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自我培养模式研究
2016-09-14郭瀚齐
郭瀚齐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自我培养模式研究
郭瀚齐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能力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构成较为特殊,培养过程也相对复杂,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目前,多数培养单位将培养手段单一地集中在中华文化课程的设置上,无法完全实现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目标。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自我培养模式,试图通过学生个体与团队合作两种形式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中华文化传播能力;自我培养模式
一、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内涵及其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能力构成中的地位
(一)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内涵
从汉语国际教育的角度出发,根据许嘉璐先生对文化传播的理解,划分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在这三个层次的文化中,器物层面的文化传播最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对于该层面的文化也最为敏感。而文化本身包含的精神文化无疑是传播的核心,却是学生最为薄弱、最容易忽视的环节。
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对于这一能力结构体系的构建应该结合当下汉语国际推广的大环境以及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来确定。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以相关知识体系为基础,因此,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大体分为知识和能力两大部分。而根据知识和能力这两大版块,又可以分出多个小版块。具体结构如图所示:
(二)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能力构成中的地位
1.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在汉语推广中的重要作用。语言和文化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成为汉语知识的推广者,同时更要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这不仅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需求、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也是国家汉语推广战略的需求。赵金铭先生曾在其论著中阐释了以培养国际汉语教师为主要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该具备的三大能力,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2.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对汉语国际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突出了对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要求。2012年,国家汉办发布的《汉语国际教师标准》明确提出,加强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三项基本技能的培养。
以培养汉语国际教师为主要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2012年更名后也适应国家需要,更加强调了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均把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写进培养规格,作为重要培养指标。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在掌握中华文化传播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传播内容与方式认识不清
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终极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汉语课堂中有效地进行文化传播。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大多数院校的培养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中华文化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导致学生对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深层内涵不够了解,不知道哪些文化内容是外国学习者所关心并希望学习的,更不清楚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另一方面,成长于传统教育体制下的本科生长期受到以灌输填鸭为特点的传播方式的影响,忽视了外国学习者这一特殊的传播对象,造成了学生将这种习以为常的传播方式负迁移到教学当中,表现为中国式的说教传播,削弱了传播的有效性,甚至引起传播对象的反感。
(二)文化技能(中华才艺等)不够娴熟
《汉语国际教师标准》明确提出“掌握相关中华才艺,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才艺的输出是教学当中的必要环节,有效的才艺输出能够在外国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国家汉办在选择出国志愿者时,通常会对候选者的中华文化才艺进行考评,对于某些特定岗位,甚至对候选者的才艺做出明确的规定。在2015年下半年赴孔院志愿者岗位信息表中,奥尔堡大学孔子学院对岗位技能要求如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优先,有文艺特长,擅长民族音乐者优先”。
中华才艺是中华文化传播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多维度的课程。其对时间、地点、人数、师资等都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大多数高校没有足够的条件为学生开设更多的相关课程,学生也无法具备相关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较为薄弱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本科阶段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学科,大多院校将该专业挂靠在文学院,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共同学习语言学、文学等知识,这就造成了该专业侧重于语言本体、文学作品的学习,忽视了该专业要将其作为文化符号输出给留学生的重要任务。加之文学院没有或缺少留学生资源,无法为本科生与留学生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模糊了该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界限,致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缺失。
另一方面,学生在自主搭建的平台下与留学生进行交流时,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文化误解。这种误解阻碍了以形成中华文化传播能力为目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这种文化误解分为隐性误解和显性误解两个部分。这里所指的隐性与显性是相对于该专业本科生而言,以他们能否察觉出文化误解为区分。显性误解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这种误解大多存在于教科书中,本科生对其也较为敏感。隐性误解不容易发现,更不容易纠正,它是潜藏在各民族核心价值观背后的生活形态。而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就要求本科生在与留学生的反复接触中,结合跨文化知识,仔细对比中外文化价值观的异同并总结交际方法。
(四)语言水平和语言使用技巧有限
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语言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能够适应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的汉语表达能力,另一个是外语能力。标准的普通话是汉语教师进行汉语教学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使用易于他们理解的语言(词和语法)进行教学。本科生尚未掌握与留学生交流的语言技巧。
另一方面,尽管各培养单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较多课时的外语课程,除了正常的大学英语,有条件的院校还专门开设了雅思英语,聘请外教授课,并将其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但外语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的学习远远不够,一是由于大班授课,开口率低,二是因为外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积累过程,因此,要重视课堂以外的练习。
三、中国文化传播能力自我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尽管目前各高校为培养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目标开设了相应课程,并努力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但由于课时数量有限、本科生数量多等原因,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不够深入,学校也无法为其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而自我培养模式恰恰能够弥补目前学校培养的不足。因此,探索一个适用性强的、具有推广价值的、可操作的专业能力培养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的自我培养模式是学生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借助学校、社会等优质资源,挖掘自身潜力而获得的某种能力,其过程包括自我培养意识的强化、自我培养目标的规划和自我培养途径的探索。
(一)自我培养意识的强化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培养,无论是学校课程还是课内外活动都是由学校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安排。而学生在长期的参与过程中,自我培养的意识被逐渐淡化。因此,从自身角度强化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自我培养意识是该专业学生自我培养的首要任务。
自我培养意识的强化应让学生首先明确以下四个问题:什么是中华文化传播能力?为何要具备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在形成中华文化传播能力过程中自身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形成中华文化传播能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当这四个问题清晰地印在学生的头脑中,并能激励他的行为时,这种自我培养的意识才能得到加强(如图)。
自我培养意识的强化实际上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借助大环境(学校、社会)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这是学生获得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自我培养模式建构的前提。
(二)自我培养目标的规划
前文对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所做的定性定位分析表明,作为一种综合性能力,它需要多种知识与能力的支撑。如知识类支撑,包括中外文化知识、跨文化知识等、能力类支撑,包括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华文化教学能力、中华文化才艺等。因此,在进行自我培养时一定要做好目标规划。知识类目标的规划,可通过学生端正课程学习态度和课内活动参与态度来完成,但能力类目标的规划则要更为复杂。
1.细化能力目标分类。对于刚刚开始专业学习的大学生来说,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是个大而抽象的概念,无法实施自我培养目标。因此,应根据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内涵,将其培养目标细化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目标、中华才艺技能目标、语言能力目标和中华文化教学能力目标。
跨文化交际能力目标:实质上是指本科生能够克服文化障碍,识别文化差异、排除文化干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交际。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解决留学生在汉语环境中学习汉语时遇到的文化差异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在海外遇到的文化休克与文化适应等问题。
中华文化技能目标:将中华文化技能目标定位在某一种或某几种中华才艺的学习上,根据自身兴趣及所持资源设定具体到某一项中华才艺的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在文化教学中通过中华才艺的展示生动立体的呈现中国文化。
语言能力目标:针对目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指学生能够用较为流利的外语与留学生进行沟通,并能在沟通过程中用外语传播中华文化。另一方面是指学生能在未来工作中,用外语进行无障碍交流以适应海外教学。
中华文化教学能力目标:课堂教学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它是指学生能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完成中华文化知识与技能的课堂教学。它要求本专业学生通晓中国文化知识并熟悉一般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手段,依据文化特点进行有技巧的教学。
以上列举的所有目标均不属于广义目标,它是具体到最小单位的特定目标。因为某一能力的获得不仅仅是单次动作或者单次学习的完成,其需要学生在这种较为明确的目标中反复练习或尝试,才有可能形成某一种能力。
2.根据目标特点进行规划。细化后的目标依据其培养内容和方向的不同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属于阶段性目标,有的属于长期性目标,有的属于整体类目标,有的属于个体类目标。对于不同目标特点做出分类别、分阶段的规划,有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中华文化技能目标与语言能力目标都属于长期目标,他们所培养的能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淀练习才能形成,学生单独依靠学校的课程学习并不能达成学习目标。因此,对于中华文化技能目标与语言能力目标的规划应覆盖在大学四年的整体学习中。值得一提的是,一部分中华文化技能目标亦可以通过短期培训使学生获得技能,如剪纸、中国结、中国民歌,等等。因此,在进行目标规划时,应根据目标特点和分类灵活变动。
跨文化交际能力目标与中华文化教学能力目标的完成都需要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的重要性,且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安排在某一阶段集中训练,具有阶段性,但二者具体内涵的复杂性又决定了二者目标规划的不同。中华文化教学能力目标的规划需要以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空间以及抽象的文化知识为基础。基于这样的条件,中华文化技能目标的集中训练应该安排在大三年级的小学期(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在已获中华文化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中华文化教学的模拟。跨文化交际能力目标的实现相对于中华文化教学能力目标的实现更为灵活,可以摆脱空间的限制。但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需要获得的能力较为庞杂,不可能将所有目标的规划放眼于四年整体的学习生活。因此,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目标的实现应该限定在四年级,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有较为丰富的中外学生交流经验,可以结合交流经验进行跨文化知识总结,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自我培养途径的探索
在自我培养的过程中,意识的强化是首要目标,从主观意识到具体行动是意识的有效输出环节,也就是自我培养的途径。根据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结构的特点及目前培养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我们可以将途径分为个体和团体两个部分,将个体培养与团体培养相结合,根据学生自身设定的目标,探索长期的、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培养途径。
就个体培养而言,学生可以在自我培养意识强化的基础上细化目标,端正自身学习态度并有针对性地为自己安排能力训练活动。目标的细化为学生明确了训练的方向,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抽象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有更为具体的理解。因此,个体培养是自我培养途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在学生结合自身的薄弱环节开展自我训练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缺乏教学对象、口语语伴、交流平台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而团体培养能够很好地弥补个体培养中出现的不足与欠缺,同时个体培养又能反作用于团体培养,为团体培养注入新鲜活力。
学生社团是团体培养的有效载体,也是目前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作用对于当下高校的培养育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掌握相关技能,切实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因此,如何运用社团这一载体完成团体培养是自我培养的关键所在。
1.明确类别,分类建设。在社团建设上,我们可以根据上文所述目标进行分类。这样,有利于各社团明确职能与分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团活动,实现自我培养。近年来,沈阳师范大学的学生社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体情况如下:
社团类别参与成员社团名称汉语角语言文化类社团 英语角中外学生才艺类社团掌握中华文化才艺社团职能培养中华文化教学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语言能力中华乐武社团民间传统手工艺社团兰亭书法协会主要活动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日常交流一对一语伴互学民族乐器、中国武术学习与训练手工艺制作学习书法学习
2.优化主题,有序开展。活动内容的开展是社团运营的核心。将所学文化知识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展示给留学生是该专业本科生实现自主实践的有效措施。建议根据上文社团分类,以目标为导向在文化类社团中开展主题明确、目标清晰的活动,用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实现培养目标。
(1)以提高语言能力为导向的活动设置
根据语言能力目标的长期性、定期性特点,应在英语角社团中长期开展“一对一”语伴互学活动。定期举办中英、中俄、中韩、中泰语言学习与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外语能力。
(2)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导向的活动设置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较为灵活,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社团作为连接本科生与留学生的桥梁,已经为双方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每一次与留学生的接触都是跨文化交际,本科生可以在日常交流中灵活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汉语角应组织中外学生一起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定期到儿童福利院参与志愿服务;进行大学生形象礼仪培训,帮助学生提升在跨文化交际中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对成功交际的影响度;定期以小组活动方式进行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针对具体问题研究解决方案,综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以提升中华文化教学能力为导向的活动设置
将“互动式”教学融入社团活动。依据本科生的课程要求、留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本科生、留学生都能乐于接受的活动内容。以提高中华文化教学能力为目的的活动内容应该以文化讲堂为主,每周为留学生安排不同主题的文化讲堂或文化体验活动,由中国学生进行讲解。社团本身不同于由个体自主搭建起来的微媒体平台,其不仅包含了微媒体平台的日常交际活动,同时也增加了以教学实践为目的的文化交流活动。这有助于中国学生模拟留学生课堂,进行实践教学。
才艺类社团活动的开展相对于文化类社团较为灵活,活动内容相对简单,主要以专业指导、小组练习、汇报演出为主。文化类社团和才艺类社团虽然分属两个方向,但他们都能够通过一系列体验型与实践型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和提升本科生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即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参与者的互动、交流与沟通,亲自感受文化差异,模拟课堂教学,在反复实践中形成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力。
3.合理规划,专业督导。学生社团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建立社团导师制是社团向着健康化、专业化、常态化发展的前提保证。导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学生提高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关键。社团负责人应在社团建立之初聘请有长期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作为社团导师,并及时与社团导师沟通社团情况。
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能力的培养是外国学生的需要,也是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基于目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之培养单位的课时限制、师资配备等原因,无法满足学生形成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需求。因此,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自我培养模式的探索尤为必要,其过程包括自我培养意识的强化、自我培养目标的规划和自我培养途径的探索。
[1]许嘉璐.继往开来,迎接汉语国际教育的新阶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邵滨,邵辉.新旧〈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比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3).
[3]国家汉办官方网站.关于组织2015年下半年汉语教师志愿者报名的通知[DB/OL].http://www. hanban.edu.cn/,2015(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高考教育出版社,2012(10).
(责任编辑:彭琳琳)
郭瀚齐(1993-),男,辽宁朝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6-05-12
H19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