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头中,大鸨一天天成长

2016-04-12

森林与人类 2016年3期
关键词:雏鸟阿勒泰蝗虫

大鸨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也是一种体态健美的大型走禽。每年4月,大鸨从国外迁徙,回到中国的繁殖地——新疆阿勒泰,寻找长有低草和低作物的地面营巢、产卵和孵化。

大鸨的巢非常简陋,只是由雌鸨在开阔草原的坡地上刨一浅凹形的圆形坑穴,多数巢中看不到任何巢材和内垫物,巢底土质较细密、松软,也有部分巢中散有少许枯草茎和碎石子。一般巢直径为25厘米-34厘米,深2厘米-5 厘米,巢的直径随着孵卵的进行而逐渐变大。

大鸨繁殖期的巢位多分布在草原小道路附近。它的巢大多筑在高190米-230米的草原岗坡的坡腰上,且以偏南向的朝阳的缓坡坡腰为多。此种选择可令它在孵卵期接受更多的阳光热量,而且缓坡令它视野开阔,可随时发现降临的危险,便于及时采取对策。它们多选择在枯草较厚、植被密度较高的地方营巢,植物很高且很密处则未发现过大鸨巢。

鸟类一般在选择巢址时是极重视安全性的。为何大鸨偏偏将巢筑在看似不太安全的道边呢?

东北师范大学的万冬梅和高玮通过两年的观察认为,这是一种边缘效应在起作用。道路边看似不安全,但对于草原小路来说,往来的人或车很少,也极少有人在道上逗留,况且大鸨视力极佳,孵卵时的警惕性非常高,时时将头高高扬起环顾四周,发现危险时,迅速将头低下,颈缩回,头紧贴地面,身体尽量下俯,借体羽的保护色很难被发现。因此,小路对它来说危险性并不大,相反因为边缘地带的环境异质性及自然因子(光照、温度、通风等)的作用,使道边昆虫种类增多,植物生长良好,增加了巢区附近的食物丰盛度,使孵卵期的雌鸨觅食时间缩短,而将更多时间花在孵卵和警戒上,从而可更好地保护卵和雏鸟,提高繁殖成功率。

4月中下旬,雄鸨之间开始出现激烈的争偶格斗,同时也出现复杂的求偶、炫耀行为。大鸨通常在5 月初产卵,6月中旬结束。每窝卵2枚-5 枚。卵重110克-170 克。雌鸨产卵后2天-3 天开始孵化,孵化完全由雌鸨承担,孵化期为30天-35 天。雌鸨在孵化期间,随着孵化天数的增加,其恋巢性增强,离巢时间也随之缩短。孵化后期取食时间缩短,孵化末期几乎不离巢,只是遇到危险时(如人走近至2米-3 米)才迫不得己飞起,在距巢200米-300 米后落下。在孵化期间,雌鸨非常警觉,头高高昂起,不时环顾四周,发现危险时常把头低下,头颈几乎贴在地面上,很难发现它。另外,我们发现雌鸨在晴天孵化时,头总是朝向太阳的方向,阴天没有此现象。

5月下旬,我们赶到阿勒泰,直奔大鸨繁殖地,用望远镜进行观察,在一处稍平缓的草地看到一只成年雌性大鸨和2只雏鸟,距离巢区有1000多米了。大鸨为早成鸟,刚出生的雏鸟完全由雌鸟喂食,由于6 月份草原上昆虫较多,为幼雏提供了丰富的动物性食物,雏鸟生长发育很快。第二天早晨我们起了个大早,躲在一个小山包后用望远镜搜寻大鸨的踪影,很快就发现了大鸨母子,大鸨妈妈正在草地上啄食草原蝗虫。鸨妈妈将蝗虫放在雏鸟的面前,小家伙吃得非常利落。大鸨的食物很杂,主要吃植物的嫩叶、嫩芽、嫩草、种子以及昆虫、蚱蠓、蝗虫、蛙等动物性食物。幼鸟主要吃昆虫,利于短时期内迅速成长。

半月后,我们再次来到阿勒泰继续观察大鸨,2只雏鸟长得非常快,相当于家鸡大小,有1千克左右。身边的蝗虫不断地骚扰我们,这年的草原蝗虫比较多,难怪小家伙长得这么快。我们也暗地里庆幸,大鸨选择这块冬牧场真是“慧眼识珠”:每年春季5月哈萨克牧民赶着家里所有的牲畜离开这个冬季牧场,前往阿勒泰山牧草更为丰美的夏季牧场。而此时正是大鸨的繁殖期,雌鸨可以少受干扰、安心孵卵,刚出世的幼鸨也可以在比较安宁的环境中顺利成长。

6月下旬,大鸨雏鸟的体型已经有灰雁大小了,体重也接近2千克,身上羽毛已接近成年羽,长出飞羽。随着体型逐渐增大,大鸨雏鸟取食时间也越来越多,母亲仍然带着两个孩子边行走、边观察、边取食。临近中午,它们躲到山洼处休息。40日龄的时候,大鸨雏鸟已接近成鸟大小,体重至少3千克以上,且学会了短距离飞行。

8月底9月初,大鸨亲鸟开始带着它的雏鸟参与集群,为一年中的迁徙做准备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雏鸟阿勒泰蝗虫
为什么杜鹃雏鸟刚破壳就会推蛋?
你真的认识蝗虫吗
Task 1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都2020年了,人类为啥还拿蝗虫没辙?
印象·阿勒泰
蝗虫
论阿勒泰乌梁海部弓箭的崇拜
阿勒泰水电站“以阀代井”研究
当唯一的雏鸟离巢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