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写:学生习作的“双引擎”
2016-04-13王玉明
文/王玉明
读与写:学生习作的“双引擎”
文/王玉明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条传统经验,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实践也证明它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方面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小学阅读教学要实现读写结合的目标,要求教师启发、引领学生去学习如何表现中心,如何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超承转合,如何运用写作技巧等。在教学中笔者依托文本并根据不同题材的课文做到读写结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诗歌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打开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
“从情感的角度”来读写结合,就是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深刻体验诗歌的情感,唤起学生相似的感受,引起共鸣,或回忆起相关的生活,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有一种冲动。这是阅读创造的过程,这中间有心灵的震撼,有精神的升华。
现代诗歌是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形象来创造意境,表达主题的。这对开阔学生视野,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大有裨益。笔者在教学《大人们这样说》这首诗歌时,先引导学生揣摩“龙”的深刻含义,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感悟“龙”的新含义:“龙象征着腾飞的中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的中华民族。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腾飞的中华龙是怎样震惊世界的。”(播放课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航天事业、军事、经济贸易、教育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让学生再次感受中国正在不断地腾飞,不断地进步。)看到中国各项事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你不想说点什么吗?一语激起千层浪,一个学生说:“我从‘神九’受到启发:神舟飞船遨游太空,那是龙在探索。”另一个学生说:“本学期学过一篇文章《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我写的是:深圳特区高楼幢幢,那是龙在屹立……”老师最后总结:“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太精彩了,把这些丰富的语言写下来,就是一首优美的诗篇。”
在记叙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作文一旦失去了想象,就会黯然失色,缺乏生机。而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机盎然,光彩夺目。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文本的空白处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而且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可谓一举多得。
《山沟里的孩子》这篇课文介绍了大山里的孩子为了寻求改变山沟贫困的“金钥匙”,起早贪黑,不怕山高路远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情感动人,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一篇好范文。在教学的尾声教师引读:多好的孩子啊!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紧接着老师问:“灿烂的黎明”指什么?请你们展开想象,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并写出来。提示学生:可以说鼓励的话,可以描述未来山沟的学校,也可以畅想将来山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像这样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科普说明文中感悟写法
说明文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老师必须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细读文本,发现表达的精准和妙处,来指导学生阅读,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文章在说明什么,还知晓作者是怎么来说明的。这样的语言学习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教材选文被称为“样本类”文本,“样本类”文本选练点在于培养学生“聚焦思维”,因此在学习这一类文本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的”,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这一类文本时,能够更“自觉”地了解行文特点和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为今后的读写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六年级《琥珀》一课,是一篇科学小品,作者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介绍了琥珀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它的科学价值。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笔者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课文中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真实的?学生默读课文后先用自己的话来说故事,然后找出描写琥珀形成过程的段落,从中找出了松脂球形成的条件:在一个太阳光很强烈的夏日;在一大片松林里;松脂不断地往下滴;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刚好遇到一起。再要求学生找出作者描述故事时所用的手法。很快学生发现:第八自然段“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细心的学生找到了描写两个小动物的一系列的动词:小苍蝇“展开”“停”“掸掸”“拂拭”“飞舞”,蜘蛛则是“爬”“划动”“扑”……同学们比较不同动词的表现效果,个个眼睛发光,惊叹于作者用词的精妙。眼看时机一到,笔者出示了一块镶有两只小昆虫的假琥珀,要求孩子们仿照本课拟人的写法编写故事。学生充分利用这篇科普说明文学到的方法,展开想象,写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故事。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典范之作,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抓住每一个契机,以读导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读书与写作的能力。读与写的结合,就是学与用的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地方,并让学生用文字表达出来,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更能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