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构建
2016-04-13孔艳春
孔艳春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1700
传统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构建
孔艳春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1700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与完善马克思主义体系,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中国的发展实际,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多种文化不断影响与渗透的大环境下,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基本立场,更要强调在传统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作用,并在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加速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
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构建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大众化”在党的重要文献中首次出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课题诞生的重要标志。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与发展历程中,许多理论界与学术界专业人士不断投入到马克思主义大众话题体系构建的工作中来,并创新性地提出,在传统文化视域下,在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作用以及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议题,尝试寻找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叉点,挖掘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作用以及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地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新思路与新方向。
一、传统文化视域下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精神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构建的内涵
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构建就是通过多样化宣传以及教育等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核心思想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被广大人民接受、理解、掌握、相信,同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指导与行为指导的工作模式与工作方法的过程。
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在推进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同,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为进一步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与指导作用,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效果,我们必须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构建,并在坚持实事求是与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大众化与精英化的辩证关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调动国人的爱国精神并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目标,积极寻找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方式与方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精神
具体来说,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基本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社会实践在推进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宣传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责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既是确保社会实践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宣传方式与教育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根本要求。
其次,要注重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沉淀在国民内心深处的意识与思想,更是不断增强国人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根本力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过程中,除了要坚持时代精神,注重新课题、新思想、新观念的引入之外,更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独特文化与意识的有机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这对于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推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极为有利的。
最后,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强调传统文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看重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与亲和力,但决不能忽视时代发展对于马克思大众化提出的新要求,也就是说,我们要注重从时代语言、信息语言、网络语言中汲取营养,并主动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思想与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与世界观等等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某种变化,比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一些人道德意识的缺失等,这些现象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大力推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因。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灵”与“魄”,换句话说,在构建与实现马克思大众化的实践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建立二者的密切联系,突出弘扬与传播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价值,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双重目标。
(一)传统文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与灵魂中,并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精神动力,更是中国思想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汲取与吸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成果去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从某种层面上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的内涵与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
当今,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思潮和矛盾接踵而来。为了应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构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寻找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根本理念、核心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的重要动力,更是抵御西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的思想武器。
三、传统文化视域下全面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诸多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平等、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追求社会和谐与社会大同等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动力,也是促使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媒介。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将重视人与人关系的“中和”思想视作“为人民服务”,将“仁”视为众生平等,将“礼”视为做好分内之事等等。因此,在全面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以弘扬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目标,加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化、中国化的进程。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辨析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在千年历史长河中产生与形成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民族风俗与精神理念,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自信心与创造力的精神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封建残糟粕,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基本理论为指导加以辨别,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去区分中国民族文化精粹与封建文化糟粕,全面净化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环境,丰富与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二)注重社会实践的作用力,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大众化的结合点
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各种理论的根本标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在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实践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从实践出发,发挥社会实践在检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积极作用,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手段,大力弘扬包括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精英化与大众化的辩证关系,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与教育形式,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这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
(三)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作用,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方式
大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认可度、熟知度是比较高的,在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媒介作用,以弘扬多样化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现代化传播工作为支撑,为丰富化的传播活动为形式,扩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宣传与教育手段,既给予大众独特的体验,同时也让大众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相关的宣传与教育活动中来。
四、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立足于中国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被人民群众所掌握的、能够适应中国实际需要的,并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积极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是加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凸显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价值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要不断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去激发马克思主义的活力,从而加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进程,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与重要性作用。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7.
[2]王秋雷.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18).
[3]于歌.传统文化视域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2).
(责任编辑:宁沈生)
孔艳春(1983-),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工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以平等为视角”(项目编号:L14DKS021)、2015年度辽宁社会科学联合会(项目编号:2015lslktzizx-04)。
2016-05-09
D6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