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本质的思考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2016-04-12张铌
张 铌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关于人本质的思考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张 铌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论述。“人”是一个社会性概念,人的本质更是一个复杂的哲学概念。作为“现实的人”是集社会关系为一体、满足自身需要为目的。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有必要再次考察人的本质,这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念有重要意义。
社会性;需要;五大理念
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
作为万物主宰的人,如何理解自己的存在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如果只将人列为和动物同一类,则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人即动物。但是将人所处的环境和各种条件考虑在内,那么人的本质就是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人的本质是与每一个人的生存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无论是作为单位的个人还是整个全人类,都应该正确理解人本质的根本问题。哲学作为时代的宠儿,作为人类伟大的思想集成体,从诞生之初,就在寻找世界的本原,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恩培多克勒、柏拉图等,到黑格尔、康德、休谟,再到伟大的马克思、恩格斯,展现出了人类对“本原”探索的历史进程。在探索世界本原的同时,有一个问题不得不去面对,那就是“人”。人应该与现实世界划分为一类,还是与现实世界相互隔阂,作为理性世界中的存在;或是绝对精神外化出的“抽象的人”。只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够正确解决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众多伟大理论中,对人本质的探索是对之前哲学家理论的扬弃,用实践的眼光将“人的本质”引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逐步深入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伟大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家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思想的进程中,对人的本质有了详细的探究,对人的理解做出了科学而全面的回答,马克思从人的生产生活、人的需要、人是社会总和等方面,将人理解为“现实的人”。首先一个人的存在,必然需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对自身体能补充,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生存要求,那么就要进行生产活动,离开了人的生产,离开了人的实践,人无法在世界上生存。这也就决定了人是“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其次,作为世界上的人,其所在社会环境决定了自身是一个社会关系总和的集成体,人的存在需要与社会上其他的存在物产生必然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就决定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最后,人类受到了自然属性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了精神属性的制约,这两种制约就决定了人即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人类的需要决定了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也就是人本质的发展,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社会关系也都随之发生变化。很显然,马克思是以“现实的人”为角度,去理解人的本质,如果离开了“现实的人”去考察人的本质,则会走向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26。对人本质的考察,最终目的是为了将世界改变成为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样式,这就要求以“现实的人”去理解人的本质。
二、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人也是属于动物大类的一个分支,即不能离开动物去理解人,也不能将人完全等同于动物。人与动物有着异同点。在原始人时期,人与动物几乎相同。在当今社会,人与动物依然有着相同点:都是具有感官、触觉;有情感、情绪,有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单元等等。但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更是显而易见的:人具有意识,反思,人类有丰富的语言文字,具有社会历史性,能够相互进行学习,这些动物都不具有。最根本的是作为世界的客观存在物,世界上其他的动物与人一样,都是为了生存与发展,其本质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人与动物的关键区别在于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同。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满足主体的需要,完成对象化的活动,通过制造实践中介,对自身肢体进行延长、感官的放大,同时,也可以将自身的大脑、智力扩大。这也就是在生产生活中不仅制造了工具,同时也在使用工具。而动物只能通过单纯的自然力(獠牙、利爪、肢体等)获取自身的需要。自然界一旦发生变化,动物也就被动地发生变化,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人不同,人则是根据主体的需要,完成对客体改造的对象化活动,将客体改造成满足主体的生存发展的样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特点之一是对象化活动,并非是被动地改变自身。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还在于社会历史性。人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这就是说,人类活动的特点是具有社会性的,无论是原始人,还是现代人,都打有社会性劳动的烙印。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集合体。社会关系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在物质生产方面、精神发展方面、政治关系方面等人们进行联系交往,就形成了固有的社会关系。原始人之间由于语言、能力有限,所进行的劳动很简单,与动物的本能性活动区别并不是很明显。而当今社会中的现代的人,由于各种条件充分,能力扩大,其劳动具有显著性,这也就明显区别于本能性的动物活动,其人的本质也就更加凸显(即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劳动的社会性越突出,那么人的本质性特点(社会关系的总和)就越显著。这就表明了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即“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2]22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社会性不同于群体性,人与动物都具有群体性,而动物则不具有人的社会性。例如在自然界中,有些种类的动物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不得不集结成为群体共同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在群体性中,依然可以看到各个单位作为群体的一员有着明确的“分工”,相互照应,共同合作面对自然界中的生存难题。但是这种群体性大致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这种群体性大多以血缘关系作为基础建立的,不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体很难融入群体中,往往遭到同类不同族的其他个体的排斥。第二,这种群体性大多是由于自然界的改变而被动形成,个体往往无法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之后,才逐步建立群体。第三,这种群体性的继承途径是生物遗传,并不具有历史性。可以看出,动物的群体性,是本能的、被动的、无意识的。而人的社会性就不同了,人社会性的形成是在实践过程中(对象化活动)形成的关系,具有自觉能动性。有意识地围绕着实践目的,主动地在实践过程寻找合作对象,完成对客体“好”而“快”的改造。并且人类的社会性具有历史性,社会性会伴随着人类的发展逐步扩大,现在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人之间的联系也是有限的。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主客观条件的展开,未来世界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的人类社会。社会性作为对象,被人所认识改造,这也就是说人有意识发展社会性,而动物则不是,动物无法认识和改造自身的群体性,依然受着本能、自然界的支配,被动地接受群体性的制约。
由此可见,动物的本能群体性与人的社会性有着明显的差别,换言之,只有人才具有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是在实践劳动中形成,动物不具有劳动的能力,这也是两者的本质区别。人类可以根据主体的需要,能动地改变自然界,动物则是通过生物本能性的变化顺应自然界。人类具有多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不同种类的社会关系可以在实践活动中相互转化,生产关系作为基础,决定着其他种类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科学文化等),但是其他的社会关系又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对于单调种族式的动物群体性来说,人的社会性复杂多变。在人类种族进化的同时,社会性也随着发生变化,动物的群体性则相对稳定,种族的更替不会影响群体性的巩固。社会性将人从动物大类中区分开来,从本质上区别于其他动物。那么就可以将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56。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并不是其自然属性,人的社会性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也就要求我们要用辩证法的眼光审视人的本质。
三、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实践活动以及产生人类各种生产关系的原始动力,无论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面对的客体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进行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 两性关系、交换、分工) ,所以他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1]538。这也就是说,马克思已经明确指出人的本性就是需要。但是纵观人类的整个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社会历史性。需要是人的需求,人类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了社会历史性。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的需求是最基本的,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简单来说就是吃、穿。但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需求不断扩大,不仅是在量上的扩大,更多的是在质上的扩大,在这样(质、量)需求扩大的情况下,剩余产品就出现了,随之私有制也就产生了,人类也就步入了奴隶社会。人类所处的每个时期不同,对自然界的需求也不同。马克思认为: “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4]196。这就是说,不是因为人类的社会制度所处的时期不同,造就了人类的需求不同,而是因为人的需求(本性)不同,才造就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归根到底,人的需求是人类实践活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人类的需求也具有社会性,在人类的社会交往中,由于每一个人的具体需求不同,才会出现复杂多变的交换,人类的物质交换,表面是看是物与物、劳动与劳动的交换,而本质上是满足每个人需求的过程。在交换过程中,只有交换双方(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样交换才能够顺利完成。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的需求凝结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并且是这些关系得以实现的基础。人的需求可以在社会交往中得以实现,在社会关系中得到满足,这就与动物的需求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满足需求的过程是一种被动、消极的行为,动物需求的满足过程只是简单地通过向大自然索取,如果受到自身条件、客观条件的限制,这就无法使需求得以实现。动物不会通过与其他种族,甚至本族的个体进行交换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在这一点上,就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这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人的需求。
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生产关系和环境不同,所以需求也有所不同。虽然在实践关系中,整个人类可以作为人类主体而具有共同的需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个体主体的需求是有所差别的。不同的个体主体的需求,就会体现在交换、实践、生产过程中。个体主体会为了满足自身不同的需求,进行交换、生产等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交换活动如此丰富多彩、复杂多变。人类的需求不是抽象的概念,具有直接现实性。人产生的需求不是一个观念的存在,当需求的观念一旦产生,人类就会通过各种途径使需求得以实现,这个途径就是实践、交换等手段。无论是哪一种,必须是通过“物质的力量”得以满足。即使是人在思想上的“精神需求”,在得以满足之后,也是要规范到人的行为中。
四、对人本质的现实思考
“人的本质问题”对指导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这里面的“人”就是马克思所讲的“现实的人”,集社会关系为总和,包含着人的需要。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升华以及现实应用。只有现实的人才能将“五大理念”应用于实践、生产生活中。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至关重要。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创新,都使人类社会有突破性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道:“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作为创新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创新自然而然就应该涉及社会多个领域。协调发展,是指调节发展过程当中的不平衡,解决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协调国家的发展,归其本质,是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作为“五大理念”执行的个人,是不脱离自然界、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现实的人,这也就要求人在发展中,遵守“绿色发展”。如果处理不好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5]。一个人在成为“社会人”之前,必须是以“自然人”作为基础,那么在人类自身的发展中就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需要是人的本质,我国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精神需要,人可以通过社会交往满足自身的需求,也就是说,我国现在的发展需要对外开放,与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交流,在这些交流中满足自身的需要,这符合开放发展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中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也就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进行深入思考,对“人本质”问题进行探究。更重要的是,作为时代产物的“五大理念”代表着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利益要求,代表着国家发展的要求,更代表着时代的要求。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5]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Z].2016-01-18(1).
[责任编辑 郜春霞]
2016-06-25
张 铌(1988- ),男,河南开封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文本学与意识形态研究。
B038
A
1671-8127(2016)06-0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