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培训”在企业岗位练兵中的开发应用

2016-04-12朱劲松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练兵岗位技能

朱劲松

(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安徽 安庆 246002)

“互联网+培训”在企业岗位练兵中的开发应用

朱劲松

(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安徽 安庆 246002)

“互联网+培训”是企业员工培训的发展方向。应用互联信息技术建立岗位练兵信息化平台,通过构建资源中心、学习中心、考试中心、答疑交流中心和培训管理中心,有效解决了岗位练兵“练什么、怎么练、如何考、管得好”等问题。本文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分析了企业岗位练兵目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互联网+”培训的主要特点,阐述了岗位练兵信息化平台设计与创新的路径及效果。

互联网+;岗位练兵;信息化;学习中心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无所不在的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学习的飞速变革,影响着企业员工培训理念、思维方式的更新,促进了员工培训管理的提升。

为适应企业的改革发展,造就一支岗位胜任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满足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员工队伍,安庆石化通过开发岗位练兵信息化平台,建立了岗位练兵资源中心(课程库、教材资料库、题库)、学习中心、考试中心、管理中心与交流中心,推动了基层岗位练兵开展和员工自主学习,增强了基本功训练实效,实现了企业培训的全员、全过程、无缝隙管理。

1 企业岗位练兵目前存在的问题

岗位练兵是提高员工业务技能水平的有效方法,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方式,是企业管理之基、安全之要。多年来企业的岗位练兵主要采取传统的方式,对提高员工技能、保证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1.1 岗位练兵形式陈旧,方法单一

几十年一贯制的卡片式,老生常谈。笔试多,实际操作少。岗位练兵原来大多采用讲授、问答、画图等传统形式,缺乏互动,没有与网络时代衔接,不能引起员工兴趣。再加上岗位练兵与岗位实际结合不够紧密,难以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1.2 员工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

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学习的多,真正求知的少。在部分员工中仍存在着自认为学历高、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不必学习论”;年纪大、记忆力差的“学习困难论”;人数少、工作忙、没时间的“无暇学习论”;学习劳神费力、工作得过且过的“懒得学习论”和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的“无用学习论”等错误和消极的思想观念。一谈培训就要外出,一谈学习就要在岗,不能正确对待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1.3 岗位练兵开展不均衡

受基层单位岗位练兵重视程度不一的影响,岗位练兵的开展情况和练兵质量也参差不齐。有些单位能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把岗位练兵融入生产各环节、贯穿工作全过程,有的放矢地开展全员岗位练兵竞赛;坚持把装置改扩建、装置开停车、装置检维修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当作培养锻炼队伍的难得机遇,狠抓技能人才培训与竞赛。有些单位却停留在被动应付检查、敷衍了事上,形式主义较为严重。

1.4 岗位练兵规范化有待加强

虽然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公司层面来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与检查标准,因而难以衡量岗位练兵质量的优劣。

1.5 岗位练兵质量有待提高

岗位练兵的开展不仅需要安全、设备、工艺等专业技术人员和技师的整理讲授,还需要他们命题、阅卷。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和技师本身承担了较多的岗位工作,精力有限及各自水平的差异,难以保证岗位练兵质量。基层单位常常搞一些突击式岗位练兵,人多量大,时间紧,给授课、考试带来许多困难,加剧了工教矛盾、工学矛盾。对岗位练兵的效果也不能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评价,难以保证岗位练兵效果和质量的持续提高。

1.6 岗位练兵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公司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岗位练兵考核激励制度,没有将基层单位的岗位练兵情况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对员工个人来说,岗位练兵的结果没有与个人的技能鉴定、薪酬及绩效挂钩。技能等级成了技能操作人员取得薪酬的仅有依据,出现“凭证书吃饭”现象。对取得技能等级的技能操作人员缺乏再培养、再开发的手段和硬考核、硬约束措施,员工干与不干、干好与干不好没有明显差别。

2 “互联网+培训”的特点

互联信息技术为企业与员工带来了学习方式的革新,互联网+培训与传统员工培训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有五大表现:

第一,移动化随时学习。企业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可以打破传统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限制,通过网络学习形式,让受训者随时随地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第二,碎片化积累学习。网络学习有着独有的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员工可以充分利用琐碎时间,掌握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模块,如同面对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知识碎片,经过每天一片、一点的摄入和积累,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拼图。

第四,差别化精准推送。可通过微课、慕课等形式及时将企业战略、工作任务及专项技能推送至网络平台,还可借助大数据分析员工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员工提供差异化培训学习课程,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更好地留住人才。

第五,价值再造与经验共享。将培训移植到网络,变传统培训班一次输出为多次价值输出。员工遇到问题可以重新学习以前参加过的培训班、可以在培训资源中选择需要的内容反复地学、不断地练,员工学习不再受地域时效限制,实现培训的价值再造。

互联网络使培训管理、教师与学员的角色不再界限清晰,并可相互转换。在虚拟的课堂里,教学互动性强,教师从“台前”转到“幕后”,从课堂面授者,转为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整合与答疑解惑者;学员既是学习者,又是经验与资源的提供者,员工不仅学习知识与技能,还可把好的学习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互相交流分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 岗位练兵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创新

针对企业岗位练兵中存在的问题与突出表现,通过基层调研把脉,结合企业需要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共建共享”的原则,安庆石化搭建了岗位练兵信息化平台,构建了资源中心、学习中心、考试中心、答疑交流中心和培训管理中心,解决岗位练兵“练什么?怎么练?如何考?管得好?”等问题,满足了员工自主选择内容、随时随地学习、共同交流提高的个性需求,使基层单位岗位练兵开展更便捷,掌握实施情况与效果更准确,并能及时对岗位练兵计划与实施进行优化调整、持续改进,调动了员工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岗位练兵实效。

3.1 构建资源中心,积累培训资源

平台将培训资源整合为课程库、试题库和图书资料库,初步建立了覆盖公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岗位的培训资源体系。培训资源的收集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一是将公司内各级各类培训办班的课程、试题、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二是专业管理部门收集本专业专项培训资源;三是发挥员工专长,组织兴趣小组,开发有针对性的课件、课程、试题等培训资源;四是建立培训资源征集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技术技能积累共享,并给予奖励;五是通过课程、试题、图书应用数据分析,对培训资源进行优选与淘汰,实现培训资源的不断优化与持续改进。

3.2 建立学习中心,满足员工个性化需求

当一个区域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时,称该国家或地区为老年型社会。而按户籍人口计算,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于1998年开始突破7%,从此进入老年型社会,至2015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9.6%。虽然离老龄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此外河南省的人口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至2013年老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是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2倍有余。因此研究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系数的变动趋势,可以为解决河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参考。

学习中心是企业知识与技能推送、员工自主选择学习的场所,以员工自主选择为主、组织推送为辅。

一方面,自主式学习。员工根据工作岗位需要,选择自己所需、所想、所用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将自己选择的课程、试题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碎片式学习,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高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任务式培训。公司和基层单位可根据安全、生产等专项工作或管理提升需要,以网络培训班、网络公开课、专项网络考试等方式推送学习任务,并可在线监控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员工可自动获取当前学习任务(平台有自动提醒功能),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按要求完成培训学习任务。

3.3 建立考试中心,竞赛考试省时省力

考试中心是员工进行训练自测和单位组织竞赛考试的场所,平台可自动命题组卷、自动阅卷评分,使竞赛考试方便快捷。员工可选择题库进行实例练习训练、自我测试,可针对错题进行专项训练,还可参加游戏闯关,增加了学习乐趣。

3.4 建立答疑交流中心,实现经验共享

答疑交流中心是一个开放式互动平台,员工既是汲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者,又是培训资源的提供、解答者。员工可就学习、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提问,也可针对问题进行解答、交流;为发挥公司专家、技能大师、技师的作用,建立了专家(大师)虚拟工作室,专家(大师)可将自己的工作方法与经验、掌握的技能技巧进行展示与传承,可解答员工提出的专业专项问题,还可就生产中的疑难杂症及瓶颈问题进行研讨攻关。

3.5 建立管理中心,加强考核管理

管理中心就是利用互联信息技术,如实记录基层单位岗位练兵的计划、实施、效果评估数据和员工学习、训练、考试情况,为基层单位评比、员工学习积分激励提供数据支持,实现岗位练兵全员、全过程、无缝隙管理。

4 应用效果与评价

平台自6月份试运行以来,举办了党章党规党纪、法律知识等考试,参加考试共10000余人次,收集整理了1000多个课程课件、97个试题题库和200余本图书资料,为基层岗位练兵、员工学习训练提供了强大支持,调动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首先,实现了培训资源的有效整合。应用平台将散落于员工、班组、基层单位和管理部门的培训资料、试题等征集上传到资源中心,消除了原有培训资源分散、无序管理,实现了培训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精益管理。

其次,培训方式更加灵活,员工学习热情明显提升。通过翻转课堂、网络培训班、网络考试,使员工自主规划学习内容、灵活安排业余时间和学习节奏,学习知识与训练技能;还可将线下培训复制到平台,达到线上线下互相促进,增强了培训效果。同时,通过建立员工学习就得积分,积分就有奖励的积分激励机制,调动了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

最后,培训管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利用平台对岗位练兵从需求调研、计划制定、培训实施、课程评估、效果检查、质量提升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实现了岗位练兵的全过程监督、实时化控制,提升了岗位练兵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同时,通过设定年度学习任务与目标,详细记录员工学习培训实时数据,形成员工个人培训档案和基层单位培训学习数据,为公司月度、季度、年度考核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获取人才的方式众多,但培养塑造人才离不开企业的不断培训、员工的不断学习。应用互联信息技术,开发构建科学、完善的岗位练兵信息平台,能够使岗位练兵系统化、自动化、规范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岗位练兵实效,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员工技能,提升了员工素质,增强了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1] 周平,喻红莲. 移动互联网时代员工培训的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 2015, 36: 23+33.

[2] 郑晓莲. 石油企业开展“互联网+培训”的探讨[J].石油教育, 2016, 02: 53-54.

[3] 姜丹丹. 互联网平台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J]. 商场现代化, 2016, 21: 143-144.

The Use of “Internet + ” Training in Corporate Staff Training

Zhu Jinsong
(SINOPEC Anqing Company, Anqing 246002, Anhui Province, China)

“Internet + ” Training has become a trend in corporate staff training. Anqing Company has set up an information-driven training platform through the use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osed of a resource center, a learning center, a test center, a Q & A center and a training management center, the platform has proved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issues “what to teach, how to teach, how to test and how to manage”. The paper uses the practices of Anqing Company to analyz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corporate staff training, to introduce the key features of “Internet +” Training, and to illustrate the methods Anqing Company has adopted to design the information-driven training platform and related outcomes.

Internet +, staff training, information-driven, learning center

2016-9-25。

朱劲松(1967—),男,安徽省望江人。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经济师,现就职于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人事教育部培训科。电子邮箱:zhujs.aqsh@sinopec.com。

猜你喜欢

练兵岗位技能
练兵集锦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孙武练兵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大练兵切忌“念歪经”
多措并举且督且练兵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