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受益匪浅的校本培训

2016-04-12陈爱芹

教育家 2016年42期
关键词:校本智慧信息技术

文/陈爱芹

一次受益匪浅的校本培训

文/陈爱芹

如今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它不但使课堂教学更形象化、直观化、通俗化,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014年10月以来,山东省青岛二十八中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山东省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实验基地”“青岛市翻转课堂联盟学校”,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方面,学校走在了全市北区乃至青岛市的前列。然而,在这诸多荣誉和成绩面前,学校清楚地认识到学校的课堂并没有因为信息化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之路任重道远。老师们在“用”技术一段时间之后,热情逐渐降低,有的老师甚至开始排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大有回到原点的趋势。面对这种现状,学校必须找到互联网时代教学存在的问题关键。因此,智慧课堂构建校本培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适时而生的。

培训过程——如梦初醒

转机初现 2015年底学校与东北师范大学签订了“智慧教育示范校试点”项目。之后,东北师大的专业教师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软件使用培训。由于老师们以往接触的各种软件、平台比较多,因此培训过程中比较消极,没有唤醒老师们学习的欲望。2016年寒假学校遴选出的17位智慧教育种子教师赴东北师范大学参加了为期5天的培训学习。几天下来,虽然听了钟绍春教授的报告后大家触动挺大,但是从内心仍然认为这次的培训还是就技术层面的操作而已。在培训的最后一天,东北师大王淑文教授面对面一对一地为所有老师做了课例点评。让老师们没有想到的是,王教授对每个人短短十几分钟的点评,极大震撼了老师们麻木的神经——那一针见血式的点评,让老师们对自己教学设计的问题豁然开朗,更令大家震惊的是,王教授主要是从她们教学设计的思路、方法进行指导和评点,并不是大家当初以为的仅仅从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

回到学校后,在老师们的强烈要求下,学校领导与东北师大的项目负责人进行了沟通,表达了学校邀请东师专家教授到校听课指导的强烈愿望。2016年3月新学期伊始,王淑文教授走进了28中的课堂,“构建智慧课堂”主题研修与专项校本培训活动拉开帷幕。

倾情投入 3月7日—16日,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王淑文教授和林志霞老师,走进种子教师的课堂开展教学诊断和评价。8天共听、评课近40节,每听完一节课,都紧跟上评课交流。王教授作为主导——她总是先请教师从自己的教学设计、学生主体的体现、目标达成等方面找出自己满意之处——这与以往评课时授课教师往往会先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截然不同。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对授课教师来说意义非同小可,它给了教师以信心和激励,使授课教师摆脱了以往那种上完课之后等待大家“审判”般的惴惴感,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可了专家,并毫无顾虑地提出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王教授的评课其实更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对话”,她在用心聆听授课教师的“发现”之后,总是会实实在在地从这节课的整体设计、难点突破及学生有效参与等方面提出科学性、理论性、指导性极强的建议,让老师们感受到一种接地气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完美对接,既有了“知其然”的豁然开朗,更有了“知其所以然”的高屋建瓴的理论链接。

更令老师们欣喜的是,王教授的系列评课解决了老师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中的诸多困惑,让老师们清晰地定位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和条件。如果课堂教学有问题,绝不是手段和条件的问题,是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有问题,甚至是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有问题,即王教授所说的“模型”。

茅塞顿开的老师们抑制不住自己的热情,很多非种子教师强烈要求“被教授听课、评课”,几位青年种子教师更是上课、磨课、再上课。教研组集备组全体老师倾情投入,一遍遍地反思、修改、研磨,通过“独立备课——初次上课——集体观摩——专家点评——集体研讨——二次备课——重构课堂——总结提升”的形式,不仅仅是授课教师,全体参与磨课听评课的教师都发自内心地主动投身其中。20节课的评课都是在一种磋商、对话、分享的和谐研究氛围中进行,老师们都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兴奋和激动:“专家引领使我们的课堂有了根,使课程标准落实在了课堂上,使教师智慧地教,学生智慧地学!”

借力助推 这次集中的校本培训活动,老师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参与,在专家的高阶引领和指导下,大家都发自内心地认识到:“我们的理念需要提升,我们的课堂需要改革!”吴爽校长全程参与此次活动,她与专家深入交流之后,总结出学校存在的问题:课程标准边缘化,课堂教学经验化。为了巩固这次校本培训的成果,更新教师理念,促进智慧课堂构建,学校借力助推,从教学管理干部、教研组长集备组长到每一名学科教师,结合此次听评课的思考,以深入学习研讨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内化专家关于智慧课堂的理论,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充分发挥教研组学科团队的智慧,全面构建青岛28中智慧课堂。

在校长的示范带领下,全体教学干部参与各教研组集备组关于智慧课堂构建的集中研讨活动。在这次大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畅所欲言,每个人心中都有很多话要说,简直是“不吐不快”。因为他们这次培训触动了他们,引领了他们,激发了他们。

培训收获——醍醐灌顶

纵观这次主题校本培训,虽然大规模的集中听评课和研讨活动告一段落,但智慧课堂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目前为止,学校此次培训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弄清了。课堂教学存在的本质问题,即:孩子不认同老师教的内容;教学方式单一,课堂结构是典型的计划结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几乎是空白的。

第二,明白了。技术解决不了以上问题,所以要先研究教育自身的问题,找出了解决的路径,技术才能给予支持,教育信息化才会真正有效果,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学习。

第三,明确了。要想解决教育的问题,让学生认同学习,就要构建理想课堂,就要把知识还原到发现这个知识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孩子才可能产生共鸣,才可能愿意学。要实现个性化,就要把各个知识点、知识片段、获得新知、转化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形成体系(即“建模”)。

第四,路找到了。有了路不会走,还要给予导引。这样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了。如可以采用微视频的形式——把老师的教学智慧、学生的学习智慧作为导引提供给学生,才能让孩子们有路可走。并且只有在常规条件做不到时才需要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终端,是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有效的路径和目标的,这才是真正的“翻转”。

培训感受——任重道远

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关注教学质量,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至关重要。教师作为学校的办学主体,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智慧课堂研讨活动旨在借助高校专家和信息技术资源,全面更新教师理念,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使其能够深入剖析课堂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及原因,掌握构建让学生主动、轻松愉快学习,提升学生智慧的高质高效课堂的思路和方法并付诸实施,从而促进老师们更大程度的成长,满足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同时也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教师能感到幸福;打造教师的发展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教师更好地找到实现职业价值的发力点,教师更能感到幸福。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自我实现是一种高级的需要,更是一种有境界的幸福。专业素养是教师职业生命永葆青春的保障,是教师的幸福源泉。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校本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互联网+教育时代”,面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教师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互联网+”带来的契机,在教育教学中有机整合新型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促进学习和发展,是新形势下校本培训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讲究培训策略和方法,才能把校本培训工作越做越好,实现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校本智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