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视域下高校工会“微服务”模式研究
2016-04-12樊帅领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樊帅领(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微时代”视域下高校工会“微服务”模式研究
樊帅领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微时代”的发展,为高校工会服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应通过提高“微平台”的交互性、普及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增强高校工会服务工作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实效性,构建高校工会“微服务”模式。高校工会“微服务”实效性和长效性的彰显离不开党委领导、精品服务和技术团队的保驾护航。
[关键词]高校工会;微时代;微服务
以微博、微信等为典型传播渠道的“微时代”,传播活动呈“无限中心化”趋势,每一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人都是传送或者接收的中心,信息传播呈现网状结构。“微时代”给予每一个信息发起者或接收者充分的选择权,其以强大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日益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教师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价值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1]“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工会应当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微平台”创新服务功能,持续增强服务工作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一、“微时代”为高校工会增强服务实效提供了新平台
“微时代”是相对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通过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以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视频等为载体,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实现即时、高效互动的新型传播时代。[2]“微时代”开启了运用手机等“微渠道”传递“微元素”的“微生活”,满足了高校教职工的信息时效性和价值多元化需求,广泛而有力地影响着高校教职工和大学生的学习、创新、竞争和价值观念,这对高校工会服务工作的实质性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就高校工会服务工作的实效性而言,我们不能否认高校工会的传统服务在促进高校教师成长、推动高校和谐发展方面的巨大贡献。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当下高校工会的服务模式在实效性方面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如人意的程度。
在服务方式方面,高校工会主要以通知、公告、组织学习、召开会议等自上而下的方法提供普遍性的“宏观”服务,忽视了高校教师在平等地位上的交流互动,因其远离了“微观”之“我”的具体需求而受到“我”的冷遇;在服务范围方面,高校工会的传统服务多局限于校园范围,以文娱活动、分发福利为主要表现形式。在新媒体背景下,虽然很多高校工会建立了网上服务平台,但对高校工会服务工作的实质性和有效性推动有限;在服务内容方面,高校工会主要从社会和高校党政工作的需要出发,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爱国主义教育、传达会议文件精神、促进师德建设等,这是必须的,但有些内容忽视了与时俱进和教师需要,也就丧失了感染力和实效性。显然,高校工会传统服务工作过于强调工会的主导性而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过于注重服务的普遍性而忽视了不同教师需求的特殊性,过于推崇线下的灌输性而忽视了线上的交互性,缺乏吸引力与实效性,这也是高校工会传统服务模式的困境。
“微时代”开启的“微传播”,对高校工会的传统服务造成了冲击。“微传播”超越了高校工会传统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高校工会服务的全时空覆盖和全天候互动。丰富多彩的信息素材和线上线下的服务资源汇聚,可以满足高校教职工的多层次、多变性、多元化、特殊化需求。“微时代”破除了传统自上而下的“被服务”模式,聚焦微观之“我”的具体需求,充分尊重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根据高校教师的发展需求而提供平等、即时的互动平台,因而具有较高的用户吸引性,有利于实现高校工会服务工作的低成本与高实效。在“微时代”环境下,高校工会的服务工作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微平台”开创“微服务”模式,持续增强高校工会服务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二、“微时代”视域下高校工会“微服务”模式构建
高校工会“微服务”模式应该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借助“微平台”走进教师生活,走近教师身边,走入教师心田,延伸服务触角,丰富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服务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进一步增强高校工会服务工作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实效性。
(一)提高“微平台”的交互性,关注高校教师的多元化需求,增强高校工会“微服务”的吸引力
传统的工会服务模式多提供自上而下的宏观“被服务”,没有充分满足高校教师的多元化需求和交互性选择,因而受到微观之“我”的隔膜和冷遇。而“微平台”则可以发挥“迷你体”强大的交互性、即时性和号召力,吸引全体教师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超时空覆盖高校工会的服务工作,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全情参与。比如,组织一次活动,在活动前,工会工作人员可以就活动内容等事宜通过“微平台”征求工会会员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会员们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活动计划,进而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在活动中,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方式通过“微平台”直播精彩瞬间,提高工会活动的影响力和工会成员的参与热情;在活动后,工会可以就活动的前期准备、开展情况在“微平台”上发起讨论和总结,如此既能增进工会成员间的交流,又能提高工会服务工作的吸引力。
结合教师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求,工会可以借助“微平台”开设教师健身协会、排球协会、育儿心得园等满足个性化需要的网上社团和交流版块,强化高校工会的服务功能和影响力。此外,高校工会还应通过有效途径及时反映教师的需要和呼声,使学校党政领导能够及时准确地知民情、晓民意、聚民智,进而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教师的利益主张。[3]如此多管齐下,拓展教师需求的实现路径,增强服务工作的吸引力。
(二)借助“微媒介”的普及性,拓展移动终端服务新渠道,增强高校工会“微服务”的辐射力
手机、电脑等“微媒介”在高校教师群体中普及率极高,在具有更强大的交互性、即时性、便捷性的4G时代,“微生活”正在深刻而全面地影响着每一个教职工。但是,很多高校工会对于深受教职工欢迎的4G网络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充分开发,高校工会传统服务的时空性和实效性也就大打折扣。比如,随着高校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很多教师有机会到外校交流访问,到国外学习深造,工会对这部分成员的服务和维权普遍存在“联系不上、组织不起、服务不到、维权不了”的现象。而借助十分普及、沟通便捷的手机等“微媒介”,高校工会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对全体教职工的全天候、全时空覆盖和全员服务。
高校工会应借助“微媒介”开展服务,工作空间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整体转变,由服务单一层面工作向服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转变,由服务职工的福利物质追求向自由平等精神追求转变,[4]将高校工会的服务途径拓展到“微平台”,积极运用微博、QQ群、飞信、微信等“微平台”建立网上职工小家,加强对网上服务“微平台”的引导和管理,支持网上的虚拟化社团与现实生活的具体组织紧密联合、共促共建,努力推动工会“微平台”与其它非工会“微渠道”之间的资源整合,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汇聚更多资源、更高人气、更强辐射的“微盟平台”,既可以实现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良性互动,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倾情参与,增强工会在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方面的辐射力,开创全员全方位落实高校工会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三)增强“微渠道”的针对性,聚焦教师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需求,增强高校工会“微服务”的实效性
“微服务”要打破传统服务范围有限、资源不足、形式单一的束缚,充分发挥“微渠道”的平等性、即时性、开放性和号召力,以高校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各种“接地气”的话题寓教于乐,将高校教师的注意力聚焦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增强工会服务工作的趣味性、价值性和辐射力。
高校工会要通过“微平台”的微言微语捕捉教职工的思想动态,通过线上线下的信息汇总揭示教职工的普遍化需求和特殊性需要,据此开拓满足教职工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的“微渠道”。比如,对于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痛苦的教职工,通过网络心理辅导和思想咨询,解惑、去痛,提高教职工的健康程度和幸福指数;对于青年教师,要以提高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为主旨,建立由党政领导、资深教师组成的青年教师发展后援会,构建网络学习课堂,通过“微渠道”推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学习材料,确保青年教师拥有全天候的移动学习平台,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生育阶段的女教师,建立“微渠道”育儿交流园地等。通过增强“微渠道”的针对性,高质量、高效率地满足教师的普遍化主张和个性化需求,切实增强高校工会“微服务”的实效性。
三、高校工会“微服务”模式的切实保障
高校工会“微服务”吸引力、辐射力和实效性的彰显离不开党委领导、精品服务和技术团队的保驾护航。
首先,以坚持党委领导为基础。高校工会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其服务工作的展开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一方面,坚持党委对工会“微服务”的政治领导,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旨向,营造正向积极的校园风尚。另一方面,坚持党委对工会“微服务”的政策保障。高校工会要及时向学校党政反映教师需求,积极维护教师正当权益。学校党政应为工会“微服务”的有效开展与团队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和充分的资金保证,[5]从软件和硬件上确保高校工会“微服务”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其次,以打造精品服务为核心。高校工会以促进教师和高校健康发展为目标,这是全体高校教职工的普遍性价值诉求。高校工会要以增强工会成员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旨,寓教于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师德培养融入到“微平台”的品牌化、多样化服务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层次,努力提升高校教职工的政治觉悟、价值诉求、理论素养和科学涵养。此外,不同高校教职工的需求各不相同,同一教职工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会有差异,同一教职工在一定阶段的需求也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因此,高校工会既要服务教职工普遍性、常规性需求,也要努力打造满足教职工特殊性、个性化需求的精品化“微服务”。同时,高校工会服务工作要坚持授人以“鱼”与授之以“渔”相结合,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运用“微平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和技能。
第三,以完善技术团队为根本。进一步建设高校工会自己的开发团队和运营团队,提高“微服务”技术团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坚持以教师为本,以高校教师的发展规律和价值需求为导向,确保“微平台”形式创新和内容革新的时效性与实效性。建立意见征集“微渠道”、民主监督“微媒介”和网上投票“微平台”,切实保证全体工会成员的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投票权和自主选择权。同时,高校工会要加强技术团队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技术团队成员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又要有对新生事物的敏锐洞察力,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充分的创造性思维,在工会工作中不断引入“微元素”,创新“微渠道”,开发“微媒介”,提升“微服务”,持续增强“微平台”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善于在“微时代”下运用“微平台”为高校教师提供及时、优质、高效服务。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
[2]陈燕红.“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从福建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谈起[J].中国德育, 2012,(12):50-53.
[3]王东红.高校工会构建服务教职工长效机制的探索[J].山东工会论坛,2014,(5):15-17.
[4]马晓红.和谐社会视界高校工会的定位及职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54-56.
[5]刘畅,张泽宝.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微”路径探析[J].高校辅导员,2014,(12):41-44.
(责任编辑:王友才)
【工会工作研究】
作者简介:樊帅领(1987-),男,山东单县人,哲学硕士,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
收稿日期:2015-12-21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6)01—0022—03
[基金项目]本文是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度工会教代会工作研究课题“‘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工会服务实效性提升‘微’路径探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