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环境分析
——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

2016-04-13但菲

关键词:儿童心理流动家庭

但菲

(沈阳师范大学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心理学探微

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环境分析
——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

但菲

(沈阳师范大学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以六名个案学前流动儿童的实际生活为案例,运用观察、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就家庭环境对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结论,即儿童家庭的物质环境、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儿童的心理状态对儿童早期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学前流动儿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社会支持、为学前流动儿童提供适当的家庭教育指导是帮助学前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策略。

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家庭环境;质性研究

一、问题提出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全国流动儿童有3 600万,其中学龄前流动儿童的数量达899万,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5%,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191万,增加了近26.91%[1]。可见,学前流动儿童数量在急剧攀升。对于学前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来说,他们的流动性使其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群。在随父母频繁的流动中,环境的不断变换很难给学前流动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童年早期的流动经历很容易使其出现某些心理健康问题。许多关于学龄阶段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较城市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在学龄前期就已经有所表现。有研究发现,流动幼儿在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品行障碍方面与本地幼儿有极显著的差异,其心理健康发展水平显著低于本地幼儿[2]。一项关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的研究也表明,3—6岁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水平低于当地同龄儿童总体发展水平[3]。虽然关于学龄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研究结论较为一致,即学前流动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曾指出:“与人生命的其他时期相比较,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周围环境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4]。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以自身为主体、与周围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家庭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表现在生物性的遗传因素上,更表现在家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上。有研究发现,家庭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不同维度有着不同的影响[5]。流动儿童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观与儿童观,缺乏民主的教养方式,为子女提供的学习资源较少[6]。家庭环境对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根据研究的需要以及质性研究的抽样方式,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范式中的目的性抽样方式,在选择样本时,根据本研究的问题与目的,选择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个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流动儿童分布相对密集的幼儿园进行随访,以及对学前流动儿童的预观察,最终确定了六名个案学前流动儿童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这六名个案学

前流动儿童家庭均来自外省的农村,最长的来沈阳已经14年,因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其父母来到沈阳做生意或者打工,工作不是十分稳定。

(二)研究方法的确定

1.观察法

学前儿童的很多心理状况是通过行为和语言表现出来的,而行为和语言是可以被观察的,且观察法收集到的信息更真实、生动。因此,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对学前流动儿童的幼儿园生活和家庭生活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采用轶事记录法,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背景、人物、开始、发展的全过程,并通过录像的形式辅助笔者完善观察记录。为了深入了解学前流动儿童的家庭生活,并考虑到家长的配合程度,笔者深入其中三名个案家庭进行了家访,对其家庭生活进行了观察,主要记录学前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行为表现以及与父母的互动等。在本研究中,笔者对六名学前流动儿童共进行了41次观察。

2.访谈法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学前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本研究对六名个案学前流动儿童的家长和教师进行了多次正式与非正式的访谈,本研究总计正式访谈12次,在观察过程中笔者更多地以“聊天”的形式与教师和家长进行多次非正式访谈。本研究通过与学前流动儿童近距离的接触,与其父母、老师等重要他人的交流沟通,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三、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环境分析

家庭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家庭是他们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之一。在家庭中获得的早期经验对儿童的情感、人格、智力发展,社会性和道德成熟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然而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学前流动儿童的家庭并没有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条件和保证。为了能够将学前流动儿童的实际生活鲜活地呈现出来,在反复阅读和分析原始材料后,研究者试图将主要的研究结果用被访者的本土概念表现出来,这样,既可以看到学前流动儿童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过程和细节,同时也能够体现质性研究的特点。

(一)“我不想住在这个破房子里”:有限的家庭物质条件

六名个案中只有阳阳家是单位提供的宿舍,其他个案都是租房或住在工厂里。晨晨曾经对妈妈说:“妈妈,你什么时候给我换个大房子,我不想住在这个破房子里了”。笔者通过家访了解到,晨晨住在沈阳城乡交界处的一个偏僻的村子里,道路不平坦,而且交通不便。村子里有很多家具厂、桌椅加工厂等工厂,这里的工人大多数都是外地的打工者,晨晨就住在这个村子里的一个沙发厂里。晨晨住的地方是厂里的一间房子,一进门放着一箱箱的钉子等货物,还有一辆摩托车,再往里面走是他住的地方,大约十几平方米,很昏暗,一个火炕,炕边有一个小柜子,炕上有一个小学习桌,桌上面放有一台电脑。笔者问晨晨为什么想换个大房子,晨晨说:“我一个人在家好怕,怕怪兽来吃我,怕有鬼,吱吱吱的响”。晨晨说的“吱吱吱的响”应该就是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这样简陋的物质环境已经给晨晨带来了恐惧。

其他五名个案的家庭条件也不容乐观,花花家在晨晨邻近的村子里,花花经常站着、趴在桌子上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有时趴在炕上写,有时跪在炕上写;小凯的父母经营一家羊绒衫店铺,小凯的家就在店铺里,店铺20平方米左右,后面用隔板隔出了一间卧室,大概不到10平方米,有一张大床,几乎占了整个卧室的空间。小凯妈妈要一边看着小凯写作业,一边招呼顾客。小凯妈妈说:“我看着他写作业,你要不看着他写,他不写。但是来顾客了,我也得忙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小凯很难集中注意力来专心地写作业,这也是造成其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

流动人口家庭最大的特质就是流动性,他们来到城市后通常从事较脏较累的工作,收入不高,这就决定了他们需要就近选址,租住平房或价位低廉的楼房,通常这样的房屋条件较差,面积狭小,儿童基本没有独立的学习和游戏空间。这样有限的家庭物质条件不仅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可能使幼儿对这样的环境产生恐惧,及在与城市儿童的对比中产生自卑等心理。

有研究表明,农民工家庭低水平的物质生活很难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人均居住面积小,房屋质量差,所以农民工家庭的学前儿童大多没有属于自己的学习与活动空间[7]。学前流动儿童的家庭地理位置较偏僻,居住条件较差,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和教育环境,有的儿童甚至要经常搬家,频繁更换新环境。儿童在这样一种嘈杂、人来人往的局促的生活空间中,很容易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和一些行为方面的问题,如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问题有可能同时也影响其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

(二)“回家没人陪我玩”:贫乏的亲子互动

学前流动儿童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加之其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意识到亲子互动的重要性,只考虑满足儿童物质上的需求,而忽略了精神上的陪伴。

六名个案学前流动儿童中有三名曾经跟笔者抱怨回家没人陪他们玩,花花说:“都没有人跟我玩,妈妈天天干活,爸爸也天天干活,他们一回家就睡觉了,没有人陪我玩”;阳阳也曾抱怨说:“爸爸回来就玩游戏,我睡觉的时候爸爸还在玩游戏”;涵涵虽然没有直接说回家没人陪,但是老师说涵涵妈妈工作很忙,每次接涵涵的时候,都是急急忙忙地走,还说:“哎,我得走了,还得上班,不赶趟了”。老师还说:“她妈可能没时间,留作业也不咋写,没人管她”。

可见,学前流动儿童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陪伴孩子,还有的家长没有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即使有空余时间也是玩手机游戏。有研究指出,流动幼儿家长缺乏正确的亲子观,亲子交流方式和互动内容单一,互动频率较低[8]。学前流动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和互动,父母不能及时了解孩子来城市的适应情况,不容易发现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对其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因此对孩子身心发展状况的关注不够。同时,父母与孩子间因缺乏交流和互动使得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疏远,学前流动儿童从父母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可能会通过一些特殊的行为来引起老师或家长的关注。

此外,学前流动儿童的家庭主要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扮演着“严父”的角色。晨晨妈妈有时训斥晨晨:“你再不写作业我告诉你爸,让你爸看你写”。有的父亲只负责赚钱养家,基本不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在孩子面前没有什么权威,似乎是一个旁观者。花花妈妈曾说:“他(爸爸)更没空了,还他管呢,他管不了,没人听,这孩子就是自学。他送什么送,一年他能送三回孩子,都是我自己,他管不了,他啥也不管”。可见,父亲在学前流动儿童的生活和教育中的参与度很低。

父亲教育角色的缺位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指出,作为父亲,从儿童生活的最早期,就应参与对孩子的教育。缺少父亲教养的孩子,可能有害羞、抑郁、沮丧、孤僻、胆小怕事、多愁善感等不良的性格特征[9]。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发展中缺少父亲,那么这些儿童在性格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会有困难。所以,学前流动儿童家庭中父亲教育角色的缺位,不利于儿童完整个性的形成,同时与父亲交往的欠缺很容易使儿童缺少父爱,使其在幼儿园中的同伴交往甚至对其成年之后的人际交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我不听话妈妈就打我”: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

中国传统的教养方式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尤为明显。流动人口来到城市之后,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往往还延续着老家的传统,父母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经常以打骂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

阳阳经常因为没写完作业就看电视、作业写得不好、拼音没学好等原因而被妈妈打,阳阳的手上、胳膊上和腿上经常被妈妈用衣服架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还不让老师问妈妈,不然妈妈还会打她的。

晨晨妈妈:“我自己脾气不好,性子急,但就是控制不住,骂是必须骂他,非得骂他他才听,有的时候怎么说也不行,就会在屁股上来两下”。(访谈记录)

花花妈妈:“一般就揍他,上去就一脚。有时候哭,有时候也挺犟的,也不哭。打了掉几个眼泪,没人管自己就玩去了”。(访谈记录)

从以上记录中可以看到,“打”“骂”“揍”等是学前流动儿童家长教育孩子的常用方式,父母经常用“滚”“得瑟”“欠揍”等词汇来训斥孩子。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对学前流动儿童幼小的心灵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会产生心理阴影。

有研究发现,不良的教养方式极容易造成儿童的心理偏差,甚至严重的心理疾病,父母的不理解、不尊重、不关爱往往会使儿童产生压抑、焦虑和偏执心理,最终形成“攻击性”人格,并喜欢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以此来获取心理上的平衡[10]。对于学前流动儿童来说,父母应该成为他们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坚实的精神支持,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然而父母不但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反而动辄打骂。当学前流动儿童爱的需求长时间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对家庭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就会降低,并产生孤独、怨恨等消极情绪,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且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亲子关系不良的幼儿,则容易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产生不良认识和消极体验,并影响其与同伴和教师的交往,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也往往较为消极[11]。

(四)“妈妈总是问我今天学了什么”:传统的教育观念

父母的教养观念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对教养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并影响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12]。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学前流动儿童家长仍然秉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希望下一代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考上大学,有出息,从而可以向社会上层流动。所以家长特别注重知识的学习,希望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但是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所以通常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权交给老师,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孩子的学习都是靠幼儿园老师来教,我们

跟家长说,家长就说‘老师你管吧’,有的家长经常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你就全权负责吧’”(访谈记录)。把孩子全权交给老师,这是大多数流动儿童家长的心声,而且,他们希望孩子在幼儿园以学习知识为主,其他的能力都无关紧要。

Y老师:涵涵都学会魔尺了。

涵涵妈妈:啊,行,你不用教她别的,数学题学会了就行;上好几百块钱的幼儿园,怎么还不会,学这么慢。

从涵涵妈妈的话语中可以看到,她希望涵涵尽快把数学学好,对于她有没有学会魔尺什么的却不关心,她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更多的小学阶段的知识,而忽略其同伴交往、与人合作等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培养。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而学前流动儿童家长更是如此,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其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忽略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学前流动儿童父母经常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权交给老师,忽视学前流动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与心理发展的需要。学前流动儿童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不但缺少父母给予的精神支撑,学业的负担也无形中给学前流动儿童增加了一份压力,容易造成儿童的心理偏差。

四、对策与建议

(一)为学前流动儿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儿童发展最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家庭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家庭是他们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之一,在家庭中获得的早期经验对儿童的情感、人格、智力、社会性和道德成熟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对于学前流动儿童来说,新的环境给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良好的家庭氛围却能为学前流动儿童提供精神上的支撑。

1.加强对学前流动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早期的流动经历对幼小的儿童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些挑战很可能给学前儿童幼小的心灵带来严重的创伤,而家庭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家长应给予学前流动儿童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提高亲子互动的参与度,充分利用休息时间与学前流动儿童多交流,一起游戏,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关注他们在幼儿园的适应情况。另外,家长应给予幼儿一些肢体上的接触,如抚摸孩子的头、拥抱孩子等,亲昵的肢体接触和赞许的眼神等都能使学前流动儿童获得安全感。此外,父亲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亲也应积极参与到学前流动儿童的生活与教育中,为儿童树立男性的榜样,这有利于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2.提高家园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前流动儿童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意识淡薄,通常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权交给学校或幼儿园,对幼儿园的家园合作不给予重视,很少主动和老师交流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等情况,与幼儿园的配合不够积极。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因其文化水平的限制而无法判断孩子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些心理问题,而家园合作正是家长了解孩子的主要途径。家长应积极主动参与到家园合作中,与教师积极配合,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学前流动儿童的在园适应情况和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等,向教师请教科学的育儿方法和教育经验,保证家园合作的一致性。

(二)为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社会支持

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因其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更多地还需要社会为流动儿童家庭提供一定的社会支持。

1.改变对流动儿童的偏见心理

社会大众普遍对流动儿童存在着歧视、排斥、看不起等社会心理,一些报纸或新闻也经常报道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流动儿童经常被贴上“问题儿童”“坏孩子”的标签,社会对学前流动儿童存在偏见。然而,这种偏见对流动儿童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出现的这些问题是特定的环境造成的,我们应该了解流动儿童的特殊性,并理解和尊重他们。而且很多流动儿童身上也有很多城市儿童所没有的独特品质,他们踏实、勤劳、朴实、乐于助人、懂事等,他们身上有很多城市同龄儿童应该学习的东西,我们应该改变对流动儿童的偏见心理,尊重和理解流动儿童。

2.建立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流动儿童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且忙于生计,他们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给予一定的支持。因此,政府在充分了解当地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就业等情况的基础上,应建立健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体系,落实政府、教育部门、社区、幼儿园等各部门的分工。各部门应制定活动方案并定期举办活动,逐级分工配合完成对流动儿童家庭的教育指导。一些城市可建立流动儿童之家,联系当地相关部门或幼儿园,定期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并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共同促进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3.以社区为依托开展丰富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社区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

教育指导活动,让学前流动儿童家长了解更多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定期举行亲子活动,增加流动儿童与家长互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社区还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和学者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教育知识讲座和交流,建立社区志愿者帮扶队伍,结成帮扶小组,一对一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向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及时纠正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

(三)幼儿园应为学前流动儿童提供适当的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园是除家庭外学前流动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目前,流动儿童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还存在诸多的误区和盲区,因此,通过家园的密切合作促进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完善并落实幼儿园家园合作制度

家园合作是为学前流动儿童家长提供教育帮助的有效途径,家长可以通过家园合作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适宜的教育方法,增进对孩子的了解。因此,幼儿园应完善并落实家园合作制度,充分考虑到流动家庭的特殊性,举办形式多样的家园合作活动。针对儿童的实际问题,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家长共同讨论,并邀请学前教育的专家学者为家长做报告,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纠正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和行为,同时进行家访,为学前流动儿童家庭提供有利的帮助。

2.幼儿园应掌握与流动家庭合作的主动权

由于工作时间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一些流动儿童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很少主动与老师交流,一些家长怕给老师添麻烦,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显现出谨小慎微的态度。因此,幼儿园在与流动家庭合作中应掌握主动权,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儿童家长交流,充分利用微信等交流工具,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园表现,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针对孩子的发展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并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不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高高在上的,平等的对话关系能够促使家长更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

[1]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等.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南方人口,2013(4):44-55.

[2]王心爽.长沙市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孙倩倩.沈阳市3-6岁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状况的调查[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4]何桂宏.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卑感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6):4-7.

[5]栾文敬,路红红,童玉林,等.家庭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3(2):27-36.

[6]索长清,但菲.3岁~6岁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以沈阳市为例[J].早期教育,2013(9):51-53.

[7]苍翠.当前农民工家庭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10(1):22-26.

[8]贺琳霞.流动幼儿亲子关系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8(11):60-61.

[9]郭亨贞.生存在城乡“夹缝”中的孩子——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10]戴军.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个案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11]潘丽芬.走进孩子的心灵——一名幼儿社会交往的叙事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12]孙现红.流动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研究——以山东省J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4.

A Qualitative Study of Family Environment of Preschool Migrant Children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Dan Fei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Primary Education,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4)

This study appli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o analyze family environment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reschool migrant children?based on the cases of the six preschool migrant children.Results show that the physical family environment,the parents’education concept and the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state have important effects on mental health of preschool migrant children in the early childhood.It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help preschool migrant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 to create a harmonious family atmosphere,provide social support and appropriate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for preschool migrant children.

preschool migrant children;mental health;family environment,qualitative study

B844.12

A

1674-5450(2016)06-0132-05

【责任编辑:赵 颖 责任校对:张立新】

2016-09-10

2014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L14BSH009)

但菲,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流动家庭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流动的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