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思想及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2016-04-12廉亚健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山东工会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人生观价值观

廉亚健(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思想及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廉亚健
(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对大学生思想及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不断扩大。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流行语,就要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体系,优化网络育人环境,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和健康良好的人格和心态。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

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68亿,比2014年年底增加了1894万人。互联网的普及率为48.8%,比2014年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网民的主要群体是在10—39岁年龄段的人群,比例高达78.4%。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由此可见,大学生已然成为目前最大的网民群体,必然受到网络文化和语言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断扩大。作为网络语言文化的主力军,他们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流行。如2013年的“奇葩”、“土豪”、“点赞”、“倒逼”、“光盘”、“逆袭”、“女汉子”等等;2014年的“且行且珍惜”、“不作死就不会死”(No Zuo No Die)、“你行你上”(You can you up)、“也是醉了”、“高大上”、“萌萌哒”等;2015年的“duang”、“人丑就要多读书”、“吓死宝宝了”、“壁咚”、“颜值”、“小鲜肉”、“我们”、“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等等,在大学生中被广泛使用甚至备受追捧。

一、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首先从社会角度来讲,网络流行语聚焦式地反映了社会热点事件和明星等知名人物的生活,从而在媒体上迅速传播。例如演员文章承认出轨表示忏悔后,马伊琍在微博中写了“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劝诫之语。这句话也因为这一爆炸性的事件而流行;“我们”这一流行语是李晨在其微博里发布与范冰冰合影之后写下的一句话,被网民大量转载而流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一个女教师辞职信中的理由,由于吐露了很多人的心声而迅速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由于大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热点事件,网络流行语满足了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心愿和诉求,因此在他们当中流行起来。

其二,从网民心理角度讲,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发泄内心情感、缓解心理压力或者追求新奇刺激的一种工具,体现了网民的调侃和娱乐心理。比如“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这句话原本出自天涯社区里一个求助帖子的标题,由于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无语、无奈、受不了了”等心理状态而走红。同样,“也是醉了”表示对人物或事物无法理解、无法交流和无力吐槽,表达了一种无奈、郁闷、无语的情绪。再比如,“有钱就是任性”讽刺了一些土豪任性妄为、挥霍金钱之事,也体现了人们对社会阶层差距加大的焦虑感和对现实不满及不平衡的心理。大学生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流行语同样成为他们表达情感需求、发泄对现实不满和排解内心压力的一种工具。

第三,从语言形式来说,网络语言言简意赅,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大学生年轻而充满活力,喜欢彰显个性,颠覆传统,他们既能创造一些新颖而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又乐于接受这些新奇而独特的语言符号。而且大学生的盲目从众心理,很容易让他们追逐时尚和潮流,寻求新鲜和刺激,效仿别人说话行事,因此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中,他们推波助澜,唯恐落后,这更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扩散和发展。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思想及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1.网络流行语提供了更快捷的信息输出方式,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量,表达效果更生动。网络流行语的幽默风趣及时尚新颖符合了大学生的品味,改变了传统汉语表达形式的枯燥和呆板。他们在日常交流中运用这些形式简洁、内容丰富的流行语,不仅提高了交流沟通的速度,而且让他们的语言变得更有魅力、更有表现力、更别具一格,从而给他们增添了生活的乐趣,满足了他们追求时髦和新奇的需求,也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2.网络流行语有助于大学生参与和了解社会,表达自身的诉求和愿望,提高他们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意识。大学生是网民的中坚力量,不能只关注学习,与社会隔绝,与现实脱离。从“躲猫猫”事件到“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等网络事件曝光而形成的网络流行语,让大学生能了解到社会现实和热点焦点问题,有助于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民意民生、关注时事。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成熟、敏锐,让他们学会洞察世态,增长社会经验,提高其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3.网络流行语有利于大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的多重压力,难免有时对现实生活失望,感到压抑无奈。网络流行语讽刺社会现实,表达了网民对一些社会不公现象的不满和质疑。当网络流行语成为一种发泄不满和愤怒情绪的渠道,就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排解压力、舒缓心情,可以让他们的心理变得平和。比如“也是醉了”、“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心塞”等经常是大学生遇到失败或挫折时的吐槽之语,有助于他们宣泄压力,调整平衡心态。

4.网络流行语有助于大学生深入思考人生和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理念。网络流行语本身反映了多种价值观,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和价值理念,拓宽了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方式和路径。比如马伊琍在文章出轨后写道“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对大学生的恋爱及婚姻观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再比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让很多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共鸣,他们会利用寒暑假空闲的时间更多地去了解社会和世界,对其人生观的完善也有积极作用。

三、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思想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1.网络流行语借助互联网这个载体广为传播,第一时间反映了社会现实和热点。网络流行语奇特、新颖、鲜活的语言形式对现有语言系统是一种补充,同时也对原有的语言环境造成了冲击。比如一些词语中英文掺杂,言简意赅,幽默有趣,因此受到了大学生热烈的追捧和欢迎,经常在交际中使用。例如“no zuo no die”、“你out了”、“淡定ing”等。Out一词在英语中作副词或介词,表示“出外;在外;向外”,而现在常被大学生们挂在口头上,表示“落伍了、不能与现行接轨了”之意。“X-ing”形式本来表达进行时态,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正在进行中,在“淡定ing”一词中表现了一种淡定中的状态。而例如“hold住”这类中英文掺杂、语言转码混用的网络语言,扭曲或者搞乱了国家通用的汉语语言使用规范。语言文字专家彭嘉强认为:“语言文字和风采应该符合规范并给人美的享受,而网络语言是一种行话,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传,大力推广就十分不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语言甚至是一种病态、狭隘心理的反映,而且它违背了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文宏指出“很多网络流行语,将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成语随意改变,只重音义而不重词义,存在着将汉语简单化、碎片化、随性化的倾向。”这样会造成真实信息的传达失误和人际交流的障碍。诸如这几年的网络流行语“何弃疗”、“不明觉厉”、“人艰不拆”、“喜大普奔”、“十动然拒”听起来让人不知所云,茫然无措。“童鞋”(同学)、“杯具”(悲剧)、“肿(怎)么了”、“稀饭(喜欢)”、“酱紫”(这样子)、“神马(什么)都是浮云”、“妹纸”(妹子)、“泪牛(流)满面”等口语化的语言经常在书面表达中被使用,对大学生的汉语表达规范带来较大冲击,甚至对汉语语言文化造成了破坏,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此表示质疑和担忧。

2.网络流行语中有很多话语包含负面信息,充斥着消极、偏激的情绪或者传达了阴暗消极的思想和世俗偏激的价值观,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比如一些低级、粗俗和下流的词汇泛滥,使语言环境受到污染,也让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下降。比如“很黄很暴力”、“屌丝”、“我擦”等词语的使用,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文明素养。还有一些流行语暴露了庸俗片面甚至放荡不羁、颓废堕落的思想和观念,对尚未形成完整人格的大学生造成了冲击,容易扭曲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危害不可小觑。比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我不是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英雄不问出路,流氓不看岁数”、“有钱人终成眷属”、“别跟我谈感情,谈感情伤钱”等崇尚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网络流行语,违背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伦理,容易使大学生盲目追求金钱,变得世俗功利,对其社会道德、伦理和价值取向都会产生误导和负面影响。

四、对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引导策略

1.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体系,加强网络语言的自律。网络传播有实效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容易导致网络流行语使用失范。但是我们不能排斥和压制其传播,消除或者阻止其影响的关键是要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引导和规范,做到“堵”与“疏”结合、“收”与“弃”兼顾。因此,国家应该建立语言规范化类网站,净化网络流行语的语用环境,规范使用网络用语,强化网民的用语意识。另外,还要适时把握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发展方向,对网民进行理性的引导,从而使网民们能够自觉地遵守网络用语的使用规范,加强自律,提升网络文明素养。

2.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优化网络育人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用积极向上的网络流行语引导学生。由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一些社交媒体如微博、社区和论坛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要网络交流平台。高校可以运用微博、微信、QQ群、BBS或校园网这些载体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问题,加强师生间的思想交流,以便对症下药,及时疏通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消极思想。另一方面,利用这些平台确保正面舆论的宣传,丰富校园文化,大力传播正能量,杜绝不良思想的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辨别力和判断力,培养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人格和心态,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不良网络文化和网络流行语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日益强大,给大学生的辨别力、控制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校应该教育大学生提高判断力,正确地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区别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形成对媒体功能的理性认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识别和批判和抵抗能力。高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或者学术讨论等形式,向大学生宣传媒介知识,提高媒介素养。另外,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媒介实践活动,举行辩论会等讨论活动等,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媒介、使用媒介,学会进行批判性思考,理性分析媒介信息。只有引导大学生全面、辩证、正确地看待网络流行语,才能帮助他们自觉抵制不良媒介信息,增强免疫力,从根本上提高网络信息辨别力,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

参考文献:

[1]何领衔.基于网络热点事件的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5).

[2]胡侠.网络流行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2010,(3).

[3]许国君,陈万怀.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影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3).

[4]赵彬.网络流行语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党史博彩,2012,(3).

(责任编辑:曹木易)

A Study on the Impacts of Network Buzzwords on College Students’Thinking and Values

Lian Yajian

Abstract:Network buzzwords have gained significant popularity among web users because of their effectiveness on reflecting hot societal topics and venting user emotions as well as their simplicity and vividness in form. Since college students make up most of the web user base, popular web languages have no doubt made hug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n their thinking and values. Edu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ught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view popular web languages properly, help them shape positive life views and values, as well as assist them in nurturing positive and healthy character and mindsets.

Key Words:network buzzwords; college students’thinking; values

作者简介:廉亚健(1973-),女,山东潍坊人,文学硕士,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11-2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6)01—005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山东省语言文字应用科研项目“高校网络流行语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020);2013年度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13SY70)。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人生观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