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德育研究及其对中国德育的启示
2016-04-13钟玉娟
钟玉娟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泰国德育研究及其对中国德育的启示
钟玉娟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泰国地处东南亚,是一个以佛教为德育介体的国家,其德育的发展深受佛教的影响。佛教教育在泰国成为教育的主流形态,并使泰国的德育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泰国德育的目标分为公民品质、社会品质和个人品质三个方面,泰国德育的内容包括佛教教育、劳动教育、礼仪教育和生存教育。作为泰国的邻邦,借鉴泰国德育的价值部分,如让道德成为一种信仰、重视本国传统文化以及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德育的潜移默化等方法,以此促进中国德育的发展和完善。
泰国;德育;启示
1 泰国德育的缘起及发展
泰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及丰富的国家,其德育在佛教教义的影响下,使泰国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道德体系,并使泰国公民有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
泰国地处东南亚,是一个深受佛教影响的国家,素有“黄袍佛国”之称。佛教在泰国人中的信仰程度最深,它是泰国人在任何方面所必不可少的。泰国的经济在二战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也间接地带动了本国教育的发展。在泰国,早已从17世纪之后开始,就已经把佛教渗透到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教育一时成为主流的教育形态,在泰国的学校德育方面,也必然少不了佛教教育的渗透,由于泰国的德育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因而可以说泰国德育实质上即佛教教育。
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泰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但是,佛教教育仍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教仍然是中小学的必修课。因此,泰国的教育仍然受佛教影响极深,其德育仍然带有佛教色彩。
由于二战之后泰国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其教育的发展,因而泰国的德育也不可置否地发生了变化。首先是佛教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它不再是传统的念经学习模式,而是通过新的内容和途径去学习,形成和发展新的德育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德育也越来越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德育呈现科学化与多元化形式,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其次,德育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进入正式学习的范围之内,通过专业的德育教师教授,让德育课程日益规范化,并通过佛理以及开展活动使泰国国民进行德育的学习。通过这一变化,使泰国为促进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2 泰国德育的目标及内容
在二战之后,泰国的德育发生了变化,并逐步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以提倡德育的正规化,并且重视培养专门的德育教师,使德育课程日益规范化,泰国德育的内容也因此得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本国的特色。
2.1 泰国德育的目标
任何教育都有其目的性,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也有其存在的目的性。德育的目的即德育的目标。所谓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实施德育,使教育主体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所达到的总体要求,是德育实践的预期结果,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活动。在深受佛教影响的泰国,其德育也无可厚非地受到佛教的影响。在泰国的学校德育中,一直以实现公民品质、个人品质和社会品质为目标,为的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将东西文化和谐交融,还有机地把宗教文化融入现代的教育体系,将其道德理论融入到具体的学校德育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道德内化的效果”,[1]以塑造具有泰国精神的公民。
首先,在公民品质方面,希望本国公民能以爱护国家、拥护国王为己任,并能根据国家的发展变化而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积极履行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并使自己感到作为泰国公民的自豪感。其次,在个人品质方面,以培养泰国公民的自律性以及坚韧性,并能做到尊重他人,不为他人的批评而恼怒,对他人的意见持以尊重态度,以此来完善自我。最后,在社会品质方面,希望本国公民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趋势,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对事物持以虚心坦率的态度,从而让泰国人在社会进程中不断发展自我能力,去适应时代的发展。
2.2 泰国德育的内容
泰国德育在泰国学校教育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其德育内容也成为泰国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主要通过学校道德教育、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礼仪教育以及生存教育等体现出来。
2.2.1 学校道德教育
在学校里,泰国在课程设置上都渗透着德育的内容,而佛教教育仍然在德育课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如在小学的品德课程里,就有涉及佛教原理、佛教格言的内容。在学校德育上,公民的基本公德教育是泰国公民在进行自我修养方面所必须的,旨在“培养起教育对象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并将之作为社会常理和自觉行动来要求受教育者。”[2]除此之外,在进行公民基本公德教育之外,泰国也注重公民的职业道德教育。泰国在学校教育方面进行基本公德教育,是要求学生在自我方面得到提升,实现自我的人格发展。而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能使职业从事人员能相互尊重,努力接受他人的意见。职业道德教育除了要接受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之外,也要学习国家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如爱国奉献精神,这是为培养具有公民品质的泰国人所必须的。
2.2.2 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
从古至今,劳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无可厚非的重要地位,通过劳动创造价值是人们获得价值的一种途径。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对泰国公民进行劳动教育,是要求其在价值获得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而不是“不劳而获”,这也是泰国公民进行个人品质养成的一个方面,这可以使泰国公民养成刻苦耐劳的精神,并能在劳动中尊重劳动者所付出的的劳动以及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光有理论的灌输还不行,还必须通过实践,去获得更深的感悟。所以,泰国的学校在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还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实践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获得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特别是通过假期时间,指导学生深入农村并体验农村生活,了解城乡之间的差距。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更好地把政府提倡的价值观念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这样可以既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又强化他们奉献国家的意识和价值取向,为泰国公民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以及深化德育内容提供基础。
2.2.3 礼仪教育
众所周知,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信仰为主的国家,其佛教教育渗透到泰国公民的方方面面。在小学阶段,泰国学校方面就要求学生开始学习礼仪,以说敬语和讲礼节为特色。并且,在教材方面,由于佛教教义的影响,一些礼仪知识的学习在德育课程中也占有相当比重,如讲礼貌、守纪律等。另外,泰国从古自今都有尊师的传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尊师活动,并在拜师节那天,学生要向自己的老师膜拜致敬。通过尊师活动,让学生了解教师职业的光荣性和他们对国家和人民所做的贡献,并以此尊重教师,遵循他们的教诲。泰国人的礼仪修养与本国的佛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佛教教义对泰国公民的潜移默化以及佛教伦理对泰国公民的影响,无不影响着每一位泰国人。通过佛教教义,泰国人便掌握着佛教文化的精髓,从而更加崇尚和平、和谐的观点,并使泰国人在佛教教育的影响下,对人以礼相待,提升自我德育的文化基础。佛教自成立之时起就有慈悲为怀、端庄谦恭的特点,这些既是佛教教徒应当遵循的教义,也是礼仪的一个方面,更是成为一个道德的人所必须的。这一特点促使泰国人对人“以礼相待”,于其它国家而言,它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礼仪之国,也因此有了“微笑的国度”之称。
2.2.4 生存教育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应先懂得如何生存。生存是人存活世上的基础,为此,生存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被提了出来,懂得如何生存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奠定基础。进行生存教育,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至于在社会发展中失去生存能力。
在泰国,自小学开始就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课程,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生活常识,以便在遇到危险时能自我保护。这一生存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转危为安的危机化解能力和生存能力。这是泰国在进行德育教学之后,所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使学生不仅成为一个懂礼仪、懂道德的泰国公民,更使学生能懂得如何生存,为更好地发展自我提供实践基础。
除此之外,泰国还进行童子军活动,通过童子军活动来弥补课本教育的不足,使生存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拓展,进行童子军活动主要是“讲授组织常识、军事知识、纪律,培养良好的作风,在活动的过程中,主要训练学生的生存技能和技巧,操练队列,培养团队精神和意识”,[3]这样不仅使学生从小学会如何生存,更培养了学生的勇敢以及团队合作意识,而这也成为了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3 泰国德育对中国德育的启示
泰国的德育是泰国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泰国的礼仪为世界著名,并受到其他国家的高度赞扬。中国作为泰国的邻邦,也自然而然地受到泰国教育的影响,而泰国德育的成功便给我们国家德育的建设给予了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3.1 让道德成为一种信仰
由于长期的佛教信仰和渗透,佛教已经在泰国人的心目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并作为一种德育途径来教育泰国公民,使泰国形成一种通过宗教教义来进行国内德育,并让泰国公民产生对祖国的崇拜并以自己为泰国人为荣的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增强泰国公民对自己的国家的认同感,并促进泰国公民能够团结一致、为建设自己的国家而奋斗。“道德为人类精神的自律,其内在信仰是道德的真正基础和力量的源泉”[4],为此,泰国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实现德育,努力使泰国人具有公民品质、个人品质和社会品质,并塑造具有“泰国精神”的公民。
虽然在泰国是以佛教作为一种信仰来进行德育,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特别是处于道德滑坡和信仰危机的阶段,不失为一种借鉴方法。但是,作为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其国情必然和泰国不一样,因而不能套用泰国的宗教信仰道路来促进中国的德育建设。其实,泰国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德育建设,与其从小的德育培养有很大的关系。泰国人从小学开始就有学习礼仪、并养成一种爱国精神、尊师重道的习惯,这是因为他们有一种信仰,通过这种信仰去实现自身德育的建设,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的基础上实现泰国德育的发展。
因此,我们不可低估信仰的力量。假若在中国也能从小就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并使之持之以恒,让对道德的追求成为自己的一种信仰,那么,中国的德育可能会建设得更好。所以,国家应该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积极鼓励全国人民参与到道德教育的建设活动中去,使中国全国上下都受到道德的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现实状态下,公民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创建一个国家全民精神信仰和文化价值的关键所在”[5],在泰国,公民的道德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作为泰国的邻邦,我们更应该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来发展中国的德育,让中国的德育渗透到每个国人的心中。
3.2 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泰国的德育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文化传统。虽然现在泰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泰国对于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仍有很深的重视程度,其在学校进行的礼仪教育便是其中一个例子。泰国的礼仪教育受佛教的端庄谦恭、对佛祖的顶礼膜拜的影响,从而深化到德育方面,并间接演变成对国王的崇拜、对老师的尊重,这些无不使泰国公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也为其在世界上成为优秀的礼仪国度奠定文化涵养和道德基础。
而中国,自古代开始,就有周礼、四书五经方面的学习传统,使国人从小就进行礼仪的教化。而现今,中国似乎抛弃了传统的道德学习,而专注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加之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以至于对传统道德的重视程度少之又少,这也许是道德滑坡现象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由于对价值的追求,人们似乎在道德与利益面前更倾向于利益,这使得道德成为空谈。泰国在佛教信仰的基础上对国人进行德育,以使得泰国公民对自己的国家有无比的自豪感。并在延续自己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培养具有“泰国精神”的礼仪公民。为此,我国可以借鉴泰国这一做法,在小学的时候开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课程,使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潜移默化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我国由于改革开放之后,吸取了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发展了自己的现代文化。因此,我国在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的基础上,适时地结合现代文化的合理部分,发展一种新道德,让中国人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也为自己成为优秀的道德公民而自豪。
3.3 通过活动寓教于乐,使德育潜移默化于人们内心深处
泰国在进行德育的时候,其方式是多样化的,不仅在课堂上教化学生德育的知识,更通过一些活动来进行德育的渗透。例如,泰国会在宗教礼拜或节日的时候,通过形形色色的活动对泰国公民进行德育的渗透,使人们寓教于乐,既不会受到人们的排斥,又可以潜移默化于人们的思想中。
在泰国,佛教文化渗透到泰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大小庆典活动,都要采用佛教礼仪来教育泰国国民。并且设定很多传统节日,在每个节日都注重培养公民的良好品德和行为规范,让学生在铭记传统节日、游玩活动中接受德育的学习并进行内化。把德育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学生不仅在节日中得到欢乐,更学习了怎样成为一个富于礼仪和道德的公民。
在中国,大部分学校还是处于传统的灌输学习模式,学生机械地学习道德知识,但是并不能很好地进行实践,所以所学的知识也成了一纸空谈。传统的灌输学习是学生排斥的一种学习模式,它除了让学生机械地学习之外,似乎没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学校开始改变教学方式,从小学开始增加一些实践课程,希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并进行一些感恩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尊重父母、老师及他人的行为习惯。并且,中国把一些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假日,这样做可以让国人增加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人们在传统文化中学习,这些做法都与泰国有些类似。但是,泰国是通过宗教礼拜和节日来对国人进行德育的渗透,而中国设定的节日没有提及德育,这失去了让国人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机会。虽然一些节日似乎与道德无关,但是国家可以在节日期间开展形形色色的道德宣传活动,让国人在活动的过程中接受德育的洗礼,使德育得以潜移默化于人们心中。
4 结束语
泰国是一个把宗教与德育高度结合的国家,泰国德育既贯穿着浓厚的佛教精神,又包含着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泰国的德育注重人和为善、生存教育等内容,通过学校教育、宗教教育等途径来培养具有公民品质、个人品质和社会品质的国民。泰国的德育发展也给我国在德育建设的路径上给予借鉴作用,而努力使道德成为一种信仰、并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和通过活动使道德潜移默化于国人的内心深处是对中国在德育建设上所给予的启示。在现代化进程中,继承优秀传统道德和发展新道德,不仅能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能使我国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为更好地建设德育提供精神力量。
[1]陆海娟.泰国学校德育对我们的启示[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4(1):42.
[2]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9.
[3]孙世伟.基于佛教的泰国教育概论[J].学理论,2015,(8): 144.
[4]李志伟.泰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及其对中国德育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3,(6):106.
[5]高源.佛教文化对泰国教育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2014,(4):87.
On Thailand Moral Educ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ZHONG Yujua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 lin Guangxi 541006)
Thai land is located in Southeast Asia.The development of its moral education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Buddhism.Buddhist education in Thai land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form of education,and also influences its moral education.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ai land is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the quality of citizens,social quality and personal quality.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ai land includes the Buddhist education,labor education,etiquette education and survival education.As Thailand's neighbor,the advantag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ai land should be learned,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of China.
Thai land;Moral Education;Revelation
G41
A
1672-2094(2016)05-0133-04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6-08-25
钟玉娟(1991-),女,广西贺州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