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精准扶贫战略透视

2016-04-12巩瑞贤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马克思主义精准

巩瑞贤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精准扶贫战略透视

巩瑞贤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精准扶贫战略是当前政府扶贫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前中国扶贫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特色理论。精准扶贫战略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承载着精准扶贫战略的确立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开辟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发展路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透溢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要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蕴含着精准扶贫战略的目的归宿。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准扶贫战略;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精准扶贫战略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精准扶贫战略确立和实施的理论依据,精准扶贫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扶贫实践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唯有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要义审视精准扶贫战略,方能理性、辩证地理解和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推动“靶向式”扶贫战略的贯彻实施,提高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承载着精准扶贫战略的确立依据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主张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正是在辩证唯物论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启示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注重意识的反作用,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诉诸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状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实现扶贫战略的创新型转变,实现“灌水式”“输血式”传统扶贫模式向“滴灌式”“造血式”现代扶贫模式的转变,确立了精准扶贫战略在当前扶贫治理工作的指导性地位。

精准扶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调研时提出的,他明确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制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是习近平同志对当前扶贫治理工作状况的现实反思,是针对当前扶贫工作实际形成的科学战略思想。精准扶贫战略本身的精髓亦是实事求是,王思铁认为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这就要求扶贫工作必须注重各个贫困县、贫困区的现实状况,依据不同地区的现实状况开展特色的扶贫方式,实现扶贫精准化、实效化。由此可见,无论是精准扶贫战略本身的提出,还是其透溢出的内在精髓,都是实事求是方法论的生动体现。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精准扶贫战略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产物。意识的反作用也要求精准扶贫战略必须注重精神扶贫工作的开展,切忌忽视精神扶贫的重要性。扶贫先扶志,地方贫困,精神不能贫困,精神贫困是主观上造成贫困的首要根源。因此,必须把精神脱贫当作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在脱贫攻坚工程中营造良好的脱贫环境,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帮助贫困户淡化“贫困意识”,激励他们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克服“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的落后观念,使他们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尤其要加强青少年教育,克服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力求让乡村的孩子接受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遗传。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开辟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张认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伴随人类实践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但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只能是相对真理,人们的认识曲线由此呈现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趋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我们对待任何理论成果,必须认识到它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推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创新的眼光看待精准扶贫战略,科学合理地阐释精准扶贫战略,不断总结扶贫工作实践经验,推动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

精准扶贫战略是现阶段扶贫工作的指导理论,伴随扶贫工作的不断开展,人们在扶贫工作实践中不断汲取经验,调整策略和政策,以此指导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纵观整个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人们正是立足多变的扶贫实际,不断调整扶贫策略,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普遍贫困、区域贫困、基本解决贫困等多个贫困变化形态,国家减贫形势的变化使得政府不断调整扶贫治理体系和扶贫战略,以实现有效减少贫困的现实要求。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农村处于普遍贫穷的状态,党中央在这段时间主要采取“救济型”“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对贫困区、贫困县进行帮扶,这种传统扶贫方式确实推动了当时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变化,扶贫工作中扶贫方向不精准、内容不清晰、内生动力不足等新状况、新问题的出现,传统粗放式扶贫已不再适应我国发展现状,为了提高扶贫实效,习近平强调:“脱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3],精准扶贫战略由此成为指导当前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由此可知,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实践水平条件下,人们对扶贫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复杂多变的扶贫实践中实现扶贫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精准扶贫战略亦是中国共产党针对当前实际制定的特殊策略。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精准扶贫战略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伴随扶贫实践活动的发展,精准扶贫战略必将得到深化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一种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去践行精准扶贫理念,不断开拓扶贫理念和策略的发展路径。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透溢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要义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为精准扶贫战略实施提供策略原则。马克思立足辩证法的视角认识和把握世界,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万事万物在对立统一的矛盾动力推动下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保持一种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视角看待事物,要求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扶贫治理工作中,必须谨遵唯物辩证法的原则要求,灵活巧妙地运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认识扶贫问题、分析扶贫问题和解决扶贫问题。

精准扶贫战略是唯物辩证法灵活运用的成果,其实施过程也必须遵循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则,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待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协调好扶贫工作中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每个部门、每个人共同奏响“精准扶贫”的主旋律。具体表现为处理好扶贫过程中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和精准考核四个环节的有机联系,处理好职务权力和扶贫资源之间、政府机关和贫困群众之间、贫困区和发达区之间的关系,以一种顶层设计的理念统筹扶贫工作大局,确保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的实现。联系和发展必不可分,普遍联系的世界是在不断发展的,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实时有效地分析各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现实状况,坚持贫困群众的动态识别,实现扶贫工作动态管理和反馈,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根本特征,而矛盾是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时不在,处处存在,矛盾又具有特殊性,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这启示我们在贯彻精准扶贫战略的过程中,既要抓住贫困地区之间的共性,亦要重视贫困地区的个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精准扶贫必须注重贫困地区之间的共性,在认清这些共性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精准扶贫体系,保证扶贫体系的统一性,保证各个贫困地区整体向脱贫目标和小康社会指标靠近,在2020年如期脱贫。同时更加注重贫困区的个性,确保扶贫的精准性。正如习近平2015年6月在贵州讲话时提出的“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4]。由此可见,扶贫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和具体性是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核心要义。因此,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必须实行“靶向式”精准扶贫,在精准施略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必须针对各省、县、乡、村特殊地域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扶贫政策,采取扶贫措施,依据各个贫困地区的贫困原因、贫困程度,脱贫禀赋、资源、机遇,以及返贫的可能性等情况,灵活地开展个性化扶贫工作。总体而言就是因地制宜贯彻落实党制定的“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依据各个地区的特殊情况分批分类精准扶贫。只有巧妙运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看待扶贫工作,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才能不断取得扶贫工作实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助力。

四、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蕴含着精准扶贫战略的目的归宿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唯物史观,是唯物论在历史领域的贯彻实施。唯物史观的鲜明特色是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正是广大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多边形的历史合力,才能不断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朝着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唯物史观要求我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遵循唯物史观的价值引导,中国共产党查人民之疾苦,去人民之所患,创新扶贫战略,带领人民打响脱贫攻坚“最后一战”,努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精准扶贫战略的根本目的是确保扶贫工作的实效性,保障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历经37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成功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贫困地区的经济实力显著提高,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这极大程度上保障了贫困居民的利益诉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旧严峻,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国依旧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践行党对人民的承诺,履行党为人民服务的义务,中国共产党转变思路,着眼于当前扶贫工作的进度,确立了精准扶贫战略,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确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带领人们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绝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正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精准扶贫战略应运而生。精准扶贫战略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扶贫资源的有效使用使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致富和提高生活质量,以此减少贫困人口和消除贫困,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以民为本,真正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去落实、落细精准扶贫工作,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真正把心贴在人民身上,唯有如此,才能够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才能够切实有效地为人民带去福祉。因此,在扶贫治理工作中,必须建立完善的扶贫工作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加强督查问责,利用完善的制度提高扶贫工作的公正性、实效性,防止腐败分子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扶贫资源,侵害贫困群众的利益,杜绝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党员干部也要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紧抓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提高办实事的水平和科学性,在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中努力做到“廉不言贫、勤不道苦”[5]8。唯有以民为本,精准扶贫战略才能不失本色,中国共产党才能凝民心、聚民智,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扶贫事业,推动扶贫攻坚战的顺利开展。

精准扶贫战略映射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内在特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引导下,精准扶贫战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运而生,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辩证法指导下贯彻实施,立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扶贫攻坚实践历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唯有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推动扶贫工作的跃迁式发展,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共同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1] 李 清. 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N].新华日报,2013-11-03(5).

[2] 王思铁.浅谈精准扶贫[N].新华日报,2014-03-27(6).

[3] 王敬东.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11-29(3).

[4] 曾 伟.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N].人民日报,2014-10-17(6).

[5]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郜春霞]

2016-05-23

巩瑞贤(1991- ),男,山东淄博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研究。

A81;F323.8

A

1671-8127(2016)06-0014-03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马克思主义精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