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庄美学对花鸟画影响之研究

2016-04-13刘佼佼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老庄花鸟画意境

刘佼佼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 136000)

老庄美学对花鸟画影响之研究

刘佼佼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花鸟画以我国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土壤,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老庄美学思想对其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本文结合老庄美学思想博大的精神内涵,就其对我国花鸟画的影响展开了研究。

老庄美学;花鸟画;影响

老庄美学思想追求心境的自由与恬淡,崇尚自然、虚静、清逸之美。老庄美学这种特点,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推崇,画师们身体力行着并倾注在了创作之中。通过花鸟画作品的分析,可从其技法语言、风格中体味到老庄美学所追求之意境,秉承着虚静、恬淡的审美之态与淡泊明志的风范[1],鼓励众生的平等,彰显博大的胸怀。

一、老庄美学思想

美之根源于道,老庄美学以道为本,谓之“道先于天地,高于鬼神,超脱于感性”,是虚实相间又相生之艺术审美境界。可以这样说,老庄美学不仅体现了一种精神境界,更彰显了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独特的审美理想与艺术精神追求。于时间方面,老庄美学无限延伸,于空间方面,又流露出了自由、无束的生命状态,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2]。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中,老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老庄美学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如道、有、无,虚静、自由、心斋、忘坐,涤除玄鉴如此种种,在我国古代美学思想、艺术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3]。无论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还是对“心灵”的教化与修养,老庄美学思想都对后人绘画风格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很多人认为,老庄美学恰如我国美学之根,若不了解老庄美学思想,就难以深刻解析国人之美学思潮,也无法对历代文人画作有一个深刻、正确地认识和赏鉴,也难以发挥其涤荡人心之功效。

老庄美学思想认为:美源于道,艺术源于道,“道”可谓艺术之精神,因而艺术应追求自然、淳朴、净化,应体现简约、无为。美是一种自然的状态[4],应依据自然之本性生长、运动,艺术美也应同美学有机结合,与道相融合,方可称为艺术之作。

二、老庄美学对花鸟画的影响

老庄美学对于我国花鸟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朴素之风的推崇,色彩由绚丽到朴素

作为“六法”之一,“随类赋彩”的提出对后世画家对于国画色彩的理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类赋彩”[5]提出:不以物体固有属性进行着色,不以物体自然色加以还原,而强调的是类似色彩的使用,只求颜色的近似即可。“随类赋彩”这一观念肯定了色彩的运用方法及其效果。画家们可以依据意象,随意改变色相及物态属性,使得色彩本身由可有可无变为了不可或缺,并展现了部分形式功能之功用。画家们用色之时全凭主观之意,国画色彩除了结合物体类似色彩加以赋色以外,还转变了其固有色相,实现了对作者绘画意图及思想情感的传达。随后多数画家均以此为原则加以设色,并充分发挥了色彩的主观能动性,赋予了白云黑色的色彩,红色的竹子,如此自然中不可能存在的,绘画中却很常见,其寄托了画家之追求。而于画家而言,花鸟画需要以墨为主体,但墨独特的模糊性赋予了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给予了色彩物质标识属性特征,因而为文人墨客所摒弃,反而试图采用丰富的墨色,对物质形态加以表达。在他们心中,色彩只是一种辅助。

而以”老庄美学”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更推崇玄色,因而成为文人雅客水墨画色彩审美之源。在老庄思想中,绚丽的色彩多被摒弃。正如老子所言:“五色使人目盲”、“无色而色始全”、“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老庄美学追求自然之本——“道”,追求朴素之风。因此,“见素抱朴”的色彩观开始深刻地影响后世画家的绘画色彩观念,促进了花鸟画风格由绚丽到朴实、黑白与简练风格的转化。

在汉代之前,画作色彩多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作为正色,随着佛教的传入,青绿备受青睐。花鸟画于唐代自为画科,色彩也开始由传统的艳丽堂皇,朝着朴素、简练的水墨方向发展。说到此,风格最为迥异的两位花鸟画大师——黄筌、徐熙[6],他们一人崇尚艳丽、堂皇的宫廷之风,一人崇尚朴素、简约之风。黄筌为宫廷画师,其所画均为宫廷的奇花异草、珍奇异石,由于精细而工整的线条,艳丽绚烂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而闻名于世。徐熙则以闲情、自任、高雅、放达的人生态度而闻名,更被认为是最贴合庄子笔下“逸”之思想的画师,其强调“落墨”,更有“落墨花”之称,用笔有别于黄筌那般精细而工整,却洋洋洒洒、笔随心运。他的画作源自于田园山野,有园中花、竹、蔬、果,也有河中禽、鱼,林间草、兽,空中禽、鸟,在他自由的笔下,极尽凸显了用墨之朴素,并形成了独特的“徐熙野逸”之画风[7]。唐代著名画家王维,受到老庄美学思想——“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画道之中,水墨为上”之审美追求。故而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追求自然之趣,突出朴素、淡雅的水墨色彩观,以秉承“道法自然”之老庄思想,画风无不展现出寂寥、无为、沉寂之境,与此同时,花鸟画也不再单纯地追求鲜艳的色彩与笔工的精细,而是朝着水墨写意画法方向发展,而老庄所推崇的朴素、自然的色彩观,于花鸟水墨画中随处可见,处处流露着淡简与空灵。

(二)“虚静”的艺术衍生

唐代张操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同时也明确了国画意境的创造条件,何为意境?意境是从开始就伴随着诗、画而发展,诗、画交融之情景可谓意境创设之前提。由此可见,意境,即“情”与“景”的产物,其并非完全的意象,还交融着情景及其自身的独特性,意境内涵超出于意象,但外延于意象之内,表明意在象前的关系。在花鸟画中,老庄美学思想下所营造的意境,即自然与画家自我内心思想、情感抒发而产生,由表及里体现在作品中的艺术精神境界[8]。不论对于色调,亦或各种绘画元素的搭配,无一不凸显画家的主观意图,因此,意境可谓花鸟画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老庄美学思想的影响下,“虚静”之说不断衍生和发展。老子认为:世间万物原本为空虚、宁静的,即“虚静”之界。为了达到“虚极”、“静笃”的意境,必须做到“身与物化、与物同游、与道同体”。虚、静原本是两种不同状态,且二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虚”为“静”之前提,致“虚”方可得“静”,为了达到虚静之意境,要求画家必须摒弃凡尘中所有外界的牵绊,保持平静、淡然之态。于魏晋时期,老庄的“虚静”学说就被成功引入了艺术创作之中,为画家的艺术创作前必不可缺的心理准备,只有身心均达到“虚静”之态,才能创作出渗透“虚静”意境的花鸟画作品。随着玄学地逐步发展,在宋元时期,老庄的“虚静”之说达到了巅峰,并成为那一时期画家花鸟画所追求的最高意境。例如,著名画家崔白所作的《寒雀图》、《芦雁图》等,于画作中自然流露静谧之意境,无一不是“虚静”之说的艺术衍生,虚静自身即能创造意境,凸显了虚无、平淡而含蓄的情境,使观者、画者同“游”于画中。在元代,花鸟画中所流露的虚静、空灵、高古之意境更为突出,例如,吴镇的画竹图中曾如此提款:“始由笔墨成,渐次忘笔墨,心手两相忘,融化同造物。”吴镇认为:画家必须忘却笔墨的束缚以及外界的所有事物,才能达到主、客的融合,才能模糊主客之界限,营造“虚静”之意境。虚静之说对于花鸟画,乃至我国国画的影响至深,其并非追求虚幻,而是试图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摆脱各种主、客物象的束缚,实现心与灵的自由[9]。

(三)“淳朴尚简”与“虚实相生”的艺术体现

老庄哲学推崇“淳朴尚简”的精神,正如《道德经》中所提到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不论东西多么完美,都好似残缺,但其功用却永不衰竭,最丰盈的东西看似空虚,但其作用无穷尽,往往具有无穷之作用,需要用心感悟。画枝花或鸟,远远要比画繁花盛景所需要的感悟更深刻得多,这就是“画以简贵为上”的道理。虽然,谓之“简”,不代表内涵的空乏,而是指形式切忌过“满”,保持丰富的内涵,以最少的笔墨,彰显最为丰富的情感。例如,马远所创作的花鸟画《梅石凫溪图》,首次将“马一角”的简约构图引入了花鸟画创作中,进一步发展了小巧而精致的折枝式构图法,如此开启了花鸟画构图之经典样式。其依据自然方式,挖掘了老庄“尚简”之内涵与神韵,达到了“愈简愈入深永”的意境。例如,梁楷《秋柳双鸭图》中,虽然物象的刻画十分简练,但却掩盖不住寂寥而飘渺的深秋之景,颇令人寻味[10]。

“虚实相生”源自于老庄的“有无”和“虚实”之说,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虚”和“实”实质上是“有”、“无”之间的相互转化与依存。有了“虚实”的辩证统一,才有了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无止运化。“虚实相生”这一艺术形式,使得画家能够更加主观、自由、含蓄地彰显客观现实,抒发内在情感与审美体验。在花鸟画作品之中,对于画面“虚”“实”关系的处理,可谓画家普遍追求的绘画表现形式,是主、客物象有机结合所产生的结果[11]。于长期的感悟中,画家自然而然地倾注着自我情感,追求着象外之意境。于花鸟画中,“虚”体现在构图疏散之处、空白等部分,给人“静”“空”之感,使人回味无穷。“实”则是构图饱满之处,属于真境。例如大画家齐白石所画之虾,虽然并未画水,而是给出了大片空白,同虾之墨色形成了鲜明对比,观者却能够体会到虾于水中畅游,此即“虚实相生”的最佳体现。

三、结语

一言以概之,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道家独特的“自然为美”的艺术审美追求,这种思想摒除了纷繁、世俗的功利,关注审美主客体间的运动特性,是我国传统审美观念之根,也对我国花鸟画等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周伶.老庄美学思想对粉彩花鸟瓷绘画风格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22):28.

[2]刘存有,林禄盛,宋展生.中国传统花鸟画历史变迁与中国古代人文心理发展探析[J].艺术科技,2013,13(01):6-7.

[3]张曦敏,王超.唐宋小品花鸟画的美学成因探究[J].名作欣赏, 2011,21(08):97-99+108.

[4]高筱媛.道家美学思想对明清写意花鸟画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4,19(20):60-61.

[5]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6]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形神与笔墨[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

[7]崔大华.道家与中国文化精神[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1.

[8]杨秋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林风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莫小新.瞬间的永恒一走进绘画艺术世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10]葛鸿志.携彩入玄素彩墨互辉映—中国画色彩的传统观念与当代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9(20):62-63.

[11]李满.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虚静说与道禅哲学的渊源[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2010,14(13):41-47.

J201

A

1009-8534(2016)05-0019-02

刘佼佼,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老庄花鸟画意境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谎言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