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探析
2016-04-13李婷婷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李婷婷(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2)
我国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探析
李婷婷(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摘要】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各地区的发展与竞争都开始转向文化的竞争,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人文诉求,传达了当地人们的思想价值体系,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因此,区域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被人们重视,各地区都不断发掘当地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如《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成功案例,都为区域音乐文化产业化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音乐资源 文化产业 区域竞争力
一、国内音乐文化产业概况
(一)音乐文化产业范畴
音乐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音乐及其相关事物作为商品,按照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进行生产、包装、销售、流通以及提供服务使其产生经济效应的行业。音乐文化产业根据其涉及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指的是西方通用的以唱片制造及音乐演出为核心的音乐文化产业;广义上的音乐文化产业则指一切以音乐元素为卖点,产生经济效应的行为,包括实体唱片、音乐演出、音乐版权经纪、数字音乐、乐器产业、音乐图书出版、音响设备的生产与流通、音乐教育培训、广播电视音乐、卡拉OK市场、音乐评奖及其排行榜、音乐产业园区及音乐文化对外交流都属于音乐文化产业范畴。本文所研究的范围属于广义上的音乐文化产业,主要涉及音乐演出、文化旅游产业中的音乐消费、音乐广播及传统音乐品牌的创立等。
(二)国内音乐文化产业概况
我国早在1985年就有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该报告将“文学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纳入了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中,从而使得文化产业化有了实施的可能。党的十六大之后,文化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规划。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2012年2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确立更是进一步指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些都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在国家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音乐文化产业也快速发展、积极转型升级,由单一以实体唱片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化模式向互联网音乐、综合音乐演出、电视选秀、旅游产业中地方音乐特色演出等多元化产业模式发展。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各个地区的规划都依托本地区特色文化,大力发掘地区传统文化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音乐作为地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地区文化的象征,而且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因此音乐文化产业也形成区域化个性发展。目前,我国音乐文化产业进一步走向成熟,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不断创新,整体走入集约式、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及特色发展的道路。
二、各区域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新经济形态的转变与发展,各省市区都会形成激烈的竞争,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专家胡惠林指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必然导致区域文化增长方式的竞争。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和区域文化产业合作将同时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如此,想要在新经济形态的竞争中取得一定成果,必须进行音乐文化产业创新,提高本区域内音乐文化的竞争力。以下对我国近年来影响力较大、比较成功的音乐文化产业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成功因素,予以借鉴。
(一)音乐文化产业成功案例
案例一:《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通过充分挖掘嵩山少林寺所传承的文化,把少林武术、禅宗文化和禅乐融为一体,以音乐、舞蹈、武术、舞台布景为载体,在实景山水间,运用独特的创意和现代科技手段,将佛教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大乘佛教理念演绎得丝丝入扣。该演出共分《水乐·禅境》、《木乐·禅定》、《风乐·禅武》、《光乐·禅悟》、《石乐·禅颂》五个乐章,分别展现了山涧风景、雪夜古刹、女童牧归、少林拳棍等篇章,其间多次运用了河南地方特色音乐以及禅乐,并加入流行音乐元素,使严肃、古典的传统音乐,更加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习惯。
该演出由中国著名音乐家谭盾担任艺术总监及音乐原创,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著名旅游演出导演、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风云人物梅帅元制作,易中天、释永信担任佛教禅宗文化顾问,黄豆豆为舞蹈编导,共同制作开发,这也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成为全球最大的实景演出和河南文化旅游的新名片的重要保障。自《禅宗少林·音乐大典》2007年首演以来,好评不断,先后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创意城市文化名片”等,并在全国“最美的五大实景演出”评选活动中,获得了网络投票第一名。人们在旅游和欣赏演出的同时,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河南少林的传统文化、传统音乐,不仅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当地文化影响力,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品牌效应。
案例二:《印象·刘三姐》
《印象·刘三姐》是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属于中国文化产业中典范“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中的一部,由“印象铁三角”导演组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导演,梅帅元作为总策划、制作人,前后共经历5年零五个月制作完成。该演出以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为核心,以其著名的山歌为主题,以阳朔的山水实景作为舞台和观众席,将刘三姐经典民歌与桂林当地民族风情、自然山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们宽广的视野和超凡的感受,完全融入当地、当时的情境中,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人们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感受当地的传统音乐,深刻地体验到当地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传统音乐对于当地老百姓的巨大影响。
案例三:佛光山梵呗团
佛光山梵呗团成立于1979年,由社会活动家、佛光山创建者星云大师组建,星云大师12岁在南京出家,是临济宗第48代传入,在世界范围内有出家弟子千余人,信众超百万,为弘扬佛教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倡导“地球人”思想,对欢喜与融合、平等与和平、同体与共生、圆满与自在等理念。佛光山的寺院道场遍布全世界五大洲一百三十余个地区和国家,并有多个国家、不同人种的青年就读于佛光山佛学院,在这样不分肤色、种族的大融合理念下,佛光山已经达到佛教国际化的目标。佛光山坚持传统的修行生活,但在宣扬佛法上则运用大量的现代化手段,如利用电视、出版、公共演出等方法,让大家更易于接受佛教文化,使得佛法生活化。
佛光山梵呗团成员都是经佛光山丛林学院正统教育培训的比丘、比丘尼。梵呗源于印度,当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汉语相结合,逐步发展为今天寺院中所演出的梵呗,各寺院由于地处人文环境不同,语言发音的不同,因此不同寺院的梵呗也有各具特色。在大多数寺院中,没有独立于佛事活动的梵呗,也没有佛事活动离开梵呗举行。但佛光山梵呗团使梵呗的唱诵以最大限度保留原汁原味的梵呗为核心,用以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会表现出来,虽有很多非议,但不能否认,这样结合现代人们欣赏习惯和审美观念的演出方式,它的唱诵与音声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使更多的人可以关注佛教文化、佛教音声,极大地扩展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力。佛光山梵呗团曾在欧洲巡回演出,历经十多个国家,受到欧洲人民的极大关注,使欧洲人民感受到中西方音乐的融合。星云大师一直倡导人间佛教,他认为:“只有配有现代的东西,才能够让现代人去接触,才可以走入现代人的生活里面,这样才是人间佛教最基本的弘扬方式。”所以星云大师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在不脱离宗教本身规则以及不触犯戒律的前提下,大力弘扬佛法,也确实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佛光山梵呗团就是最好的例子,该团不仅世界巡回演出,并且发行唱片,举行专场梵呗音乐会,目前网络上也有大量佛光山梵呗团唱诵的音频及视频资料,佛光山梵呗团已经成为佛光山一张世界通行的名片。
三、区域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要素
以上三个音乐文化产业案例是目前我国区域音乐化产业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影响力较大的案例,区域音乐文化发展案例还有很多,例如侗族大歌频频亮相各类演出及比赛节目、东北二人转、以阿宝为代表的陕北民歌、开封大相国寺佛乐团等等,从这些成功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其存在相似的要素:
(一)利用地区传统音乐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与城市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地方文化的竞争,以上案例都是建立在深刻发掘当地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世代相传,具有同一性和特色的思想观念、道德认知、行为方式。这些构成传统文化的元素具有相对稳定、区别于其他地区、种族文化的特点。音乐作为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典型的音乐风格,人们在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音乐中能够体会不同的人文关怀。在非洲手鼓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黑人种族热情、奔放、自由的性格;在佛光山梵呗团的音声中我们可以感受信仰的力量;在江南丝竹中我们可以感受润物细无声的意境;在刘三姐的山歌中我们可以感受乐观、自由的生活态度。音乐是一种世界语言,它对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来说都是无障碍的。因此,发掘本地区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是各地区发展区域音乐文化产业的基础。
(二)名人效应
名人效应是以大众熟知的、在一定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来使事件得到人们的关注,起到强化事物、宣传事物、扩大影响的功效,是人们崇尚名人、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总称。在现代社会中,名人效应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名人代言广告能够刺激消费等。在推动传统音乐文化上,名人效应带来的功效也是巨大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案例中,谭盾、梅帅元、易中天、释永信都是目前我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名人;《印象·刘三姐》由国际知名度导演张艺谋领衔制作;佛光山梵呗团的组建者星云大师目前在国内外互联网中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综艺节目《全能星战》中,高腔老艺人助唱孙楠演唱民歌而使高腔这一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备受关注。因此在发展本地区音乐文化产业时,名人效应是不可忽略的成功元素之一。能够吸引大众是音乐文化产业需要做到的第一步,只有参与进来,人们才能够体验到各地区的音乐文化、了解该地区风土人情,从而产生相应的经济效应。
(三)与文化旅游相结合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从以前的以单看风景为主转变为体验当体民俗生活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同时游客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知识层面不断扩宽,审美层次也不断提升,视野逐渐开阔,对于旅游产业也提出了更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要求,对于旅游产品所呈现的文化内涵期望更高。在文化旅游中,音乐的元素是不可或缺的,之前三个较为成功的案例,都是在文化旅游的情景里开展,音乐在文化旅游中传播的文化信息量是相当巨大的,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通过这种艺术形态能够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更深层次的解读。目前国内文化旅游中以真山实水为舞台的实景演出,就是融合当地音乐文化、风俗人情及特色景观创造的艺术演绎形式,成功地建立了独特的风格和个性,人们会因为一场演出去到一个城市,也会在观赏演出时更加深刻感悟这个城市的文化气质,两者相辅相成,扩大城市影响力,同时也使得本地区的传统音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推广。
四、结语
在众多的文化资源中,音乐以其独特的“世界性”语言和独特的审美功能,启迪智慧、滋养心灵,在文化交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于其他文化艺术门类,音乐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在当今社会中,音乐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文化产业的语境中,音乐的商品属性得以充分发展,音乐与市场相结合形成的音乐文化产业,也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及重要支柱。区域音乐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能助益各地区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竞争力。大力发展区域音乐文化产业势必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大力推广了各地区音乐文化资源,最终形成双赢的局面。
【责任编辑:桂静】
参考文献
[1]李广.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J].中国市场.2007(22).
[2]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
[3]单蓓.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4]张迎芬.我国音乐文化产业传统发展路径研究.[J]人民论坛.2011(24).
[5]刘铁光.中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困境与出路[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6]杨芸.地方音乐文化的产业化思考[D].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7]胡惠林.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开发研究.2006(1).
★文化产业★
作者简介:李婷婷(1988—),河南焦作人,硕士,洛阳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洛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B167)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09-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84(2016)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