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鹬蚌相争”论“内部恶性竞争”
2016-04-25冯谋晏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冯谋晏(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872)
从“鹬蚌相争”论“内部恶性竞争”
冯谋晏(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内部恶性竞争存在于集团内部以及组织个体之间。由于集团内部恶性竞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其研究较多,而对于组织内部个体恶性竞争,研究较少,但是这种恶性竞争却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对组织绩效、个人心理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参照了经济学家对于集团内部恶性竞争的研究,对个体恶性竞争者进行了心理分析,认为解决组织内部恶性竞争的主要方式就是减弱相对绩效在绩效评估中的重要性,建立绝对绩效。
【关键词】恶性竞争 内、外部竞争者 相对绩效
鹬蚌相争的故事,讲述的是生活在相同环境下的鹬和蚌为了争夺食物,精疲力竭,而忽略了等着坐享其成的渔翁,最终使渔翁成了最大的赢家。这里的鹬和蚌对于彼此而言,是内部竞争者,而渔翁是外部竞争者。由于内部竞争者常采取相对绩效的评估方法,忽略了绝对绩效的作用,因此更容易产生恶性竞争,导致双方绩效下降,而使外部竞争者乘虚而入。
内部恶性竞争同时存在于组织内部的人员之间,以及企业之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对该领域的研究也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然而,对于组织内部的恶性竞争,研究较少,但是这种现象确实大量存在,并且一直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无论是企业之间还是组织内部恶性竞争,都存在内部竞争者和外部竞争者,但不同的是,在组织中,个体对内部竞争者和外部竞争者的态度不同,而其对于内、外部竞争者的差别性态度主要由个人心理因素决定。对于组织内部个体之间(不限于企业,包括任何一个小集体)的恶性竞争,可以借鉴经济学家对企业间恶性竞争的分析,得到有关的理论支持。
一、恶性竞争的源起
(一)企业恶性竞争
张维迎和马捷(1999)首次在同质产品古诺博弈的框架下,对恶性竞争进行了分析,将恶性竞争定义为低于边际成本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参照Palley(1995)以及窦宗来和周敏(2011)的建模方法,考虑基于产量的相对绩效评估体系下的同质产品古诺竞争。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企业的产量高于对手,则受到奖励,反之则会受到处罚。由于“感知成本”下降,每个企业都积极增加产量,以此来改善自己的相对绩效。但是,在对称均衡中,每个企业的均衡产量是一样的,因而相对绩效也一样,所以,两个企业就陷入了“囚徒困境”,每个企业都希望通过增加产量来改善自己的相对绩效,但均衡时,每个企业的产量增加,但相对绩效没有变。于是,恶性竞争得以产生。
(二)组织内部恶性竞争
组织内部恶性竞争是指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恶性竞争。组织内部,只要是一个集体,在产生利益冲突时,当事人的心中都会暗自产生一个比较,但这种比较却不像企业间的相对绩效评估那样规范化。相反,这种比较主要受个人心理因素支配。因此,即使没有一个确切的评估方式,内部竞争都会出现相互比较的现象。然而,由于不是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防御措施,所以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恶性竞争。由此可见,产生恶性竞争的原因是组织内部个体间的过度比较,所以,明确竞争目的、正确引导组织内部竞争,这是组织内部需要进行改进、完善的地方。
二、内部竞争的定义
(一)集团内部竞争
同一集团下的部分企业在产品供给、服务供给等方面呈现同质化以及相似性,因此存在竞争。这些企业对于彼此都是内部竞争者,而外部竞争者则是集团外,与企业有着相似产品供给、服务供给的企业。
(二)组织内部竞争
组织内部竞争,是组织内个体间的竞争,个体内部竞争者指竞争过程中直面接触的竞争者,双方有较大的利益冲突;而外部竞争者是指没有直面冲突的竞争者,以及潜在竞争者,这种外部竞争者的威胁一般很难察觉,因此容易被忽略。
同一工作单位,对同部门员工而言,彼此是内部竞争的关系,而与其它部门员工则是外部竞争;而对一个部门来说,公司的不同部门间是内部竞争的关系,而与其他公司则是外部竞争。对于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或其代表的不同职位,内、外部竞争者的定义有所差别,就恶性竞争而言,更容易发生在内部竞争。
三、集团或组织内部恶性竞争的特点
在集团内部,竞争各方彼此相互了解较深,竞争策略更具针对性,对各方的威胁更大。内部企业长期在同一集团内共同发展,对彼此的生产技术、工艺装备、产品质量、原材料的采购渠道、产品成本、主要客户和市场分布、内部政策、营销策略等十分熟悉,在争夺市场上,更容易找到对方的薄弱环节。
对于内部竞争者,彼此的生活环境相同,实力相当,相互竞争的机会多,存在长期竞争。一次竞争不仅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甚至成为了两者能力高低的比较,一次竞争的失败会被认为是不够优秀的表现,因此,更容易出现敌对的私人情感,直接影响下一次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双方能力相当,使自己变优秀来获胜更加困难。而恶性竞争通过心理战使得自己不用改变,通过对方的懈怠就能收获成功。这种形式的竞争实际上是不自信的表现,不认为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因此需要借助其它的力量帮助达成目标。对内部竞争者来说,相互比较了解,知道对方的实力,更容易制定打击对方的策略,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由于内部竞争者之间接触交流的机会也更多,更容易采取心理战术。而对于外部竞争者,竞争产生的负面情绪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跟同一个外部竞争者竞争的机会很少,除非是竞争结果非常重要,或者是对个人的影响非常深远,否则很难因为一次的竞争产生巨大的敌对情绪,导致“同归于尽”的局面;另一方面是彼此不了解,不熟悉,很难通过心理战使对方懈怠,而且不知道对方的实力如何,不敢轻举妄动,而会保持距离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而在这种情况下,过高估计对方会打击自己信心,反而使自己懈怠,而过低估计则会对其采取忽视的态度,这两种状况都不容易产生恶性竞争。
四、内部恶性竞争具体表现形式
按照恶性竞争的剧烈程度从低到高,可以将其划分为心理攻击、语言攻击以及行动攻击。
(一)心理攻击
这种攻击形式,一般针对于竞争不是非常激烈的环境,且存在于范围较小的群体之间,通常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这种情况下,个人没有必要采取更为激烈的竞争模式。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是一个20岁男生写的,大概是关于他和一朋友之间的恶性竞争。他在高中时一直是班级和年级第一,而他的好朋友小天则一直是班级第二,年级前三。他住校,学校十一点熄灯,而小天不住校,不用面临熄灯的问题,可以一直做作业和复习功课。他每天十一点钟熄灯后都无法入睡,一直想着小天在复习。久而久之,他对小天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情绪,表面上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却暗地里和小天较劲,每天都跟小天抱怨课程难,考试前要约着小天出去玩儿,最后不得不熬夜复习。高考时,两个人都发挥失常,没有考到理想成绩。在这里,男生为了达到更高的相对成绩,通过心理攻击,来拉低对方成绩,但这样做的后果却使两个人的绩效都有所下降,而让外部竞争者钻了空子。
像这种内部恶性竞争,由于双方低头不见抬头见,竞争都是以一种隐秘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形式一般都是心理战,只要对方不发现,既不会影响双方的情谊,也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语言攻击
在工作单位中,竞争更加激烈,结果对自己的长远影响更加深刻,因此恶性竞争的表现形式就不再局限于心理战,甚至会出现一些恶劣语言,因而造成群体内部不和谐,氛围紧张,而长期处于这种紧张氛围下的员工,对他人的信任度低,会经常感到压抑,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员工的忠诚度也相对较低。这种竞争在淘宝商家间很常见,淘宝商家们各自在对方店铺上留言诽谤,通过拉低对方绩效,以求提高自身的相对绩效。出现这种恶性竞争的原因有三:一是网上店铺进入门槛低,竞争者多,因此竞争极为激烈;二是这种竞争涉及到了金钱这种非常敏感的话题,这种涉及金钱利益的竞争,更容易出现恶性竞争;三是淘宝商家互相不认识,在网上恶意留言也很难被察觉,不存在担忧自身形象的问题。从总体来看,这样恶性竞争的结果是所有商家都失去了部分客户源,导致整体绩效下降,而让京东等其它电子商务平台从中获利。
(三)行为攻击
这里的行为攻击是指通过系列行为,使竞争对手的绩效变低,以此谋得更高的相对绩效。这种攻击行为,出现在竞争尤为激烈的环境中,不仅出现在个人竞争之间,更容易出现在部门、企业等较大范围的群体中。带来的后果比心理攻击和语言攻击更严重。以同行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为例,公司通过低价,甚至是低于成本的价格吸引消费者,以获得高市场占有率,这种模式的竞争通过利润的大量亏损来淘汰掉弱小公司,这种恶性竞争在国外经济学文献中被命名为“自杀性竞争”或“毁灭性竞争”。这种竞争模式下,获益的是消费者,而所有的公司都是受害者,很显然这种经营模式不适合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公司在进行恶性竞争时,完全没有考虑到外部竞争者的威胁,当内部竞争到了精疲力竭时,外部竞争对手便有了一个进入市场的绝佳时机,也很容易出现鹬蚌相争而渔翁得利的情况。价格战是集团内部恶性竞争中最常用的手段,以比对方更低的价格争夺市场。除此之外,还采取挖竞争对手客户,向竞争对手客户许诺更加优惠的条件。在恶性竞争中,集团整体利益受损,不利于其长期发展。
五、组织内部的决策选择
利用简单的博弈理论来分析组织内部的恶性竞争,并理解内部竞争者在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中如何选择。在选择最优策略前,还需要明确竞争的目的,究竟是争出胜负,还是使各自的绩效达到最优。如果目的是绩效达到最高,那么达到纳什均衡的最优策略就是双方进行良性竞争;而如果是争出胜负,那么在选择策略时,只要一方的绩效高于另一方,那么就能分出高低。表中数字象征双方的绩效,这里考虑一种理性的情况,也就是双方的原本实力相同,那么当双方都进行良性竞争,各自的绩效达到十分的满分。而当双方共同进行恶性竞争,以最差的情况考虑,双方的绩效都是一分。当只有一方进行恶性竞争,另一方进行良性竞争时,恶性竞争者受到良性竞争者的帮助,绩效很高,但是由于本身采取了恶性竞争,拉低了对方的绩效,自己也有所松懈,因此不能达到满分绩效,于是,我在下表中给恶性竞争者的绩效估计了8分。而对于良性竞争者来说,虽然受到对方的拉低,但是由于对方拥有高于自己的实力,因此会促进良性竞争者的绩效进步,我在下表中给良性竞争者的绩效估计了3分。
按照对竞争目的的分类,如果目的是获得高绩效,那么根据博弈理论,双方在选择良性竞争时,绩效达到最高。但如果目的是争出胜负,那么只要一方选择恶性竞争就能够达到目的。而只要一方选择了恶性竞争,另一方为了同样的目的也会选择恶性竞争,最后的结果就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双方都想通过拉低对方来使自己突出,最后效果就是双方绩效都极低,共同退步,这种结局对双方都不利,这时一旦出现外部竞争者,那么原来内部双方竞争者都会失去原有竞争力。
良性竞争 恶性竞争良性竞争 10,10 3,8恶性竞争 8,3 1,1
六、内部恶性竞争的后果
竞争本应促进行业的发展,使竞争双方在竞争过程中,各自达到更高绩效,使整体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恶性竞争使其失去了原本意义。虽然还是双方的一个比较,但整体来看,双方竞争者通过拉低对方来使自己获胜,由于使用相对绩效的评估方法,一方的拉低会使另一方失去进步的动力,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都一定程度地懈怠。因此,这种竞争使得双方向着不利于进步的方向发展,甚至导致双方的退步。当外部竞争者不明确时,内部竞争会相当激烈,而给潜在竞争者一个绝佳的机会。当内部竞争者意识到外部竞争者的存在,他们会为了相同的目标,共同抵制外部竞争者,此时内部竞争也就被弱化。然而,这只适用于内部竞争者还没有高低之分,还能够通过内部竞争决出高下的情形,这时他们才会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外部竞争者。但是,一旦内部已经有了一个高低之分,弱者可能会为了避免强者胜利,反而帮助外部竞争者获得胜利。比如在公司,销售部和其它部门共同争取一个优秀员工的称号,而销售部内部还没有确定部门内的推选人,此时,所有销售部内部候选人自然会联合起来对付其余部门。但是,如果情况反过来,先在部门内部选出了最终候选人,而再在部门间争取这个唯一的名额,原来失败的候选人自然不愿意帮助最终候选人一起争得唯一的名额,甚至可能更希望其它部门得到这个唯一的机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内部竞争者接触机会多,每次见面都会提醒失败者一次其失败的经历,一场竞争的失败会给下一次竞争带来不好的情绪,上级也可能因为这次竞争对双方作出高低的比较,影响失败者今后的发展,因此对其造成的打击更大。
七、如何避免内部恶性竞争
(一)企业
对于同一集团下的不同企业,竞争对手不再是单独一个个体,而是一个群体,涉及的利益更大,而恶性竞争带来的创伤也更大。为避免内部恶性竞争,需要避免企业之间的同质化,发现并培育企业自身的特色竞争力。
(二)组织
对于组织内部,个人之间的恶性竞争,要比企业恶性竞争更好解决。但是组织内部,特别是一些非正式组织以及一些小规模组织,忽略了心理因素对于绩效的影响,所以没有一个专门的规则来解决恶性竞争。
要想避免组织内部恶性竞争,需要竞争者意识到外部竞争的威胁。内部竞争者往往将视野局限于内部的少数竞争者,而忽略了广大的外部竞争者,这种局限性容易使竞争者忘记竞争的目的,而一味地追求相对绩效的提升,却最终使自己的绝对绩效降低,使外部竞争者不用耗费力气就在竞争中赢得了胜利。
因此,竞争者需要对竞争的目的有一个全新的理解,组织和企业的领导者需要制定一个目标,一个绝对目标,通过目标完成情况来评估绩效,避免相对绩效增加竞争者相互之间的斗争。对于学生,可以将竞争的结果改成是分数的高低而不是排名的前后,这会使学生发现拉低别的同学,自己不努力是无法达成目标的,因此会放弃恶性竞争,使得原有的死循环瓦解崩溃。而对于同一部门的员工,他们需要意识到外部竞争的威胁,将外部竞争者作为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不是窝里斗,使部门绩效越来越差。
因此,解决组织内部恶性竞争的主要方式就是在绩效评估中减弱相对绩效,建立绝对绩效。
【责任编辑:蒋林欣】
作者简介:冯谋晏,中国人民大学。
收稿日期:2015-06-04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84(2016)01-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