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动漫创意开发现状及方向思考

2016-04-13潘波

视听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族性原创动漫

□潘波



广西动漫创意开发现状及方向思考

□潘波

摘要:广西拥有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域文化,对于动漫创意行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富矿。广西原创动漫近年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下,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模和产业化探索,在全国乃至国际动漫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行业历史发展的梳理、对现状的展示分析和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展望和猜测,结合前辈的经验总结,就广西如何利用地域、民族文化,科学地进行动漫创意开发展开一家之言的讨论。

关键词:广西;民族;地域;动漫创意开发;创新

一、背景及概况

从1926年的一部无声动画短片《大闹画室》宣告中国动画发轫,到了今天中国的动画年产量早已超越了22万分钟,成为世界动画生产大国。广西原创动画作为中国动画一份子,无论是产量还是创意上,却无疑是滞后的。在中国动画迅猛发展,市场化逐步完善的当下,广西原创动画面临的是一个困难与机遇并存的拐点:一方面,北京、上海、广东等动画产业发达的地区作为中国动画的排头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作为起点较低的广西原创动画在发展道路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另一方面,中国动画可以动用的资源极大聚集在上述地区,广西原创动画要在这个时候走出一条自己的产业之路,难度可想而知。破局的关键,恰在于广西原创动画对本地区民族、地域文化符号的正确使用和开发。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12个民族世代在此生活。他们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汇聚成丰富的文化宝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加上广西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海洋文化形成的独特文化特征,为动画片的创意开发提供了绝好的素材。正确使用和开发它们,让现代传媒艺术和传统文化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对广西原创动画甚至广西形象的树立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中国动画发展历程以及广西民族地域文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纵观中国动画的发展,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之巨大,有目共睹。

1922—1990年,是中国动画的起步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动画曾凭借明确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制作水平,在世界动画之林中赢得“中国学派”的荣誉,也曾经历过产量和质量双双瓶颈的低谷。在这个政府主导、文化自觉、创作为本的中国动画发展阶段,动画人仍在创作中投射了大量个人风格。而广西的民族、地域元素在其中,更多担任的是内容提供者的角色。许多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如《长发妹》(1963)、《龙牙星》(1981)、《一幅僮锦》(1959)等,都取材自广西少数民族民间传说。

从整体风格而言,“民族性”这个在视觉上很容易形成独立性的元素无论从内容、题材还是创作技法上都让中国动画在当时国际动画领域上鹤立鸡群。可见在广西原创动画起步较晚的情况下,针对广西民族、地域特性作文章,是一个很有“性价比”的做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动画的行业特点由政府主导,转向了市场调整。而且由于电视这个新的传媒载体快速发展,国外动画片开始大量涌入,不但对中国动画的题材、体制和表现手法都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将中国动画进一步推向市场,出现了“经济效益”这个经营目标,进行了连续化、大型化的电视动画片制作。中国动漫产业链初步形成。

2004-2014年,随着政府对动画产业的推动扶持力度加大、行业理论发展、创作团队成熟和行业自身调整能力的共同作用,中国动画迎来一个多方面的发展。一方面高成本的手绘逐渐被电脑制作取代,动画门槛变低,从业人员团队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动画市场的变大,促使动画片产量大幅增加。2012年,中国国产动画时长超过22万分钟,一举超过美国日本等传统动画强国,成为世界动画产量第一的国家;传播媒体的再一次变更(电脑和智能手机、平板等的普及),让动画的品种变得更加多样。

也就是在这一个阶段,广西的原创动画终于丢掉了持续多年的“产量为零”的帽子。2012年,在自治区政府和自治区广电局扶持下,广西电视台成立动画部,对“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动画项目正式立项。2013年底,该项目完成动画量为375分钟。广西原创动画终于以稚嫩的身姿,参与到中国动画风起云涌的发展中。

在此之后,随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除了广西电视台的制作团队继续制作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项目外,广西一些民营动画公司的动画项目也相继开花结果。广西千年传说动漫影视有限公司制作的《阿米萝》系列、《攀霞降魔记》系列,广西阔迩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海上丝路》,桂林坤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可可小爱》系列动画公益剧,广西蓝海世纪数码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唱山歌》系列等作品,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壮大了广西原创动画的队伍。2015年,列入“广西动漫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计划”的,动画项目达到7个,演出2台,漫画1部,动漫软件开发计划3个,动漫教学计划3个。这种日益多元的动漫发展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在众多广西原创动漫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大部分的制作公司(团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民族性、地域性的题材进行创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广西原创动画起步较晚,和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并无明显优势。选择广西特色的民族、地域题材,能让作品在海量的作品中拥有较明显的特色,从而建立辨识度,较容易区别于其他动画产品。

目前广西原创动漫产业链尚不完整,自造血能力不足,制作经费大部分依靠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比如《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是自治区宣传部扶持的作品、《唱山歌》是河池市委宣传部出资的作品。在这种投资背景下,创作团队会以“投资方更感兴趣”作为选择题材和表现方式的重要考量标准。而制作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地域文化突出的题材,显然是更保险的做法。

这种情况,在全国尤其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并不少见。比如宁夏的《少年阿凡提》,依托“阿凡提”这个经典IP的再开发,市场售卖做得相当成功。而内蒙古出品的动画作品《大角牛》,其评价甚至超过当地同年出产的电视剧,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广西的原创作品面临的是这些省份五年前的情况,需要好好借鉴前人做法。

作为一个参与广西动漫创作的电视工作者,笔者发现“民族性”“地域性”虽然伴随着中国动画诞生、崛起到融入世界动画潮流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但在当下,已不再是万试万灵的“灵药”,而是一把双刃剑。

世界动画是在风格化和趋同化的两条主线上发展的。不同的导演、团队等因素差异会造成作品创作风格特色的差异化(风格化),但在一体化、全球化的产业发展趋势下,不同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有大抵类似的现象(趋同化)。风格化让作品拥有鲜明的特色,但满足的是小众市场的个性化需求;趋同化则以满足大众市场的需求为创作目的,是动画作品作为一种商品,主动选择被大众市场肯定的风格、模式的做法。

民族元素、民族技法、地域风格,更多是为风格化服务。要让广西民族原创动画在大众市场上有好的表现,必须要协调风格化和趋同化的矛盾,为民族动画找到大众审美的支撑点。一部好的民族地域原创动漫作品,应该是把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有机融合的。比如《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项目,在民族传说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配角、故事支线等方式,融入现代大众价值取向,增加作品的市场接受度。从广西民族动画长远的发展来看,这是一种必要的有益的尝试。

三、2015以及之后的十年,是中国动画的发展拐点

这个阶段,中国动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行业特点为:1.中国动画产业具备了一定积累,开始依靠自身的内在驱动力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态势;2.市场化进一步深化,政府在动画产业中的角色由主导者渐渐变成扶持、撬动者,只提供大方向的把控,将动画创作的主导权还给动画人;3.动画走入各行各业,凸显其媒介的跨界特征。4.动画创作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依托互联网的民间创作力量日益强大,与传统创作力量竞争发展;5.在动画创作步入全球一体化时代,整合全球资源将成为中国动画的重要筹码。

这一阶段,广西原创动画和中国动漫将一起面对,因此多一份切身的危机感。广西的原创动画如何利用好自身民族、地域文化优势?笔者对此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理清“民族性、地域性”的概念

民族性、地域性文化的动漫创意开发,不是视觉、听觉的简单堆砌。要传递民族文化,关键是传递民族精神,这需要好的硬件(动画制作能力),也需要好的软件(对民族文化有足够的了解)。目前国内有不少“戏说”“恶搞”的民族动画作品,并不能让文化元素与动漫产品产生良性的互动,也不对民族地域文化有任何的正面的影响。民族地域性文化的良性动漫创意开发,是用民族性地域性的元素构建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品,传播民族文化精髓。这首先需要创作主体对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拥有足够深入的理解,才能让产品既符合市场要求,又是一个能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动画产品。

(二)重视动画的创作主体与消费主体

现在的中国动画是以70后、80后为主要创作主体,以90后、00后为主要受众的。但是在未来的十年,随着业界人员更替和动画制作门槛的降低,90后、00后将迅速成为动画创作主体,反哺动画产业。目前阶段创作主体对民族性、地域性的开发和理解,将直接影响今后的原创动漫主体对民族地域文化的理解和挖掘。因此现在的动漫人和文化工作者需要研究90后、00后的审美需求,向他们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用更让他们接受的方式传播民族地域文化。这不但是通过当下的消费主体来产生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通过正确的意识形态传播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的需要。后者显然更加重要。

(三)关注动画艺术本身的发展走向

纵观中国动画发展壮大的九十年,动画艺术创作表现出极强的自主性。因此,如何适应动画艺术本身的发展要求,在动画市场发展的大框架下进行民族性、地域性文化动漫创意开发,对广西原创动画是一个关键性的创作关键。

另外,未来十年里动画艺术的生产、传播、教育等各个环节会发生哪些发展变化,对动画艺术的创作和受众有什么影响?只有对此有足够的准备,我们才能让民族性地域性的动漫产品迎合有产业价值的市场。目前,动漫的发布、传播正迅速从电视屏幕向手机屏幕和平板电脑屏幕分散,这种传播途径差异造成的内容差异化,正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动画创作人和平台商对动漫产品的时长、故事结构、表现手法等各方面进行规范。这种情况下,广西民族动画的生产制作如何融入和适应这种变化的潮流?这是摆在广西动画人面前的课题。

(四)打造民族精品、民族品牌

在计划经济时代,民族性、地域性动漫是文化作品;在当下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性、地域性动漫除了是文化作品,还需要是个好商品。要在互联网时代过剩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只有用精品来树立品牌,打开市场。

对于广西原创动漫来说,要做好民族地域动漫创意开发,首先要树立品牌意识,让动漫作品具有可持续、广泛传播的可能性。用制作精良、符合市场规律的原创民族动画产品占领市场,吸引观众,能形成良性循环,带动本土动漫产业链的发展甚至辐射到服装道具、商品、旅游、饮食、地产等多项产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宋慧颖.中国动画创作民族化研究[D].江南大学,2009

2.解兰.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创作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09

3.秦岁明,解兰,周红亚.探讨民族动画的创作之路[J].电影评介,2008(9)

4.宋磊.民族动漫如何重现辉煌[N].光明日报,2015-6-1

(作者单位:广西电视台)

猜你喜欢

民族性原创动漫
既有民族性 又有世界性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
原创地带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