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奥斯丁对《劝导》中扁型人物和圆型人物的塑造

2016-04-12苏文霞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奥斯丁沃尔特爵士

苏文霞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108)

简·奥斯丁对《劝导》中扁型人物和圆型人物的塑造

苏文霞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108)

简·奥斯丁深谙人情世态,她在《劝导》(Persuasion)中以犀利的反讽刻画了扁型人物,揭示了贵族阶层的冷漠虚伪;她又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安妮这一圆型人物,展现了女主人公刚柔相济的性格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奥斯丁人物塑造的成功源于她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其独特的塑造手法成就了她经典作家的地位。

奥斯丁;《劝导》;扁型人物;圆型人物

简·奥斯丁的人物塑造在现实主义小说中别具一格,堪称经典。奥斯丁在最后完成的一部小说《劝导》中,人物塑造的技巧更是达到顶峰,塑造了一批与以往不同的人物形象,实现了创作水平的自我超越。

《劝导》讲述贵族小姐安妮在19岁时与海军军官温特沃思相恋并打算结婚,由于受到教母拉塞尔夫人的劝导,忍痛与爱人分手。时隔8年,温特沃思在战争中升官发财,衣锦还乡,与安妮一同历经磨难后,两人和好如初并喜结良缘。

E.M.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理论著作《小说面面观》中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为两大类:扁型人物(flat character)和圆型人物(round character)。他指出,扁型人物是二维平面,如躺在纸板上的人物,容易让读者一眼认出来;圆型人物立体感强,人物性格复杂丰富,让读者印象深刻[1]175。这两类人物容易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彰显小说的张力。

一、《劝导》中扁型人物的塑造

扁型人物通常有两大特点:一是易于辨认,如同戏剧舞台上的丑角。二是形象固化。这说明了扁型人物的本质缺点:首先,人物特征单一,或者简单肤浅,或者阴险狡诈,不具备思想和性格发展的空间;其次,人物性格静止不变。即使环境发生变化,也只会更加凸显扁型人物性格的僵化。

反讽,一直被认为是奥斯丁小说最鲜明的特点。奥斯丁的反讽主要是通过对语言、行为及情节的处理,以“似非而是的反论”方式,与实际正面的描述形成对照,从而达到讽刺的美学效果[2]27。

(一)扁型人物的代表之一:喜剧人物

福斯特说:“扁型人物被塑造成喜剧角色的时候最为出色”[1]191。 奥斯丁对喜剧人物的讽刺比比皆是,只要喜剧人物一出场,读者必定忍俊不禁,这是扁型人物固化的性格特征处处体现的结果。《劝导》开篇介绍了女主人公安妮一家,奥斯丁以反讽的手法塑造了除安妮之外的一群扁型人物,让人物反常的言语行为与读者正确的审美和价值观形成对比,从而达到批判的目的。

安妮的父亲埃利奥特爵士“自命不凡,觉得自己要仪表有仪表,要地位有地位,以至于爱慕虚荣构成了他的全部性格特征”[3]4。事实上,他获得的头衔爵士(baronet)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只是比一般的乡绅地位略高。他的毕生乐趣除了看那《英国准爵录》外,还颇享受来自离婚的克莱夫人和假定继承人埃利奥特先生的吹捧,当他某一天发现被克莱夫人和埃利奥特先生合谋欺骗之后,他惊骇不已。虽然他可以继续从显贵的表妹那里得到安慰,但他觉得“光是奉承和追随别人,而受不到别人的奉承和追随,那只有一半的乐趣”[3]176。他的表妹达尔林普尔夫人是爱尔兰的子爵,不是英国本国的贵族,却让沃尔特爵士屈尊降贵“又是抱歉,又是恳求”[3]105,终于盼得夫人的原谅。因为他觉得重新承认这层表亲关系,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奥斯丁淋漓尽致地展现沃尔特爵士的势利嘴脸,他的每次出场必定让读者嗤之以鼻。

安妮的大姐伊丽莎白自母亲去世后,当了13年凯林奇大厦的女主人,她生活奢侈、举止做作,对妹妹安妮自私冷酷。当家中的财政危机需要她想方设法节省开销时,她除了减少对穷人的施舍,想到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点子,决定以后进城都不再给安妮带礼物。最后她宁愿把祖屋凯林奇大厦出租,也不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

安妮的妹妹玛丽总是无病呻吟,但凡有点小灾小病就垂头丧气。当玛丽的长子严重摔伤,玛丽不想着陪孩子,而是为参加宴会找各种借口推脱照顾孩子的责任,她一边骂男人冷酷无情,一边夸张地抱怨自己呆在家里只会心烦意乱,不起作用。当听到作为客人的安妮自愿留下来照料孩子时,玛丽眼睛都亮了,赶紧跑去参加宴会。

安妮的家人,在奥斯丁的笔下塑造成一群滑稽可笑的喜剧人物,他们的性格如同贴上了标签,读者无法不感受到这群自私自利、自命高贵的人物是奥斯丁讽刺的对象。沃尔特爵士愚蠢自满,有着所谓的“埃利奥特式傲慢”,代表了他所属的贵族阶层。奥斯丁无情地嘲弄日渐没落,没有灵魂,空有华丽外壳的贵族,他们才真正是无足轻重的人物,这与开篇介绍安妮是微不足道的家庭成员(nobody)、她说的话没有份量(her word had no weight)[4]24,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扁型人物的代表之二:反面人物

奥斯丁对反面人物的刻画总是令人过目不忘。安妮的堂兄埃利奥特先生是《劝导》中最大的反面角色,他年轻时拒绝了沃尔特爵士想要把长女伊丽莎白嫁给他的邀请,因为他清楚沃尔特爵士没有儿子。为了迅速发财致富并独立门户,他娶了一位出身低贱却很富有的牧场主之女为妻。他为享受生活,不惜挥霍好友的钱财,让后者负债累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意识到继承贵族头衔能够提高社会地位,就又厚着脸皮巴结沃尔特爵士和伊丽莎白。当他发现温柔美丽的堂妹安妮时,便毫不犹豫展开热烈的追求,一度成为安妮和温特沃思感情发展的阻力。当听到安妮订婚的消息时,他的美梦破灭,不过他又设法拐走克莱夫人,留下尴尬不已的沃尔特爵士和伊丽莎白。他心机深沉、八面玲珑,自以为能把大家糊弄得团团转,却躲不过安妮敏锐的观察。

安妮一直对堂兄的人品保持怀疑,她注意到他的一些不良习惯:“星期日出去旅行是家常便饭;他生活中有一段时间(很可能还不短),至少是马马虎虎地对待一切严肃的事情;他现在也许改弦易辙了,可是他是个聪明谨慎的人,到了这个年纪也懂得要有个清白的名声,谁能为他的真情作担保呢?怎么能断定他已经洗心革面了呢?”[3]112在当时社会,星期日人们要去教堂做礼拜,克制娱乐。埃利奥特先生的外表是一副风度翩翩的绅士派头,内心却毫无严肃态度,与严谨正直的安妮形成巨大反差。

北爱尔兰小说家刘易斯(C.S. Lewis)评价奥斯丁的小说中道德和宗教是构成了优秀喜剧的核心要素。“原则”“庄严”是奥斯丁采取的严肃态度,否则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反讽[5]141。事实如此,《劝导》中的贵族和反面人物该坚持的原则没有坚持,在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方面缺失,他们的行为不符合社会原则,不严肃认真,这些缺乏准则和道德的扁型人物最终在小说中陷入或尴尬或痛苦的境地,受到奥斯丁的无情讽刺。

二、《劝导》中圆型人物的塑造

安妮是奥斯丁精心设计的女主人公,她的性格在四个不同地点的经历中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发展性,从柔弱到坚强。最终,安妮性格的变化帮助她重新收获渴望已久的爱情。

(一)安妮性格的多层次性

首先,安妮理智忍耐的性格。安妮19岁时忍痛与爱人解除婚约,在此后的8年中,她默默承受孤独,理智地拒绝了其他男子的求婚,包括地位与财富仅次于他父亲的查尔斯(查尔斯后来求娶妹妹玛丽,而玛丽欣然接受)。安妮在家中无足轻重,饱受家庭成员的冷落,她的想法无人倾听,除了她的好朋友拉塞尔夫人。难能可贵的是,在种种不利的家庭环境中,安妮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沉默中完善自己。在孤独的8年期间,她暗中收集有关海军的一切新闻和消息,关注时局变化,表现出非凡的观察力和忍耐力。

其次,安妮乐于助人的性格。安妮为人体贴周到,常常为自己发挥作用而感到高兴,当别人需要她时,她总是义不容辞地上前帮忙。无论是玛丽请求她帮忙照看摔伤的病儿,还是舞会中大家要求她弹奏助兴,她总是无怨无悔。

最后,安妮果断坚定的性格。安妮的性格柔中带刚,遇事不慌。她曾经无意中听到心上人温特沃思和他的女友路易莎的对话,温特沃思喜欢情感坚定的女孩,犹如坚固的榛子。对此,路易莎立刻表明自己坚定的性格。不想,正是路易莎坚定得近乎任意妄为的性格,让她在莱姆的海边码头上摔伤而失去知觉。当时的场面一片混乱,温特沃思为突如其来的意外惊慌失措,当他感叹“难道没有人帮帮我的忙”时[3]77,在场的男士无人应答,女伴们失语痛哭。安妮当机立断指挥现场,采取了恰当的急救措施,让人刮目相看。

安妮恪守本分,坚持正确的道德准则,不盲从所谓的父权权威。当她认定有正当的理由去做正确的事情时,她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勇气让人敬佩。在巴思城,有一次安妮坚持去见一位穷困潦倒的老同学——史密斯夫人,父亲质问什么低贱的伙伴值得她放弃去见贵族亲戚。安妮不认同父亲的价值观,第一次坚定地反驳父亲,为朋友辩解了几句,然后索性让无可救药的父亲自己去思忖。这是安妮对父亲做出的柔中带刺的反抗。

(二)安妮性格的发展性

安妮的性格形成过程具有自然连贯的特点,符合现实中的人物形象,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安妮的形象。这是因为安妮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性格轴心,同时又随着时空环境的改变呈现出不同的性格层次。下面以小说四个地点来分析安妮的性格是如何在逆境和顺境中发展变化的。

在凯林奇大厦,安妮在不受关注的逆境中被迫忍耐。安妮的母亲早逝,父亲对她几近不闻不问。八年前,当温特沃思向沃尔特爵士提出求娶安妮的请求时,沃尔特爵士 “既不实说不同意,也不明示永远不可能,而是用大为惊讶和冷漠不语的方式表示否决,并且明确表示:绝不给女儿任何好处”[3]19。

在厄泼克劳斯访问期间,安妮受到大家庭的喜爱,性格逐渐开朗起来,这与离开沉闷腐朽的家庭环境有关。环境的变化带给她不同的经历,丰富了她性格发展的途径。

在莱姆,安妮变得更加自信动人。她不仅与本威克中校谈论诗书,而且在思想上开导他。安妮在路易莎发生险情时临危不乱的表现让人肃然起敬。环境的变化让安妮变得更丰润美丽,再加上堂兄埃利奥特先生的爱慕,她也衷心“希望自己能获得青春和美的第二个春天”[3]86。此时,安妮的智慧与性格魅力有增无减,让温特沃思日渐倾心。

在巴思城,安妮坚定地追求爱情与幸福,展现出不同凡响的勇气。安妮通过对温特沃思的观察与接触,肯定了他对自己旧情难忘。同时,安妮深感再不抓住机会,可能再次失去爱人。因此,当看到温特沃思因为对埃利奥特先生的嫉妒而产生焦虑和痛苦时,安妮牢牢把握住与心上人相处的时刻并积极主动地创造机会,用语言和行动鼓励对方,消除温特沃思的嫉妒心,促成他向自己表白并再次求婚。

(三)奥斯丁对安妮的同情与喜爱

奥斯丁此前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多由感性变得理性,如《诺桑觉寺》中天真烂漫的凯瑟琳,《理智与情感》中热情奔放的玛丽安,《傲慢与偏见》中固执的伊丽莎白,还有《爱玛》中活泼率直的爱玛,她们都在经历一番挫折后变得理智时才收获良缘。安妮则不然,她的性格并非简单地从理性到感性的转变,而是在不同境遇中表现的主次地位不同。安妮在逆境中难免有卑微、胆怯和忧虑的心理,而在顺境中表现得勇敢自信,这些不同情感的体验在安妮性格的发展过程中是交叉呈现的。

奥斯丁40岁时创作《劝导》,对于爱情、婚姻与人性已经观察透彻。读者无法不感触到奥斯丁对安妮的同情和喜爱。如此一个能够协调理性与情感的女主人公,在父权社会的贵族家庭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奥斯丁对安妮深表同情。另一方面,奥斯丁喜爱安妮,因为安妮的性格刚柔相济,她身上有一种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美德和强烈的责任感。此外,奥斯丁把对两位当海员的哥哥的喜爱转移到安妮身上,让安妮骄傲地成为一名海员的妻子,她将不畏前途艰辛,与心爱之人同甘共苦,自食其力。而奥斯丁此前五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皆是成为有地产的绅士阶层的一家之主,由此可见,奥斯丁塑造的安妮确是独一无二的。

三、结语

“一部内容复杂的小说,往往既需要圆型人物,也需要扁型人物”[1]185。这是福斯特认为小说成功的重要原因。奥斯丁笔下的扁型和圆型人物相互衬托,精彩展现了父权社会的众生相。她运用犀利反讽的笔触刻画了扁型人物,无情地揭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社会贵族阶层的虚伪冷酷;成功塑造了安妮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对安妮的同情和喜爱。奥斯丁精湛的人物塑造手法为《劝导》增添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她塑造的扁圆型人物在今天的读者看来依然鲜活有力、耐人寻味。

[1] 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朱乃长,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 林文琛. 奥斯丁反讽艺术片谈:奥斯丁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的反讽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1991,4(4).

[3] 简·奥斯丁.劝导[M]. 孙致礼,唐慧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4] Jane Austen.Persuasion[M].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4.

[5] 苏珊娜·卡森.为什么要读简·奥斯丁[M].王丽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袁培尧]

2016-06-01

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叙事话语研究(项目编号:JAS151026)

苏文霞(1981- ),女,福建南平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叙事学研究。

I561.074

A

1671-8127(2016)06-0066-03

猜你喜欢

奥斯丁沃尔特爵士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朱姆沃尔特:武库舰残影
听音乐也能如此简单 Rogers乐爵士|LA502网络音箱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教会读者什么
简·奥斯丁:别样的“文化研究”
超级战舰“朱姆沃尔特号”
谈爵士萨克斯基础练习中的若干问题
简·奥斯丁:似朋友,似陌生人
An Analysis of Mr.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
谈《蓝色狂想曲》的爵士节奏溯源及演奏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