孤,这正是对忠义主题的诠释
京剧《赵氏孤儿》是产生在建国后,作者王雁根据元杂剧《赵氏孤儿》和传统京剧《搜孤救孤》的基础上,参照秦腔本创作改编。
京剧赵氏孤儿有对传统的封建伦理消解与重构,新文化运动开始时传统的封建伦理遭到猛烈的批判,一直持续到建国后。建国后,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当家作主,无产阶级专政已成为现实,中国人的意识形态,社会思潮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京剧赵氏孤儿的改编上突破了传统的封建伦理观,体现出新的意识形态。忠于君主,家族的传统意义的忠义之臣的形象,在新社会中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了,也不符合当时的价值观要求。京剧版赵氏孤儿在塑造赵盾等忠臣人物形象时不仅仅的体现“忠君”,还体现在“爱民”这一思想上。甚至爱民的思想大于忠君的思想。例如下面唱段:
魏绛(西皮快板):
主公不把早朝上
贪恋酒色太荒唐
宠信奸佞把乐享
黎民百姓遭祸殃
闯进桃园把理讲
这里赵盾等人指责晋灵公不上早朝,贪恋酒色使黎民百姓遭祸殃。还有像“造绛霄楼劳民伤财”,“不知勤政爱民”,类似这些指责在剧本中屡屡出现,这些都是站在百姓的角度来对君主和奸佞进行指责。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作为臣子对君主如此的斥责是很少见的。历史上,晋灵公不君的行为,在元杂剧中讳而不谈,而京剧在舞台上对此加以揭露,表现像晋灵公这样的封建君主对百姓的暴虐,侧面反映了生活在封建暴君的统治下百姓的痛苦生活。因此京剧版《赵氏孤儿》体现了一种爱民的思想以及反封建君主的思想。
陈凯歌导演电影版《赵氏孤儿》是产生于21世纪的社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的经济结构与人民的生活状态也与20世纪中期有很大变化。经济迅速发展,商业化的浪潮冲击着中国的社会。使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人民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因此文艺作品中对传统价值观的嘲弄与解构屡见不鲜。
电影《赵氏孤儿》进一步淡化了封建伦理道德,原本的忠奸斗争在电影中被描述成了两个家族的权势斗争。从电影的剧本里看不出谁是忠臣,谁是奸臣,两家的矛盾完全是个人恩怨,忠义精神与是非观在导演眼里并不重要,电影中更多的是彰显小人物的普通情怀,例如我们看到在元杂剧和京剧中毫无私心的程婴也有了私欲。他也会害怕,想逃避,他不想牺牲自己的儿子,只是因为阴差阳错才令自己的儿子殒命,让赵氏孤儿存活。
二、主题的转变对塑造人物形象的影响
在元杂剧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程婴,公孙杵臼等不畏强权,见义勇为,敢于献身的正面人物形象,同时也刻画了屠岸贾奸狠刻毒的反面人物形象,故事所表现出来尽忠尽义的价值观也是通过正、反两方面人物的斗争中逐渐彰显出来的。程婴这个人物形象在此方面尤为突出。起初程婴的救孤仅是报答赵家对其优待之恩,“自家程婴是也,元是个草泽医人,向在驸马府门下,蒙他十分优待,与常人不同”正是这种“优待”成为了程婴“救孤”的最初原因。而程婴的这种知恩图报,为主尽忠的精神在封建社会是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观也外化着程婴高尚的人物形象。但是程婴这个人物形象没有停留在这一道德水平上,而是随着戏剧情节的不断推进,程婴这一人物形象所体现的道德水准也不断地提升。当屠岸贾得知韩厥自刎,必然走了赵氏孤儿。心生一计要“把晋国内但是半岁之下,一月之上,新添的小厮,都与我拘刷将来,见一个剁三剑,其中必然有赵氏孤儿”时,程婴将自己未满月的唯一的儿子献出来代替孤儿受死,据《史记》记载程婴是随便找到一个人家的小孩代替孤儿受死,在元杂剧中这种改编既突显了程婴的牺牲精神,也增添了戏剧的悲剧气氛。而且程婴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救的并不仅仅是赵氏孤儿,也挽救了全城的婴儿,因此程婴的行为不仅仅是尽忠报主,还有人道主义的情味在其中。就在这一系列的戏剧情节中(隐痛杀子,忍辱抚养孤儿,协助孤儿报仇),程婴的人格不断地完善,人物形象所体现的精神境界不断地提升。程婴的忠义精神也发挥到了极致。
京剧《赵氏孤儿》人物设计上与元杂剧有很大不同。首先增加了卜凤这一重要的女性人物,女性的英雄形象在历代的戏曲、小说当中屡见不鲜。但大多都像穆桂英,花木兰,樊梨花那样,利用自己超凡的本领独当一面,威风凛凛。卜凤却不同,她是庄姬的侍女,没有高强的武功,超凡的本事,她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女,但在救孤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被屠岸贾酷刑拷问时,卜凤能坚守机密,其坚贞的品格,宁死不屈的精神很容易让当时的观众感动,这既满足了当时观众的审美需要,彰显出的小人物起大作用的思想,这也是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所提倡的观念。
京剧《赵氏孤儿》还成功的塑造了魏绛这一人物形象。这也是元杂剧所没有的。起初,由于京剧名家裘盛戎扮演屠岸贾奸臣的形象,观众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强烈要求裘盛戎扮演浩然正气的大忠臣。因此王雁在剧本中对魏绛进行设计,通过魏绛早朝中的直谏,沙场归来后为孤儿主持正义,帮其复仇等情节成功刻画了一位忠勇爱民,敢于直谏,扬名沙场,正气凛然的忠臣形象,既满足了观众的审美愿望,又表现出京剧《赵氏孤儿》重民轻君的反封建思想。
电影消解了传统的价值观与是非观,人物的形象不再具有脸谱化,而是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小人物的情怀。在电影《赵氏孤儿》中屠岸贾是一个与传统戏相比变化明显的角色,他既保留了传统戏中阴暗狠毒,擅使心机的形象,又为屠岸贾增添了温情的一面。他用毒蚊子暗杀灵公嫁祸赵家可谓是机关算尽,将赵家满门斩杀,连襁褓婴儿也不放过,可谓是狠毒至极。但屠岸贾在不知道赵孤的真实身份时将其认作义子,亲教武功,朝夕相处,可谓是温情浓郁。尤其屠岸贾在赵孤长大后得知赵孤真实身份后,欲杀而不忍矛盾的心理,更真实的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
除此之外,程婴的形象也在电影中发生了大的改变,程婴不再是受赵家恩惠的草泽医生,程婴也不是为了忠于赵家而解救孤儿。电影里的程婴更像一个小人物,他的理想是过着平安温饱的日子,可是命运偏偏让他在慌乱中接受了赵孤。让自己的孩子替赵孤死并不是程婴的本意,这一切都是阴差阳错中造成的,程婴的形象没有元杂剧中那么崇高。程婴抚养孤儿的目的不是报恩,是为了“程勃长大以后,我要把他领到屠岸贾的面前,告诉屠岸贾他是谁我是谁,我要让屠岸贾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这种小人物的复仇心理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灵公也是在电影里塑造得很特别的形象,元杂剧为尊者讳,对晋灵公的不君行为基本不予以表现,京剧则是揭露晋灵公的荒淫无道,起到对其鞭笞的效果。电影与此二者不同,电影赵氏孤儿对灵公完全采取戏谑的态度,用漫画的手法刻画灵公,电影里的灵公不能算什么残暴的君主,更不能算什么英明君主,他更像一个没正行的花花公子。他挑拨大臣之间的关系,无非是从中取乐。当赵盾向他进献百姓的贡酒时,他却无厘头的说:“不喝你说我辜负了百姓,喝了不圣明又辜负了百姓,那你说我这酒是喝还是不喝”这种话无论怎么听都不像一个君主该说的话,但这种处理手段让本该悲剧的电影增加了诙谐的成分,使观众在欣赏时感觉不那么沉重。
三、主题改变对情节结构的影响
元杂剧《赵氏孤儿》五折一楔子。赵屠两家的矛盾起因,没有在舞台上展现,而是在楔子由屠岸贾简单的叙述,作为故事的发生背景。舞台上展现的戏曲情节主要是搜孤、救孤、复仇、敕封,为剧本中的第一折到第五折。纪君祥如此设计故事情节,可见其意在强调反抗奸臣的斗争中与复仇中彰显忠义精神。这种处理在结构上简练,主题突出。
与元杂剧相比京剧《赵氏孤儿》增添了不少的情节,除了将赵屠两家的矛盾舞台上展现外,又添加和改编了不少其他情节。
首先京剧版《赵氏孤儿》没有让庄姬死去,在剧情中增添了《遇母》这一场。全剧最后报仇雪恨,母子团圆,这种改变或多或少失去了些悲剧的气氛,但是在剧情的处理上更合理了,尤其在对孤儿身份的确认上,提供了合理的逻辑依据,观众还能在情感上的得到慰藉。
除此之外还为魏绛这个人物增添了《回朝》,《打婴》的戏份,这这些戏份不仅成功的刻画了魏绛这一正面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使孤儿身份的确认也不像元杂剧那样显得突兀。
在结局的处理上进一步消解封建君主的作用,复仇是通过魏绛用计诳出屠岸贾,然后再由孤儿将其杀死,最后母子团圆。这里的复仇没有像元杂剧那样有新君主的旨令,复仇后也没有君主的加封。编剧的这种改动表现了超越封建伦理的反抗精神,而不是在封建伦理下的框架里反抗。
电影《赵氏孤儿》在进行创作时更改了元杂剧中的一些主要情节如程婴救赵孤并非出于报答赵家知遇之恩,而是在善意和无奈中救了赵孤;程婴也并不想牺牲自己的儿子来保护赵氏孤儿,而是迫不得已保住了赵孤,阴差阳错的牺牲自己的妻儿,赵孤长大成人后在得知自己的灭门仇人是屠岸贾时,并没有立即找屠岸贾报仇,而是怀疑其真实性,并在屠岸贾生命垂危之际救了他的命。电影的这些情节的重新处理既消解了元杂剧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感,又真实地表现了小人物的复杂情怀。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在封建伦理的框架中展开的,没有越雷池半步的行为,极端地体现了封建伦理的价值观,斗争中也是只反奸臣不反昏君,这一点与后文所提到的京剧版《赵氏孤儿》和电影版《赵氏孤儿》有很大差别。
三个版本的《赵氏孤儿》分别产生不同的时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代,对同一故事的不同处理,元杂剧更加突出了为主尽忠这一主题,京剧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元杂剧的主题,但是又赋予了对忠义观的新理解,忠不仅仅是“忠君”,更要“爱民”。消解封建君主的作用。而电影却构解了这些崇高的主题,电影版的赵氏孤儿,没有像元杂剧和京剧表现了人崇高一面,他更倾向表现人庸俗的一面。他的商业化气息更加浓重,这三个不同时代《赵氏孤儿》主题的流变恰恰也反映不同时代价值观改变和思潮的变化。
[1]张庚,郭汉成.中国戏剧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麻雯.京剧编导王雁:创作是通往不朽的道路[J].北京纪事,2015(10).
[3]纪君祥.赵氏孤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陈予一.经典京剧剧本全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责任编辑:宁沈生)
文维丞(1985-),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2016-05-09
I20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