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领导干部加强调查研究的思考

2016-04-12陶淑艳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材料研究

陶淑艳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0012)

关于领导干部加强调查研究的思考

陶淑艳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0012)

新时期,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加强调查研究,既是我党领导工作的正确方法论,也是解决当前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调查研究应在坚持客观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原则的前提下,分为准备、实施、总结研究、撰写报告四个阶段稳步进行,以确保发挥实效。

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联系群众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著名论断。从此以后,这一论断进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语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执政的复杂环境和各种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呼声,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

调查研究是人们经常进行的一种活动,特别是领导工作,一时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实际上,调查研究是调查和研究两项活动的统一,调查是收集信息,研究是处理信息。调查是研究的前提,研究是调查的继续。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可以给调查研究下一个这样的定义:调查研究是为了消除对某一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进行系统地收集信息,科学地处理信息,从而得出确定性结论的过程。

1 新时期加强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新时期,我们之所以大力倡导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就在于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又是领导工作中正确的方法论;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又是当前加强党风建设,建立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

1.1 调查研究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要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避免先入为主,以主观的好恶和情感来理解和判断事物。而达到这一境界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存在永远是第一性的。对于领导者来说,正确认识的形成、科学决断的做出,绝不是看资料、听汇报才得出来的,必须是同客观对象接触,详细占有大量资料,在积累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对事物理性的判断。闭门造车、主观臆想,无论如何也抓不住事物的本质。

1.2 调查研究是领导正确决策的前提和保证

从领导的重要职能决策来看,无论是发现问题、确定目标,还是方案的论证及决策实施过程中情况的反馈,都必须以大量的信息材料为基础。决策的水平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水平和质量。而大量准确的信息,坐在屋子里冥思苦想,拍脑袋是拍不出来的,只能到实践中去搞调查研究。在这一环节中,如果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正确的调查方法,就可以获得可靠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决策是可行的。对此,毛泽东同志的论述是深刻的: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也反复强调: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做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

1.3 调查研究是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天,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征程中,只有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工作才会有新突破,发展才有新路子,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既有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也有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既有政企之间的矛盾,也有干群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领域中还有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的矛盾。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从何抓、抓什么,没有任何灵丹妙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一的方法是深入实际,向社会作调查。毛泽东同志曾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

1.4 调查研究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措施

习近平同志在2010年3月1日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一门必备的基本功。当今时代,信息手段十分发达,利用信息工具了解和掌握情况,也是一种方式,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方式。但不管通信手段多么发达,有多少了解情况的其他渠道,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调查研究同坚持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作风联系起来,认为是转变党的作风和改善工作方法的重要环节。从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历程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往往都是从确立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大兴调研之风开始的。现在,有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远离社会实践,缺少务实作风;制定发展大计,出台重大措施靠闭门造车;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不仅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也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很大损失。要改进工作作风,必须从抓调查研究开始。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将理论与实际、上级指示和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工作和要求落实到实处,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工作取得实效。

2 调查研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调查研究的方法要在领导工作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仅需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技术,更要坚持正确的调研原则,保证其不进入误区,真正发挥实效。

2.1 坚持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的含义是指任何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对事物的反映,也必须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事物的唯一正确途径,自始至终都要贯彻这一原则。不论是搜集材料,分析研究材料,还是得出结论,都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客观性原则在调研中的具体表现就是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己,只唯实。这是调查研究的灵魂,也是正确调查研究的出发点。

不唯上,要求领导干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觉地把上级指示同本部门的情况相结合,敢于否定来自上面的、但不符合本地区情况的甚至是错误的意见。上级的指示一般是带有指导性的,它不可能把每一地区、部门的情况都包罗无遗。必须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从实际出发,把上级指示具体化。

不唯书,反对本本主义,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这一方面,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不唯己,就是在调研中,不带个人偏见,不为情绪所左右。由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呈现出来的现象也是多种多样,有正确反映事物本质的,也有歪曲反映事物本质的。因此,在调研过程中,要实事求是,详细占有材料,不能好喜恶忧,以自己的主观愿望取舍材料,这是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

2.2 坚持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调查研究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遵循严格的调研流程,从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角度去认识事物,运用严谨的逻辑推理方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制作功夫,得出对事物的本质认识。

科学性原则在调研中的基本要求是:研究成果要用数据、事实说话;意见、建议、对策,是对大量材料和信息分析基础上得出的;调查的资料必须有效地说明调查者所要说明的观点,即材料与观点要一致,而不是从局部的、零散的材料去说明整体、全面的情况;调查所得出的观点要自然地从调查资料中引出,而不是前后矛盾,更不能用局部资料来概括全部情况。否则,不同的调查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对象调查就会得出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结论。

2.3 坚持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指调研的问题必须来自生产和实践,回答人民群众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并把调查研究的成果用于指导实践,这是避免调查研究脱离实际的最有效的方法。

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调查研究中,如果不针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出发而提出对策性的建议,调研就失去了意义。当前,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过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并找到卓有成效的解决措施,才能促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才能使调查研究的生命力得以展现。

3 调查研究的主要步骤

调查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过程,这一过程可按着时间顺序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活动,我们将其称为调查研究的步骤。

3.1 准备阶段

从确定调查研究到进入现场收集材料之前这段时间,是调查研究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总的任务是明确目标,选择现场,设计方案,为收集信息做好准备。

明确目标就是确定调查研究要解决什么样的认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可能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有些方面与工作无关,可以不急于弄清;有些方面直接影响工作,需要弄清楚。但是,由于认识的相对局限性,有些需要弄清楚的问题,目前还是认识能力所不及的。所以在明确调查研究的目标时,要从实际工作出发,根据现有条件的可能,抓住主要矛盾,加强针对性。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不具备认识条件的问题无须列入调查研究的目标。

选择现场是指根据调查研究的目标,确定方向,到哪里去调查,也就是确定调查的具体对象。为了使选择的对象符合调查目的的要求,最好事前能到现场了解一下情况,与当地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协商,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在社会调查中将这一活动称为“踏勘”。

方案设计就是制定调查研究的实施计划,对全部活动进行总体规划。一般应包括如下几方面:(1)调查研究的目的。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调查,目标是什么,对指导工作有什么意义等内容;(2)调查研究对象。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确定对象的依据;(3)调查种类。说明采取的是全面调查,还是取样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类型的调查;(4)调查研究的程序和项目。这部分是计划的核心,指明先干什么,再干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用什么方法处理信息,每项工作在什么时候进行。

3.2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调查研究的主体,其中心任务是收集信息。为了顺利收集信息,首先应做好组织工作,即选择调查人员,根据任务和人员的特点合理分工,组织调查人员学习,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

收集信息的关键是保证信息的质量,即获得的资料、数据要真实、可靠、有效。为了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正确运用各种调查技术,保证收集信息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调查人员的思想要端正,态度要认真,作风要深入,保证收集信息的客观性。

3.3 总结研究阶段

实地调查获得的大量资料,是认识事物,消除不定性的原料,只有经过整理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这就是调查研究最后一个阶段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在此阶段中应做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处理材料。这是指将已有的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加工整理,使其系统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审查材料,即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审查调查材料的可靠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整理归类,即把经过审查的材料按着研究问题的需要进行分类,换算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去掉重复的内容,使材料系统化;统计处理,即对数据进行分组、计算等统计工作,使其在数量上反映调查对象的实际状态。

分析研究。经过处理的材料,是对调查对象的外部状态的描述,只能使人对它产生感性认识。要认识它的本质,得出确定性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和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

3.4 撰写报告

撰写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最后一道工序,用文字形式将调查研究的结果表达出来,使调查研究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调查报告不同于工作总结、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文学材料,它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首先,调查报告要以大量的调查材料为基础,为了说明材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应简单地介绍调查对象过程和状态,并用这些材料说明问题,证明论点。其次,调查报告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不论是材料还是论点,要反映出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结论明确,立场鲜明。再次,调查报告所揭示的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对于社会来说,是引人注目、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调查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调查的目的和对象;第二,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第三,调查的结果和建议。在这三部分内容中,核心是第三部分,是调查研究全部劳动的结晶,所以要着力写好这一部分。

总而言之,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既是我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工作方法。只要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对调查研究的正确认识,端正态度,严格遵循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正确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手段,调查研究在转变“四风”,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张牛. 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系统方法及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作用[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84, 03: 39-40.

[2] 王培智. 《实践论》光辉思想的初萌——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J]. 东岳论丛, 1982, 02: 61-64.

[3] 习近平. 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N]. 学习时报, 2010-03-08001.

[4] 陆春红. 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方法途径[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01: 105-108.

Reelections on the Strengthening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Work for Leading Offi cials

Tao Shuyan
(SINOPEC Management Institute, Beijing 100012, China)

In the new era, to promote strengthening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work for leading offi cials is both the right methodology for the Party’s ruling and an important pathway to solution of current issues. To ensure an effective outcome,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work should, observing the principle of being objective, scientifi c and pragmatic, be steadily implemented in four stages i.e.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summary and research, and compiling a report.

leading offi cials,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connecting with the masses

2016-10-25。

陶淑艳(1962—),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哲学专业。教授,现为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培训专家。电子邮箱:taoshy.glgy@sinopec.com。

猜你喜欢

材料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焊接材料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