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政治家意识的培养

2016-04-13○陈

关键词:政治家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陈 渝

(长沙广播电视台, 湖南 长沙 410116)



自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政治家意识的培养

○陈 渝

(长沙广播电视台, 湖南 长沙 410116)

自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传媒技术与传媒形式,使新闻记者工作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既给新闻记者以极大便利,又使之面临许多挑战。“政治家办报”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一大重要原则和优良传统。在自媒体时代,广大新闻记者要继续发扬“政治家办报”的优良传统,深刻认识和把握“政治家意识”的内涵,明确其对新闻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多种方式培养“政治家意识”,不断提升引导新闻舆论的能力与水平。

自媒体; 新闻记者; 政治家意识; 培养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不断更新,自媒体时代已经悄然到来。自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及时迅速、传播方式相互交叉、传播内容无限扩大等特点,给当前新闻记者提供了方便,也带来了新挑战,“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三俗新闻”等失范行为滋生蔓延,新闻记者工作的权威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倍受影响与质疑,党性原则与新闻规律、经济效益与新闻价值、宣传纪律与新闻自由等之间的矛盾日益复杂化。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家办报“的著名论断,六十年来一直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一大重要法宝和优良传统。它强调一切新闻媒体人都要具有政治家的品质和素养。[1]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新华网社等媒体调研时,再次强调了“政治家办报意识”[2]。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如何强化“政治家意识”,与时俱进地弘扬“政治家办报”的传统,是当前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自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

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3]。其主要形式有博客、播客、微博、微信、QQ、新闻客户端,以及人人网、开心网等代表性的信息传播平台。自媒体自诞生以来,发展势头强劲、速度惊人,目前已经成为广大新闻记者开展工作的主要平台和阵地。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的自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即时性、传播方式交叉性、传播内容无限性等三大特点。[4]因而自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工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信息传播速度的即时性提高了新闻记者新闻报道的时效。传统媒体条件下,新闻记者受各种因素制约,报道一条信息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且只能定时定期报道。自媒体诞生后,这种状况立即改变,新闻记者可以摆脱时空的束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布或接收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信息接收和传递的效率。比如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手机报、微博等自媒体就以最快的速度在震后2个小时就已对灾情进行了报道,而报纸在第二天才刊登新闻信息,时效差异相当大。

第二,信息传播方式的交叉性改变了新闻记者原有的角色定位。以前新闻记者在新闻产品生产中是处于“传”的位置,是“新闻报道者、信息发布者”,基本上掌握着信息源头和信息发布权。而受众只能被限定在“受”的地位。因此,记者与受众之间纯粹就是“传”与“受”的角色关系。但在自媒体时代,这种角色关系发生了完全改变。自媒体的节点传播模式是“在网状结构的媒体平台下,每个使用自媒体的用户,既是网络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再次传播者”[5]。也就是说,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是传媒”。这样,记者与受众的角色界限已经模糊,双方地位已经“趋同”,记者此前独享的话语权被瓦解,平等且即时的互动、反馈已经成为常态。

第三,信息传播内容的无限性增强了新闻记者新闻报道的自主权。过去新闻记者报道一则新闻信息,要经过层层审核把关,发布什么,怎么发布都要征求上级批准。而到了自媒体时代,由于传播主体多元化、准入门槛低,导致了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信息发布的通道,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口口相传”,变成主流话题和流行语言。广大新闻记者也都能充分利用自媒体各种平台,积极撰写新闻,发布信息,互动引导,扩大影响,在增强读者、听众的“黏性”的同时,也随之逐步增强了自身的新闻报道自主权。

由此看来,在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融合的时代,新闻记者利用自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自媒体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助于新闻记者拓宽获取新闻素材的渠道、降低了新闻报道的成本、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实效。不过,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新闻记者在使用自媒体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自媒体给新闻记者带来的变革远非发布新闻信息方式、技术更新那么简单,而是把新闻记者卷入了一场巨大的信息传播浪潮。如果新闻记者完全沉溺于自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而丧失了自我的新闻价值观念以及道德操守,那么我们深恶痛绝的“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三俗新闻”等记者失范现象,甚至反党反国等言论就会由此产生,甚至泛滥成灾。在这方面,国内外都出现了不少案例,在此不一一列举。

二、深刻把握自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政治家意识”内涵

如上所述,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新闻记者工作带来极大便利,也带来严峻挑战。如果运用不当,它会促长新闻界原有的“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三俗新闻”等记者失范现象,甚至反党反国等言论也会更为严重。当然,这些记者失范现象究其根源,主要还在于新闻记者没能从思想认识上处理好新闻报道中党性原则与新闻规律、经济效益与新闻价值、宣传纪律与新闻自由等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三组关系,可以说是新闻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从政治立场、纪律要求、道德修养等方面拷问着每位新闻记者的职业底线。这也是自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有无“政治家意识”的重要体现和重要内容,是新媒体不断发展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政治家办报意识”的新要求。从理论上说,“政治家意识”不能简单等同于新闻记者的“政治意识”,“政治意识”一般是指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政治敏锐性等,而“政治家意识”不仅包含“政治意识”,而且内容更丰富,涉及面也更宽,需要广大新闻记者对此有深刻的把握。

第一,既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又能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的党性原则与新闻规律的矛盾关系。“政治家意识”的首要含义就是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只有头脑清醒,才能保证立场坚定。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矛盾凸显时期,新闻报道也进入了自媒体时代,社会舆论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层、多变特点,新闻舆论领域的斗争极其激烈复杂。面对这种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广大新闻记者以高度的党性觉悟,把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放在新闻报道首位,而不仅仅只在新闻规律上大做文章。因此,新闻记者若是培养具备了“政治家意识”,就会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深刻认识到新闻报道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清楚看到反映客观事实是新闻不可动摇的原则,但反映什么,怎样反映则带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倾向。从而在进行新闻报道中既遵守新闻规律,更坚持党性原则,真正做到党性原则与新闻规律的辩证统一,确保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和热点问题上把好度,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二,既要强化忠诚的政治担当,又要正确处理好新闻报道中的经济效益与新闻价值的矛盾关系。具有忠诚的政治担当是“政治家意识”的核心要义。有了政治担当,才能时刻把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目前,新闻媒体已经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和经营,因而一些人片面追求“有偿新闻”,或者帮企业做各种形式的广告以捞取经济收入,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成为其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价值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为党和人民利益服务,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价值观就面临严峻挑战。不少新闻记者为了完成单位的任务和指标,在面对金钱的诱惑“迷雾”中分不清方向,把片面的经济效益置于新闻价值之上,过着“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6],丧失了记者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对此,若是培养新闻记者的“政治家意识”,在其内心深处厚植忠诚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就会使其在任何时候都毫不动摇地把新闻价值放在第一位,力求经济效益与新闻价值的有机统一,报道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新闻作品。

第三,既要涵养敏锐的政治眼光,又要正确处理好新闻报道中的宣传纪律与新闻自由的矛盾关系。敏锐的政治眼光是“政治家意识”的关键所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与政治敏锐性,能够起到洞察秋毫、甄别真伪的作用。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新传媒技术不断向纵深发展,给广大新闻记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新闻自由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每个新闻记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编撰发送新闻信息。但新闻自由绝不意味着无立场的放任、无底线的姑息和无原则的妥协。它必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标准,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报道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人心的稳定带来的影响,必须与思想宣传纪律、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连在一起。为此,加强新闻记者政治家意识培养,我们就能更加自觉地深知“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有毁誉忠奸,有是非曲直,有人命关天”笔杆分量,更加自觉地把宣传纪律挺在新闻报道前面,并以敏锐的政治眼光甄别、剔除自媒体上新闻信息真假难辨、乱象丛生的新闻“恶瘤”,造清明干净的新闻舆论生态。

三、自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政治家意识”培养的路径

在自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敏锐的“政治家意识”,可以说是履行自身使命的一项必备的基本功,是承担自身职责的必修课。当前,可以从如下路径来培养:

第一,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思想理论学习。培养新闻记者的“政治家意识”,首要途径是努力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必须加强理论武装,强化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因为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证政治上的坚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看清方向,站稳脚跟,做好宣传。对此,广大新闻记者务必把做好思想理论武装摆在首要位置,时时刻刻当好理论学习的模范。其一,务必比较系统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扎扎实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新闻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二,务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带着感情学、结合实际学,把研读原文原话、掌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作为关键,对照讲话精神,认真检视自己的思想灵魂,检验自己的政治定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三,务必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闻观的深刻内涵及客观规律,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牢固树立“党媒姓党”的根本原则,切实把社会主义新闻观内化为踏实、坚定的价值追求,外化为持续与日常的行为准则,从而增强自觉日常践行的能力。

第二,坚持严于律己,不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古人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从古到今,道德在社会中所发挥的规范作用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新闻记者“政治家意识”的培养,也需要强化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不断助推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当然,道德修养也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历经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环节。笔者认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一要深化对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道德规范的认知是基础、是前提,只有掌握了具体道德规范后,才明白这一职业中的“善”与“恶”,明白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要反对的。所以,新闻记者要系统学习《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并在学习中进行先进典型或者模范代表的标杆式对照,力争职业道德准则了然于胸;二要掌握慎独慎微的修炼方法。新闻记者工作独立性较强,多是单独外出采编采访,缺少领导和同事监督,如果律己不严,出问题的概率可能就比较高。为此,就要大力提倡慎独慎微、慎察克己,时时刻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严以律己”“做人要实”的“严”与“实”的精神来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剔除自身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三要练就久久为功的道德意志。道德修为不是一天就可以成就的,可能会碰到各种困难,也经常会遇到各种诱惑,需要反反复复锤炼意志,练就强大的意志力。广大新闻记者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时也必须如此。

第三,进行社会实践,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无论是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还是道德品质的修养,都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是通过社会实践转化为认识的思想自觉。当前我国最大的政治就是实现党所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鲜活的新闻素材,深入基层群众进行挖掘。基层社会实践是练就“政治家意识”的最好熔炉。因此,新闻记者“政治家意识”的培养,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广大新闻记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古人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为此,要做到三个方面:一要摆正心态,深入基层。刘云山同志指出:“在路上才知道时代,在基层才知道群众。”[7]现实中许多鲜活生动、感人肺腑的新闻报道都来自于基层一线,基层是新闻素材采编的重要阵地,只有深入农村、企业、社区、边疆,才能撰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才能真实感受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切身感受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要拜师群众,体察民意。越是信息发达、信息繁杂,越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最好的老师。广大新闻记者只有把报道内容的焦点对准好群众,用心倾听群众呼声,才能创作出引起群众共鸣的报道。因此,必须要心系群众,与群众做朋友,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把新闻报道写在群众心坎上,并且从中深刻体会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三要改变文风,增强感染。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文风和笔力。面对人民群众,我们广大新闻记者要讲究报道艺术,尽可能使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真实确切的数据、普遍认可的道理,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切实实现“以优秀的作品感染人”的宣传目的。

总之,随着“人人都是新闻记者”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坚守“党媒姓党”根本原则,推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任重道远。广大新闻记者必须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思想,不断培养自身的“政治家意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中找准定位,始终做到服从党和国家大局不错位,服务党和人民需要不缺位。

[1]徐莉.坚持政治家办报落实“三贴近”要求[J].新闻战线,2004,(5):13-15.

[2]万京华,王会,谭林茂.把握重点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新闻宣传论述的核心内涵[J].中国记者,2016,(2):19-21.

[3]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134-138.

[4]黄永斌.自媒体发展对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挑战及其应对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3,(4):65-68.

[5]喻国明.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6]柴静.看见[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Journalist’s Politician Consciousness in “We Media”Era

CHEN Yu

(Changsha Broadcasting and TV Station, Changsha 410116, China)

“We Media”, a completely new media technology and form, has embedded new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journalism which brings convenience as well as challenges to the journalist. “Running newspaper by the politician” i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and fine tradition of journalism in our country. In “We Media” era, the journalist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 and gain a deep insight into its connotation so as to be clear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journalism. Various mean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cultivate the journalist “politician consciousness” and improve the news media’s capacity to guide public opinion.

“We Media”; journalist; politician consciousness; cultivating means

2016-06-10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B113)

陈渝(1974—),女,河南三门峡人,长沙市广播电视台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G214.2

A

1672—1012(2016)05—0103—05

猜你喜欢

政治家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周公作礼
挽衣留谏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