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 筑牢党建 将立德树人融入全过程——成都中医药大学创新党建模式研究
2016-04-13张景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张景萍 杨 静 罗 萍(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创新模式 筑牢党建 将立德树人融入全过程——成都中医药大学创新党建模式研究
张景萍杨静罗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摘要】学校党委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上下联动,创新党建模式,以引入社团管理模式强化德育为先,以创新区域党建模式突出服务为本,以创新就业驱动模式夯实就业为基,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有示范性的党建品牌,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党建 创新 模式 研究
近年来,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重大任务,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上下联动,创新党建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服务型组织建设、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有示范性的党建品牌,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争创一流大学、培育合格人才树立了坚定明确的方向。
一、引入社团管理模式强化德育为先
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探索将社团管理理念引入党组织活动,成立了以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组成的 “党旗先锋队”,既加强了学生党支部之间的横向联系,同时加强了党支部和团支部的纵向辐射,深入开展“党建带团建”,建构了先锋工程、修身工程、质量工程“三大工程”,形成了老党员、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共育成长模式,成为校内外颇有影响力的党建团队。
推进先锋工程,强化思想引领。以先锋论坛为主要阵地,开展先锋讲座、专题讨论、时事辩论、论文交流系列活动,以“四讲”为主,“讲政治、讲人生、讲学业、讲时事”,通过“两结合”,即“党员专家讲”与“学生自己讲”相结合,组织引导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用党的先进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头脑。先后举办“端正入党动机,争做合格党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自觉增强党性修养”等讲座,邀请党校教授、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客“先锋论坛”,就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成长、理想追求和同学们深入交流,引导大学生提升党性修养,树立责任意识。
推进修身工程,强化服务宗旨。开展了“中医药文化服务”项目,启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四进”工程,即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进农村,发挥所学专长,为广大党员、团员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先锋队已先后举办十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如与成都戒毒康复所共同建立“中医药文化志愿实践服务基地”,组成“社会实践服务团”赴北川、什邡、绵竹、江油等地开展“青年服务下基层,中医文化送健康”活动,走进金牛区金泉街道金科苑社区等5个社区开展文化志愿实践服务。
推进质量工程,强化示范作用。以党旗先锋队为主体,建立了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控制体系,赋予先锋队党员在完善考核指标、开展考核考察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广泛开展党员帮扶活动,通过担任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督学、结对帮扶入党积极分子、指导帮助党团员积极申报党建课题,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和示范作用。党旗先锋队积极主动开展党建活动,举办了“创先争优”党团支部风采大赛、设立了“先锋在线”网站等,充分发挥队员们在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创新区域党建模式突出服务为本
学校党委制定了《关于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基本实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六有”目标。实施榜样示范活动,支持和培育了一批过得硬、叫得响、推得开的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服务”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成为了我校各级基层党组织实现政治核心作用与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抓手。
立足社区,建立区域化党建组织。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分党委通过“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医院党支部——社区党支部” 平台共建,开展“区域化党建”。学院党委与成都市青羊区汪家拐街道党工委签订“创先争优,为民服务,创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针推社区行志愿服务”协议书,以汪家拐街道办事处下辖社区(文翁社区、文庙社区、长城社区、少城社区)为基地,由针推院/附三院分党委和汪家拐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开展多元化社区医疗服务,形成了高校基层党组织与社区基层党组织合作共建的模式。
发挥优势,建立师生党员服务队。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分别组建了以党员专家、临床医生为主体及由高年级学生组成的党员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志愿服务。每个社区设立2~6个服务小分队,每队10~15人。每周至少到社区开展一次活动,包括:推拿进社区,每周定期在社区开展推拿服务,为社区居民做义务推拿和免费体检;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重点人群健康进行监测;对空巢家庭、低保户和残疾人等家庭进行随访,建立重点随访档案;对慢性病患者家庭进行随访,进行一年一次的基本体格检查,作出治疗和就诊建议;每月定期在社区开展健康讲座,进行健康答疑等活动;创办患者俱乐部。如建立“糖尿病俱乐部”、“高血压俱乐部”等,定期召开健康茶话会等。
真情付出,服务型组织建设取得实效。以针灸学院基层组织为代表开展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已形成长效机制。仅以该学院党组织为例,参加志愿者达到6700余人次,其中党员志愿者2800余人次,服务群众超过21000人次,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56000余份,重点人群监测服务近5万人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50余场,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被评选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还将注重在建强服务队伍、凝聚社区群众、抓好支部阵地、强化基本保障等方面下大力气,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中打牢党的执政根基。
三、创新就业驱动模式夯实就业之基
学校党委大力支持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如何围绕育人中心,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药学院分党委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学院就业工作持续发展的动力,加强党组织主导作用,重视就业指导和创业培养,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学生党员就业帮扶活动,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4%,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广大毕业生的充分肯定。
搭建架构,发挥组织主导作用。分党委建立了就业工作小组,将大学生就业纳入学院重点工作。要求党员、教职工应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指导者、引领者和服务者,全力发挥基层组织的凝聚人心、引导观念、培养素质、平台支撑四大功能,以全过程指导为主线,促进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建立大学生就业联结共享、大学生就业奖励激励和大学生就业互助扶持三大机制,完善组织领导、专业队伍、专项资金、服务渠道四方面措施,建立传道、授业、就业的良性互动。
摸清情况,分类开展就业帮扶。党组织通过对毕业生谈话、测试等方式展开调研,将有就业困难情况的同学分为经济困难型、专业知识和技能落后型和“双困”型等。通过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就业的方法,使学生及早树立就业意识和职业生涯理念,在给予信息、培训等援助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和就业困难同学开展结成“帮扶对子”,在面试技巧、就业信息共享、心理疏导等方面开展及时的“一帮一”就业服务,引导他们树立就业信心,积极就业。如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韩宇阳同学在大三的时候就已签订了聘用合同,而后积极为班级、学院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并帮助多名同学就业,起到了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
将立德树人融入学校党建工作的全过程,是学校党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理念。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新形势下我们对党建工作的思考和探索。我们还将进一步总结近年来学校党建工作的各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认真谋划学校党建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八大提升计划”和“再次腾飞”为契机,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张宗胜】
★教育教学★
作者简介:张景萍(1978—),女,四川平武人,讲师,成都中医药大学组织部科长,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杨 静,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罗 萍,成都中医药大学组织部副部长。
收稿日期:2015-07-08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84(2016)0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