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商文化的传承与转型

2016-04-13文炳洲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文炳洲

(西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秦商文化的传承与转型

文炳洲

(西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710054)

摘要:陕西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经济发展又处于“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提振陕西经济需要增强文化软实力。以秦商文化的历史沿革为主线,就传统秦商与当代秦商的成长背景、性格特征、创业资本、行为风格、管理制度、核心理念等做了对比,文章揭示了秦商文化的历史内涵,分析了秦商文化传承与转型的主要路径。传承秦商文化、弘扬秦商精神对于建设“三个陕西”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秦商;秦商文化;秦商精神;传承与转型

一、传统秦商文化:忠、道、勇

秦商是中华大地最早出现的商人之一,也是见证参与华夏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群体。在古丝绸之路的先锋时期秦商把汗水洒向了世界各地,铸就了坚忍不拔、恪守诚信、敢作敢为的秦商精神,为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

秦商脱胎于明代初年政府推行“食盐开中”、“输粮换银”的经济政策,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商帮,垄断中国西部贸易达500年之久。鼎盛时期,秦商会馆遍及全国,其中最早的属北京的“关中会馆”和河南上蔡的“山陕会馆”。明朝后期,徽商异军突起,占领秦商不少领地,秦商位居其次。清朝时期,晋商凭借与清廷的特殊关系加上票号的雄厚财力取得跳跃式发展,但秦商仍然是与之分庭抗礼的重要商帮[2]。

秦商经营领域涉及食盐、茶叶、布匹、药材、烟业、酿酒、木材、典当等八大行业。因诚信经营,敢打敢拼,被冠以“陕棒槌”的雅号,与明代中后期出现的晋商(“晋算盘”)、徽商(“徽骆驼”)并称为中国“三大商帮”[3]。明末清初科学家宋应星感慨“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足见秦商在当时的影响之大[4]。

秦商作为“天下第一商帮”,其主要贡献在于:开拓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陕甘茶马古道;开辟中国第一条盐马古道——定边盐马古道;创造中国最早的“合伙股份制”企业制度;创造中国最早的“歇家”、“锅桩”民族贸易中介形式;创造天下第一名酒“茅台酒”等“八个第一”[5]。

清朝末年,受西方列强侵略与封建剥削双重打击,中国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秦商被迫分化和改组,势头大不如前。而同治初年陕甘回民起义,把矛头直指地主阶级及商人集团,对关中的富家大户进行扫荡,随后清政府又派百万清兵入陕清剿义军,征派粮饷,烧杀掠抢,使陕西数百年积累的财富浩劫殆尽,秦商元气大伤,开始走向衰落[6]。

秦商从兴到衰,上下500年之久,除得益于政府推行开明宽松的经济政策外,与陕西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环境关系密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西黄土地,造就了陕西人勤劳质朴、诚实守信的美德;而“长安自古帝王都”又使陕西人具有自信豪爽、无所畏惧的性格[7]。对此,中国商帮文化研究专家李刚教授指出,秦商具有厚重质直、忠义仁勇的美德,其心也忠,其行有道,其人也勇。秦商精神体现在抢抓机遇、乘势而起的时代精神;不畏艰险、闯荡天涯的开拓精神;不辞劳苦、奋斗经营的创业精神;不恋家舍、锐意经营的求富精神;恪守本职、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富而不奢、生活朴素的本色精神以及热心公益、惠及乡党的仁义精神[8]。

二、当代秦商文化:智、诚、勇

当代秦商的崛起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距离传统秦商衰落已过去近一个世纪。当代秦商人数较多,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冯军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被称为中国IT界“陕西愣娃”的冯军,1993年创建华旗资讯,企业连续10年年均增长60%以上,创造了业界奇迹。

受父母(大学教师)影响,冯军当年选择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却扔掉铁饭碗,怀揣仅有的220元跻身当时还正在建设的中关村,在没有资金、场地、员工的情况下自主创业。冯军和同学商量,在别人6平方米柜台里摆一张桌子,占1/3面积却付1/2的钱。依托这块“阵地”,冯军开始推销键盘和机箱。他左手提机箱,右手拿键盘,腰里别上传呼机,在中关村各家公司之间不停奔波。当时,许多老板看着他手里的键盘和机箱直摇头,但他从不泄气,第二天必定再次登门“拜访”,并带上另一款货。就这样坚持不懈,风雨无阻,直到老板们一个个同意替他代销。冯军告诉那些老板:“我只赚你五块钱!”时间长了,关系熟了,别人便送他外号“冯五块”。

与华丽的品牌不同,冯军给公司取名华旗,产品更以“爱国者”命名,寓意显而易见。他的目标是“将爱国者建设成为令国人骄傲的国际品牌”。在他看来:热爱祖国和干事业一样重要。“只有爱国家的人,才能把企业做好,才能让伙伴信任。此外,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文化非常值得崇拜,一些含有中国元素的产品,很容易打开国外的市场。”[9]

2003年,华旗开始开发MP3挑战国外品牌。当时,韩国三星拥有市场霸主地位,广告宣传铺天盖地,没人相信小小的“爱国者”能与三星抗衡。冯军凭借执著的性格和过硬的产品质量稳扎稳打,8个月后销量超过三星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接着,华旗又推出全球首款彩屏MP3、手表式MP3等创意新产品,并将“爱国者”的英文由patriot改为更国际化的aigo,转而进军海外市场。

冯军把自己当年围绕数码相机进行的“抗日”运动视为是文明的、合法的商业竞争。他说:“华旗开始涉猎数码相机的时候,日本佳能、索尼、松下等家用数码相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爱国者数码相机一上市,日本商家便打起价格战,价格降到千元,这让华旗一年亏损3000多万元,当然日本企业也损失几十亿。每次想到让中国老百姓省下几十亿,我便觉得一切都很值。”[9]2005年,爱国者推出第一台由中国人设计和制造的800万像素数码相机,该产品还得到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称赞。

回首创业历程,冯军非常感谢生育自己的三秦大地。冯军坦言:“和我打交道的人都知道,我是个标准的陕西愣娃。一方面性格比较倔,认准了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底,决不会半途而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人厚道,从来不会算计别人,老想着给别人方便,这样难免会吃亏。但眼前吃点亏,会换来长久的信誉。所以我越来越觉得做生意为人很重要,大家都喜欢和真诚的伙伴合作,我与生俱来的性格让我受益很大。”[9]此外,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北京万通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等也是当代秦商的杰出代表。

从他们身上,既可以看到传统秦商的影子,又可以看到当代中国企业家特点。当代秦商早已甩掉“文化低,胆子大,能吃苦,运气好”的标签,代之以智、诚、勇的形象与职业化素养。正因为如此,人们从来没有把陕北煤老板与当代秦商划等号。因为陕北煤老板虽然声名远扬,但他们的“故事”当中偶然多于必然,感性多于理性,豪气多于谨慎,赌气多于争气。陕北煤老板讲享受,喜张扬,好攀比,少忧患,与秦商沉稳睿智、朴实低调行事风格相去甚远。当代秦商精神可归纳为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目光远大、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勤于思考、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爱国奋发、产业报国的赤子精神;海纳百川、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三、秦商文化传承与转型的路径

由表1可见,当代秦商传承了传统秦商的优秀特质:(1)从性格特点看,都有耿直豪爽的秉性,有韧性,善坚持,这是陕西人共有的特点。(2)从创业政策环境看,都得益于政府推行开明宽松的改革政策,彰显顶层设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3)从核心价值观看,从“忠、道、勇”到“智、诚、勇”,“勇”字(有胆略,不怕输)一脉相承,这符合创业者的基本特质,同时又体现出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不同点在于:

表1 当代秦商与传统秦商比较

(1)个人成长经历不同。与传统秦商相比,当代秦商多为知识型人才,科班出身,视野广阔,符合社会发展大势。(2)从创业环境看,传统秦商诞生于农耕文明为主的农业经济时代,当代秦商则发端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这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是颠覆性的。(3)经营策略不同。传统秦商主要靠体力、靠吃苦耐劳赚钱;当代秦商则更多地依靠智力赚钱,靠商业模式创新赚钱。(4)经营产业不同。传统秦商多经营农产品或对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产业门类相对稳定,商业形态以实体经济为主;当代秦商则以新兴业态为主,产业门类多元化,实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且与互联网搭界。(5)市场范围不同。受交通、通信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传统秦商立足于中国中西部地区,而当代秦商则立足全国乃至国际市场。(6)管理中心不同。传统秦商发源于与西安(长安)毗邻的三原、泾阳一带;当代秦商则把北京、上海、西安等中心城市作为运营中心[10]。(7)用人法则不同。传统秦商喜欢用熟人,关系导向,与当时的农耕文明相适应;当代秦商重视企业目标,强调唯才是举,与当今的知识经济相适应[11]。(8)股东构成不同。传统秦商立足于亲缘、地缘关系,股东范围受到局限;当代秦商则立足于共同的愿景,吸纳境内外投资者。(9)企业制度不同。传统秦商在当时实行较为先进的合伙股份制,属于人合公司,企业扩张较慢;当代秦商则推行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公司管理制度,属于资合公司,便于企业做强做大。当然,传统秦商主要关心企业内部乃至本行业的事情;当代秦商则将视线放大到全国乃至全球。另外,从精神层面看,当代秦商多了产业报国的赤子精神、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把自己的命运、企业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从传统秦商到当代秦商,秦商文化不仅得到较好传承,而且内涵也有所转换。这既是秦商自我进化的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一,秦商使命悄然变化。同其他中国商人一样,传统秦商以创业垂统为己任,企业家权威管理,情为先、理其次、法退后,难免陷入因人而盛、因人而衰的怪圈,不能适应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化的格局[12]。现代企业管理强调员工同企业一起成长,倡导民主管理,法治逐渐取代人治。

第二,秦商价值观发生转变。传统秦商追求个人功名和家族利益;当代秦商则更接受“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儒家文化,从利己主义转向利他主义,社会责任意识开始在企业家心目中扎根。企业不再只是股东的企业,而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不舍不得,不义不为”成为商界共识。

第三,秦商信任机制发生变化。传统秦商讲求实诚,其本质是一种内外有别的选择性实诚,背叛、被算计的顾虑无时不在折磨着老板脆弱的神经。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商品经济是合作经济,人际信任只有向制度信任转移,才能突破信任困境,获得价值更高的社会资源。其中,完善市场机制是基础。完善人才市场,要加强契约的严肃性;完善资本市场,要加强信用的透明性;完善产品市场,要加强竞争的公正性。在企业管理层面,要淡化家族主义色彩,加速企业家族化向家族企业化的转型。

第四,秦商财富观发生转变。传统秦商多有受苦受难的经历,把勤俭持家当作兴业之本。勤俭固然是美德,但容易使人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妨碍企业做大做强。当代秦商注重节流,但更注重开源,利用资本杠杆扩大产业规模,为更多人提供就业和福利。

第五,秦商学习观念发生变化。传统秦商重视自我修炼与子女教育,希望子承父业,不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这一方面把企业的“集体舞”变成老板一人的独舞;另一方面也可能遭遇“子不愿承父业”的尴尬。事实上,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制造英雄而非把自己变为英雄。因此,当代秦商更注重建设团队,打造学习型组织,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当然,秦商文化的转换是一个过程并伴随许多痛苦,但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无疑是最明智的抉择。陕西人能够创造历史*专家研究认为,陕西人能够创造历史。有史料为证:乌氏倮开辟“丝绸之路”;秦始皇“统一六国”;西汉“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打响“辛亥革命”第二枪;刘志丹挽救中央红军;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延安保卫战;中条山阻击日本西进;习近平总书记铁腕反腐。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中,陕西人都是主角。,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陕西实施“追赶超越”战略,当代秦商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作者特别感谢西北大学李刚教授对本文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张海鹏.中国十大商帮[M].合肥:黄山书社,1997:153.

[2]田培栋.陕西明清社会经济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63.

[3]孔祥毅.晋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96.

[4]房秀文,林锋.中国商业文化史论:第二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46.

[5]李刚.解密秦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6.

[6]刘于义.陕西通志:卷13盐法志[M].陕西通志馆本.雍正十二年.

[7]文炳洲.改变西部意识,培养市场主体[J].人文杂志,1996(5):62-64.

[8]李刚.千年秦商列传[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17.

[9]冯军.IT界的“陕西楞娃”[EB/OL].[2008-09-07].北京创业网.http://www.09011.com.

[10]乾隆三原县志:卷5轶事[M].台中: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212.

[11]储小平,李怀祖.信任与家族主义的成长[J].管理世界,2003(6):98-104.

[12]李新春.信任、忠诚与家族主义困境[J].管理世界,2002(6):87-93+133.

(责任编辑:高士荣)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Qinshang Culture

WENBing-zhou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4,China)

Abstract:Shaanxi as an important nodes of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 a critical period.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Shaanxi need to strengthen its cultural softpower. Taking the Qinshang historical evolution as the main lin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Qinshang to the contemporary Qinshang, from the aspects of business background, traits of character, the growth of venture capital, behavior style, management system,the core idea, and so on,it reveals the history of Qinshang culture connotation, analyzes the main path of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Promoting the Qinshang’s spir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Three Shaanxi”.

Keywords:Qinshang; Qinshang culture; Qinshang’s spirit; inheri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F72:G1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17(2016)03-0115-04

作者简介:文炳洲(1965-),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公司治理、企业文化。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Q158)

收稿日期:20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