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艺术类课程创新
——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数字色彩”为例

2016-04-13田少煦

关键词: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范式

田少煦 李 陵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组成部分,它将原“十一五”期间的“国家精品课程”拓展、延伸出“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两个类别,进一步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在高层次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内涵式发展的今天,创新教育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与之关联的教学创新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现实。

一、艺术类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范式分析

(一)范式概述

范式(paradigm)的概念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nn)提出的,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1962)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关于范式的理论。范式一词不仅在哲学领域广为流行,而且也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人文学科等诸多领域之中。但库恩并没有给“范式”一词赋予确定而统一的定义。“库恩认为,在广义上讲,范式是共同体承诺的集合,或叫学科基质,代表着一个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及其所使用的符号概括或一般符号系统等所构成的整体。狭义上讲,范式指具体的谜的解答,就是把它们当作模型或范例,作为常规科学的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的明确规则。”①任翔、田生湖:《范式、研究范式与方法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视角》,《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第1期,第10 页。

(二)范式对精品课程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库恩的范式革命理论把科学的发展看成是研究范式不断转换的过程。在库恩看来,研究范式是一种支配学科共同体活动的学科基质②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库恩认为,科学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而是一种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相统一的过程③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库恩认为,“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转换”,是少部分人在广泛接受的科学范式里,发现现有理论解决不了的“例外”,尝试用竞争性的理论取而代之,进而排挤掉“不可通约”的原有范式。当然,一个新范式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赢得大部分科学家的“选票”④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2010-08-25.。

确认了范式的存在,科学就没有始终如一的、不朽的范式,它必然随着思想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进行阶段式的“范式转换”。精品课程建设的范式同样如此。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精品课程范式。在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今天,随着教育思想、特别是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品课程建设的范式不会长久停留在原有的形态上,它将促使一轮新的“范式转换”,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范式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在原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教学内容”往往与教材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方法”又与网络与数字技术应用等教学手段密不可分,因此,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范式,大都集中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型”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型”这两大类型上。

1.“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型”课程

“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型”课程在原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比例最高,影响也最大,它主要通过出版教材进行传播。这类精品课程最显著的标志是它的“一流教材”以及融合在教材中的“一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知识构架是一门课程存在的核心,这种艺术类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艺术学科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课程内容设计要求理论课程内容正确处理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具有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能及时把艺术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课堂。实践课程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要处理得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系统梳理和规范表达的结晶,它反映了一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信息时代的“立体化教材”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外,还包括电子教材和网络出版物(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建设立体化教材,可以克服以往教材形式的单一性,满足现代学习者的各种不同需求,为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促进优秀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型”课程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型”课程是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过渡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种范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能较大提升课程的品位和教学质量。这类课程最显著的标志是它的“一流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应用。

从教学方法来看,我国高校很多艺术类课程主要沿用单向传播的填鸭式教学,这与艺术类专业的创新导向不相符合。精品资源共享课能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常规课堂讲授型模式的教学基础上,采用主题探究型、小组协作型、案例教学型、技能训练型等模式。这些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与数字化资源的优势,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传统,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型”精品资源共享课还包括教学手段的设计和应用。合理利用新媒体环境,恰当、充分地使用数字技术手段,可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于进行数字化学习,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工具,开展网上搜索、网上讨论、网上协作等网络教学,建设立体化教材以及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知识构架是一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存在的核心,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以及它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门课程成败的关键,落后甚至背离时代的教学内容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新媒体环境下的课程创新,除了常规的课程设计外,还要考虑新媒体传播及其技术特点,让课程与新媒体融为一体。

(一)艺术类课程的新媒体特点

自20世纪末以来,数字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渗透到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促进了新的媒介与艺术革命。很多传统艺术正面临着由“原子”到“比特”的过渡和拓展①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但是这种转换不仅仅是载体和存在方式的转换,它必然带来思维、结构、内容、方法、传播方式等一系列变化。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中,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大学艺术类课程会呈现出三种不同状态。

一是艺术课程的理论、内容和方法与新媒体的高度融合。这类课程跟踪当代艺术的发展走向,关注艺术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把社会需求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经过加工、提炼,融入到艺术课程中去,反映了先进文化和数字科学,是高校教学与行业结合的新成果。如数字形态基础、数字音频基础、数字色彩、计算机三维造型、计算机绘谱、数字合成与特效等课程。

二是新媒体和数字技术作为艺术语言的一部分,融合到传统的艺术课程中。在这里,新媒体和数字技术已经不是简单的“计算机辅助”,它已经融入到课程的内部,成为艺术课程不可分割的艺术语言。大部分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的课程,都可以建设为这一形式。如数字音乐创作、计算机音序制作、数字录音技术、数字绘画、影视特效、动态图形设计等课程。

三是新媒体和数字技术只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艺术课程的教学方式。我国现阶段的绝大部分艺术类课程都可以实现这种形式的教学。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课程内容设计

我国艺术类课程与那些与时俱进的理工科课程相比,更多关注继承而忽视创新。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及时清理过时的理论,增加新的理论和内容,注意学科的交叉。在处理经典与现代的关系时,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把各个时期的理论成果看成是一个有机系统中相互联系的一部分,是承上启下的“文脉”,而不是相互孤立的“内容”碎片。这类课程的建设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与新媒体的融和关系,便于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教学和学习。

课程内容设计还包括实验(实践)课设计。在我国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今天,很多艺术类课程都与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艺术的数字化,如数字音乐、数字影视、数字动画、数字设计以及其他数字形态的艺术样式。数字艺术的实验(实践)课与新媒体有着内在的、天然的联系,研究并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教学,为艺术类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设计好数字艺术实验(实践)课,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数字化环境,有效地训练学生摆脱传统艺术创作的束缚,培养他们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三)“数字色彩”课程体系与理论创新

我国目前盛行的色彩设计课程是“色彩构成”,它并非包豪斯的原版课程,而是源于美国和日本,是由香港教育家于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的。经过多次转手、改编的“色彩构成”课程,内容空洞而残缺,色彩设计流于形式,与日本构成学大师朝仓直已的“艺术·设计的色彩构成”相比,无论从色彩体系还是色彩构成方法都相去甚远。我国的色彩理论只讲述100年前的减色体系,忽略了加色体系和计算机颜色理论;色彩媒介只涉及颜料色彩,漏掉了光学色彩;色彩设计和方法脱离色彩应用,滑入虚幻的色彩游戏之中,严重滞后于信息时代的艺术发展和创意产业的需要①田少煦、李陵:《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精品课程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3期,第158-159页。。

“数字色彩”是一门融合了艺术色彩理论和计算机图形学、面向设计学类各专业开设的宽口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本课程较好地解决了计算机色彩系统和经典色彩系统的有机衔接,系统地阐述了传统色彩理论和数字色彩理论,实现了从色料媒介到数字媒介、减色系统到加色系统的过渡。在“数字色彩”课程的理论建设上,课程组用历史的眼光梳理色彩学理论的历史沿革,判断“数字色彩”理论框架的学术走向,寻找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在色彩体系方面,整合了显色系统(蒙塞尔、PCCS等)、混色系统(CIE)和计算机颜色系统;在色彩理论方面增加了色度学、计算机色彩原理等新内容,较好地解决了计算机色彩知识、传统色彩系统和色彩构成方法的有机衔接。2008年“数字色彩”也因这些创新获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

课程组还结合现代数学排列组合的原理与方法,把色彩配置从“色彩构成”简单的主色调和色相之间的搭配,拓展至纯色系、浊色系、暗色系以及无彩色系之间的各种复杂组合。设计了一套不同于传统“色彩构成”的科学而实用的色彩设计方法,让原来含混、无序、偏向感性的色彩构成变得清晰、有序,并增加了理性成分。这门课程的理论核心来自课程负责人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数字色彩':基于数字媒体领域的色彩应用研究”,它与传统“色彩构成”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使用了新的色彩思维和科学直观的色彩设计方法,既丰富了色彩设计的情感要素,又极大提高了色彩设计的科学性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创新。

三、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更替

“教学方法”在教学思想的贯彻执行和课程内容的传授中起到重要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切合实际的、科学而实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可以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

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导致教学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观念滞后是首要因素。精品资源共享课应从大众教育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创新思维,恰当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教学设计趋于合理。

过去的艺术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养成了不爱思考的惰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再是一言堂的主导者,而是课堂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提供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自主地学习,使他们从知识获取逐渐向能力培养和创新学习转变。

(二)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大多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方式,老师总是居高临下,学生永远处于“学徒”的位置,导致学生厌学现象严重。“数字色彩”精品资源共享课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主题探究型。这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方式,它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把知识发展的脉络和问题讲述给学生并建议研究的主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围绕研究主题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利用网络工具(如BBS、QQ群、师生交互平台等)进行网上协商讨论,实现双向甚至多向沟通,最后形成小组研究报告并汇报研究成果。例如“数字色彩”课程的“传统色彩与数字色彩的异同”、“各种色彩域的比较”等专题,就采取了这种方式教学。主题探究型教学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增长和巩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①田少煦、李陵、刘运祥:《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精品课程建设模式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12期,第92页。。

2.案例教学型。在“数字色彩”教学中,案例式教学是在色彩设计阶段穿插实际案例来进行的,教师通过具体案例的呈现、分析和评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案例中理论运用和设计意图,讲解案例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从表象中总结规律的能力。通过案例的背景、发展脉络、设计过程的剖析,引导学生找出问题,并让学生举一反三分析其他相关案例,从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②田少煦、李陵、刘运祥:《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精品课程建设模式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12期,第92页。。

3.小组协作型。这种模式的教学在艺术实践课程中有着特殊意义。在“数字色彩”教学中,学生按照一定的人数自愿结成项目小组,项目小组除了常规的分工合作运作之外,还可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个体异地分散”与“小组空间整合”的方式运作。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色彩设计项目,到实践中去调查和收集相关素材,最后形成研究报告,完成项目设计。教师在调研和设计中分阶段进行监控和指导,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③田少煦、李陵:《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精品课程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3期,第159页。。此教学环节一般模拟色彩实战进行色彩设计,放在课程最后的综合色彩设计阶段进行。

四、从“数字色彩”资源共享课到MOOC(慕课)

MOOC(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网络向社会大众提供可公开访问的、支持超大规模学习者进行的交互式参与的在线课程,具有自主性、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和共享性等特征。MOOC的基础是成熟的数字技术和丰富的数字化网络资源,这与我国目前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丰富的网络资源

“数字色彩”资源共享课建立了丰富的数字化网络资源。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知识点、教学录像、演示文稿、教学课件、习题作业、教学案例、电子教材、学生作品、文献资料等。课程组花费8年时间,创建了“数字色彩专题学习网站”,设置了“色彩知识”、“色彩画室”、“测评与答疑”、“色彩鉴赏”、“色彩资源”等7大学习模块。特别是“数字色彩资源库”的建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色彩理论、图形、动画、视频和网络资源。“色彩知识测评”及“师生交互”等互动交流设置,使艺术教学结束了单一的课堂上“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单向传播的方式。“色彩虚拟实验室”围绕色彩的物理现象、色彩的生理和心理要素,进行色彩的分解与混合、错视与对比、感觉与联想等一系列色彩原理及色彩实验的可视化表述,并把这些实验归纳为8组42项,用一个“色彩虚拟实验室”来演示,以直观的交互式操作加深学生对专题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通过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引导创新、寓教于乐,让学生步入了真正的数字化学习行列。

(二)自主学习的课程知识点的凝练

“碎片化”的微视频课程是MOOC区别于精品资源共享课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学生因长时间听课导致的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的问题。课程的碎片化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新教学环境下的课程处理方法。因此,应该因地制宜地围绕课程建设对待碎片化。

经过资源共享课“数字色彩”的提升建设和MOOC教学实践,我们对MOOC教学的“碎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一门课程“碎片化”的依据是这门课程的知识点,而知识点的凝练是MOOC微课程创建的基础。在有些课程中,不可能完全照搬中、小学的做法把课程按知识点全部打散,进行彻底的“碎片化”,那样会破坏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体系。对课程“碎片化”过程,也是不断凝练知识点的过程,它不应该以破坏课程的知识体系为代价。

(三)碎片化的微视频和教学单元的重组

“数字色彩”课程按照“十二五”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模式拍摄制作了全部高清的教学视频,共分为8章24节,每节课按30-40分钟录制。实施MOOC教学后,我们把课程分解成47个知识点、6个实践模块,将课程结构进行重新组合与调整,把知识点按照知识体系分配到12个教学单元中去,每个教学单元根据教学内容由若干段5—15分钟不等时长的短视频组成。这样既满足了课程“碎片化”要求,又保持了“数字色彩”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实现了知识点的凝练与课程逻辑体系的辩证统一。

(四)教学方法的新形式——“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数字色彩”MOOC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再回到课堂上师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互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将“知识传递”过程放在课堂外,学生借助于教师制作的数字化教学视频和开放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而课堂则强调师生互动和知识探索,成为学生完成作业、探讨问题、得到个性化指导的地方,这充分利用了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又将课程跃升至知识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的高度。翻转课堂虽然算不上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但它“为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和同伴教学等教与学理论的实践、应用创造了条件”①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第8期,第87页。。

从一些MOOC的示范课程来看,“翻转课堂”主要适应理论型的知识类课程,但对于能力型的实践类课程作用不明显。“数字色彩”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也主要放在色彩理论部分进行。

为了探索实践类课程的MOOC教学,我们做了以下尝试:第一,在色彩实践课部分引入“翻转课堂”,结合色彩情感调研和SD法,进行“翻转课堂”的小组讨论,让同学们相互给对方小组进行教学评价,并把讨论情况用微视频记录下来,为今后的色彩实践的“翻转课堂”留下参考史料。第二,在色彩设计阶段引入“翻转课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色彩设计中遇到的色彩知识和色彩搭配问题,学生之间交流色彩分析的经验,主要是HSV横截面色彩选择和纵面色彩组合的实践体会,在适当的时候开展更深层的“三色配色法”和综合配色讨论。这一试验的成功,为包含实践类教学内容的MOOC教学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扩大了MOOC教学的适应范围。

结 语

大学艺术类专业教学更多地受到传统艺术形式的影响,它的课程创新面临包括教学观念转变和新媒体应用等许多新问题。如果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弥补相关的学科知识,虚心向教育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教师请教,就能够克服因知识匮乏造成的教学改革困难,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艺术类课程的创新。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范式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