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探析
2016-04-13肖长华
肖长华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528436)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探析
肖长华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528436)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探索了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和对策,对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很好地发挥培养高职学生基本的综合素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必要性;对策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由很多部分组成,这些部分之间既有独立的内容,又有相互联系的内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最关键的要懂得“教什么”和“如何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认识到构建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且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系结构,围绕构建中的教育要素来逐个、全面落实。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构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1.1 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的构建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其与社会的一些历史条件息息相关。社会的历史条件既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促使其发展的因素。首先,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其具体发展的方向要受到这方面的制约和平衡。并且,社会历史条件不仅包括思政方面,还有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政建设可以说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所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还要符合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
1.2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明确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是针对学生个人的,那么在教学中自然要受到这个目标的制约。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具体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专业技能的人才,注重的是社会的需求,目的是为了给学生适合的社会职业,也为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做出贡献。不仅要给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1.3 国内外形势任务的要求
在进行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时,要以国内外形势任务的要求为依据。对外开放的推进,避免不了的会有一些外国的文化思想流进来。当然好的方面我们可以加以宣传,但是对于一些影响恶劣的方面一定要严加管理。其中包括一些对我国社会建设不好的思想、崇洋媚外的盲目追求、分不清自己立场的文化选择等,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认识,产生政治立场的错误选择、失去责任心、价值观错误、好吃懒做、不团结他人、心理素质低下等问题,这样的文化知识上的侵蚀是一种比物质侵蚀更可怕的入侵。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变化莫测,一项冷门的技术很可能随着政策的变化变成炙热可得的技术,相对的、热门的专业在几年之后也未必还是屹立不倒。所以,要及时理解这些方面的信息并传达给学生。
2.构建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的对策
2.1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必须考虑到: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应该将正确的信息通过一些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实现从接触到理解到最
后接受,从外在的教育到内心的自觉遵守。
同时,根据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要求和加强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客观制约因素,在构建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中要遵从“不变”即相对稳定的、无地区差别的固定内容与“变”即相对不稳定的、有地区差别的可变内容的辩证统一关系。
针对其不同的内容,对于体系的构建也是不同的。首先,对于固定内容来说,其体系结构是相对来说比较固定的。可以用大纲的形式进行规定,此方法能反映内容的完整性、连贯性,因为在教学中针对的是在高职院校中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内容,用大纲的形式不但可以避免疏漏,还可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客观性,防止在教学工作中个人的主观性掺杂。其次,对于可变内容来说,其构建的结构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因为其会因为地区、对象、老师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学内容,此时固定结构中使用大纲的形式已经不能具体表达其内容,所以,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可以根据该区域、该校和具体学生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以便更加接近学生的自身情况,但是其内容不能脱离上述的固定内容。
2.2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由很多方面的教育要素构成,主要分为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职业素质等教育。
2.2.1 思想教育
现在高职生在思想上存在着一些错误的问题,具体包括价值观、人生观的模糊,不讲信用,心理素质差,抗打击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都要求高职中的教育者不仅要将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灌输给高职学生,而且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来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学体系中的思想教育的内容还包括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的教育。这个层面的教育是比较宽泛的,当然在具体教学中要结合我国的社会特点,给予高职学生详细的解释和引导。这样有利于高职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另外,还要注意将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和专业课的教学联系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体现。在专业课的授教中穿插一些思政的思想,能让学生们更加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且更好的掌握,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己慢慢体会,增加其教学效果。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将思想教育溶于思政教学和专业教育中。
2.2.2 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尤其重要。因为一个高职生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信仰等对于其以后的发展以及未来生活都至关重要。首先,作为一个高职生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其他民主党派,辩证地看待其他民主党派的作用。此外,作为一名高职生应辩证地看待社会不公现象,不能因为社会个别问题而对党产生误解。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应切实帮助学生了解我党发展的历史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成就,从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2.3 道德教育
人是社会的中心,只有每个人都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才能对整个社会做出贡献。要使高职大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素质,就必须让高职大学生懂得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懂得和遵守道德底线。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给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学会约束自己,时刻记住为人民服务和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每个高职学生自觉弘扬中国精神。
2.2.4 心理教育
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有:第一:由于在大学阶段学到的课程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迅速成长起来,但是学生的主观判断思维又很欠缺,这就会很容易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第二:刚步入大学的高职生的各种情感一点点的丰富起来,但是大学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三:大学阶段学生也会受到各种各样思潮的影响,从而受到误导,不利于大学生未来的就业甚至生活,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在大学生身上发生,所以心理教育对于高职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心理教育从根本上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教育让高职生能够拥有更加明确的人生目标,更加明了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更好的适应社会,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2.2.5 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虽然是教师给予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项辅助性的教学内容,但是它是对高职生进行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高职大学生进校三年以后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因此,加强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非常必要,职业素质教育是提高高职生和别人合作、与他人交流、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高职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其认真负责,努力将其贯彻落实。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必须认识到构建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且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系结构,围绕构建中的教育要素来逐个、全面的落实。只有这样,其教学的进程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推进。
[1]吕志,黄子华.面向社会、实践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0-14.
[3]边志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0.
[4]桂文强.“木桶效应”与构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体系[J].中国教育出版社,2013(09):12-18.
[5]潘鲁生.设计艺术院校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J].光明日报,2012(05):23-28.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ystem of"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iaoChang-hua
(Zhongshan Torch PolytechnicGuangdongZhongshan528436)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the teaching system of"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explores the basic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Ideological andmoralcultivationandlegalbasis"course;Teaching system;Construction;Necessity;Countermeasures
G642
A
2095-7327(2016)-10-0077-02
肖长华(1980—),男,湖南湘乡人,硕士,就职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