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可能性
2016-04-12陈新叶
陈新叶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论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可能性
陈新叶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摘要:以建构高等学校德育和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社会性别向度、彰显性别理论学术研究、规范高等学校性别知识体系建设、将性别教育纳入高师教育主流体系、加强对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的教育行政管理为主要目标;以建构社会性别发展性高等学校德育模式、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建构社会性别理论通识教育、在教师教育中实施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为主要措施,发挥高校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将是促进高校教育公平和消除性别歧视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高等学校;性别教育;价值取向;措施
性别问题既是一个教育公平问题,亦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社会性别理论表明,社会性别是一种权力关系的社会制度性建构,是一种不平等性地区隔性别价值的文化观念。萌芽于女性主义运动早期的不同派别的性别平等教育思潮认为,在高校教育领域促进性别平等和消除性别歧视的有效途径将在于进行男权本位的性别观的解构教育,其实质在于进行建构师生的性别平等意识的教育。在当下的新时代,针对社会陈旧的男权本位的性别观而言,社会性别意识是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体重要的人格成分。它是个体在对于社会中的两性关系、两性的社会地位与权利、两性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进行客观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觉知和体验,是基于承认性别差异、追求性别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文化熏染、教育养成、个体学习而形成的,其价值取向是在坚持两性平等观的基础上,促使人们以性别自觉和性别敏感的心向审视两性的差异特点和角色定位,在承认和尊重男女两性差异的基础上促进两性公平发展。性别教育是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建构性别课程体系、传播社会性别理论,使学生学会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和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性别不平等现象,主动建构社会性别意识,有意识地养成性别敏感度、自觉消解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偏见,避免性别歧视,从而以促进性别公平为目标的教育。探索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措施,推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公平,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
(一)建构高等学校德育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之向度
教育作为文化的子系统自然具有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功能,是实现社会文化功能的手段和工具。教育活动对个体而言乃是一种实现文化移入和濡化的活动,使人完成了对一定社会文化的内化,从而得以生存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之中。从一定程度上讲,道德教育在改变传统性别文化偏见的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道德教育在其目的、主体、内容和方法等要素方面都具有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造等文化功能。道德教育是通过传递价值观而实现其影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文化功能的。“道德教育所传承的文化除了必要的道德知识外,更主要的是特定文化的价值和行为规范”[1],由于道德教育选择何种价值观进行传递会直接影响社会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向,因而道德教育所选择的性别价值观在其中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建构高等学校德育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之向度,创新高校德育知识体系架构,探索将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大学生德育通识教育体系和教师教育知识体系,是基于性别公平的视角下深化德育改革和创新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性别教育的灵魂在于,以性别课程教育为媒介,把社会性别理论纳入主流课程中去,培养学生具有性别平等和性别公正的道德素质。高等学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社会性别文化、形成性别态度和性别行为的重要场所和关键阶段,也是实现性别公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因此,在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能使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性别理论将社会性别意识作为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一种现代意识进行建构,自觉建立起一种追求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价值观,从而学会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和解释社会问题,尤其是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性别不平等现象,解构已经内化了的男权本位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塑造自身的现代性完美人格。
(二)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结构
以性别平等为核心内涵的社会性别意识作为现代意识之一,应成为高素质人才、国际化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构成成分。因此,将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教育主流,把社会性别意识教育渗透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之中,注重培养大学生追求公平的性别观、提高其性别敏感度,是新时代对高校培养人才规格提出的新要求。
由于个体学习掌握性别知识、学会处理性别关系、重构性别图式、重塑性别角色的重要阶段是大学时期,因而探讨在高校教育中实施性别教育,对于深化高等学校综合素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将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纳入高等学校综合素质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中,是高校教育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应然选择。同时,开展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也是新时代大学生自身的客观要求。调查表明,“总样本中78.2%的女生和67.8%的男生都赞同开设性别意识课程。省市样本的调查中有72.1%的学生认为应该在高等院校中开设有关社会性别意识方面的课程。女大学生中有74.8%的人认为高校应开设讲授有关社会性别意识的课程;男大学生中有67.2%的人认为应开设有关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课程。女校有关样本里有84.4%的学生认为应该在高等院校中开设有关社会性别意识方面的课程。”[2]
(三)彰显性别理论学术研究
高等学校性别教育的内容来源于性别理论学术研究的成果,尤其是研究性别与性别教育理论的直接成果。高等学校性别教育课程的研发、设置与实施都离不开以性别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因此,加强性别问题研究和性别视角的学术理论研究尤为重要,有利于为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反之亦然,在高校教育中推动实施性别教育,有利于在高等教育领域彰显性别理论学术研究的特殊价值。为此,应加强高校的性别理论研究与教学。一方面,应发挥高校的学术研究优势,加强对高校成立的专门的性别研究机构的规范管理,加大研究政策和科研经费的扶持力度,在强化性别问题多元化研究、拓宽性别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吸纳整合相关学科性别视角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性别教育中关键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另一方面,大力组织目前分布于各高校的研究性别理论专家、学者,建立性别学科与课程同相关学科与课程的耦合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的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专项教学研究与学术理论研究,推动性别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做好研究成果转化,及时编写发行可供各高等学校开课使用的教材。此外,应鼓励和扶持高等学校成立性别理论研究会,营造浓厚的性别理论研究氛围。
(四)规范高等学校性别课程体系建设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课程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再生现象反映了官方的性别角色意识形态,通过带有性别偏见、性别歧视的课程教育实现了对两性的不平等性别期望的合法化,从而产生了既不利于女生也不利于男生发展的消极教育影响,这是导致高等学校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和女性在高校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女性主义开始关注高等教育中课程与性别间的相关性,提出了在高等教育中把课程理解为性别文本这一新的学术理念,这是女性主义渗透到课程领域的新建树。女性主义认为,只有触及并革新那些在高校教育课程中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的知识形式和认知方式,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高校教育中的性别歧视,而将性别课程建构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并充分发挥其在性别教育中的影响作用,是消除知识领域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偏见以推动高校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性别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的内容支撑。虽然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0年,中国大陆已有100余所高校开设了性别课程,但当前中国大陆高校的性别课程建设从总体上来讲,与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的应有发展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性别课程建设的目标与价值体系、学科知识体系、课程评价体系、课程管理与组织运行体系等主要方面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的范式建构,加强这些方面的建设将是高等学校规范实施性别教育的重要措施。
(五)将性别教育纳入高师教育主流体系
高师教育在这里意指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与针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教师与管理者)的教育培训的总称。高师教育实施性别教育是指在高师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所有高校教师教育中开展性别理论的普及性教育活动。高师教育性别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有利于每一位当下的和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自觉地把社会性别理论建构为消解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和推动教育公平的理性来源,并通过教育实践使每一名大学生在成才的关键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一方面,性别教育是高师院校更为重要和特殊的教育使命,因为高师院校是整个教育的母机,是培养教师的摇篮。高师院校的人才素质培养的特殊性就在于高师学生肩负着教育、影响成千上万、层出不穷的未成年人的社会重任,但高师院校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比较淡漠,仍普遍带有非常明显的男权本位的性别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培养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同样意义重大。在长期所谓的男女平等的无性别教育的掩盖下,教师中普遍存在着性别盲点,尚没有形成社会性别意识,也不能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性别教育。许多教师往往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上存有的性别偏见,对自身在教育教学行为上存有的性别歧视缺乏自觉的监控与反思,习惯于根据自己固有的男权本位的性别观对学生有违传统社会性别规范的行为作出有碍性别平等发展的校正。高校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男权本位的性别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建构,进而影响着其专业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发展。现实中,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的性别教育长期被忽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前和职后培训也都缺失性别教育。因此,有制度、有组织地在各级师范院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高师教育中,将性别教育纳入高师教育主流体系,建设高师教育中的性别教育理论体系和师资队伍,强化高师教育的性别教育的组织实施与考核等,也是实施性别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高校实施性别教育的教育行政管理
充分借鉴国外和台湾地区性别教育的成功经验,重视和加强性别平等教育的专门立法,审视现行教育政策和法规中存在性别歧视和性别盲点的内容,修订、完善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为规范管理性别教育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应将性别教育纳入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出台配套的教育行政管理政策,将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纳入具体的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的主流,这是重要的前提和保障。比如,可将性别教育明确地纳入高等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考核评估体系之中进行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将性别教育的知识体系分高师院校、高师院校外普通高校、女子高校、教师教育几个主要领域纳入国家高等教育的课程、师资队伍与教材等方面的建设体系加强管理以推动性别教育普及的进程。此外,发挥政府导向、行政管理及妇女联合会组织的协同促进职能,共同构建先进性别文化舆论,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性别平等的社会价值观,形成全社会各领域自觉运用表现性别平等的语言、传播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性别平等意识的性别文化环境,营造促进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建构社会性别发展性高校德育模式
所谓社会性别发展性德育是指基于社会性别视角,以建构社会性别意识为主旨,培养个体优势品格的性别双向化发展的主体德性,塑造其追求和实现男女平等价值抉择的道德自觉,实现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公民意识、性别意识有机统一的高素质的人的教育。要保障两性在内涵和形式上获得性别平等发展,极有必要培养男女大学生均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因此,赋予德育模式以社会性别向度,不是简单地分性别实施德育,而是要通过实施性别教育,在促使两性共同发展的语境下培养男女大学生均具有追求平等和实现公平发展的社会性别意识,这是目前德育教育体系中所缺失的。
目前大学生尚缺乏自觉的社会性别意识,需要学习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已经被定式化了的性别偏差问题,重新审视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性别歧视现象。实施社会性别发展性德育模式,把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德育教育体系,注重社会性别意识教育,赋予男女两性平等的人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建构追求两性平等和实现公平发展的社会性别意识,不失为对教育学和德育基础理论的一种创新。社会性别发展性德育目标的实现将需要改革已有的德育知识体系架构,在大学生德育和教师教育中纳入性别教育内容,在学分、学时、考核等方面赋予其与其他综合素质教育内容同样的学制课程管理地位。
(三)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建构性别教育体系
由于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属于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范畴,因而应当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将性别课程作为全校性的人文素质课和各个专业的相关基础课纳入到人文素质课程中成为必修课或者限选课,或者纳入各个学科的相关基础课中,并作为高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常态化地开设和发展。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将性别课程纳入国家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体系,加强性别研究的学科体系建设,并促使高校架设从性别理论研究转化为性别课程的桥梁,将性别教育规定为面向男女学生统一开设的人文素质通识教育必修知识,将是有效的建设路径。
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创设性别教育知识体系,其具体架构可包括学科内专业通识教育性别课程、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教育性别课程建设两个方面。第一,学科内专业通识教育性别课程是寓性别教育于各学科内的专业教育之中。即在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中以学科专业通识教育基础课和模块化专业限选课形式进行学制建制。可开设“社会性别基本理论与方法”专业通识教育课,作为渗透性课程渗透在各学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体系中。开设专业选修限选课模块化课程是指结合本学科内专业的科学知识体系,可以以微课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形式,分专业进行专业选修限选课设置。比如,在教育学学科专业中设置性别哲学、女性主义教育学、性别心理学、女性心理学、性别文化学等。开课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学会用社会性别的视角与方法研究分析以往男性中心化的科学知识理念与体系建构中产生的性别隔离或性别忽视带来的不利影响,塑造更为公正、文明的科学素养。第二,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教育性别课程,可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模块化课程。可开设“女性学导论”作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模块课程可立足于社会性别研究多学科、跨学科的新发展,涉及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文学、政治学、民族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艺术学、美学、医学乃至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也可采用微课架构的形式进行建设。如“华中科技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开设的“性别问题专题”课程,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湖南工程学院开设的“性别与女生体育”课程,广西医科大学开设的“医学生与社会性别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开设的“女性健康管理概论”等课程将性别触角衍伸到了体育、医学、医疗管理等领域”[3]。开设这些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发挥渗透性课程的教育功能,培养所有专业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素养,以及自觉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和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的能力。
(四)在高师教育中重视实施性别教育
高师教育实施性别教育的内容应主要包括面向高师院校学生的性别教育和面向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性别教育两个方面,后者又包括高等学校教师以及管理者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中的性别教育两个方面。高师教育的性别教育内容设置可参照上述的通识教育性别课程的全校公共必修课和分学科的专业通识教育基础课、模块化专业限选课的形式进行知识体系构建与学制课程管理。
在教师教育的具体实践中组织实施好性别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国家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实施性别教育的教师教育制度,并加强实施性别教育的教育行政管理,将性别教育纳入教师教育主流体系中,纳入其培养方案、课程知识体系与评估体系中,加强实施性别教育的课程设置、学时学分等学制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管理,保证性别教育有制度、有规划、有系统地开展。在做好高师院校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同时,还要做好在高校教师职前教育、职后教育等教师教育中的性别教育以及高校教育管理者的性别教育,切实保障在教师教育中实施性别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戚万学.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53.
[2]安树芬.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27.
[3]王金玲,姜佳将.社会性别学课程建设新进展和新经验[J].妇女研究论丛,2011,(4):103-106.
(责任编辑王灵)
收稿日期:2016-06-03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女校与男女混校女大学生性别角色、个性特征与职业规划的比较模型结构”(项目编号:14CSHJ19)
作者简介:陈新叶(1969—),男,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全国妇联山东女子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研究成员,主要从事女性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838(2016)05-0053-05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Feasibility of Gender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CHEN Xin-ye
(Shandong Women’s University, Jinan 2503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rgues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enhance moral and integrated quality education, to emphasize gender research, to construct chain courses of gende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o introduce gender education to the mainstream of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to reinforce the administrative guidance of gender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It comes to assert further that in order to promote 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eliminate gender discrimination,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have a moral education format based on gender education, to involve gender theories as one of the compulsory courses, to improve teachers’ awareness of gender education and to bring into full play of the positiv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equality.
Key words: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gender education; value orientation; measures
·性别教育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