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以艺术类高职为例
2016-04-13马吉宏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马吉宏(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体验式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以艺术类高职为例
马吉宏(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分类指导,做到贴近性、对象化和接地气。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为增强其实效性,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与专业特色、职业愿景与情感需求等等,在价值观教育方面进行不同于以往的一些变革,期中探索体验式教学就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新路径。
【关键词】体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①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评判是非曲直的小德,更是关乎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德。“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②习总书记的讲话再次强调了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高校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而言,依靠传统的权威宣传、说教、灌输的方式在当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已显得苍白无力。如何落实中央要求,并对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分类指导,做到贴近性、对象化和接地气?如何才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地从思想上接受,从心灵上领悟,在行动中践行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体验式教学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思路。
一、体验式教学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高度凝练和抽象的意识形态,要正真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实际、 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 领悟它、 接受它,达到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的效果。”③体验式教学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它是遵循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全部交易性经验,以课堂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体验、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和旅游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个体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为特征、以直接经验为主要课程内容所展开的教学活动④。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采取体验式教学可以起到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促使学生从“被动灌输”到“主动体验”的转化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但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过多的依赖权威宣讲和理论灌输,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从而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打动学生、影响学生,往往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甚至被学生调侃为“豆芽课”、“洗脑课”、“史上最难打的酱油”……如今,学生们的独特个性、价值多元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新媒体的催化下更加张扬。他们对传统模式的反感、对权威话语的质疑、对社会问题的困惑、对自身发展的迷茫……这些都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抗争。体验式教学从“人”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尊重人的独特个性和现有经验,采用切身体验的方式使人获得知情意行的收获,进而发展人、提升人的生命性。因此,在价值观教育方面采用体验式教学是变被动灌输到主动体验的有益尝试。
(二)催促教学从“统一”到“个性”的转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专科层次,文化成绩相对较低,个性相对活跃和张扬,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兴趣不高。艺术类的高职学生除了拥有高职学生的共性外,还具有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点。例如,他们大多思维比较敏感、情感较丰富、表现相对活跃,但也有部分学生自由散漫、不愿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对理论课程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重视、对人生没有规划等等。传统的利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来培养学生价值观的方式在艺术类高职院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艺术类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方式由原来的“统一”授课,转变为“个性化”教学。
(三)激励学生从“旁观者”到“当事人”的变化
体验式教学注重“活动”、“参与”、“体验”,这样的特征正和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需求不谋而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理论宣讲、刻板灌输反感,活动反而是他们能够游刃有余展示自我的方式。体验式教学的“主体参与”与传统价值观教学中“我说你听”、“我说你做”、“我问你答”的师道尊严相比多了些尊重、信任、活力。体验式教学关键在于学生的“体验”,在课堂内外各种教学情境与活动中感受、体验,通过体验,增进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进而达到经验上了解、思想上认同、心灵上感悟、行为上体现。通过体验,学生从原来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进而更关心、更主动、更积极。
二、体验式教学在价值观教育运用中应遵循的原则
体验式教学根据不同的学生,结合不同的专业和学科,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对艺术类高职学生而言,培养他们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教学目的定位生成意义与获得幸福感
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一定的阶级性和强制性,如果以传统宣讲和灌输的方式势必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通过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让学生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知识,领会意蕴,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如此,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还应帮助学生获得幸福的体验。人总是向往美好和追求幸福,只有当体验与学生的幸福相连,学生才愿意主动去体验,自觉去践行。因此,体验式教学的目的要积极促成学生的意义生成,并且帮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幸福感,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为学生自觉自愿的需求。
(二)教学设计注意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凝练的集中表达,它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清晰明了的展示了社会应有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我们每个人应树立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如果直接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外来的、高高在上的姿态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记住,势必不能起到真正领悟和践行的效果。体验式价值观教育要与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相结合,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和切身利益出发,开展相应体验教学活动与帮扶活动,把体验式教学的根基牢固建立在学生的合理需求和切身利益上。
(三)教学内容依据学生专业多变融合
我国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多是专科层次,学制短、学业任务重、专业实践和实习机会多。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是大班教学,体验式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参与、亲身体验,而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次数就相对有限,活动也难以顾及到所有学生的真切感受和收获。因此,将体验式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本课程延伸到其他课程和专业,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参与、体验、思考和行动的时间。
(四)教学过程注重情感互动与心灵交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和价值的互动,最终达到内心接受、情感认同、价值树立并自觉践行的过程。这就需要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饱含情感。正如童庆炳所提出的:“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的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⑤因此,在体验式教育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本身饱含感情、关怀和信任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惺惺相惜”,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进而在愉悦的环境中达成核心价值观的领悟。
三、体验式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适宜的路径
“体验”的形式多样,既包括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日常生活体验、校外参观考察和旅游实践活动等,这些都是被许多学校普遍采用的形式。针对艺术类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价值观培养的特殊性,结合以上价值观培养应遵循的原则分析,对这类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课堂体验——变“填鸭式”的灌输为自由表演的“舞台”,让意义得到升华
价值观教育中“填鸭式”的理论讲授和灌输,给学生们一个权威束缚,按捺住的将是心猿意马的课堂游离;如果老师们以一个灵活、开放的姿态,给学生们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和合适的引导,激起的将是艺术与活力的绽放,价值与意义的升华。
对于诸多艺术类高职学生而言,它们对理论教学反感,特别是对意识形态的塑造没有兴趣,便可以将理论和意识形态的东西融入到具体的情境、角色和表演中,通过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让他们接纳并领会价值意义。例如,通过结合不同艺术类学生的专业,以“职业角色扮演”,让他们体验职业生活中不同角色的职业期待,感受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进而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身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全过程;通过表演核心价值观某一主题的“情景剧”,让学生在表演中领会价值意义,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引导;通过再现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场景、实习场景、人际关系场景等,开展“情境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二)校内体验——通过“团体辅导”和“成长小组”等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幸福
体验式教学在学生价值观培养中要达成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领会和获得,更重要的是领会和梳理核心价值观念,在践行核心价值观念的过程中体验成长和幸福,进而促进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学生的成长、幸福的良性循环。
团体辅导是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更是心理辅导的特殊形式。它是需要同质群体之间的参与、体验,通过观察、体验、学习、领会、自我认识和探索来调整个人与自己身心之间、个人与他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进而获得自我成长,促进人与自我、他人、社会之间和谐共进的过程。团体辅导用在价值观培养中有其合理性。因此,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以某一价值观主题,在同质学生群体中展开团体辅导,通过学生的适度开放、自我描述、共同分享与总结,进而牢固树立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自我成长与幸福体验。成长小组则主要帮助在生活、学习中有困惑、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帮扶活动,使其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并学会自我成长。
(三)校外体验——走出“象牙塔”,在多姿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唱响主旋律
校外实践、实训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价值观教育应与学生实践实训相结合,引导学生真切感受树立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通过辅导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实践实训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另外,结合专业需要进行参观考察,也是体验式教学的形式之一。例如,结合摄影摄像专业、制作制片专业的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参观红色基地,用他们的相机、摄像机,通过拍摄、剪辑、制作等,将和谐新农村面貌、改革开放的成果、优秀传统精神和价值观念通过各种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又如,通过行业实践实训或者对行业先进人物采访,了解核心价值观在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在学习行业专业知识、了解行业先进人物的同时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新媒体体验——让价值观教育搭乘“新媒体”快车,驻进学生心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不仅成功融入人们的生活,甚至变得不可或缺。体验式价值观教育不能脱离新媒体所涉及到的巨大空间和产生的辐射效应。特别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教育融入到网络、微博、博客、微信等。利用新媒体发表大量既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图文及视频信息,建立专门的监管和引导体系,对网络、微博、微信、数字平台等的相关信息进行监管和正面引导。不仅如此,还可以结合核心价值观开辟相应的情感、人际、生活等专栏,在专栏里倾听声音、解决问题,进而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张宗胜】
注释
①②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③ 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 .人民日报,2014-03-05.
④ 佘双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4.
⑤ 童庆炳主编.《现代心理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1、63页。
参考文献
[1]本社编著.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郝文斌.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
[3]佘双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4.
[4]辛继湘.体验式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马吉宏(1982—),女,四川眉山人,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此文系2014年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体验式教学在艺术类高职学生价值观培养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SZQ2014025)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08-03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84(2016)0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