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大鸨与草原有个约定
2016-04-12翟铁民
翟铁民
大鸨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越冬的历史,仅就我的记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记得小时候,我们管大鸨叫“老鵏”,每年冬天家里都会有“老鵏肉”吃。过去,我们这里有“1只鵏相当于1只羊”的说法。听父亲讲,之所以把大鸨比作羊,一是因为越冬大鸨均是雄鸨,身体高大健壮,与成年羊大小相当;二是那时候的大鸨相当多,走过来就像是一群羊,铺天盖地的;三是冬季所见的雄鸨基本都是“长须飘飘”,很像是“羊胡子”,当地人亲切地叫它“羊须鵏”。
大鸨的基因很守旧,它们的祖先就在兴安盟越冬,所以代代相传下来。冬季的大鸨,特别是雪地中的大鸨,已经成为兴安盟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光阴荏苒,几十年过去,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盗猎情况严重,大鸨已经成了稀罕之物。纵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也常遭偷猎的厄运。
现在,我们对大鸨总数的估计,多是来源于网络。从大约300只到2000只,说法不一。我认为,造成数字不准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受专业调查数据的限制,一般这样的数字都很小。比如,在兴安盟境内的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一直在作观察记录,应该说这个数据是非常准确的,但在保护区以外的大鸨就没有统计其中;二是民间摄影和观鸟队伍不断扩大,这些人估算的数字偏大。很多人将大鸨的东方亚种和指名亚种混淆(新疆的指名亚种数量远远大于东方亚种),而我们常说的大鸨,仅指东方亚种,这样就造成了各地对大鸨记录数字上的偏差。
我从2011年开始对兴安盟越冬大鸨进行拍摄记录。出于对大鸨栖息地保密的原因,恕我不能够提供详尽数据,但我愿意分享当时看到大鸨的情景:
2014年12月29日,我从11月中旬开始记录在兴安盟越冬的一个大鸨群体。最初我看到的是22只健壮的雄鸨。这个地点距离我所居住的城市不足50公里。因该地带有3块绿豆地,每块绿豆地相距约3公里-5公里。我拍摄的这个地点是四围缓山中最高的一处,是大鸨冬季夜间的栖息地。除了我之外,还有好友哈伦也在记录这个大鸨群体的越冬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大鸨群体的总数依次下降到了19只、12只、7只,到了3月份,这个大鸨群只剩下4只。我们没有证据能够证实这个大鸨群是不断地化整为零,还是有人偷猎。据当地放羊人讲,看见过有人驾车使用长枪打猎,但不足为证。
此外,我还有幸在多个时间点拍摄到了在兴安盟越冬大鸨的活动场景。
2013年12月10日,我在距离城市80公里处记录到在雪地中刨食绿豆的大鸨,这个群体总数20只。
2013年12月,我就地取材,使用地头的茅草将自己覆盖,潜伏拍摄,因此大鸨群根本没有发现我,拍摄到了自然状态的大鸨活动。
2014年3月21日,在距离城市150公里处,我拍摄到有繁殖羽的大鸨。
2014年3月29日,再次记录到繁殖羽大鸨。2014年12月12日,在距离城市150公里处,我拍摄到一个共有7只的大鸨群体。它们当时在雪地中刨食绿豆。
2015年11月21日,我又在距离城市50公里处记录到一个大鸨群,总数达24只。
那么,在内蒙古兴安盟究竟有多少只大鸨越冬?目前还没有官方提供的准确数据,但从我本人几年来冬季拍摄的记录看,在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区周边地区,越冬大鸨群体至少有5个以上,数量应该有40只-5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