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建构的理性引航*
2016-04-13关雯文
关雯文
(金陵科技学院 合作与发展规划处,江苏 南京 211169;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建构的理性引航*
关雯文
(金陵科技学院 合作与发展规划处,江苏南京21116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理性引航的缺失是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在实践中流于形式的本源性原因。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维度——对现实实践的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彰显、对规律客观性的准确把握以及对社会整体发展的深刻洞悉契合了未来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轨迹,能够承担起理性引航的使命。特色立校、为“人”的教育、充分尊重并积极利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设计符合校情和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理性引航下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建构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理性引航;哲学引航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7.016
20 世纪中叶,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了战略时代,我国高校也开始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期在未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然而,我国高校战略规划的制定多得其形而失其神。究其原因,制定过程中缺乏明晰的理性引航首当其冲。笔者认为,以实践性和现实性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可以承担起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建构过程中哲学引航的历史使命。
一、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建构亟需哲学引航
20世纪80 年代,美国教育战略家乔治· 凯勒提出了大学战略规划理论。 21世纪90年代后,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规划已成为我国众多高校的共识与集体行动,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依此为纲编制规划成为各大学面临的紧迫任务。有调查统计,我国几乎全部学校都已经制定了五年规划,最早的为1949年,2000年以前(包括2000年)开始制定的高校约占19.77%,但2010年及以后开始制定的基本占到一半(49.72%)[1]。随着民主、法治社会的到来,国家正把越来越多的办学自主权还给高校,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也有了更多独立自主的空间。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长久以来我国大学指令式发展模式、 无目标发展模式、模糊发展模式、 紊乱发展模式[2]痼疾的延续,高校能否摆脱原来管理体制“为规划而规划”的路径依赖,发挥出自身作为独立法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出“有用”的规划。
由于我国规划编制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等原因,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在所难免,但作为本原和出发点的“理性”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建构就是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大学”这两个涉及大学的存在论基础的、事关大学存亡的根本问题,规划不是迎合上级某些评估指标的“应景之作”,而完全是剖析自己的一个内省过程。在正确的理性指导下,大学才能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完成大学自身发展的实践逻辑和路径再发现,并实现自身潜能的开掘和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指导教育实践恒久的理论指南,在其关照之下,规划的制定才能够获得恒久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我国高校发展战略建构的理性引航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不断指认时代本质的过程中开启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全新视野,其观照之下的大学发展战略体系建构能够出色地完成高等教育与历史时代的问答逻辑。
(一)从物质生产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逻辑起点看高校发展战略的建构之基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逻辑起点来阐释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产生于实践又发展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从自然界中逐渐分化出来“真正的人”。并进一步指出,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类表现出改造自然的能力,即—定的生产力;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一定的生产关系,两者相统一就构成了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因物质生产实践而获得决定性奠基。在这一视域中,所有概念诸如实践、社会关系等都是历史生成性的,这些概念背后所蕴涵着的,是从当下的现实实践出发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探寻之路,而坚决的革命性和彻底的批判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唯其如此,这一发展理论在不同历史境遇下、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化才成为可能。
由此来审视“发展”这一概念,亦因其生成性和未完成性而获得了时代价值。高校发展战略的设计本身是包含着未来向度的建构性活动的,其建构之始必须使其内在地置身于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实践这一总体背景之中;高校发展战略的建构过程,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所开启的历史地平线——感性实践活动本身,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内在蕴含着的思维与存在、理想与现实诸矛盾在其分析和解决中逐渐展开。
(二)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价值维度看高校发展战略建构之魂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295。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第一次实现了对人的存在方式的解蔽,认为社会存在的合法性在于它为人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的根本问题正是人的存在方式问题,这里人的存在方式并不是受先在的本质之物制约的现成之物,而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历史境遇中的具体呈现。因此,发展观不仅要面向发展最终确立人本身,与此同时也要面向人最终确立发展本身,显明人与发展的这种本质性关联的视域应该是任何一种发展观的最高使命[5]。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视域中,“人”是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建构之“魂”,在努力完成“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教育的历史使命的同时,能否激发师生的集体归属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高远追求和创新创业热忱应是其追求的最高价值,也是对建构活动本身进行评价的最高价值标准。每一所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建构过程,就是要把大学立足于当代高等教育活动的生存场域之中,充分调动作为主体“人”的自为属性,直视大学机体的某些异化环节,不断地对其反思和否定,并促进其更新和发展。因此,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建构是主体对客体积极谋划的逻辑表达。
(三)从发展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有机统一看高校发展战略建构过程中的规律遵循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矛盾运动的历史。不同于自然规律,历史规律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意识活动的体现,不管这些活动是感性物质活动还是思想活动。因此,即使人们在努力探索和揭示隐藏在纷繁复杂历史事件背后的客观规律时,也不应忽视这终究是人的活动规律,是通过人们为了追求和达到自己的自觉意图和既定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才得以形成并最终显现其作用的[6]。
人的主观价值追求活动与社会客观规律的作用过程是内在一致的、同一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的价值选择活动预设了一种相对理性客观的自由选择空间,即选择的自由度。尊重规律,并非为“必然”完全束缚,而是人的主体实践活动效率提高的捷径。马克思主义关于规律问题的辩证观点,不仅是我们探讨教育规律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建构高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点。在高等教育特定的发展阶段,充分尊重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正确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校实现自身最优化发展的题中之义。
(四)从发展是有机体不断自我协调和自我更新过程看高校发展战略建构过程中的组织变革与制度创新
对社会发展的理解,马克思采取的是一种非线性的复杂视角,他用“有机体”这一深刻的比喻来形容社会系统的互动机理和过程:“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7]作为有机系统,社会具有不断自我协调自我更新的能力,才“能够变化”“经常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501。社会有机体具有并发挥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能力,需归功于人类实践活动这一人所特有的本质力量。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下审视“制度”这一概念,制度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为满足其处理属于人的各种关系的需要所制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8]。它是对象化活动尺度的具体化和社会有机系统运行关系的集合,具有“对象化活动”的属性。当制度落后之时,制度的创新与变革就成为十分必要。
开放的社会有机体是由若干小的有机体组成的动态系统,大学即是一个存在于其中、始终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更新的有机体。现代科学认为,系统平衡的调节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反熵”性。自然系统中“熵的减少”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自动调节过程。与之相反,社会系统中“熵的减少”是有目的的人主动调节的结果。各种制度的建立即是有机体自组织和自调节过程自觉性的体现。当今大学所处的环境变化日新月异,其组织变革与制度创新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本身蕴含着大学制度变革的发生论依据的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建构活动,建构者必须发挥主体自觉精神,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积极推进组织变革与制度创新。
三、理性引航下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建构的路径选择
乔治· 凯勒认为,制定大学战略规划意味:“大学必须了解自己能够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以及想做什么;然后需要弄清楚可能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最后,决定将要做什么。”[9]大学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引领下,对自己“能够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以及想做什么”形成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只有这样,大学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高校发展战略的建构之基——特色立校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撑脱”于大学所赖以生存的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其建构是一个在多重维度的基础上把高校自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显现出来的过程。 “知己、知彼、知势”是发展战略规划建构“特色”定位的前提。“知己”即充分尊重自身的历史和传统,现实是传统的延续和未来的起点,在历史的洗礼中与时俱进才能凝聚特色。“知彼”需要把自己置于整个高等教育结构图谱中去分析,注意对国内、国外大学的横纵向比较。“知势”就是需要高校主动把自己融入到创新型国家建设蓝图中去,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去,努力打造 “中国特色,国际水准”。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战略结构调整期。进入新常态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等学校理应承担起其历史使命。大学自身发展资源的有限性与大学挖掘内、外部发展空间的无限可能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主要矛盾,抓住全球科技革命中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的历史机遇,抓住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迅速凝练自身特色,方能在新一轮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立于不败之地。特色不仅体现了学校的价值和地位,每所学校的特色办学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重要体现。潘懋元先生认为,“特色型大学”的定位应该体现在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及服务面向定位几个方面[10]。彰显自身特色,是要使学校自身的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及服务面向定位真正对接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接行业企业的需求、对接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在高校发展战略的建构过程中准确定位、在自身矛盾分析中勇于自我否定、在社会需求对接中凝聚自身核心价值方能彰显特色。
(二)高校发展战略建构之魂——为“人”的教育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像一条红线贯穿于马克思诸学说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4]106。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为我们描摹了人的“彼岸”和“此岸”对立统一的理想生存样态:在理想的价值目标的引领牵引之下的一个开放的、永无止境的历史实践过程。
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准确定位,具有生存论的意义。教育学即“人”学,是为“人”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终极使命,也是每一所大学发展战略建构之“魂”。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未摆脱过“依附式”的发展模式。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主义理念一直主导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在实用主义理念的浸染之下,大学不自觉地成为“经济发展”的工具,不择手段地争取资源,大学人文精神日渐式微。反映到大学战略规划制定上,其根本上奉行着“以数量求生存、把增长当发展”的路线,尽管其辞藻之华丽、数据指标之精密、技术运用手段之娴熟,却因为“人”的缺场而沦为“口号战略”“糊涂规划”。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当代表达。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成事”的教育,更是“为人”的教育——为了学生、为了教师、为了对大学寄予希望的所有的人。重新回到“人”这一高等教育的原点和出发点,使价值理性标准重新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尺度,以“立德树人”作为大学战略规划建构的文化醒思,如此,“规划”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规划,“大学”才能够更接近理想中的大学。
如果说“立德树人”是对教育本质和教育时代内涵的科学揭示,那么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的“创新创业教育”,则诠释了 “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根本转向: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为使命,教育第一次真正思考如何培育自我意识高度觉醒的人,思考如何实现群体主体性、个体主体性和类主体性的真正统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应贯穿于规划制定的全过程。
(三)高校发展战略建构过程中的规律遵循——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是统一的,他们既把社会历史看成是一种有客观规律可循的“自然历史过程”,又把社会历史看成是一个体现人的自觉意识和能动创造的实践过程。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于: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尊重规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社会最优化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我国大学处于多变的环境中,面对无序的“杂多”,特别需要有一种“一”作为其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向导,这种“一”便是高等教育规律。潘懋元教授于1980 年就提出了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教育内部关系规律[11]。他认为,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运行要受外部关系规律所制约,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要通过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起作用。“受制约”“起作用”形象地描述了教育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阐述了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育发展史印证了唯物辩证法描绘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图景,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然而,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却呈现偶然性特征。当前国家发展方式已经发生深刻转变,新技术革命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了深刻的挑战,高校发展战略的建构需要高校努力排除各种现实的矛盾和价值观念冲突干扰的同时,洞悉其背后隐藏的必然性,对自身进行积极调整,从而达到与整个社会系统以及其他子系统良性互动这一目的。
(四)高校发展战略建构过程中的组织变革与制度创新——现代大学制度的设计
社会中的有机体是一个内含矛盾的,有自组织、自调节功能的系统。良性的制度作为人类思维的凝结,能够积极调节社会有机体诸要素及关系,对社会有机体的健康运行起到促进作用,而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制度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这就需要拿出勇气除旧布新。
高校发展战略建构关注的组织变革与制度创新聚焦于现代大学制度的设计。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其中大学的治理结构和大学章程是重点。这一举措既指出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发展存在的制度缺陷,也反映了政府、社会和大学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必要性和紧迫性的高度认同。
大学章程的制定是我国新时期推进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依据和主要抓手。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来,各高校先后启动并完成了大学章程的制定工作,经教育主管部门核准后,正式成为规约与完善大学内部治理机制的“宪章”。大学章程其生命力在于实践,大学发展规划正是章程在学校在某一具体发展阶段实践路向的生动表达。高校应以诠释大学章程意旨的战略发展规划作为自身机制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完善制度建设和治理结构,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1] 中国大学怎样规划自己的未来?——来自“中国高校战略规划现状”的调查报告[N].光明日报,2014-05-20(13).
[2] 别敦荣.论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及其制定[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4):13-1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吉林大学,2011:1.
[6] 孙伯揆,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99.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
[8] 胡良琼.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视阈中的制度缘出及作用[J].科学社会主义,2013(2):48-51.
[9] George Keller.Academic Strategy:The Management Revolution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153.
[10] 潘懋元,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33-35.
[11] 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155.
The Rational Navigation of Marx′s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o the Formulation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GUAN Wenwen
(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PlanningOffice,JinLi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jing211169,China;College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Nanjing210016,China)
The lack of rational navigation is the root cause for the fact that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university becomes a mere formality in practice. The theoretical dimension of Marx′s concept of development——the stress on practicality, the display of human subjectivity, an accurate grasp of the law of objectivity and deep insight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ociety fits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higher education idea in the future that can take on the mission of guiding our university about how to formulate our development strategy. Founding schools of unique features, educating for human development, fully respecting and employing educational law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relations, designing system that comply with the modern university and the state situation are the path selection for the formulation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rational navigation of Marx′s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Marxism;the formulation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strategy;rational navigation;philosophical navigation
2016-04-06
关雯文(1978-),女,辽宁抚顺人,金陵科技学院讲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G649.21
A
1008-6285(2016)07-0063-05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基于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探析”(CXLX12_0131);金陵科技学院大学文化建设专项重点课题“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挑战及路径探析”(JIT-DXWH-201506)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