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管理专业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6-04-13彭正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互联网+专业管理

彭正波

(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管理专业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彭正波

(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冲击与变革异常明显,教育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遭遇极大的挑战。对于公共管理专业而言,要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必须尽可能的把握多元化的信息和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理念和文本的约束,限制了信息的交流,时效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难以适应公共管理教学的现实需要。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公共管理教学模式的更新和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和学生应积极转变自身角色,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挑战,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互联网+;互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信息资源

1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冲击与变革

随着中国进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互联网+”这一概念。“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与各种形态的融合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二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和平台,借助网络的外力,推动互联网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模式和样态。因此,“互联网+”对所有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希望和挑战。

于教育而言,“互联网+”带来的是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的逐步先进,教学形式的持续变革,教学评价的日趋多元,以至于教学改革用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从教学内容上看,海量的信息资源可以随时利用,枯燥的理论讲解通过视频、图片、声音变得生动,各种信息可以随时更新,实现了“一网在手,世界我有”的知识获取境界,这大大改变了过去教材教辅一统课堂的格局。从教学手段上看,随着网络视频、网络资源的普及,传统的课堂教师主讲、学生听课的格局受到严峻的挑战,单一的教学手段从此走入历史。从教学形式上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室不再是唯一的场所。通过互联网终端,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交流和沟通,知识不再是灌输,而是通过引导去激发进一步的探索。

“互联网+”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来说,互联网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不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内容重复,不更新知识就意味着曾经拥有的快速老化,要形成终身学习、不断超越的教学境界,否则很容易落后于时代的潮流,教师也很容易通过网络更新知识储备。互联网也改变了教师的行为方式,平等的获取知识使得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旧的权威开始逝去,以俯视的态度观察学生显得不和适宜,而是要平等的与学生对话,形成与学生的合作伙伴。对学生而言,互联网提供了学习的需求与价值,诸多疑惑迎刃而解,全方位的观察、大规模的调研、虚拟化的实验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天地寻求解决,互联网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利器。技术工具的利用往往很容易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在互联网的激励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主动式的学习才能成为现实。

2 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呼唤互动式教学

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是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规律,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用型人才[1]。“二战”以后,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日趋复杂化,不可治理性日益增加,对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和教育的蓬勃兴起,公共管理日益成为一门“显学”。

2.1 理论基础的广泛性

公共管理是在传统行政管理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企业管理的做法而演化而来的,而传统行政管理学则脱胎于政治学。这样,古老的政治学仍然深刻影响着公共管理,权力、公共利益、回应性等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依然是公共管理的核心研究范畴。20世纪后期西方兴起的“企业家政府”,广泛借助工商管理的方法与技术,绩效评估、标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被引入公共管理领域,对政府改革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公共选择理论的诞生又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方式应用到政府管理之中,交易成本、制度变迁、委托代理等分析工具拓宽了政府管理的视角。公共管理研究问题的深化与社会问题的复杂化也导致了社会学理论的引入,特别是社会资本等概念以及社会统计分析工具被大量运用。

当然,公共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理性的日益拓展并没有削弱而是更加重视遵循法律和游戏规则,法学特别是行政法学依然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研究基础。可以说,公共管理基于对社会复杂问题的认识,充分吸收借鉴了各种社会科学的精髓,从而充实了自身的理论基础。

2.2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当社会越来越崇尚精细管理和量化分析时,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趋向于模型化与量化。作为社会科学的“皇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公共管理的诞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借助了经济学研究的外力,特别是诸如“经济人假设”、“委托代理”、“制度变迁”等假设和工具来研究政府行为,往往有“一针见血”的豁然开朗。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种经济学切入政治学研究的范式,曾经开创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时代。

然而,人类行为的复杂导致社会问题难以简单用模型和数据来分析,公共管理针对的正是公共管理领域的社会问题,其所解决的是公共利益如何实现。问题是,公共利益如何度量,公共利益可以缩减为简单的数字么?这显然是公共管理学界面对的复杂难题。而且,很多公共管理行为无法用成本———收益去简单处理,这也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难以走出困境的原因所在。

除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与观察法也能从定性的角度去思考公共利益的取舍,法学的研究方法则规范了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工商管理的很多原则和理念被移植到公共管理研究和实践之中,政治学的规范研究方法依然在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大行其道。可以说,由于研究领域和对象的特殊性,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博采众家之长。

2.3 涉及组织领域的宽泛性

“二战”之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政府开始全面干预经济社会生活。石油危机之后,新自由主义重新占据理论的主流,但政府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越来越成为繁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公共管理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公权力的公共部门,而公共部门的外延可以说非常宽泛,既包括狭义上的行政机关,也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同时涵盖了政党和各种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等。当然,由于很多企业也带有某种公共性质,也被纳入到公共组织领域。可以说,公共管理学科涉及的组织外延几乎涉及到全社会所有的组织领域。

由于公共管理学科的特殊属性,要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必须尽可能的把握多元化的信息和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理念和文本的约束,限制了信息的交流,很难进行及时的更新,时效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难以适应公共管理教学的现实需要。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公共管理教学模式的更新和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3 “互联网+”时代公共管理专业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前提

3.1 思想上的准备:“以生为本”、互动交互与共享

传统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机会,丧失了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参与,特别是文本时代,基本上停留于教师上课——学生记笔记——考前被笔记——考后丢一边的固定模式,如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公共管理人才显然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管理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利用多种媒介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方法、进度和工具,网络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使得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把握,教师亦可因材施教,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得以显现。

网络世界获取信息非常便捷,但是,信息资源的无限性与获取有效信息的有限性成为一种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信息获取的共享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网络教学设计,虽然学生获取信息如此简单,但是教师的导引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进行师生互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设计,学生也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和教师进行沟通,甚至可以向本专业的其他专家进行请教,通过网络共同探讨,交互沟通的效果显而易见。

3.2 主体的准备: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

“互联网+”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适应这一变化,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和学生应积极转变自身角色,适应“互联网+”带来的挑战,这样才能提升教学的效果。

于教师而言,由于信息获取的便捷,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这一变化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单一灌输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启发建构为主,特别是激发学生的作用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正确的获取信息,促进学生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对学生来说,“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心理、个性、角色都发生了巨变,要改变传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以自我学习、自我成长为主,特别是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建构者,课堂教学虽然重要,但课后的信息资源获取、讨论、网络课程学习、辩论、知识拓展、交流与合作也不可或缺,这样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风格的平等与交互性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又是现代公共管理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2]。

4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互动式教学改革的路径

4.1 构建完善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实现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功能拓展

要发挥互联网对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首先必须构建完善的互联网教学平台,为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互联网教学平台的设计不仅仅是一根网线接入互联网那么简单,也不是在校园内处处建立W I F I热点那么随意,而是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去进行综合考虑。

从硬件来说,提升网络利用的便利和快捷,而不是设置限制。提升现有互联网接入的速度和方便,使教师和学生能在校园内的任何角落全天候方便快捷使用互联网查找资源和相互交流,避免因速度和时间限制而受到影响。同时,现有校园内的一些资源还存在着各自为政、封闭运营的格局,比如高校图书馆的电子图书、期刊网以及教务部门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慕课资源等并没有相互衔接,缺少统一规划,同时还有各类人文社科实验室等各类资源也没有纳入到互联网资源之中,由于兼容性不够导致重复建设或者资源浪费,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在硬件配置上提前谋划,统一管理,构建综合应用平台。

从软件而言,完善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应该具备统一的系统,能够整合各种校内外网络资源,同时设置一些子系统,比如备课系统、授课系统、学习系统、辅导答疑系统、讨论系统、网上实验系统等[3],使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统一的软件系统转变学习观念和角色,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互动教学。

4.2 积极探索公共管理专业互联网在线互动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教学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交互式教学的应用。通过交流和互动,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辅导和答疑。网络互动平台的利用为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拓展了平台,规避了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对于公共管理专业而言,在线互动教学除了电子邮件、QQ、微信之外,还需要设立专门的专业论坛,由专业教师担任版主,负责管理和引导,保证论坛的专业性,删除与公共管理专业无关的帖子。论坛发表教师和学生的有关公共管理专业的话题,形成具有学校和地域特色的专业积累。可以设立专业交流讨论区,通过在线交流进行师生之间的沟通,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启发。网络讨论倾向于将大量的案例提供出来供学生们自己去做判断,这种环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4]。也可以设立专业案例展示区,利用各种媒体搜集具有代表性、具有教学意义的公共管理案例,形成专业自己的案例库,供专业教学使用,为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提供很好的素材。

4.3 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于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资源优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管理部门越来越多的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各种公共管理信息也在适时发布和更新,通过网络,政府与民众搭建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这为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同时,各种与公共管理专业相关的网站也提供了大量有关资料、分析和案例。可以说,马列主义经典理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国内外时事评论等资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的获得。各种互联网资源通过多种微信、微博、论坛等形式表现出来,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同时也提供了不一样的学习感悟。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资源也是良莠不齐。在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公共管理专业教师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避免消极、有害和不良信息对学生的误导。

[1]杨月君、李妙然.基于网络课堂视角的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3):64.

[2]张为波.网络在行政管理教学方面的运用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13.

[3]吴江,叶永成.强化网络教学拓展实践教学平台——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手段创新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85.

[4]万方.网络互动在公共管理学课程中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271.

责任编辑:邓荣华

G642

A

1672-2094(2016)03-0110-03

2016-04-23

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提升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2012J G B146)。

彭正波(1979-),男,湖北仙桃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经济管理与农村治理。

猜你喜欢

互联网+专业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