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人格的神经机制研究简述
2016-04-13王亚男刘嵩晗
马 振,王亚男,刘嵩晗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大五人格的神经机制研究简述
马振,王亚男,刘嵩晗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人格是个体差异的最重要表现之一,而大五人格是人格重要的结构模型,分别为外倾性、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和开放性,受到普遍认可和研究。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大五人格发展存在多种形式。人格神经科学提出,人格的发展最终都会体现在个体的大脑的变化上,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人格大五维度上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研究。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与儿童人格,发现儿童人格也有与成人类似的五因素结构,并进一步检验儿童人格发展中的神经机制。
大五人格;人格发展;人格神经科学;儿童人格
一、人格及人格的发展
人格是指个体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动机、情感和认知模式。[1(]P114~120)研究探讨了人格的发展,主要包括两者发展形式,一是差异连续性(Differential continuity),[2(]P3~25)另一个是平均水平连续性(mean-level continuity)。[3](P1~25)差异连续性是指跨时间内个体间相对差异保持不变的程度,而平均水平连续性是指人格跨时间内的改变性程度。Roberts等人进行的差异连续性的元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加,个体人格特质是越来越稳定的,直到50岁后达到一个稳定期。Roberts等人进行的平均水平稳定性的元分析显示,在社会支配力、尽责性、情绪稳定性方面在20~40岁间有显著增加。这两个元分析说明差异连续性和平均水平连续性能共存,并且这两种人格的发展形式是独立的。此外,这两个元分析促进了对这两种连续性更清晰的概念区分,有助于解答不同研究之间出现的不一致结果。
除了差异和平均水平的连续性外,人格发展还存在其他类型。[4(]P538~552)结构连续性(Structural Continuity)是跨时间内的结构的不变性,它是平均水平稳定性测量的必要条件。个体水平可变性(Individual-level Change)是指在个体既定特质中显示出的增加或降低程度,个体水平的可变性可能被平均水平的连续性掩盖,因为在一个群体中既定特质增加的个体数量等于降低的数量,导致整组无变化。自评稳定性(Ipsative Stability)是指个体内部特质结构的连续性,并且提供关于跨时间内个体内部特质稳定性的信息,因此,是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人格发展方法。
人格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充分认识和理解个体,为实现这一目标,人格心理学发展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最典型的是问卷法,问卷法可以通过自评或他评的方式,方便、可靠地获得有关个体人格的信息,另外,还包括实验室任务、行为观察等方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神经科学在人格研究中应用愈加广泛,提出如果不能了解个体的大脑就不能算真正地了解个体。本文将简要论述人格神经科学的研究近况。
二、人格的神经科学
之前提到,人格的发展存在多种形式,并且研究者提出,人格的发展既受基因的影响,也受环境的影响。[5](P1301~1331)DeYoung认为,基因或环境对人格的持续影响,最终都会体现在个体的大脑的变化上。[6](P1165~1180)因此,可以认为,人格的个体差异,最终是生物性的。检验人格的神经机制是人格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人格神经科学主要关注于个体相对稳定的行为、动机、情感和认知模式,即人格特质。在有关人格特质的研究中,基于成人被试得出的“大五”人格模型得到普遍认可,分别为:外倾性(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和开放性(Openness)。[7](P453~484)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反映的是对感知、想象、美感和情绪的认知投入和通过推理对抽象和语义信息的认知投入;尽责性水平高的个体表现为负责任、注意力集中、办事认真、坚毅、有计划性;外倾性包含社会抑制、善交际、支配性和活跃水平,外向型个体表现为外向活泼、善于表达、精力充沛并有支配性;宜人性与移情、心理理论和观点采择等社会认知功能相关,反映的是个体同情、合作、考虑他人的倾向;神经质涉及消极情绪的表达,高神经质个体会表现出焦虑、脆弱、愧疚、缺乏自信、暴躁易怒、沮丧等。
人格神经科学的目的是理解与人格特质相关的生物系统,并理解个体差异在这些生物系统特征中的具体表现。为实现这一目的,人格神经科学主要采用了五种方法:[6](P1165~1180)(1)神经成像法,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成像术(PET),这两种方法有相对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有效地评价大脑结构和功能;(2)分子遗传学,此方法可以评估对个体差异产生遗传影响的特定基因;(3)EEG,这种方法为神经活动提供了最高水平的时间分辨率;(4)内源性活性物质或其副产品,如唾液中的激素水平、脑脊液中的神经递质代谢物;(5)精神药理学处理,如:色氨酸的增加或减少可以改变神经递质的水平。
三、人格的神经科学研究
(一)神经质
神经质描述的是体验焦虑、沮丧、愤怒、深思等消极情绪和认知的倾向。一些实证研究采用PET探讨了神经质与五羟色胺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健康个体中神经质与丘脑区的五羟色胺载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成正相关,Frokjaer等人以健康个体为被试也发现神经质与五羟色胺5-HT2A成正相关。同样采用PET方法,Hirvonen等人研究了五羟色胺5-HT1A受体与神经质特质的关系,发现五羟色胺5-HT1A受体与神经质成显著负相关,即高神经质个体有较少水平的五羟色胺5-HT1A受体。出现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受体有不同作用,5-HT1A受体和5-HT2A受体共同调节着大脑皮层的神经网络和神经元活动,5-HT2A受体随着情绪障碍者功能失调而增多,而5-HT1A受体调节着产生血清素神经元(serotonergic neurons)受体的释放,并且阻断这些受体以抑制消极反馈系统,对预防和治疗抑郁起着重要作用。
有研究采用MRI设计,使用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研究了与大五人格特质关联的脑区。研究发现,神经质与ACC、楔前叶(precuneus)和背内侧PFC相联系,这些脑区与情感调节和自我评估相关,其中ACC和楔前叶被认为是认知和情感的中枢,这与神经质特质的内涵相一致。在EEG研究中也发现,愤怒与左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相关。
(二)外倾性
外倾性中包含自信、善交际等特质成分,反映的是与奖励相关的趋近行为。外倾性通常体现在社会交往中,这是因为个体获得的奖励通常为社会关系或地位。fMRI研究表明,在静息态、对积极或奖励刺激的反应中,外倾性与内侧眶额叶皮层(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杏仁核(amygdala)和纹状体(striatum)的激活呈正相关。研究者使用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分析发现,外倾性特质与ACC、楔前叶和侧边缘系统(lateralparalimbic regions),这些脑区与动机和奖励相关,这与外倾性的内涵相一致。此外,一些结构MRI研究发现,外倾性眶额叶皮质的容量相关,这一脑区参与的是对奖励价值的编码。来自EEG和fMRI的研究指出,外倾性有时与脑皮质的激活成呈相关、有时呈负相关,其中情境类型起重要作用,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奖励属性,进而影响外倾性与脑皮层激活的关系。
多巴胺(dopamine,D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系统中的价值编码神经元(Value Coding Neurons)是一种趋近目标的支持性大脑系统,对行为结果和价值进行评估。研究指出,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与价值编码系统相关,[8]因为外倾性水平高的个体对奖励、积极情感更敏感。
在药理学研究中,Wacker等人探讨了内向和外向个体在接受安慰剂或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DA D2 receptor antagonist)条件下,在认知任务中的行为反应和EEG,结果发现,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影响外向个体在认知任务的反应及EEG,这说明多巴胺对不同外倾性个体的认知任务起重要作用。
(三)开放性
开放性与智力和工作记忆能力等认知能力呈正相关,反映的是对抽象信息、感觉信息的加工能力。Beaty等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静息态的fMRI数据研究了开放性与大脑默认网络(default network,DN)的关系,结果发现开放性与DN呈正相关,即随着开放性增加,DN表现出更加有效的信息加工处理。这可能是因为DN的活动与自传体式记忆提取、未来想象、心理推理理论、道德决策判断、创造性认知、冥想等自发性认知过程相关,这与开放性相一致。
Bromberg-Martin等人指出,多巴胺系统中一种神经元类型为显著性编码神经元(Salience Coding Neurons),是定向注意的支持性大脑系统,定向注意主要是对于关于动机的显著性刺激、认知过程和为获得信息逐渐增加的行为动机。
(四)尽责性
尽责性通常是指为了实现目标而抑制自己的行为,反映的是自律和自我管理中的能力,尽责性对学业和职业成功、健康有预测作用。一项MRI研究指出,尽责性水平与前额叶皮质中额中回的容量相关,[6](P1165~1180)因为前额皮层反映的是个体计划和遵守复杂规则的能力,这一脑区参与了工作记忆中与目标相关信息的维持,也参与了计划行为的执行。许多研究探讨了冲动性、刺激寻求和感觉寻求等低尽责性水平的神经生理机制,发现冲动性背侧和腹侧前额叶皮质的神经活动相关。也有研究发现,冲动性、刺激寻求等低尽责性行为与高水平的多巴胺机能和低水平的5-羟色胺机能相关。
(五)宜人性
宜人性反映的是个体利他、合作的行为倾向。Haas等人使用fMRI研究发现,在情感归因任务中高宜人性个体在右侧颞顶联合区(temporoparietal junction,TPJ)表现出较高的活动水平,这是因为宜人性与同情、心理理论和观点采择等社会认知功能相关的,这些社会认知能力有助于个体了解他人情绪反应的原因,并且发现情绪和社会归因过程中表现出TPJ等大脑系统的激活。而同情与内侧前额叶皮质、颞上沟呈正相关,利他性与后侧颞上沟的激活积极相关。另一项MRI研究发现,宜人性与颞上沟(superior temporal sulcus)、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梭状回(fusiform gyrus)相联系,因为这些脑区与社会信心加工相关。宜人性还与抑制攻击冲动和其他伤害性情感相联系,一项fMRI研究发现,宜人性预测了左侧背腹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因为这一区域与情感调节相关。
四、人格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相互作用
以上简单论述了人格特质与神经机制之间的关系,这足以证明将大五人格特质理论与神经机制研究将结合的可行性。并且人格心理学与神经科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人格心理学有助于指引神经科学假设,并且有助于整理和综合神经科学结果。此外,神经科学数据也可以影响人格心理学家对人格特质模型的建构。使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格有助于建立人格特质的生物学模型,而这种模型有助于从动态、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审视人格。因此,在人格理论的构建中应把神经科学考虑进去。
五、未来研究展望
(一)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
综上可知,人格神经科学在大五人格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人格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中神经成像法和EEG得到广泛应用,而其他三种方法应用的相对较少,如在宜人性和尽责性两人格特质中主要采用了MRI和EEG方法,关于基因学的研究仅体现在开放性和尽责性中。[9(]P337~349)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条件、资金和社会伦理的条件限制造成的,例如,在药理学研究中,被试需要服用或注射一定量的药物,这对社会伦理存在一定的挑战。
在以后的人格神经科学研究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生理机制研究,以全面系统地谈论人格的生物基础。此外,在人格特质发展的研究中,应将人格神经科学方法与问卷等其他人格测量方法相结合,以进一步探讨与人格特质相关反应的生物系统,并且解释个体为什么会显示出稳定的行为、动机、情感和认知模式。
(二)注重儿童人格的神经科学研究
以上论述的人格特质与神经机制的关系中,研究被试主要为成人个体,而一些研究者指出,儿童人格也有与成人类似的五因素结构。Mervielde和De Fruyt让父母对6~13岁的儿童进行人格描述,发现6~13岁儿童人格结构基本符合大五人格结构。Halverson等人对3~12岁儿童采用父母自由描述法发现中国、美国和希腊的儿童的人格结构符合大五模型。[10(]P995~1026)Tackett等人对来自加拿大、中国、希腊、俄罗斯、美国五国4个年龄阶段(3~5,6~8,9~11,12~14岁)的3751个儿童青少年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6~12岁儿童中已出现稳定的大五人格结构。[11(]P847~879)
Roberts和DelVecchio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发展的稳定系数随着年龄的增加是逐渐增加的,6~12岁为0.31,18~21岁为0.54,30岁为0.64,50~70岁达到0.74。Ferguson的元分析结果也发现,在成人期个体人格有较高的稳定性,在儿童期个体人格具有更高水平的可变性。Giedd等人采用纵向MRI研究了4~20岁个体大脑的发展,结果指出,在此期间大脑白质成直线增长趋势,而皮层灰质表现出非线性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在青春期前增加,而青春期后下降,并且表现出区域特异性,表现为额叶和顶叶中灰质在12岁左右达到最高,颞叶区在16岁左右达到最高,而枕叶区灰质知道20岁在持续增加。[12(]P861~863)可见,在儿童人格特质发展的研究中采用人格神经科学研究方法是必要和可行的,这样能更深入地研究人格发展的深层次进程。
[1] Letzring,T.D.,&Adamcik,L.A.Personality traitsand affective states:Relationshipswith and without affect induction[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2015,75.
[2]Roberts,B.W.,&DelVecchio,W.F.The rankorder consistency of personality traits from childhood to old age: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longitudinal studi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0,126 (1).
[3]Roberts,B.W.,Walton,K.E.,&Viechtbauer,W.Patternsofmean-level change in personality traits across the life course: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6,132(1).
[4] De Fruyt,F.,Bartels,M.,Van Leeuwen,K. G.,De Clercq,B.,Decuyper,M.,&Mervielde,I.Five types of personality continuity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6,91(3).
[5] Briley,D.A.,&Tucker-Drob,E.M.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inuity i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Ameta-analysi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4,140(5).
[6] DeYoung,C.G..Personality neuroscience and the biology of traits[J].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010,4(12).
[7]Caspi,A.,Roberts,B.W.,&Shiner,R.L.Personality Development:Stability and Change[J]. Annual review ofpsychology,2005,56.
[8]DeYoung,C.G.The neuromodulator of exploration:A unifying theory of the role of dopamine in personality[J].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2013,7,Wilkowski762.
[9]De Moor,M.H.,Costa,P.T.,Terracciano,A.,Krueger,R.F.,De Geus,E.J.,Toshiko,T.,... Derringer,J.Meta-analysis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for personality[J].Molecular psychiatry,2012,17(3).
[10]Halverson,C.F.,Havill,V.L.,Deal,J.,Baker,S.R.,Victor,J.B.,Pavlopoulos,V.,... Wen,L.Personality structure as derived from parental ratings of free descriptions of children: The Inventory of Chil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J].Journalofpersonality,2003,71(6).
[11] Tackett,J.L.,Slobodskaya,H.R.,Mar,R. A.,Deal,J.,Halverson,C.F.,Baker,S. R.,...Besevegis,E.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childhood personality in five countries:Continuity from early childhood to early adolescence [J].Journalofpersonality,2012,80(4).
[12]Giedd,J.N.,Blumenthal,J.,Jeffries,N.O.,Castellanos,F.X.,Liu,H.,Zijdenbos,A.,... Rapoport,J.L.Brain development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a longitudinalMRIstudy [J].Natureneuroscience,1999,2(10).
(责任编辑:彭琳琳)
马振(1986-),男,河北石家庄人,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个性、社会发展与教育。
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状况及教育策略分析”(项目编号:L14DSH 017);2014年度辽宁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专项“辽宁省小学生自我调控的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项目编号:ZJ2014028);2013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辽宁省青少年自我控制发展机制及教育对策”(项目编号:JG13CB036)的阶段性成果。
2016-05-14
B84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