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影片启示分析
2016-04-13周星
摘要:2015年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市场跃进且极其重要的一年。中国电影市场在突破400亿元票房的基础上,创造性因素不断呈现,国产片占比大幅度提升,银幕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这些都为中国电影尽快占据世界第一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其中最为重要的还在于创作的多样化呈现,艺术创作的精神开始得到社会认可。文章透过十余部代表2015年中国电影最好成绩的创作,逐一分析其内涵和电影价值。
关键词:电影艺术;2015年;中国电影创作;电影作品;《老炮儿》;《客聂隐娘》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一、2015中国电影逻辑探索的背景与可能性
毫无疑问,2015年是中国电影的独特标志性年份,类同于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当年不少人还在计较于是不是值得举办如此浩大的活动来显示似乎不恰当的国力时,却发现从这里开始,中国顿然获得世界瞩目,我们也忽然爆发出世界大国的意识和信心,中国从此就跃升上新的台阶。同样的呈现可以如是观当今中国电影,尽管人们看待的眼光和评价口吻都截然有别,但世界电影的最大市场强国地位即将确立,中国电影的认知将从不同以往的疑惑自残而进入如何迎接新的地位的调整和发展。
自然需要数据。依据是2015年最后一天,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即刻通报的年度数据:“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以来最高年度增幅。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以较大优势保持了国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这里总局即刻发布的态度和年度数据的喜人性,都值得琢磨。
首先是第一次突破400亿人民币票房的心理预期,就历史发展而言,10年来,中国电影票房年均增长39%。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最近的5年发展情况是:2010年,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01.72亿元,较2009年增长63.9%:2011年,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31.15亿元,同比增长28.93%;2012年,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217.69亿元,在2013年正式实现200亿元的目标之后,中国电影市场一直在朝着300亿元票房进发;但2014年冲击全年300亿元功亏一篑,中国内地的票房收人为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8亿元),同比增长34%,但未能突破300亿元门槛,让人们暗暗叹息;及至2015年电影市场跨越加速,2015年仅用时249天,中国电影市场就完成了年度300亿元的目标,而平均每日1.2亿元的票房值也大大超越了2014年创下的8117.8万元的最高值;最终,2015年出乎意料地超越440亿元,更预示着更快跃进的可能。借用2014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对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发展做出的预测:“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肯定会超过北美,2023年会是北美市场的两倍。”
其次,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这一国产电影高比率是前所未有的,从2007年以来,国产片票房和所占全部票房比例分别是:2007年18.01亿,占54.13%;2008年25.63亿,占59.04%;2009年35.15亿,占56.64%;2010年57.34亿,占56.37%;2011年70.31亿,占53.61%;2012年82.73亿,占48.46%;2013年127.67亿,占58.65%;2014年161.55亿,占54.51%。l3显然,2015年的占与比创造新高。再比较2015年票房过亿影片8I部,其中国产影片47部;2014年过亿影片66部,其中国产片36部。显然,国产影片在高票房上依然占上风且数量增加了11部。而2014年内地市场票房前卜影片国产片占据5部,都超过6亿票房,但2015年更为改观,票房前十影片都过9亿。尤其是2015年可称为“刷新纪录之年”:2015年首次诞生两部超20亿元单片,一部进口片《速度与激情7》(24.26亿元),一部国产片《捉妖记》(24.39亿元),国产片排名第一。在前八部超过11亿票房的影片中,国产片占据5部,显然占优。在年度TOPlO影片巾,国产片更是拿下了7部,除了《捉妖记》排名第一外,《港网》以16.20亿元排第三,《寻龙诀》第四,《夏洛特烦恼》以14.35亿元排第六,《煎饼侠》和《澳门风云2》随后,其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9.53亿元位列第十。不言而喻,国产片的票房和竞争力显然大大增强。
冉有,2015年全国银幕数量和观众人数的激增,既是推动票房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电影基础力量发展的显示。2015年影院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新增银幕8035块,平均每天增加22块,全国银幕总数已达31627块。全国影院已全部实现数字化,县级城市影院全覆盖已基本实现。这一基础和发展速度,保证了2年内和美国的银幕数拉平,也就可能实现与北美市场的票房相较高下。重要的还在于,人们看电影的热情在增长,2014年全国观影人次达到8.3亿,同比增长34.52%,而2015年全年城市影院观众人次快速增长突破10亿,达到12.6亿人次,比2014年增长51.08%。而5年前的2010年中国主流电影市场,可统计观影人次才2.86亿。由此可以看出电影的吸引力不断加大,人们看电影的习惯在慢慢养成。
以上数据显示了2015年中国电影的基本背景和2015年不凡的创作景观,实际上要明确,中国电影的市场已经不是自身的确立意味,而是具有世界市场衡量的意义。
一、2015中国重要电影创作的逻辑探寻
在2015年中国电影的市场支撑中,创作内容无疑是支撑增长的最为重要因素,中国电影的市场跃进,是中国电影创作多年经营迎来市场、受众、政策观念、创作者层级构成、作品多样化表现的一种瓦棚勾连的良好局面。相比起以往,人们的批评在前述的背景下有所减弱,显然,阐释2015年中国电影的发展逻辑,从作品去透视是适当的角度。
在关乎电影的政策影响上,2015年促发电影的重要事件首先不能无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正式征求意见所引发的议论。2015年9月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这一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第一法”的草案,酝酿已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筹划,2003年起正式起草,2008年年底文案定稿并报送国务院,到2011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不知何因无声无息停滞。几年过去,2015年这部法规草案终于通过国务院审议。2015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自然,若干年前内部探讨过多次的原初草案,专家和社会团体的认知都不一样,基于完美化的期望,与对于分级制的渴求,使得这部法规迟迟未能审议。发布草案后,社会舆论对此的认知也不尽相同,比如2011年《法制周末》消息标题“电影产业促进法利弊并存”代表着一种疑惑评价。但显然,需要电影促进法的呼声开始上扬,2015年出台草案固然意见还是不一,但需要认识新的思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也认同《促进法》颁布的止面意义,认为“‘有法可依是‘完善法制的第一步,就时间而言终于等到了《促进法》也算是水到渠成,电影有一个法、有一个意念、有一个趋向是重要的,显然是中国电影在社会上的重要性的实现,也是文化的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的实际呈现,有法可以完善,有法可循为做好法准备了基础,这是一个电影的文化到来的和创作相匹配的另一种标志,值得欣喜超过了不完善,出台远比在各种鼓吹中隐没不见来得合适,我们还可以建议、还可以期待、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它,”
我们期待2016年全国人大出台文化产业的第一部法规,其滚雪球效应更为重要。而关切到法规草案所涉及的内容很多,按照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在为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说明时谈及的,草案鼓励企业、其他组织从事电影摄制活动,取消电影摄制许可证(单片);简化剧本审查,取消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降低有关电影活动的准入门槛,下放电影摄制审批、特殊题材电影剧本审批等。此举意味着我国拟立法简化电影剧本审查制度。实际上,草案是总结了当下电影产业已经有了实践基础而站在法制角度的发展促进的全局性法规,其对于从电影定性概念、产业形态和制度发放,以及市场建构等多层面进行了确认。对于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法制保证的意义将得以凸显。它在2015年的酝酿成熟,是一个中国电影全面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其背后的发展促进逻辑显然。人们围绕电影促进法的议论中,关于审查和分级、关于产业和艺术的关系、关于市场建构和规则等是相对集中的话题。我们就此来深入2015年中国电影的创作分析。
(一)《捉妖记》的创造性与不足标示
2015年创造中国电影市场第一票房纪录的《捉妖记》,无疑是值得分析的对象,包括在IP盛行的时候,自己去创造IP而大卖成为IP的微妙艺术启示性;为人和妖所构想的世界景观,如何惩恶扬善,如何实现美好精神的积极性主题;设置巧妙的几组人物,构成喜剧性的冲突关系,愉悦效果明显;新鲜的胡巴的动画形象和真人结合的奇思妙想的创造性;以及技术上的出色把握,让电影和世界潮流吻合等等,都使得2015年中国电影具有亮眼的光彩。在题材上,该电影把握着人和妖的世界各自的复杂性交织,巧妙折射着生活中的复杂性、无处不在的争夺,让无论妖界还是人界都那样难以辨别。西方世界有什么中土世界等等,微妙空有艳羡却乏再造,但《捉妖记》的自创一格的艺术思维却值得赞许,事实上大众给予力捧也说明人心是能辨析出特色和山寨差别的。在人物塑造上,主人公宋天荫的萌态憨厚却成为无所奢求、不怕屈辱的暗中赞颂对象,不仅可以成为受托妖后的传子对象,而且吸引捉妖天师霍小苒改弦更张共同保护弱小。老实人成为人间传奇的构想,是精神追求的驱使,也是对于世道人心的激励。但实际上,宋天荫性格品性善良,他的忍受是为了父业责任,还有信念的支持在其后,男性的道义追求并不缺乏只是含蓄,他为人诚实而做人老实,却也有心中追求的人格塑造;葛千户的油滑狡诈和本是天生超群的俗套显得虚假而黯淡无光。对于大众而言,自身性格可以见及,却能有出众收获,自然是积极性的召唤力,对于社会而言,倡导的不死板的为人处世的诚厚之道,就是向上的价值观基础。而另一位主人公霍小苒,自命不凡却又功力有限,但执着顽强惩治恶行的信念,使得她成为个性凸显的人格形象,不完美却趋向美善,才有和宋天荫的冤家路窄的交集,也才有人间喜剧的呈现,更有和善一体的动人结合,他们的故事交织在对妖界的丑恶的对抗的背景里,呈现着追求正义善良的面貌,于是电影就成为受众不由自主的追捧对象。
《捉妖记》显然是2015年中国电影自身创造性实现的一个典型,在创作上值得夸耀,是因为处理开拓题材和把握价值观上都值得推崇,也成为中国电影应当如此召唤创造和吸引受众的一种范本。但回到影片的市场现实,恰好呈现出矛盾性的多样性,在为了市场第一的最后关键时刻,在一些影院出现了午夜幽灵场现象时刻,“近日两部最卖座的影片相继传出票房造假的新闻,网友晒出网络售票的截图显示电影的午夜场基本上都是场场爆满,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观众,不少网友都将之形容成幽灵场。”为了造就最后关头的中国电影第一票房的良好用意,却实施某种程度上的票房造假,说明“中国电影的偷票房、买票房和返点问题已经到了该及早认真对待的时候”。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各种各样的市场追求可能导致违法现象,会伤害中国电影良性正态发展,也会带来国际上的不良影响。就市场而言,根据报道:“偷票房现象由来已久,市场也频频传出影院偷票房的劣迹。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40亿元,创造历史新纪录,在全球仅次于北美市场。然而,去年实际票房要超过这个数字,因为有一部分票房收入被‘偷走了,未能计算在内。业内人士估计,近几年全国电影票房每年大概有10%以上被‘偷,2015年被‘偷的票房起码达到45亿元。”随着法制文化的实施,打击包括偷票房在内的不法行为不断成为国家行动,2016年1月国家电影局宣布自2016年1月20日开始,开展“百日电影市场专项治理活动”,集中整治偷漏瞒报、影片盗录盗放等市场问题。被查处的影院将被没收非法所得、罚款、停片、停业整顿、减免电影专资补贴和奖励,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吊销许可证。我们需要将中国电影创造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但符合市场法制行为的对象,因为“中国电影越是做大做强,越不能留下把柄而损害了大局的周全”j9。相信2016年电影促进法通过后,更为严守法律而发展的中国电影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二)《狼图腾》和开放视野的创造性体现
在2015年中国电影中,中外合作、法国导演实施的《狼图腾》无疑具有重要的开创性,在以往什么是国产片还需要各种限制的时代,拍摄地域和国籍人士比例等等都有严格限制,这自然是必要的,但把国产电影限制在狭隘的天地中毋宁说是作茧自缚,出白于还不够强大却更要自我保护的心理。满足本土性的措施很多,但强大的自身可以宽容接受的限度越大,创作的开拓性也就越强。中国电影从港台开始的协约到接受越来越大规模的世界团队的合作,显示的是自身力量——包括财力、技术、创作实力——全面性的提升。其实最大的是自信心的强壮。一个法国导演将内蒙题材的艺术创造实现到这般程度,关于以往的政治年代的生活,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处置,关于人性纠葛的认识等等,都使得《狼图腾》具有厚重的生活历史气息。所以人们将之视为文艺电影,而斩获7亿元票房成为文艺电影的少有市场收获,因为思考价值呈现却能得到观众所谓“零差评”的肯定,显然在2015年的市场环境具有启示性,专家如此认识评价:“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表示,《狼图腾》让我们反思人类自身,有一种宗教感的普世意义;同时它也让我们想起第四代导演的作品,启示我们电影生态应该是多样化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总结《狼图腾》有三个‘回归——气度上,回归了自然与梦幻;思想上,回归了历史与社会;内涵上,回归了人文与艺术。”国际范儿的《狼图腾》出现在2015年,但艺术家的精心筹备却给予我们创作需要开始认真对待的启示,影片筹备周期就用了5年,从2007年立项,2009年导演阿诺第一次来中国看景,2010年开始驯狼准备,2012年选定演员,制作周期就2年多。2012年7月6日开机,2013年12月完成拍摄,而后期制作又用了1年。这不南让我们想起世界电影史上为了心中理想创造用了十余年准备的《阿凡达》。相比起来,中国电影还处在短平快的抢先、山寨拼盘的赶时间、沉淀不下心思的操作层面,一时热潮赶上了,却显然随着潮起潮落而销声匿迹。电影作为文化产品需要历经时间磨砺的内涵,却少被看重。所以,《狼图腾》被选人北京国际电影节,和最初被推荐竞争奥斯卡奖外语片奖,都是一种开放视野促发的成果。除了艺术追求的成果值得我们思考外,影片的追求给予中国电影的启发很多,单就视效团队中就有法、美、德、英等各国近40余名国外特效师及中国本土160余名特效师、30余名特效制片人构成,中国电影的世界性呈现由此可见一斑。在由吕克·贝松担任国际评委会主席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狼图腾》导演让·雅克·阿诺获得最佳导演奖,也是对具有开放气度的中国电影的肯定。
(三)《滚蛋吧!肿瘤君》与内容表现的新鲜思路
开放其实不仅是外在的拓展,对于中国电影而言,样式改变和内在精神的探索,同样是电影呈现的要害。在青春题材满天纷飞的时候,我们固然说这是受众年轻化的需要,但其实质是青年人需要给予新鲜的感受的需要,满足其外的就是青春题材电影的陈陈相因。而给予内在呈现的新鲜才是迫切需要的创造。当初赵薇以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夺得青春电影的女性导演第一票房,而2014年的青春电影中,创造了多个档期票房意外的也依然多是青年人才,如陈思成处女作电影《北京爱情故事》夺得4.05亿元票房,“80后”非学电影的郭帆执导票房黑马《同桌的你》也轻松刷破4.55亿元等。人们注意到原来越来越低龄化的观众才是青春电影的消费主力,实质上这些电影的不拘一格,才是适应青年观众的根本,尽管没有多少创作经验,却有和青春相容的情感经验,也许不是完全成熟,却可以依靠对于自身经历的把握来夺得观众,所以,青春电影是一种贴近受众的创新。2015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2.6亿,显然中国当下年龄在21岁左右的观影群占据大头,这也意味着青年人对于电影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创作适应他们的口味是当务之急。2015年初多个机构的研究都证明:“85后”成为中国电影的主力受众,艺恩咨询发布《2014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研究报告》结论:现在看电影的观众81%以上有大学本科及大专以上学历,19-40岁观众贡献了87%的票房。从近2年中国电影观众年龄看,19-40岁观众占到总观影人次的87%,其中19-30岁观影人群占比超过5成;从学历看,大学本/专科占到8成等等,由此得出结论:“年轻高知白领已经成为中国核心电影观众,其对中国电影的消费和鉴赏代表了中国主体电影观众的意见。”
但显然,不说青春故事是否原本单薄,就是论表现样式也已经显示新鲜气息不足,于是开创就是依存于内容的新鲜展示,这在《滚蛋吧!肿瘤君》中得到验证。熊顿的悲剧故事和熊顿的浪漫故事,交织在《滚蛋吧!肿瘤君》的影像中,小妞电影的烂漫这里有,似乎扭捏各色靠近但积极乐观却成为本色,女孩子的失恋和报复如果故意隐去,才是作假的生造,所以,熊顿的何种行为都有青春期的女性延续的情感合理性,但对于梁大夫的作态,却充满了粉红色的秀丽,尤其是在医院环境中对于大夫的幻梦,女性的天真的矫情充满了激励自己的一种掩饰,抗衡化疗、解脱无发、期望见到大夫的怪异举止,都牵连着女性青春荷尔蒙的微妙合理性,只不过遮掩住治疗的痛苦而已。
正是青春故事小妞电影,没有在大篇幅的青春怀旧和大学生校园中颠来倒去的重复呈现,却放置到人人都可能经历且面临生死一线的医院中表现,使得《滚蛋吧!肿瘤君》的青春故事充满了青春悲壮却意外欢悦的色彩。不一样的青春故事同然来自于原作悲剧主人公的鲜活经历,但其实是正视生活的严酷性和真实样貌的告诫,原作者就是生活中的排解一步步走向死亡却认真对待的高端人性者,基于她经历的生活,而创造出打破了局限于狭隘为了创作去模仿来去都一样的简单青春故事,显然鲜活而充满想象,但逻辑合理。重要的在于,能将喜剧表现悲剧做得让人动容,能把多少似乎矫情的青春变成令人们情愿如此来美化的青春,影像的价值就不仅已经超越了为了创作的千篇一律,而且具有了艺术表现是为了人的情感的充盈而无所不可的创造。人们解读青春的残酷,会有设身处地的感悟,这时的故事绝非肤浅的梦呓那样浅薄,而是隐隐约约地具有人生如何对待、青春怎样才有意义的意味。熊顿们的青春犹如她和夏梦等,都一样既有病患也有现实的悲戚,但哪怕光了头也是优雅、走向死亡也要有希望的意念,成为青春故事的喜剧后面的正能量,这就是观者不断唏嘘落泪,而熊顿留下来的不是悲戚而是情感的希望原因所在。青春故事需要青春,但青春不是划一的青梅竹马,也不是眉来眼去的暖昧,有痛苦的沉淀,也有不断挣扎的希望,正态的向上意愿,让电影充满了感人心底的精神弥漫。中国电影的确需要调试无聊而又肤浅的青春,追求具有质感的青春热情。
(四)《解救吾先生》的叙事与现实表现
在开拓题材中,警匪故事是比较麻烦的对象,涉及现实表现分寸是一层难度,如何夺人眼目却又不虚张声势是成色所在。似乎最好变现的题材其实不好成就影像。在人们心目中,警匪片不是枪战、公路追击,就是以案件的奇幻和隐私表现为重点。类型说也成为这一类创作的不二法则。此外,现实涉案故事容易成为残暴血腥肮脏的聚焦点,刺激眼目不可缺少。就多样性题材而言,警匪故事自然是电影的重要对象,但何以表现出新鲜的可信度和吸引力,才是关键所在。《解救吾先生》多少有现实艺人吴若甫被绑架故事的影子,因此取材依据是存在的,但影片没有在外在的噱头上下功夫,而是抓取人心在险峻中的处置表现和警匪斗智斗勇的逻辑来铺展。叙事注重两条线中的差异来交替:绑匪头目张华嘲弄警察的对话抗拒,和吾先生与绑匪对峙之时的生存危机过程。这里没有过多突出港台警匪片的飙车和枪战、拳击打斗,却立足于面对面的对话、眼神与心理。这避免了外在的形式化警匪片的窠臼,同时又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戒备与对抗的精神角逐。刑警邢峰队长团队与绑匪头子张华之间的角逐,不同于一般审讯智斗或者粗斗,围绕着诱发和抗拒之间的真实性表现,已经超出了传统情境的简单,但给予观众的紧张却逐渐加强。吾先生与难友小窦,在被捆绑中和不同匪徒的对话探寻,紧张却充满特定生活感,也步步紧迫地敲击着观众的心理。
探讨警匪片的创作,其实是开拓自有的依据故事内容而寻找形式的过程。我们已经到了需要超越所谓的类型依葫芦画瓢,而要寻找创作者心目中的自己的故事类型的时候了。多样性不仅是中国电影的多样题材的多样性,也是一种类型范畴,各不一样的故事发展逻辑,可怕的是创作按照理论总结的类型说去安装构件,而什么都似乎合规,却不是自己的行为逻辑或生活样态。我们已经被对于西方电影总结的类型拨弄得团团转,失去了自主创建的鲜活性,却不理解“创作”是千变万化的不同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自有逻辑,我们寻找的逻辑在丰富的生活中而不在理论的套子里。《解救吾先生》的生活性来自于现实。绑匪的生活逻辑就是他的生活轨迹积累下来的,张华认为自己是对的就是对的,要谁死谁就得死是对的,他漫不经心地对待警察就是自我中心的逻辑,无论被绑的人给不给钱都是要杀死也是对的,于是我们看到他自命不凡地对待审讯警察,而面对吾先生要讲信用的逻辑感到十分可笑。影片让我们看到生活的残酷性,非理性的逻辑在华子身上就是逻辑,他的生活可怕性其实就是独特的匪徒的可怕性。但由此,我们更为提心吊胆,因为反人类的逻辑在决战着文明人性,我们担忧,我们愤怒,我们不由自主地进入那个需要设身处地地预想的可怕境界。
操作逻辑正是这样地具有魅力,不拘一格的创作让我们紧张而投入。中国电影的超越性就在于创造的自由性而不是类型逻辑的限定性。
三、电影市场稳定后的艺术思路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的市场跃进显然不仅是市场硬件设施的变化,而且创作本身的变化带来的改变十分重要。但显然,2015年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创作,依然有不少是票房和口碑差距不小的作品,我们固然站在市场角度,要坚持鼓励多样的作品,即便是矛盾性分歧,也需要容许让市场去取舍。所以,近年来才有这样文化多样性兼容发展的局面。不言自明,电影已经成为文化的重要构成,中国电影的社会关注度日渐提高,作为文化产品的电影在社会思潮和文化波及面上都大大增强,包括正向和反向的关注,都不断掀起社会大众的议论。在网络时代,众语喧哗十分明显,难以简单断定。比如这几年明星演员张默、房祖名等若千人自身陷入吸毒等而被警方拘捕,文章等演员因为婚姻和出轨导致的社会评论,也让演艺圈事端得到放大。但似乎说明了电影的社会高关注度,而演员作为公众人物的形象与自身约束力的错位的确被人们指指点点。可以确认,之所以电影在多方面成为大众消费和评价的重要对象,是因为电影文化具有超越单一渠道的影Ⅱ向力,而电影文化关注广度也证明其需要更好的把持。
艺术表现的问题逐渐凸显,在市场稳定之后,更需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人们认知的错杂和社会评价的错综,加剧了对当下电影现象的认识差异,尤其是票房与评价的正向与反向交织,说明中国电影还没有很好实现票房与口碑的相对和谐局面。反向现象几乎等同出现,从近年创作的认知看,差异性争议更多地体现在适应现代青年人情感和超出传统情感表现限度的矛盾性上。比如2014年暑期,韩寒的《后会无期》与郭敬明的《小时代》相争,他们各自的粉丝在网络上相争,对于一些学者而言,都颇有微词,但显然,韩寒作品的艺术探索明显更胜一筹,最终票房超越《小时代》也令人松口气。而宁浩的《心花路放》在专家和网络评论中也是认识不一,但该片的票房却因为网络营销而大获全胜。
艺术努力的成败难以简单判定,梳理近年的电影创作,《黄金时代》表现形式的确试图创新,但一般观众的认可不及疑惑,比如其纪录片插入的方式不能得到大众接受。而《一代宗师》的导演王家卫拍摄精致自是难有人匹敌,但受众在感知上的素养,或者是时代影像的趣味却导致影片也没有成为更热卖的创作。反过来,电影人对于年轻导演短平快的创作形态,和真人秀创作电影的批评十分集中,但这些电影最初高扬票房而获得巨大收益却让人大跌眼镜,典型的如2014年《爸爸去哪儿》最为抢眼,其超越一般电影的概念,用近乎电视性的表现,难免为相当电影人所汗颜,却似乎也是一种意外的吸引观众的噱头。该片票房一直居高不下,超过7亿元高回报。反之许多艺术探索明显的电影,获得无数奖项,却时常不能得到市场高回报,由此成为一个对于市场批评的疑惑点。
艺术创作一定是电影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在市场高度发展而到了基本稳定趋向的时候,以及人们对于市场高票房创作评价不高的时候,也就是该静下心来分析提升艺术含量的时候。2015年的创作无论是上亿票房作品越来越多,还是大众对于好电影的认知上升,艺术追求的标准理应上扬。2014到2015年,我们已经看到好莱坞大片有些不敌本土创作,比如媒体报道:2015年11月,《007:幽灵党》《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火星救援》《绝命海拔》等进口大片轮番上映,但票房并不理想,排位均在20名开外。而一些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大卖却也被认为评价不高,更加提醒我们艺术质量和内容产品的本土适合性到了需要强调的时候了。
(一)记忆内容:IP潮流中的艺术探索——《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与IP
2015年中国电影的变化,不可忽略和网络的密不可分关联,无论是BAT的资本介入,还是网络传播,无论是粉丝经济的影响还是网络订票占据的大半江山,网络不仅在各个领域出头露面,也在电影中开始称霸一方。而自2014年开始,一个容易混淆的词语“IP”成为电影界不断出现的热门词,呼应着网络时代受众粉丝的需要,聚拢在对于内容产品关键性因素的看重,都使得IP成为瞩目的对象。所谓IP,就是知识产权,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事实上,IP进人大众视野,是和互联网公司生态的建立密不可分的;但IP更指的是内容,优质IP可以等同于好的故事和角色,在电影需要产品内容愈发明显的时代,IP自然也成为影视作品成功的基础。2105年4月18日晚,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华语电影新焦点举办,网剧《屌丝男士》导演兼主演大鹏携其大银幕导演处女作《煎饼侠》亮相,摘得“年度最具网络热度IP”大奖,成功上演了一出网剧的逆袭。从游戏界逐步延伸至动漫、影视、衍生品、文学等多个领域。IP概念被不断炒作,多家影视公司也开始了对热门IP的争夺。IP的存在方式既可以是故事或者是形象,甚至连“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都可以被当成IP。IP无疑是最炙手可热的词汇。自2014年开始IP改编的电影如《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小时代》系列、《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和《十万个冷笑话》等都取得票房大收入,众多新兴互联网电影公司扎堆抢夺IP进入电影。于是人们认为IP在2014年这一年,中国电影产业被称为“网生代”元年,“小时代”系列、《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由小说或者歌曲改编而成的作品在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再加上早先赵薇《致青春》的票房大卖,IP电影的热潮终于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来临。2105年“五一档”,媒体称《万物生长》《左耳》《何以笙箫默》三部“大IP电影”在相继“互撕”。运营成功的IP可以在漫画、小说、电影、玩具、手游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中实现转换。但电影进入IP时代却有一定道理。
实际上,IP是为了具有召唤力的内容产品招呼受众,但仅仅依赖召唤力却没有艺术创造显然不是出路,如何创造才是使用并发挥IP的核心。2014至2015年之交的主旋律创作《智取威虎山》是一个值得分析的作品。徐克这一特色导演,将一个既是主旋律作品也是具有IP特性的创作,变成了吸引受众的增添时代魅力的创作。我们可以用调试主流形态与大众认知的努力来看待《智取威虎山》。作为主旋律创作,其受众年岁已经很大,显然不是当下的基础受众,而徐克在人们心目中又是一个善于实现个人探索的导演,其兼顾新老受众的创造,就是巧妙探讨老题材的个人性发挥,是兼顾新时代的青年欣赏习惯的有益实践。我们不能说《智取威虎山》没有叙事上的一些不足甚至破绽,但大胆适应时代,采用小鲜肉演员韩庚来作为当年英雄的后代探访,拉近了青年人的情感距离。这还是一个相当值得赞许的方法。其实即便如此,徐克将红色经典的改编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改造,适应这个时代人们的观赏方式,对于满天下都是青春、喜剧的浮泛而言,已经是值得夸耀的举动。对于他而言,敢于去触及主旋律题材并且做得相当好看,又格外增添了令人崇敬的色彩。重要的是,在传统叙事的开拓上让大众心底期望复现,又加入相当成分的惊险奇幻,处理叙事的创造将老故事做成了具有张力的魅力故事,影院中的受欢迎度证明十分成功,为老题材或者说原作伸展探索了有益的经验。自然,人物刻画和环境表现这一传统感召力的表现,是现代技术条件下增添构思实现魅力的法宝,老故事的线索依然在,叙事性故事回归是IP的需要,但加入表观的奇幻则充满娱乐性。所以说,《智取威虎山》在IP内容和形态的电影转换中既让传统样貌回归,又凸显了时代之变的新鲜,也是人心所向。影片延续到2015年2月1日,票房累计约为8.754亿元,成功挤进了当时华语片票房历史排行榜的前五名,证明了IP内涵实现的意义。无论是有人认为“当下中国电影圈IP热,其实是原创能力下降的表现,而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大家对原创的尊重度不够高”,还是IP归根结底是互联网时代开始重视内容产品,依托品牌和不拘泥的创新开拓都是题中应有之意,《智取威虎山》是有启示意义的成功创作。
(二)形态拓展:本土改造和开拓创造——《十二公民》《烈日灼心》与现代思辨创作。
在2015年中国电影中,不像电影莫过于《十二公民》,因此在市场上并不能大卖是确定无疑的。但影片恰恰在中国电影的IP改造和别具一格的形态上,给予娱乐时代创作的精神不惧的创造努力。论及所谓的IP,这部影片也是源于脱胎于西方经典电影《十二怒汉》,美国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影片,是描述一名纽约青年被控杀父,在将被判处一级谋杀死刑时,需要12位陪审员一致同意才能裁定死刑有效,当时的11名陪审员谈论时裁定疑犯有罪,只有一位8号陪审员认为事态可疑,坚持提出异议并且与大家争论,随着疑问的逐一提出,居然凭借不懈努力逐一说服,其他陪审员无法反驳他的疑问终于推翻原意,为这一宗几乎已成冤案的判决平反。所以,根源于IP的对应《十二公民》自然和其母本大略相同,但移植到中国的一个大学模拟陪审,开始了一个极其超前的所谓陪审团断案故事,并且让“虚拟陪审团”在一个乱糟糟的仓库里讨论,单一的场景居然依靠辩论的议事规则掏挖出丰富的时代人心的隐含故事。影片以一个楼上老人被谋杀、楼下听到者,和对面地铁经过的短暂时间看到谋杀的女性证词的真伪辨析,构成一个话剧式场景的影像表现,来展开12位家长陪审员的争论。从漫不经心到评审员们的不同意见交织,慢慢形成了戏剧性张力,社会文化和人心历史的折射,造就了狭隘空间中的充满事端和不时争斗的人性决斗。
《烈日灼心》也似乎是IP电影,从原著小说《太阳黑子》改编而来。2015年8月27日《烈日灼心》上映,导演曹保平花了4年,而改剧本用了5个月、拍摄3个月完成,剪辑1年多,又因为主演之一高虎涉毒,按照规定必须修改,又拖了1年。一个坚韧的创作者使用IP不是为了招揽观众,而是为了延伸挖掘故事的内涵,自然这是中国电影实现市场基础却要提升质量的保障。如何深入和动人,是显示电影艺术创作的功力如何,《烈日灼心》讲诉一个颇有悬念的故事,给予警匪片人文思考的空间。辛小丰(邓超饰)、杨自道(郭涛饰)、陈比觉(高虎饰)已经是社会安稳生活的常人,辛小丰成了协警,遇到危险无畏勇敢出生入死;杨自道做了出租车司机,不时见义勇为待人良善,疑为陈比觉隐居鱼排无涉人事。由于影片一开始辛小丰所在的派出所调来警长伊谷春(段奕宏饰),情况发生了微妙变化,警长敏感警觉,他既欣赏辛小丰的能力,但似乎发现他有什么特别异常,警长没有放松7年前的凶杀案,在挂念疑案的心结中发现蛛丝马迹,于是逐渐怀疑辛小丰与当年案件有牵扯。随着故事延续,7年前的故事转来,我们发现三人是发小,但7年前在厦门某水库旁别墅里,辛冲动强奸一女孩导致死亡逃亡,似乎怕事情败露,三人杀掉别墅里一家五口。因为不忍心,辛小丰将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抱走,三人共同抚养女孩长大,孩子成为三人慈爱护佑的对象。7年后原本安稳的生活因为旧案重提,三人惊扰,租住的僻静居所,原本是避人眼日,却不料其实房主设置了偷听他人隐私的设备,影片增添了惊险的元素。警长发现辛小丰可能是同性恋,其实是辛小丰伪装成同性恋,源于警长无意间提起有人说当年的凶手是个同性恋,而同性恋不可能强奸女孩,他由此伪装来保护自己以引开伊谷春的注意。但随着剧情发展,执拗的警长发现了真相,凶手三人暴露。但随即,杀害一家人的其实另有他人,让剧情增加了奇幻性等等。
影片构筑在已经出色自我努力“改造好”的社会人,又意外旧事重提,如何逃脱不了坚韧探寻真相的法律人追捕的危机中,让事实必须揭开的过程,不只是影片中人的担忧,也是观众矛盾心理的撞击。我们会追问:他们不仅是表面上的“好人”、见义勇为的维护治安的常人等等,而且已经在对待抚养长大的女孩情感和良心上,充满了动人的呵护与爱心,不是已经“改造”成功了吗?尽管事实上我们的理性也知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电影让一个必然具有矛盾性的故事冲击着我们的思维,不错,有罪必须惩罚,但惩罚足为了改造成人,而社会人的本质是爱心和保护社会,似乎他们已经如此。作为复杂社会维系需要,和力求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自身就只能按照原则来行事,紧张的职责绝对必要,可影片让我们看到放大聚焦的矛盾和为难心理,不得不做出困难的选择。对于常人而言,情感和法理选择原本就难以周全,能将这种困境展示得缠绕人心而痛苦,又要澄清事实缘由,正是有思想有情怀的电影人。在叙事中,介入猫鼠游戏的影像因素还有两个聚焦复杂性的东西,其一是辛小丰因为强奸女生致死,似乎落下了心理阴影而变成了同性恋,但结果原来是,落水人情急之下的抓住稻草的遮掩把戏。这一合理的心理因缘构成一个感知悬念,也无形中暗合某种时代潮流的噱头。这一设置为破案解惑真相提供了难度也提供了有难度的高明呈现。解开真假同性恋是人心期望的心理逻辑,也是剧情必须的结果。另一个复杂性是三人对于女孩视同己出的爱护,让抓捕追踪的意义变得含混起来:必须破案和连带的就要让爱女无家可归的矛盾,电影的高端正在于此。人间有多少设定的道理必须遵循,却又有多少人心不忍的东西不忍眼见?真相必须揭开,但揭开的真相都是残酷甚至伤及无辜;理性需要维护真理,但其实真理的后面又是难以直视的困境。一个好电影展开的不是简单的事实,而是丢给你事理的难题,所以才有走出影院的琢磨,也有困惑叹息。
(三)人性心理:艺术思维的现代坚持与发展——《聂隐娘》的存在意义
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坚持艺术拍摄的难题不仅是市场回报的困难,还在于对当下艺术电影的评价不一,对于大众而言,众口难调白是预料得到,但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区隔认知却很大。显然,是市场情势改变了人们对于电影的认知,但实际上,在艺术电影的文化呈现上,中国电影的缺失的确在于观念坚守和坚持不懈努力太少,否则难以理解为什么在世界电影节上,市场不被入选,或者说中国电影的世界性艺术文化评价的对象不多。一个完善的中国电影产业应该有兼容并蓄的局面,也有各取所需的多样化创作,而目前大众市场上的作品不少,才有不断高扬的足以满足市场需要的电影;但另外一端,被人津津乐道也上座的作品却相对缺乏,而拿得上世界电影评奖台面来竞争的创作却似乎稀缺。2015年这一局面有所改善,应该对此加以剖析。
2015年5月25日,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侯孝贤执导的电影《刺客聂隐娘》一举拿下最佳导演奖。11月22日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以11项提名的《刺客聂隐娘》最终拿下最佳剧情、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造型设计、最佳音效五项大奖。影片也有IP-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讲述聂隐娘幼时被一尼姑掳走,过了五年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女刺客,一次她奉命刺杀刘昌裔却为对方气度折服转而投降等等的奇幻传奇。执迷于艺术创作的侯孝贤导演一直想拍摄这一题材,但他所期望的显然是一个具有迷梦一样的精神世界。在狭义的精神上,聂隐娘依然具有这种传奇性道义,冷艳而孤独,服从中也个性独具,暗含着思辨的行为方式,使之虽武功绝伦却未必按照常人伦理去刺杀。于是作为女刺客,聂隐娘的魅力就在于无法杀人背后逶迤的疑问故事。影片中的刺客聂隐娘(舒淇饰)十岁那年被道姑师父带走,专心训练成顶尖杀手,影片开始时由于心有所顾念,而没有完成师父交予的刺杀藩镇节度使的任务。随之,师父将她送回故乡,务必要行刺北方最强大的藩镇节度使魏博的田季安(张震饰),田季安是她的表兄,也是她幼年时候青梅竹马的恋人。归来的女刺客离家十三年,所有的记忆都同归,她身轻如燕飘忽无踪,潜入大堂卧室如人无人之境。然而冷面杀手所遇到的是道义和旧事,也明白了围绕在田季安周围元氏一族的阴谋,杀了他魏博就要大乱,最终,她再次辜负道姑的指令,远走他方。
除了故事设置在唐代安史之乱的环境令现代人感知迷糊外,影片的情感纠葛和人物情态的复杂隐微也区别于一般电影观看习惯,所以,市场反响比较冷淡。但显然,相比而言,电影的元素和表现意味都需要一定的审美素养才能接受。《刺客聂隐娘》中的山光水色的精心挑选,是视觉艺术的审美感知对象,音乐的精致和段落安排,极为细致与独特,何时出现何时隐没都具有意味,自然需要细心感受,帐幔的飘忽、夜问光影的闪烁、山林间的鸟鸣和在屋中不同方向传来的断续蝉鸣,都是一种映衬,电影充分显示了艺术元素在光影声响中的角色作用,只有静下心来慢慢沉入,才能感知到魅力。电影的感受素养是取决于观众领悟的结果,由于初始阶段的电影仅仅只要热闹就足以娱乐,浮泛自然熏染出简单快感,而固定的文化趣味还没有建立起来。电影的精神需要多种因素来支撑,不能感受创作者微妙的用意,自然对于静的镜头、悠缓的音乐无法理解,而更不用说去感受聂隐娘为什么闪现在可以刺杀的帐幔外而不动手,她的沉思伤悲和思考,她的躲避牺牲和痛苦,都在行为中,也在环境里。如何对待父母无需言说,如何回到少小无猜的美好记忆中不用语言,要杀不舍的挚爱不能,因为她有不舍的情感,要她深藏感情也不能,因为一切都在眼前。艺术电影需要感受,高级的电影让我们看到人物行为,看懂人物心理,还能看出创作者的心怀。所以哪怕市场不如喧闹创作,但肯定《刺客聂隐娘》能超越它们而被人留存欣赏。2015年的中国电影有她也是福分。
(四)现实思辨:生活关注的深度改变——《一个勺子》和《山河故人》
这是2015年两部获得艺术圈关注的中国电影,前一部获得世界电影节奖项,后一部呼声虽高但最终只在第63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得到观众选择奖。但放在2015年的艺术创作的评价中,都是特色鲜明的创作电影,其中各自的所得,对于中国电影如何处理现实生活的得失值得分析。其实两部影片一部可以看到2015年一个从演员跨界导演的作品来观察其长处,而另外一部则折射出获得无数世界奖项的导演如何和时代抗争而透视时代变迁把持电影表现,如何坚守有价值东西的意义。
2015年陈建斌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一个勺子》上映,影片此前历经曲折,主要因为剧中人涉及吸毒而无法不做修订,近年不断有演员出格而影响到电影上映已经成为凸显事件,折射着时代复杂性与娱乐圈的某种问题。犹如《烈日灼心》等电影的压缩有污点演员戏份、《捉妖记》换主角再拍等经过修改终于得以上映的案例,却又也体现出时代开放的一定宽容性。《一个勺子》是电影切入现实朴质表现却又有思考的创作。其改编自河北作家胡学文的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讲述了一位西北淳朴农民救助一个流落街头的弱智“勺子”,后来引发无数麻烦的故事,陈建斌看中小说并且被吸引,是因为他所感受的生活现象但疑惑人世对于善良已经被修正并误解,而小说恰好触动了思考探寻的神经。恰因为如此电影入围第51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改编剧本五项提名,并最终于2014年11月22日斩获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在当下电影的潮流中,娱乐快感占据上风,网络上部分批评对《刺客聂隐娘》的艺术追求不能理解、对《十二公民》的表现形态不是电影等错综认识,折射着肤浅和娱乐的偏激,显示对电影文化狭隘缺乏容纳思考的误区。但《一个勺子》基于陈建斌对生活观察的认识,从小说中找到真正打动自己的东西的认识开始,已经确立了反映现实的目的是思考生活价值立足点,他承认这次的创作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怀疑,于是混溶于嘈杂生活中的拉条子(陈建斌饰)无奈遭遇讨饭的傻子的故事就顺次展开。为了这个“勺子”——傻子,处于基本善良心的拉条子,又是贴寻人启事,又是试图摆脱傻子却顾念不会危及安全。事态的发展匪夷所思,不断有人认领傻子、又有人蒙骗索要赔款。一对夫妻陷入无家可归的境地。应付麻烦,明知上当受骗,却无法摆脱,他成了“勺子”要不厌其烦地自己证明不是骗子拐卖者,最终沮丧的拉条子就成了另一个到处缠着别人的“勺子”游荡在寻找的路途上。
起点是摆脱傻子,最终却成了傻子,一个粗粝的故事不起眼地扑面而来,直戳我们的心。电影似乎在青春故事中会绚烂或者煽情,怀旧的柔曼和美好的怜惜容易触动人心。对于现实的粗糙感未必具有进入影院所需要的欣赏需求。但对于艺术而言,放置了现实不顾,显然是缺憾;而没有对生活真切度的观察,艺术某种程度的失职也显而易见;但不对生活思考表现,更是丢失了责任。《一个勺子》的标题只有在看完后才能感知到其沉甸甸的意味。出自于善良的救助,平白无故的揽事为一个缺乏生活的废人着忙,换来的却是各种“聪明人”的诈骗,这显然还不是悲戚的全部;被骗后要证明自身不是骗子,却要付出远超出照顾傻子的经历和代价,弥漫的悲剧感已经令人深深困惑;而生活几乎是要给予你做好事就是勺子,你无法摆脱不做勺子也不能正常生存的时候,一种精神上的恐惧窒息袭来。拉条子的故事在最终他带着傻子的帽子行进在荒野路上,后面跟着一群孩子朝着他唾骂扔石子的时候达到了悲哀的顶点。什么是傻?为什么善良不能得到正常的回报?我们不能不深思。一个以未必极端的故事展现出人际生态的似乎也正常的状态,却是极度不正常的环境,是电影具有思考性的启发。中国电影的2015年,这部得奖电影弥补了我们的轻薄娱乐中还有直面现实的表现,而市场上的未必如意也是正常,说明中国电影还有极大的需要填充的地方。
诚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2016年的一个论坛上指出:“2015年是中国电影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年,电影热点不断涌现,人才结构发生改变。”如果说,陈建斌是代表着这一年诸多演员转行导演的跨界并且具有观察思考的深度,那么这一年更多的成熟导演却失常创作而批量退场也是一种对比性状态。显然,这并不正常。除了我们赞许新人辈出的欣喜外,对于好导演理应不断切入时代寄予希望,这也不是苛求。但适应这个兼容并蓄的现实似乎遭遇问题。而上场的导演如何适应新市场接受环境也是一种考验。世界级导演贾樟柯的《山河故人》成为少有的现象。
和《一个勺子》注重现实不同,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具有历史迁延性质的现实思考。在从1999年、2014年到2025年的跨度中凸显了对于生活往昔的困惑展示,也显然表现出对于人际生活的深深忧虑。
在1999年开始的故事基本是贾樟柯所惯常立足的地域故事,在北方小城中年轻的涛儿(赵涛饰)犹豫在煤矿主张晋生(张译饰)与矿工梁子(梁景东饰)的彼此关系中,一个女孩最美好的年纪通常具有这般美好的暖昧可能,鲜花一样的年岁,对于财大气粗的矿主来说未必当回事,却更注意自己的青春投向;而心仪的真实在没有更有利因素介入时总是占据上风。但显然拥有钱财的理直气壮场面诱惑,而旷工再有魅力也不能依赖内涵却闷声闷气,于是在20世纪最后一个春天来临时,涛儿选择嫁给买下矿山的张晋生,三人朋友梁子无法屈居在夺人之爱的矿主之下而远走他乡。这时的故事既充满青春期的浪漫选择,又有强烈现实社会的实力予夺。到了2014年的故事中,事态生变,涛儿已经离婚,张晋生准备带儿子移民澳大利亚。陌生的世界和已经隔了世界的儿子在漫长的火车旅途上,夫妻离异是事实,母子从事实距离到心的距离也已经注定拉长。而离家15年重病缠身的梁子带着妻儿回到故乡,一对无缘人在病床前叹息唏嘘。第二段故事充满了人际关系的悲剧性,相爱的不能结合,相守的不知珍惜,原本因为外在的诱惑而结合难以亲密无间,劳燕双飞的却各自见证不同的悲戚。在贾樟柯的认识中,社会中的分分合合却异曲同工,显然不是个例,原本美好的事物破败凋零的责任已经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追究。当初涛儿喜欢的不仅是朴质的梁子其实还有不受屈辱的梁子,但这般刚强却也成为煤矿中千万个无医可治的废人。深重却无可挽回的事实摆在面前,涛儿除了钱却无可弥补对他也对自己内心的愧疚,电影在此时已经蕴积着难以言说的现实悲戚。
居然在现实表现中突兀出2025年的现实图景,也是贾樟柯试图突破传统表现的一种艺术探求,预想这一年涛儿的儿子(董子健饰)被熏染得老外范儿十足,他和父亲住在风光美好的澳大利亚海边城市,但父子之间犹如鸡对鸭讲,父亲不会英文,他不喜欢讲中文,一个改变了身份改变了情态的下一代,对于母亲只有一个名字叫“Tao,波浪的意思”的模糊记忆而已。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这预设的2025年,但心的悲剧显然都在其中。涛埋葬了父亲,期盼着儿子,却只有独自一人在孑孓蹒跚,世界怎么变得这么快:转眼间人世就要离我们而去,有形无形的阻隔,让悲剧弥漫,美好的瞬间就消失,而2025年未必不是当下一些现实的呈现,却不啻是一种电影对人间的提醒。在现实表现中忧思难忘的创造,对于抱怨现实题材的陈陈相凶而言,已经功成名就的贾樟柯的探索是巧妙的,实际上若不是数字打出来2025年,我们绝对可以看成是当下,因为世界变化如此之快,人的心的收敛,人的人问情感的聚拢,已经是需要抗拒物质主义来实现的时候了。
(五)精神追求:超越传统的人格探索——《老炮儿》
在2015年最后的时刻,终于等来冯小刚的电影出现,只是并非其导演的贺岁创作,而是管虎导演、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横空出世。中国电影2015年大步伐实现票房纪录的时候,我们惊讶接受的不是票房如何,而是沉浸在一个老炮儿——一个蹲过监狱近奔60的北京“老炮儿”——的威武悲剧的故事中不可自拔。
对于2015年而言,没有《老炮儿》也算圆满,但没有老炮儿的个性展现,中国电影的骨气和创造精神却无法圆满。什么是真正的好电影?是让人觉得真实而充满精神性,是让一些人觉得不守常理不习惯、让更多人受到心理激发的电影。坦率而言,一定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个来白落伍的心性的老炮儿,但我们需要更多精神创造性的电影。在一堆堆温柔的求爱、一个个怀旧的感伤、一场场不知道取悦什么东西、~句句装模作样的语言风行的时候,我们需要具有气势的和具有血性人生的电影。的确,看《老炮儿》的感觉异乎寻常,从温柔乡醒来的人们会觉得电影粗粝而北方化,但谁都不会离开冯小刚饰演的那个形象:成天游荡在街巷替人揽事、打抱不平、牺牲自己去求取门面和老理的老炮儿。对于中国电影而言,终于有了年末需要精神提振的影像,他在冰上奔跑的时候,泪水从无数观众的眼中涌出,但其实电影有了让眼睛一亮的东两。我们忽然想到了香港周润发的各种英雄姿态,好莱坞的《教父》中的人物,也终于在压抑中呼吸着老去的英雄为自己名节去拼命,一个电影的价值所在不是走出影院、转眼就忘却的那些无聊欢笑的东西,而是依然不舍那倒下而具有呼吸感的人物。
老炮儿叫六爷,他的行为举止似乎不是上台面的拼争,却是私底下民间的道义和老理规则,影片微微显露着失去的东西其实具有一种乡约的魅力,你遵守眦道也就有其合法性。千万不要振振有词地阐释如何不符合法理,他依然分得清自己可以解决什么,而举报纪委的事情自然是法纪的事情也并行不悖,其实民问法则正是在某种程度上弥补法理的缺当——至少在老炮儿的世界中不可缺少。就电影论一味夸夸其谈限制或者颂扬什么的时候,一个自由畅想的民间社会的表现突兀在眼前是什么感觉?当我们都有点身不由己、随波逐流的时候,当我们以为老的时代已经被新潮和新一代牵引着走向无所谓、无节操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老六这个复杂的人物举起了视死如归的长刀,一行热泪可以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扑哧哧流下,还是少见。
管虎无疑拍出了他最好的精神作品,充满着老北京气息的几乎被遗忘却要拯救的东西;冯小刚成就了他自己最为出色的表演不装、不用表演技巧、不是歪瓜裂枣般揶揄角色的人物形象。电影创造了一个逆流而上为一代即将逝去的男爷们儿精神模样,即便是那些小鲜肉也不是为了魅惑人存在,犹如李易峰们那波角色不由不佩服的六爷们——人老了,却超越那些屁孩的内心旗帜般的味道。在结尾,为了承诺而独自赴约的六爷,在冰上趔趄、坚挺、冲向他的日标,明显物质群体上寡不敌众,却在精神上富有高昂的扬刀冲杀的时候,一种精神弥漫在颐和园后湖的空气中一一个几乎稀罕见到过的,既不是痞子的逗乐、也不是故作伟岸的英雄,没有所谓的英豪语言,也不会去屈就献媚的北京爷们儿,在精神的威风凛凛间白成体系地确立了形象。
电影原本就是创造依赖于生活,处处接着地气,却又是超越我们凡俗的格调的梦幻,因为人是不可被符号所按出模子的木偶,却又是人们心中期望的情感投注对象。二者一体的人物,才是鲜活而得体的形象。老炮儿就是依赖一个人而演绎出了悲剧性没落,却依然自守精神界限的老理典范。他满口北京老理,不解年轻人的操行,不惧新一代的凶残无界限,却敢于去实现每一个然诺的艰难,几乎没有一个现成的范例可以为他来注解,但他的确独一无二而是人们期望捞取丢失的人的守则。无疑,冯小刚是《老炮儿》中老理、精神范的旗帜,他和儿子这一代的隔阂必然,他为市民受理莫名其妙的事端而白鸣得意,他有相好而冲动,却不断受到新潮流一代的欺辱而忍受,他的战友们似乎已经埋头于生存而失去野性,而他的世界依然是老理遵循、仗义为先、承诺不可背弃、牺牲气血犹在的孤独世界,但电影一方面让我们看到贪腐暗中开解的责罚,新一代耀武扬威的耍酷,另一方面又放大了民间的仗义英雄的自我守则,于是助人真的就收到还回的款项,操蛋的官二代在他的无畏中感受到佩服,依赖于内心的坚守,他的孤胆英雄成为了悲剧性的飞蛾扑火,却居然具有撼人的魅力。
论及前述的《刺客聂隐娘》等所代表的艺术电影在当下市场上的票房不如意现象,事实上,艺术电影的精神口碑和市场收益不能简单评判,但艺术创作的市场实现上是需要改变的,根据媒体统计:2014年,《白日焰火》和《警察日记》分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奖、东京国际影展获得影帝的国际大奖。《警察日记》上映首日,排片率仅有3.8%,还不及《刺客聂隐娘》的一个零头,最终票房仅锁定在206万元。《白日焰火》顶着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的双项国际赞誉,加上犯罪悬疑的故事外壳,以及桂纶镁的人气,上映首日全国排片比例超过17%,首日票房突破千万,但最终票房也仅为1.03亿元。1988年,张艺谋指导的《红高粱》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拍摄成本100万元的电影在国内上映期间获得了400万元的票房。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在2006年曾夺得威尼斯金狮奖,但国内票房不到100万元,不到《刺客聂隐娘》的六十分之一。2007年,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曾夺得柏林金熊奖,但国内票房仅有200万元。2014年,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五项大奖的《黄金时代》,票房仅为5155万元。2015年,获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奖的《闯入者》,票房仅为1004万元。
但我们欣喜地注意到,尽管有限于地域方言等局限,至今这部《老炮儿》在市场上的票房已经逼近9亿元,这预示着内容充实、精神强力凸显、艺术创作坚守的电影自有其越来越出色的接受群落。
(六)武林折射暗藏的丛林社会——徐浩峰的《师父》
《师父》是2015年少有的中国电影,是技术掌握简练、剧作扎实而表现深刻的个性照片。就武侠传统形态而言,创新在内在涵养里。对于习惯了激烈枪战和高科技好莱坞战争击打的观众来说,《师父》是一个同样惊心动魄,但更为真切的武林传统秘境。既有武林绝学的展示,刀刀扎实,拳拳凌厉,又充满官场丛林的争斗,阴险狡诈,尔虞我诈,然剥去迷雾,人的情感真心和无私捍卫精神的坚守,却藏在民间,铿锵溅血令人动容。
来自广东的武师陈识带着咏春拳北上天津这民国武学汇聚之地,武艺高强兼带着一代门派的兴亡皆系于一人之身的宏愿,毫无顾忌的声言要在此踢馆设馆。在拜见津门武行大师郑山傲后,结盟共谋下三年的计谋。作为北方武学立足之地,津门武行壁垒森严,维持的所谓行规是:开设武馆只有一条路:踢馆8家似乎有了资格,但背后陈腐的却是潜规则,即天津武行骨子里维持既有层级不容侵犯,又要保持面子避免看低,而顽守排外则导致外来人即便大胜也无法立足。在这个似乎靠拳头刀子决定高下的行业,其实在民国时期已经内忧外患,却因此更要武行面子遮掩,既要规则维持尊严又不容外人打乱丛林秩序。电影为我们展开的民国故事充满了回归历史的真切境况。武林似乎白成一体,这两人本地外来的武学高手,设计确认用三年时间培养一个徒弟踢馆显示资格,而最终还必须远走他乡,师父则留在天津开设武馆收徒。这是一个奇幻的充满了江湖顾念脸面、保持自我格局不变的旧俗,庸碌却振振有词,让民国时期乱世中的武行自我苟且而安稳应世。
电影让我们沉人民国武行,放大了这一行会规则的内在之地,看种种所谓“守约”背后的虚伪和人为欲念的操持。原本大佬遗孀统治这津门武林,所有规则都成了她操持门面维持地位的法宝,其他人围绕其中盘根错节确立名分。外来者要开创新生绝无可能,闯入者如果不委曲求全就断无生路。陈识和徒弟只能忍辱负重寻求机会,因此他断然娶了赵国卉遮掩身份,徒弟耿良辰也不能在原有行业中生存。郑山浩依赖军阀副官的徒弟可以看洋人歌舞大腿,为了晚年再显山露水明要知晓陈识徒弟的每一招式以求完胜,表面上满足武林寡妇的行规出山,但却不能超越更大的势力利用,成为恶势力的牺牲品。电影不动声色展开武林小社会和社会大光景一样的腐败,一样的尔虞我诈,似乎不以社会批判为目标,却无形展开巨大的魔手对于人和组织行帮的控制。电影并不在于比较热兵器对冷兵器的时代绝胜力,却暗含着时代威力和传统武行之间的高下之别,历史的影子无时无刻不在支配一切,乃至于最后的造假胜利,军阀副官的阴险和掌控的无所不在,不仅是副官欺辱他师父,而且操纵整个武林日渐虚张声势堕入伪善之渊。
在电影中人物的层叠关系和心机展示,不亚于冷兵器的冷艳逼人。徐浩峰的不动声色的揭示,却又充满人的欲望的深刻性把握令人佩服,不是为了一个可以讨好主题性归纳的目标,却是从人的复杂性欲望伸展开始衍生,总是出人意料却又总是令人信服。其实陈识和郑山浩各有不同目的,从一开始他们的出发点就似乎不同,陈识不认同郑山浩要教真学的高尚目标,却抱持着自身继往开来的愿望;郑山浩要教徒弟真武学的目标却无法实现,自己不能为却要假手他人来打破。但打破沉寂的津门,让他们各有希冀成为一拍即合的联盟体。陈为了咏春拳门派能发扬光大,郑期求打破常规传授真学,培养武术人才,津门武行由此被搅动而汹涌着巨变。耿良辰似乎一开始也被师父看好却只是一个自己目标的棋子,使用他踢馆就是为了实现牺牲他出局的目的,却后来慢慢变成了托于重负的继承人。而郑山浩的初衷良好,却逐渐滋生了为自己重振雄风的暗下功夫的托词辞,及至最后远走拉美也不忘为自己创立的铠甲立名的嘱咐。而郑山浩的徒弟更是步步为营的构筑了一个利用师父来坐上武林盟主目标的局,胁迫和暗算加上武力,让最后的“胜者”归属于自己。至于寡妇的维系武林规则,无论是屈从强权献媚武力,还是阻止外人保持地位,都充满了庄严的虚伪感。电影沉浸在武术的争斗线索中一刻不离,却满含着时代变迁的氛围和诈斗的无时无刻中,紧张而充满节奏感。
即便是随着陈识和和郑山浩以及徒弟踢馆的进程,交织着军阀武力的强横和武林官场的重重守旧之诡,乱世武林掀开了诡异难测的变局,我们依然看到人性微妙的闪光迸发。耿良辰原本是被拨弄的棋子,却被师父慢慢看到了武学奇才的坚韧,从不让他进屋到以他为约束的赞语,不仅是人心是可以变化的显示,也是对于师父精神境界变化的展开。但显然,耿良辰从师父认为只要学武后就会对自己如神一样崇拜,到后来,他居然腹部插着两把刀,而不往前求救治却翻身奔跑回天津的视死如归,以及见到自己钟爱的姑娘却不让她受惊吓的意念,竟然完全改变了艺术创作常态的预设,而具有返归人生无数不可貌相的真理。同样,少小失身的赵国卉,原本是以风情妩媚而成为陈识隐身贫民窟的掩护,却成为不舍夫君改变初衷远去广东寻夫的烈女。在寡妇面前,竟然神色不变的说出自己来承担丈夫义务的誓言,柔弱女子因为爱的深切而成为刚烈的无惧女性。还有脚行弟兄们的英武刚烈,为虚弱的世道增添了温暖动人的色彩。
至于主人公陈识那般坚韧,为了承袭武术真学什么都可以实施的汉子,为原本替身的徒弟讨是非公道生死拼争的气概,为原本来去只是一个工具的女子赵国卉,也有敌手如林中背着心爱的女人走遍小巷的那种温柔,让独特的冷兵器时代添加了热人心的情感,虽然不温不火,却也百转千回的动人。
回到武侠影片上,因为《师父》,我们未必需要那种虚张声势的刀光剑影,不用替身不吊威亚,各门派的近身功夫干净利落却从不让人感到厌烦,拳术筋道力度感知和刀法招式都清晰可见,尤其是手起刀落干脆利落的视觉美学,和电影的故事脉络不乱、人物情感节制、个性鲜明差异相互衬托,构成少有的内里和外在一体协和的影像。
2015年中国电影不在于出现的是北方的老炮儿还是南方的什么,终于有一个让人心理激荡的银幕世界,足以看到个性精神张扬的东西,足矣!还是要引述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所言,新一代创作者在美学和产业上的成就,还需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检验才能供后人总结定论,而2015年是中国电影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年,“标志着中国电影正走向健康、活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理想正在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