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科学化问题探析
2016-04-13刘进军
毛 斌,刘进军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行政决策科学化问题探析
毛 斌,刘进军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行政决策在现代行政管理中居于重要地位,行政决策的科学化,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能否取得成功,关乎到百姓需求能否达到满足,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行政决策进行了界定,其中每一种解释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片面性,无论如何,有关行政决策的界定都为我们科学的决策提供了理论前提,并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化、符合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
行政决策;科学化;监管;法制
1 行政决策科学化的概述
1.1 行政决策科学化的概念
行政决策科学化,就是指行政决策主体要坚持创新应变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采取现代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在符合现代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使主观的决策活动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最终解决行政管理的实际问题。行政决策的主体即做出决策的组织或个人,主要是具有管理国家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或个人,进行决策主要是在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1]。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的决策手段与理论,系统分析影响决策的各个要素,在充分参考了信息基础之上,提出解决行政事务的方法,做出最后的决定,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决策的科学与否直接与行政效率相关联,同时也影响着行政工作开展的方向,与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息息相关,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2 行政决策科学化的现实意义
1.2.1 大数据时代背景要求行政决策科学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社会网络化的趋势,数据透明成为政府增强公信力,建设“善治、良政”智慧化趋势下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开始。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以生态方式与世界相融合,同时政府在做出行政决策的时候受到的影响要素增多,大数据的出现,要求更高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决策精准度,一旦决策中出现了失误,将会带来不可计量的严重损失。
1.2.2 信息化的发展要求行政决策科学化
“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切斯特巴纳德(C heste r B ar n ar d)认为,任何组织的续存离不开有效的信息沟通。政府这个庞大的行政组织往往受限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行政决策漏洞百出。如今中国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之间的交换、传递速度突飞猛进。我国应当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准确、及时地做出一系列科学性的行政决策,把握机遇,力求能够在信息化时代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1.2.3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行政决策科学化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2],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工作中决策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建设的质量。我国目前在决策科学化方面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主观性过强、随意决策的现象。因此,只有规范决策机制,加强科学化决策的理念,才能避免决策过程中的失误。
2 行政决策科学化面临的困境
如今我国的行政决策已经抛弃了传统的经验主义,开始转向科学化行政决策。但是在我国科学化行政决策中,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2.1 公众参与度偏低
公民是否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决策当中,直接关系到决策结果是否具有民主性。判断民主的关键要素,就是人民能够参与或者影响公共利益的决策[3]。虽然目前政府制定了听证会制度、咨询制度等各种民主制度,这些制度都体现了民主思想,但是参与到评估讨论当中的仅仅是部分代表人员,并没有反应全体群众意愿,除此以外,我国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导致了群众无法得知信息,仅仅起到一个咨询作用,而无法左右决策的结果。
2.2 监管力度缺乏
虽然在各级政府当中,都设有相应的监察机构,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但是因为这些机构的法律地位比较低,没有法律赋予其实权,缺乏相应的权威性,同时监察工作无法脱离政府部门控制,导致监察的力度明显不足,很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除此以外,监督部门行使自己职权的力度不足,很多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很多监察人员无法充分履行自己职权。很多监察机构仅仅是接纳群众提出的建议、申诉,但是对于政府部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和一些不作为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一些违法的官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无法起到惩戒的作用,这也就导致很多官员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而监察部门的只能也会不断弱化。我国的政府部门要想使自己的决策更加科学化,行政的效率得以不断的提高,就需要解决上述的这些问题,为我国政府部门的决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决策者能力偏低
在行政决策中,决策者的能力关于决策的科学性,目前存在严重的能力不足现象。主要表现为:决策者缺乏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不足,无法针对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制定相应的策略。领导在做出决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群众的需求,以及当下社会发展真正面临的难题。但在实践当中,很多决策者不能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对问题缺乏系统全面地了解,在做决策的过程中,过于追求速度、政绩,领导人更换后,一些政策也会随之“流产”。决策缺乏连续性,政绩工程偏多,仅仅是满足了少数群体的短期利益,公共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近几年来,很多公路刚被建起来,就因质量问题修修补补。在这一过程中,对砂石、水泥等需求不断增高,这些高能耗的产品从表面上带来了经济效益,体现了政府的政绩,但在实质上却造成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2.4 决策的法制化缺失
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是保证决策科学性的前提。各级政府领导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应当遵循法律规定的范围,超越了法律的规定,决策则归于无效。目前,我国的行政决策法制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存在不足:第一,目标不合法。很多决策者以个人需求为目标,做出的决策违背了相关法律规定;第二,方案不合法。为了保证决策目标能够实现,领导者通常会制定各种方案,但是这些方案与法律的规则相违背,为能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履行职责;第三,程序不合法。我国规定了决策报告的制度,但该项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有效落实,仍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很多政府采取先斩后奏的方式,在决策已经作出后报告,往往是除了问题,再去追求决策者的责任,没有达到事前的有效控制;报告的内容多流于形式,主要报告的是决策的进展,而针对决策中会造成哪些风险,如何控制这些风险却很少涉及。
3 完善行政科学化的良性策略
目前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处于大调整大变动之中,为了缓解国家治理的新风险、新问题,保证最终行政决策结果的科学性,需要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法律制度的约束之下,做出相应决策[4]。
3.1 信息公开,方便公众参与
现实生活之中的一些决策失误事件往往与“暗箱操作”相伴而生。很多干部为了追求一己私利,进行“暗箱操作”,由此做出的决策缺乏科学性与民主性。公众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素,将决策信息对外公开,来激发民众参与热情,提高民众参与度,可以使群众更好监督决策者的行为,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决策者的“暗箱操作”行为。为了有效地做好信息公开工作,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法律制定中通过列举的方式确定具体需要公开的信息范围。除了涉及到国家秘密的信息,其它信息应当对公众公开,方便公众的查询。具体包括了决策的具体流程、决策的周边环境、为决策提供建议的专家名称,及其专业背景、决策的报告、决策的后果等与群众关系息息相关的信息;第二,不断健全管理机制,推动决策的科学化。信息公开的场所主要是地方图书馆,或者政府机构的档案室,方便公众的随时查询,而不能仅仅是形象工程;第三,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利用诸如听证、信息公告制度来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并且通过互联网、电视等数字化媒体对外公开政府的决策,使得利益相关者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提出有效建议。
3.2 明确决策者的责任
为决策者赋予权力的同时,也应当赋予其相应的责任,做到有权必有责。决策缺乏科学化,决策的结果则无法反应民意,不能尊重群众建议,无法反应群众集体思想;如果决策一味强调经验主义,决策的结果必然缺乏科学性[5]。明确每一个决策者的责任,能够使其在决策的过程中遵守相关程序,审慎做出最终的决策,使得决策的结果更加科学。在西方很多国家,都引入了行政问责制,决策的做出者需要接受来自社会群众、媒体、机关内部等各界的监督与问责,监督决策做出的每一个环节,一旦领导者决策出现错误,及时予以纠正,并且追究其责任。因此决策的评估机构应当独立于政府部门,保证评估结果的独立性,追究决策失误者的责任,保证每一个决策的做出都是科学的。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行政决策项目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如果使决策项目与决策者保持终身联系,使决策项目的质量关乎其终身,而不仅仅是任职使其。这样规定,可以是他们做出的决策更加谨慎,同时在决策的过程中避免主观色彩的干扰,能够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与此同时,应当健全终身责任制,而追究行政领导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同级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使得立法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匹配。同时,要明确人大代表兼职的范围,以及兼职的条件,人大代表能够充分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能,推动问责机制的顺利开展。
3.3 提升领导者决策能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蓬勃兴起,要求决策领导者坚持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具有创新精神,以保证具有竞争优势的行动和技能来适应快节奏变化的社会。这就需要领导者做到:群众委托政府行使管理国家的职权,同时对管理工作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保证每个群众都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促进决策结果的民主性;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决策过程进行科学论证,深入走访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处理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与相关业务部门沟通,精准掌握需要调查的实际情况;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充分利用外脑进行决策。对于领导来而言,在决策过程中何时进行拍板至关重要,需要遵循几条原则:第一、关于全局性决策要进行慎重决定;第二、关于急需解决的问题应当及时决策;第三、关于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开展;第四、关于导向性较强的问题,采取迂回的措施。领导干部必须在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之上,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做出最终符合实际情况的良性决策,以免出现决策失误,造成不良后果。
3.4 强化决策的法制化
强化决策的法制化,不仅要在形式上合法,而且要在实质上合法[6]。首先,要树立依法决策的理念。决策者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才能够合法依法行政,这是作为一名决策者应当具备的素质,与此同时,要将掌握的法律知识贯穿到决策的过程中。在做出具体决策时,既需要考虑到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果,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该种决策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其次,要规范决策的程序,通过法律约束决策的各个环节,防止决策者滥用公权力。科学的决策包括如下几个环节:一是确定决策的目标,该目标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二是设计方案,通过实际调查、向专家咨询、分析问题,而后制定多种方案,哪一种方案符合法律规定,同时又切实可行,才可以被采纳。三是对方案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听证,听取多方意见,选择出最终方案。
3.5 结束语
行政决策科学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决策结果的科学化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工作是否能够稳步进行,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虽然我国目前的行政决策科学化还存在许多问题,但通过提高决策者个人能力、强化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咨询和民主参与工作,加强监管、完善法制制度建设,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与支持,一定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1]王峰.当代中国行政决策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6.
[2]蒋楠,刘宇恒.美丽中国美好未来--浅析“五位一体”总布局[J].青年与社会,2013,12:1.
[3][美]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李拓.论正确处理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关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01:38-41.
[5]虎健.试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06:10-12.
[6]张蕊.行政决策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及其辩证关系浅析[J].管理学家,2012,20:15-16.
责任编辑:邓荣华
C934
A
1672-2094(2016)02-0008-03
2016-01-15
毛 斌(1989-),男,甘肃山丹人,甘肃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刘进军(1963-),男,甘肃会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教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