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州方言中婚丧、节令等四类词语中的地域民俗文化

2016-04-13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节令宿州男方

魏 娟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宿州方言中婚丧、节令等四类词语中的地域民俗文化

魏娟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为了解宿州地区的民俗文化,对宿州方言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嫁娶文化、丧葬文化、岁时节令文化和称谓文化。从中可以发现宿州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宿州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同时也反映出宿州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宿州方言;民俗;嫁娶;丧葬;岁时节令;称谓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辖“四县一区”,即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和土甬桥区(原宿县)。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宿州方言进行了研究,唐爱华等整理了今存宿州市土甬桥区城区老派方言音系,并与中古音系作比较,说明其古今语音的变化特点[1]。张德岁主要着眼于宿州方言的词语研究,对宿州方言中“给”的11种用法进行了细致描述[2];对宿州方言亲属称谓语与相关文化内涵进行了论述[3]171;搜集整理了宿州方言中不少讳饰词语,并对其讳饰现象作了文化透视[4]。

张德岁有关称谓语和讳饰词语的研究涉及到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宿州方言中有关嫁娶、丧葬、岁时节令与称谓四个方面词语的解析,来探讨其包含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1 宿州方言词语中包含的嫁娶文化

中国传统嫁娶文化讲究六礼:一曰纳采,二曰问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5]。与中华传统嫁娶习俗整体相比,宿州地区的嫁娶文化既有继承也有所改变。下面通过对宿州方言中有关嫁娶方面词语的解析,探讨宿州方言词语中包含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1)看对象:就是相亲。看对象多是指在媒人的牵引下男女双方见面,大多情况下是男方到女方家,这符合女子矜持与娇羞的传统。通过一两次见面交谈,男女双方和双方家长确定婚恋是否进入下一个环节。

(2)提亲:男女双方和双方父母满意后,男方就会催促媒人去提亲。

(3)合八字、看日子:主要是看男女双方在生辰八字上是否犯“冲”。 一般将男女的出生日期写在纸上,送至“算命先生”处,请他推算两人是否犯“冲”。宿州地区有“马见猴,夜夜愁”“鸡犬不宁”“龙虎相斗”等男女属性犯“冲”相克的说法。若八字相合,再请算命先生择选嫁娶吉日,即“看日子”。

(4)下礼:又称下彩礼,相当于古代的“纳采”。礼单内容一般是双方家庭商量后拟定。在彩礼钱方面为了讲究吉利,大多用六或八等数字。礼品主要包括“四斤礼”和衣服首饰。“四斤礼”大多是猪肉、鱼、烟、酒、面、米、糕点之类的食品。衣服首饰是女方结婚所需物品,首饰包括链、戒指、手镯,俗称“三金”。若在婚恋进程中出现悔婚情况,对彩礼的处理也颇有讲究:若女方悔婚,彩礼全数归还男方;若男方悔婚,女方不会归还彩礼,这也算是对女方名誉的补偿。若男女双方在下礼后未结婚,过节时男方要送礼物给女方父母,以表孝意。

(5)装箱礼:在结婚的前一天,女方的外婆、母亲、婶娘等女性长辈在嫁妆箱子里放入现金和糕点等,以供到男方家里酬谢操办婚礼的亲朋。

(6)缝被子:结婚前男方家里会请儿女双全、家庭富足、长相较好的有福气的女性为新人缝被子。为图喜气,大多会选购龙凤呈祥图案的被面。

(7)压床:在大婚前一天,男方一般会请同辈青年在新人床上睡一晚,名曰“压床”,以求多子多福。

(8)迎亲:在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中,迎亲形式远远高于到政府部门登记、领证。结婚当天上午12:00前,男方须把女子迎娶回家。为了喜庆热闹,男方多用花轿抬回新娘(现在娶新娘用小轿车,“文革”期间多用马车、牛车、自行车或女子步行到男家)。有喇叭班子随往,沿途吹奏,到女家则按照上轿程序吹奏。女方的嫁妆多由女方派人、派车送到男方家里,大多是家电、家具等物品。

(9)回门儿:一般是结婚第三天,女子的同辈或晚辈成年男性,到男方家接女子回娘家,娘家人多向女子询问公婆家的情况。当天下午必须把女子送回男家,否则视为“婚变”。现在是新婚夫妇第二天或第三天一块回到女方家里看望女方家人。

以上是宿州地区嫁娶习俗词语的相关解析,从这些词语中可以发现宿州地区的嫁娶习俗有其独特的形式。

2 宿州方言词语中包含的丧葬文化

丧葬是为死者办理后事的一项仪式,古代传统的丧葬仪式分为停尸、招魂、吊丧、殡仪、送葬五部分。宿州地区丧葬习俗大致分成五个环节:初丧、入殓、出殡、安葬、祭祀。

(1)初丧,是丧礼初期所做的一些准备:一是选棺,做棺材的木料,宿州地区有“一桕二杉三梓楸,槐桑枣榆是中流,楝树不做寿材用,杂木泡桐次杨柳”的说法,棺材的材质由家庭的经济情况决定。二是寿衣,衣服的衣料大多用绸子而不用缎子,由于绸子谐音“稠子”[chóu zǐ],缎子谐音“断子”[duàn z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的迷信心理。三是报信,宿州地区要在自家家门上贴上白纸或草纸,表示家里有人去世。在死者原单位或生活的小区通知公告栏张贴讣告。现在一般是电话通知或是派专人报丧。四是戴孝,也就是穿戴孝衣,孝衣专指丧礼期间的服饰。服饰根据亲疏不同也有所差异:儿子为重孝,头包孝巾,身披白布长袍,腰系麻绳;女儿孝衣穿戴稍少于儿子,仅穿孝衣,这也表现出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其他亲属男戴孝帽、女服孝巾。

(2)入殓又称入棺,随着社会的发展,入殓仪式逐渐简化,如今主要指将骨灰放在棺材里的仪式。把寿衣按照人体结构摆放在棺材里,再把骨灰撒在衣服上,有时会放些死者生前用品作为陪葬物,家人结束最后的告别后封棺,依次用钉子将棺盖订好即可。

(3)出殡,是安葬的日子,一般以单日的下午为佳,伴着喇叭的哀乐声和家人的哭声,由男性亲友把棺材抬出来,家中长子走在前面要“摔老盆”(老盆即出殡前烧纸用的盆),在摔之前长子将老盆在头顶转三圈以示早日超生轮回。之后棺材要从“老盆”的碎片上抬过去。在一路喇叭的哀乐声和家人的哭声中到达墓地。

(4)安葬,土葬是传统的安葬方式,火化制度实行后,一般是骨灰的安葬。自古以来大都请风水先生看墓地。东晋著名学者郭璞在《葬书》中曰:“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6],人们相信选择风水好的墓地可以得到“祖先庇佑”。如今,城市设有陵园,农村地区多葬在自己的承包田里。棺材放入墓穴前,在墓穴中放入活鸡走动,以示早日升天转世。棺材放入墓穴后由长子先添三铲土,以作告别,然后众人封土,堆好墓冢。同时要把花圈、纸人、纸马烧给死者,安葬结束。

(5)祭祀,是葬礼的扫尾工作,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如圆坟、头七、七七、百天、周年等。圆坟是安葬第三天,子侄辈重新添土,把坟茔修得美观些。头七是去世后第一个七天,七七是去世后第七个七天,百天是去世后一百天,在这些特殊日子里,死者亲属需要到坟前烧纸祭奠。

宿州地区的丧葬仪式复杂、繁琐,带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其中选棺、门上贴白纸等环节表现出宿州独具特色的地方习俗。

3 宿州方言词语中包含的岁时节令文化

中国岁时节令文化历史悠久,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习俗也有所差异。宿州地区的岁时节令习俗与传统的习俗活动大体上一致。

(1)大年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这天早上要放鞭炮,以表喜庆吉祥,家里晚辈要给长辈磕头拜年要压岁钱。宿州地区的大年初一有“忌扫地和洗衣服”说法,在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里,扫地会把家里的财运扫走,不洗衣服是为了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按照传统,元宵节一般要观灯、猜灯谜、吃汤圆。现如今,宿州地区仍保留着挑花灯、吃汤圆的习俗,正月十五意味着春节的结束,元宵节过后人们开启新一年的忙碌,孩子们要上学,成年人要外出工作。

(3)二月初二:宿州地区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谚语,二月是农物生长的时节,人们把希望寄托在龙的身上。小孩子会在这一天“剃毛头”,保佑孩子健康。大人们也会在这一天理发,缘于宿州地区“正月不剪头发”的习俗,正月剪头会“死舅”,因此这一天理发店客人爆满。

(4)清明节:清明是踏青、“添坟”的节日,“添坟”也就是扫墓,人们会给过世亲人烧纸,希望保佑子孙后代。《宿州志》就有记载:“清明踏青,插柳于门。具牲醴、食馐展墓,加土数篑,谓之‘添坟’”[7]991。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宿州地区俗称“五月端”。端午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也会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以此驱邪。

(6)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见面的日子。这时正值宿州多雨季节,如果下雨,宿州老一辈的人说是牛郎织女的眼泪,将气象与传说巧妙结合。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一家人会吃着月饼在庭院里赏月,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宿州志》记载:“中秋夜,陈瓜果焚香月下,拜毕长幼团坐食之,谓之‘望月’”[7]993。

(8)腊八节:在农历腊月初八由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一个传统节日。依照习俗这天要喝腊八粥,一种由谷物熬制而成的粥。以“杂米、豆、枣、粟、姜、菜为粥,名‘腊八粥’”[7]992。

(9)小年:北方地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宿州为农历腊月二十四。小年是祭祀灶神的节日,此俗已渐渐废除。但这一天家家户户上集市置办年货的风俗逐渐约定俗成。

(10)除夕:农历大年三十,辞旧迎新的日子,与大多数地区一样,人们会吃饺子、放烟花、贴春联、放鞭炮。除夕有“守岁”的传统,《宿州志》中就有记载:阖家饮食欢乐,夜分不寝,谓之“守岁”[7]992。宿州地区有着“栏门棍”这一较为独特习俗,“拦门棍”是指在大年三十的早上放在门口的棍子,寓意防止财源外流。

上述是对宿州地区节令词语的解析,整体上与多数地方的习俗相仿,部分习俗极具宿州地域文化特色,但有些习俗随着时代变迁逐渐简化。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 宿州方言词语中包含的称谓文化

张德岁已经对宿州地区的称谓语作了详尽的解析,本文主要列举几条颇具宿州地区特色的称谓词语。

(1)融合南北方言的称谓:宿州老一辈人的称谓语中对父亲会喊“大”[dà](或读第三声),母亲会叫“娘”,随着时代变迁,这种叫法大多在中老年人之中。这种称呼受到了临近的南北方言的影响[3]172。

(2)带有“俺”字的首词称谓:一般形式为“俺+亲属词”,这个亲属词有爸、妈、奶、佬、叔、姐、哥、弟、妹等,如“俺爸”、俺妈、俺姥、俺奶等。与普通话相比多了一份浓浓的家乡味道。

(3)传统的亲疏观念较重:为了区分亲属之间的远近,通常在亲属词前面加外、堂、表、干、后等字来表明亲疏的不同。在宿州地区一般母系血亲会有外佬、外婆、表弟、表哥、表姐,堂字亲属一般出现在父系血亲中,如堂姐、堂哥、堂妹、堂弟等。与北方地区不同的是这样的亲属词用于直接的称呼,而非第三人称,具有浓重的亲疏观念。

(4)按年龄大小的称谓排序:年龄大小的排序反映着传统尊卑礼仪的观念,在宿州这种称谓排序很是常见,如对叔伯的称呼有“大大、二大、三大”或“大爷、二爷、三爷”等,还有“大姑、二姑、大姨、二姨”等。

由上述称谓词语可见,宿州地区的一些称谓词语和普通话相比,有其独特之处。称谓语作为这片土地文化的载体,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浓郁的地域特色。

5 结 语

方言作为记录地域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地区的民俗文化。通过对宿州方言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宿州方言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特征。宿州方言中婚丧、节令等词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们对于历史的传承。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宿州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逐渐消逝淡化。宿州地域文化作为宿州人的文化标签,是凝聚宿州文化向心力的精神源泉。语言的迁移与替换潜移默化、悄无声息,传承难度较大。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宿州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另一方面,应该对传统方言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背后深层的宿州文化意蕴。

[1]唐爱华,王临惠.安徽宿州方言音系[J].宿州学院学报,2015(6):47-51

[2]张德岁.宿州方言中的“给”[J].宿州学院学报,2010(7):47-60

[3]张德岁.宿州方言亲属称谓语与称谓文化考论[J].江淮论坛,2016(3):171-175

[4]张德岁.宿州方言中的讳饰语及文化内涵[J].宿州学院学报,2016(4):53-59

[5]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179

[6]郭璞.图解葬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0:160

[7]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991-993

(责任编辑:胡永近)

10.3969/j.issn.1673-2006.2016.10.017

2016-07-17

魏娟(1993-),女,安徽宿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H07

A

1673-2006(2016)10-0066-03

猜你喜欢

节令宿州男方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立 秋
男方拒不配合,婴儿出生证明能办理吗?
五月节令百草之艾 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
正月节令百草之柏叶
宿州学院
宿州绿地城基坑防洪安全设计
自制
廿四节令鼓队震响华大20年
女方有第三者,离婚时男方能否要求女方过错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